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具有典型的写人叙事的白描艺术,文章以寥寥几笔来展现复杂的故事,在故事中作者只是直接描绘人物的言行,并通过人物对话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却不加以评论。同样,在《烛之武退秦师》中,这种白描艺术也得到了非常突出的表现。接下来,通过分析文中简洁的叙事艺术和精炼的语言艺术,就可以还原出文中各人物的真实性格及其之间的利益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第一段短短25个字,就明确、清晰地把郑国的处境揭示出来,并把“退秦师”这一事件的背景以及必要性、迫切性提出来了。在这样危机的情境下,佚之狐、郑伯以及烛之武三人的性格就在接下来的语言及其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佚之狐——隐藏的“狐”性
在郑国即将灭亡的时刻,佚之狐对郑伯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全文对佚之狐的描写只有他说这一句话,这一句话也就凝聚了他的形象及其性格。在这一句话中,“若”和“必”是关键性的两个字,它们揭示出了一种假设关系,而且通过这种假设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佚之狐非常了解烛之武及其能力。可是这种相信是怀着好意么?当佚之狐把烛之武推出去的那一瞬间,读者们的言论——“明哲保身”说、“临危推举”说、“消灭对手”说纷纷涌出。
从文章表层来看,佚之狐是为了明哲保身,避免郑伯把自己作为候选人,因此主动向郑伯推荐了可靠的、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但如果因此把佚之狐当成是烛之武的伯乐也未免太草率了,当佚之狐说出“必”字时,也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和烛之武之间的关系。一个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了,可是佚之狐身居高位,烛之武拥有能力却沦为不知名的小人物时,朋友关系就不成立了。那么从剩下的朋友关系来看,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作为对手,佚之狐了解烛之武的才能,却不可能让其得到重用,否则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在这国难当头时把烛之武推出来,既避免了自己见秦君的可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同时也能获得“伯乐”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二、郑伯——恩威并施的高明君主
文章关于郑伯的描写只有“公从之”的动作和“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语言,但是从这简单的语言中却能发现郑伯的矛盾性。孙绍振先生在有关“还原法”的论述中提到: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因此基于人物的矛盾性就更加易于发现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郑伯的主要矛盾性就集中在他与烛之武的对话中,其对话由两句组成,而两句的语气和内容却是天差地别。“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在这一句话中,郑伯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低下的位置上,面对臣子的抱怨,不仅没有大怒或是无视,反而解释过后还加以道歉,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人们对于君主的认知。这样一个郑伯在人们心中就绘制了一个深明大义、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形象。但是接下来的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却还是暴露出了他君主的本性。就算是非烛之武不可的“退秦”战略,郑伯对于烛之武也并不是一味的忍让、道歉,而是恩威并施。在“君为臣纲”的时代,郑伯以皇帝的身份去道歉和下令,烛之武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也还是有所顾忌的。这正是郑伯的高明之处。
三、烛之武——有勇有谋的爱国者
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全文有三分之二是关于他的描写,而且多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也即作者主要是在对话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说客的形象。
1.挺身而出的勇气
烛之武在壮年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用,当郑伯找到他之后,他抱怨了,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可是当国家面临危险时,他还被要求拖着年迈的身躯前去虎狼之地,在郑伯恩威并施之后,却“许之”。这一“许”透露出了他的勇气,但更多的是他那种万般无奈的心情:多年不受重用的委屈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怎么能化解,但是又不能放任自己的家国受到毁灭。含着这样情感的“许之”二字读来自然万般的沉重。
“夜缒而出”,只身见秦君,省略了见秦君一路上的艰辛困苦,只是描绘了具有代表性的下城墙的过程,就给读者心中所绘制的烛之武形象添上了一抹勇气的色彩。同时,这四字也反映出了郑国的危机已经到了最关键性的时候,甚至连城门都不敢打开,只能把年迈的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但是也从侧面烘托出烛之武的勇敢形象。
2.切中时弊的谋略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烛之武前去劝说秦伯时的论说了。如果把秦军退兵的全部功劳归结于烛之武其实是夸大的,烛之武只是明确地把事实用一种更委婉简单的方式呈现在秦伯面前,同时挑明利弊供秦伯思索。这也暗示了烛之武在退秦之前其实是对晋侯、秦伯的性格以及郑国所处的境地都有透彻的分析,因而能够对症下药,找到秦晋之间的利益冲突,劝醒秦君。
要让秦君对自己的论说有耐心、有兴趣,烛之武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首先以退为进,表明郑国已经知道了所处的危险境地,来突出秦晋二国的能力,不仅坦诚,而且在无形之中博得了秦君的好感,才有了接着把话说下去的机会。烛之武深谙秦伯的性格,因此在接下来的论说中深入地分析了郑国灭亡之后,秦晋两国之间的利益对比:“邻之厚,君之薄也”。同时又对比了与郑国结盟之后的现象:“行李往来,共其乏困。”这时,秦伯心里自然有了对比之后的想法。但是在这时候,烛之武并没有停止劝说,反而是添上一把火,把晋君忘恩负义、唯利是图的性格例证出来,提出“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观点,彻底给秦伯敲响了警钟,从而达到了劝退的目的,维护了郑国的安危。
四、秦伯——当机立断的君主
在多数中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會把秦伯看成是唯利是图之人。同样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研讨与练习”中,引用了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评论秦穆公退兵的一段文字“……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也即吕祖谦先生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秦穆公具有见利忘义的性格的。
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作为一个旁观者,读者看到的是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之后背弃了与晋候的盟约,认为这是他见利忘义的主要行为;如果站在秦穆公的角度看呢,作为一个国君,在任何时候首先考虑的都必须是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所以他在烛之武假设郑国灭亡之后秦晋利益不均时没有妥协,在面对烛之武假设与郑国结盟之后提出的利益面前没有动摇,却在烛之武假设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中退兵了。这样的君主真的只是唯利是图么?如果只是单单考虑利益的话,维系与晋国的盟约不仅能加强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多少能分到郑国的城池;可如果与郑国结盟,不仅背弃了与晋国的关系,只得到了“共其乏困”的微小利益,而且弱小的郑国并不能对秦国日后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各国都是为利而盟,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利益之下一定是隐藏着某些东西的,这就需要通过矛盾性一层层剖析出来。而通过剖析的秦穆公却不仅仅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人,反而是拥有雄心壮志、当机立断的英明的君主。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简短的294个字不仅描绘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于精简的对话之中突出了人物的矛盾性,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叙事的简洁之美结合人物的辞令之美,成就了这叹为观止的艺术。
《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第一段短短25个字,就明确、清晰地把郑国的处境揭示出来,并把“退秦师”这一事件的背景以及必要性、迫切性提出来了。在这样危机的情境下,佚之狐、郑伯以及烛之武三人的性格就在接下来的语言及其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佚之狐——隐藏的“狐”性
在郑国即将灭亡的时刻,佚之狐对郑伯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建议——“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师,师必退”。全文对佚之狐的描写只有他说这一句话,这一句话也就凝聚了他的形象及其性格。在这一句话中,“若”和“必”是关键性的两个字,它们揭示出了一种假设关系,而且通过这种假设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佚之狐非常了解烛之武及其能力。可是这种相信是怀着好意么?当佚之狐把烛之武推出去的那一瞬间,读者们的言论——“明哲保身”说、“临危推举”说、“消灭对手”说纷纷涌出。
从文章表层来看,佚之狐是为了明哲保身,避免郑伯把自己作为候选人,因此主动向郑伯推荐了可靠的、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但如果因此把佚之狐当成是烛之武的伯乐也未免太草率了,当佚之狐说出“必”字时,也就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和烛之武之间的关系。一个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了,可是佚之狐身居高位,烛之武拥有能力却沦为不知名的小人物时,朋友关系就不成立了。那么从剩下的朋友关系来看,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作为对手,佚之狐了解烛之武的才能,却不可能让其得到重用,否则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在这国难当头时把烛之武推出来,既避免了自己见秦君的可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同时也能获得“伯乐”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二、郑伯——恩威并施的高明君主
文章关于郑伯的描写只有“公从之”的动作和“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语言,但是从这简单的语言中却能发现郑伯的矛盾性。孙绍振先生在有关“还原法”的论述中提到: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因此基于人物的矛盾性就更加易于发现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郑伯的主要矛盾性就集中在他与烛之武的对话中,其对话由两句组成,而两句的语气和内容却是天差地别。“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在这一句话中,郑伯把自己摆在一个非常低下的位置上,面对臣子的抱怨,不仅没有大怒或是无视,反而解释过后还加以道歉,这似乎已经超出了人们对于君主的认知。这样一个郑伯在人们心中就绘制了一个深明大义、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形象。但是接下来的一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却还是暴露出了他君主的本性。就算是非烛之武不可的“退秦”战略,郑伯对于烛之武也并不是一味的忍让、道歉,而是恩威并施。在“君为臣纲”的时代,郑伯以皇帝的身份去道歉和下令,烛之武就算有再多的不满也还是有所顾忌的。这正是郑伯的高明之处。
三、烛之武——有勇有谋的爱国者
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全文有三分之二是关于他的描写,而且多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也即作者主要是在对话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的说客的形象。
1.挺身而出的勇气
烛之武在壮年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用,当郑伯找到他之后,他抱怨了,也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可是当国家面临危险时,他还被要求拖着年迈的身躯前去虎狼之地,在郑伯恩威并施之后,却“许之”。这一“许”透露出了他的勇气,但更多的是他那种万般无奈的心情:多年不受重用的委屈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又怎么能化解,但是又不能放任自己的家国受到毁灭。含着这样情感的“许之”二字读来自然万般的沉重。
“夜缒而出”,只身见秦君,省略了见秦君一路上的艰辛困苦,只是描绘了具有代表性的下城墙的过程,就给读者心中所绘制的烛之武形象添上了一抹勇气的色彩。同时,这四字也反映出了郑国的危机已经到了最关键性的时候,甚至连城门都不敢打开,只能把年迈的烛之武从城墙上吊下去,但是也从侧面烘托出烛之武的勇敢形象。
2.切中时弊的谋略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烛之武前去劝说秦伯时的论说了。如果把秦军退兵的全部功劳归结于烛之武其实是夸大的,烛之武只是明确地把事实用一种更委婉简单的方式呈现在秦伯面前,同时挑明利弊供秦伯思索。这也暗示了烛之武在退秦之前其实是对晋侯、秦伯的性格以及郑国所处的境地都有透彻的分析,因而能够对症下药,找到秦晋之间的利益冲突,劝醒秦君。
要让秦君对自己的论说有耐心、有兴趣,烛之武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首先以退为进,表明郑国已经知道了所处的危险境地,来突出秦晋二国的能力,不仅坦诚,而且在无形之中博得了秦君的好感,才有了接着把话说下去的机会。烛之武深谙秦伯的性格,因此在接下来的论说中深入地分析了郑国灭亡之后,秦晋两国之间的利益对比:“邻之厚,君之薄也”。同时又对比了与郑国结盟之后的现象:“行李往来,共其乏困。”这时,秦伯心里自然有了对比之后的想法。但是在这时候,烛之武并没有停止劝说,反而是添上一把火,把晋君忘恩负义、唯利是图的性格例证出来,提出“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观点,彻底给秦伯敲响了警钟,从而达到了劝退的目的,维护了郑国的安危。
四、秦伯——当机立断的君主
在多数中学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會把秦伯看成是唯利是图之人。同样在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研讨与练习”中,引用了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评论秦穆公退兵的一段文字“……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也即吕祖谦先生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秦穆公具有见利忘义的性格的。
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作为一个旁观者,读者看到的是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之后背弃了与晋候的盟约,认为这是他见利忘义的主要行为;如果站在秦穆公的角度看呢,作为一个国君,在任何时候首先考虑的都必须是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所以他在烛之武假设郑国灭亡之后秦晋利益不均时没有妥协,在面对烛之武假设与郑国结盟之后提出的利益面前没有动摇,却在烛之武假设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中退兵了。这样的君主真的只是唯利是图么?如果只是单单考虑利益的话,维系与晋国的盟约不仅能加强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多少能分到郑国的城池;可如果与郑国结盟,不仅背弃了与晋国的关系,只得到了“共其乏困”的微小利益,而且弱小的郑国并不能对秦国日后的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各国都是为利而盟,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利益之下一定是隐藏着某些东西的,这就需要通过矛盾性一层层剖析出来。而通过剖析的秦穆公却不仅仅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小人,反而是拥有雄心壮志、当机立断的英明的君主。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在简短的294个字不仅描绘了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于精简的对话之中突出了人物的矛盾性,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叙事的简洁之美结合人物的辞令之美,成就了这叹为观止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