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先生的“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也只有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可以这样做:
一、培养认读分析能力,使学生读出“韵律”。
叶圣陶先生的“书是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这句话点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韵律”。“韵律”就是阅读时声调、语气、停顿、快慢和轻重的处理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效果。能准确把握这几个方,阅读就会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怎样读出韵律?首先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勤查字典、词典,对拿不准的字音、词义随时注音释义。其次要注重准确读出句子中的轻、重音,每个句子都有主要的词和短语,它包涵着这句话的主要意思,阅读时轻、重音就必须落实在这个主要词语上。第三要正确停顿,注意区分不同标点,段落、长句、短句及主谓之间不同的停顿。即使是同一句话,因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文意也就不同,如果阅读者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原意,就会由于不正确的停顿而破坏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第四要拿稳语调、语气。在阅读者中,要读出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无论什么样的语句都有各自的语气,特别是人物对话,由于人物的个性不一样,说话的语气也就不一样。语气是错不得的,如果读错了语气,传情达意的效果也就差了。
二、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使学生读出“意境”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好的阅读,能使听者易于深刻理解文意,使读者易于产生意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抑扬顿挫的阅读能把文中那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给学生打上深深的烙印。生动的阅读,还能把课文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事件及自然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使学生了解到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不熟悉的人物、事件、各种环境和自然景象,从而开阔视野。
例如《故乡》一课,鲁迅用故乡前后二十年的变化来反映主题,文中渐近故乡时所见景物的描写,与“我”记忆中故乡美丽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文字特别渲染了“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和“萧索”的荒村。为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意境,在教学中,我用低沉、凄凉而又充满失望的语调,为学生范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又让学生反复阅读,使学生会其“意”,赏其“境”。学生听了仿佛置身于那没有“活气”的氛围之中,他们的心似乎也和作者一起“悲凉”起来。
这种阅读意境的创设,为后面闰土的惊人变化,作了良好的辅垫,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又怎么不“苦”成木偶人呢?这样“意”与“境”和谐融合的阅读,能使学生达到领悟的目的。
三、培养语言品味能力,使学生读出“情感”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作品情感的传潘和表现。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带着真挚充沛的情感去阅读作品,要善于把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转化成学生的亲切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中景物、人物、事件产生鲜明的爱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背影》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子之情,对于今天浸泡在爱的海洋里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难领悟的。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使“我”一次又一次潸然泪下,在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阅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那一段。通过阅读,当“我”看到刚刚经历失业、丧母痛苦的父亲,身体笨拙,步履“蹒跚”,穿着厚重的棉衣,抱着几个橘子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情景,怎么会不一次一次偷偷“试”去眼泪?在反复阅读中,我请一个阅读水平较好的女生阅读,当他读到“我的泪又来了”这一句时,他阅读的声音哽咽了,师生同时被她那声情并茂的阅读所感染,被这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情所打动。所以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动的阅读,能使学生与作品同悲同喜,那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通过阅读能拨动学生心弦,陶冶美好的情操。
四、培养联想迁移能力,使学生读出“美”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联想迁移能力,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就是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它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变化,而是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它用声情作用于人的听觉,感染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想象,触动人的思想,传达作品的意蕴。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陶冶情操、增强语感等起着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功效。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怡情养性,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叶圣陶:《中国教育改造》 东方出版社 1996年
[3]叶澜等:《教育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可以这样做:
一、培养认读分析能力,使学生读出“韵律”。
叶圣陶先生的“书是读懂的,不是教师教懂的。”这句话点出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韵律”。“韵律”就是阅读时声调、语气、停顿、快慢和轻重的处理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效果。能准确把握这几个方,阅读就会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怎样读出韵律?首先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意义,这就要求学生勤查字典、词典,对拿不准的字音、词义随时注音释义。其次要注重准确读出句子中的轻、重音,每个句子都有主要的词和短语,它包涵着这句话的主要意思,阅读时轻、重音就必须落实在这个主要词语上。第三要正确停顿,注意区分不同标点,段落、长句、短句及主谓之间不同的停顿。即使是同一句话,因停顿不同,而产生的文意也就不同,如果阅读者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原意,就会由于不正确的停顿而破坏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第四要拿稳语调、语气。在阅读者中,要读出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无论什么样的语句都有各自的语气,特别是人物对话,由于人物的个性不一样,说话的语气也就不一样。语气是错不得的,如果读错了语气,传情达意的效果也就差了。
二、 培养整体把握能力,使学生读出“意境”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好的阅读,能使听者易于深刻理解文意,使读者易于产生意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抑扬顿挫的阅读能把文中那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给学生打上深深的烙印。生动的阅读,还能把课文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事件及自然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使学生了解到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不熟悉的人物、事件、各种环境和自然景象,从而开阔视野。
例如《故乡》一课,鲁迅用故乡前后二十年的变化来反映主题,文中渐近故乡时所见景物的描写,与“我”记忆中故乡美丽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段文字特别渲染了“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和“萧索”的荒村。为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意境,在教学中,我用低沉、凄凉而又充满失望的语调,为学生范读了这段文字之后,又让学生反复阅读,使学生会其“意”,赏其“境”。学生听了仿佛置身于那没有“活气”的氛围之中,他们的心似乎也和作者一起“悲凉”起来。
这种阅读意境的创设,为后面闰土的惊人变化,作了良好的辅垫,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又怎么不“苦”成木偶人呢?这样“意”与“境”和谐融合的阅读,能使学生达到领悟的目的。
三、培养语言品味能力,使学生读出“情感”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作品情感的传潘和表现。在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带着真挚充沛的情感去阅读作品,要善于把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转化成学生的亲切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作品中景物、人物、事件产生鲜明的爱憎,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背影》中那催人泪下的父子之情,对于今天浸泡在爱的海洋里的独生子女来说是很难领悟的。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父亲的背影会使“我”一次又一次潸然泪下,在语文课堂上,我让学生反复阅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那一段。通过阅读,当“我”看到刚刚经历失业、丧母痛苦的父亲,身体笨拙,步履“蹒跚”,穿着厚重的棉衣,抱着几个橘子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情景,怎么会不一次一次偷偷“试”去眼泪?在反复阅读中,我请一个阅读水平较好的女生阅读,当他读到“我的泪又来了”这一句时,他阅读的声音哽咽了,师生同时被她那声情并茂的阅读所感染,被这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情所打动。所以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动的阅读,能使学生与作品同悲同喜,那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通过阅读能拨动学生心弦,陶冶美好的情操。
四、培养联想迁移能力,使学生读出“美”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联想迁移能力,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就是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它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变化,而是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它用声情作用于人的听觉,感染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想象,触动人的思想,传达作品的意蕴。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陶冶情操、增强语感等起着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功效。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怡情养性,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第1版
[2]叶圣陶:《中国教育改造》 东方出版社 1996年
[3]叶澜等:《教育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