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编教材的必修模块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这里所说的学科知识,就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要掌握好学科知识,就必须搞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 概念 方法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编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删去了原教材中很多关于概念的定义,如《政治生活》中的“国体”、“政体”、“民族”、“宗教”等概念的定义都删去了。由于高中学生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要理解、接受大量的本质性定义的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对教材中出现的任何概念定义,都要繁琐化地“讲深讲透”,结果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这也是教师埋怨教材内容多、完不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从高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区别地对待教材中关于概念的定义。对于核心概念,要“重锤敲打”,讲深讲透;对于一般概念,只需“轻轻叩击”,甚至“忍痛割爱”。
对于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
其一,一部分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传授起着支撑作用的概念,只有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定义,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但即便是这一部分概念的定义,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处理,不一定都要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讲授。教师可以根据概念本身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最典型的概念,在课堂上重点剖析,并着重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以探究的方式,获取对其他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加以纠正或确认。
其二,新教材“名词点击”中所涉及的概念,基本上都属于描述性定义的概念。如《经济生活》上有16处“名词点击”,就涉及了28个概念,大多数都是用描述性定义来表述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对其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法人”、“利率”、“所得税”、“国内生产总值”、“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最惠国待遇”、“倾销”、“反倾销”等向学生进行解释,其余的概念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不宜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
其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概念用不着进行任何定义,因为学生不知道它们的定义并不妨碍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后面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中,将“民族”和“宗教”的定义删去了,然而在课文的叙述中,又多次出现“民族”和“宗教”的概念,我们不必把这些概念再在课堂上加以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学习“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知识点。
要教会学生掌握概念定义的两种方式。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共同特征和内在本质的反映,它的定义是以简要且完整的句子形式来表述这种反映。对概念定义的表述,通常有描述性定义和本质性定义两种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概念定义的这两种方式。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描述性定义方式。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通过描述概念所概括的典型现象、是展示概念存在的范围(即外延)来定义概念的方式。这种定义方式,用简要且完整的句子形式来表述事物的典型现象和特征,用修饰、限制等条件来界定事物存在的范围。
人们通常把这种对概念的表述与具体存在物直接等同起来,故用描述性方式直接来表述具体存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存在范围。例如,讲“货币”这一概念的定义,就要从商品交换的发展说起,逐步分析商品交换依次发展或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种商品与多种商品相交换,交换出现困难,客观要求交换媒介产生)——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多种商品与一种商品相交换,某些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因为金、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这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就产生了。人们就是从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等客观存在中,直接概括出了货币的特征: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范围内,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由此,人们便给“货币”概念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即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性定义方式。所谓本质性定义,是指概念的定义要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或内涵。这种定义方式,通常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故称之为本质性定义方式。由于事物的本质隐藏于现象之中,因此要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例如货币,我们就是从许许多多的商品、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经过分析与综合等抽象的理性思维,揭示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
可见,从表述概念的定义上讲,概念定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定义,另一种是本质性定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概念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概念定义的两种方式,还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知识块”和“概念群”。
关键词:思想政治 概念 方法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编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删去了原教材中很多关于概念的定义,如《政治生活》中的“国体”、“政体”、“民族”、“宗教”等概念的定义都删去了。由于高中学生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要理解、接受大量的本质性定义的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对教材中出现的任何概念定义,都要繁琐化地“讲深讲透”,结果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这也是教师埋怨教材内容多、完不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从高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实际出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区别地对待教材中关于概念的定义。对于核心概念,要“重锤敲打”,讲深讲透;对于一般概念,只需“轻轻叩击”,甚至“忍痛割爱”。
对于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
其一,一部分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知识传授起着支撑作用的概念,只有让学生掌握其本质定义,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体系。但即便是这一部分概念的定义,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处理,不一定都要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讲授。教师可以根据概念本身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最典型的概念,在课堂上重点剖析,并着重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后以探究的方式,获取对其他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及时加以纠正或确认。
其二,新教材“名词点击”中所涉及的概念,基本上都属于描述性定义的概念。如《经济生活》上有16处“名词点击”,就涉及了28个概念,大多数都是用描述性定义来表述的。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对其中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法人”、“利率”、“所得税”、“国内生产总值”、“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最惠国待遇”、“倾销”、“反倾销”等向学生进行解释,其余的概念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不宜浪费过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
其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些概念用不着进行任何定义,因为学生不知道它们的定义并不妨碍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后面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政治生活》教材中,将“民族”和“宗教”的定义删去了,然而在课文的叙述中,又多次出现“民族”和“宗教”的概念,我们不必把这些概念再在课堂上加以解释,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学习“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知识点。
要教会学生掌握概念定义的两种方式。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共同特征和内在本质的反映,它的定义是以简要且完整的句子形式来表述这种反映。对概念定义的表述,通常有描述性定义和本质性定义两种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概念定义的这两种方式。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概念的描述性定义方式。所谓描述性定义,是指通过描述概念所概括的典型现象、是展示概念存在的范围(即外延)来定义概念的方式。这种定义方式,用简要且完整的句子形式来表述事物的典型现象和特征,用修饰、限制等条件来界定事物存在的范围。
人们通常把这种对概念的表述与具体存在物直接等同起来,故用描述性方式直接来表述具体存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存在范围。例如,讲“货币”这一概念的定义,就要从商品交换的发展说起,逐步分析商品交换依次发展或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种商品与多种商品相交换,交换出现困难,客观要求交换媒介产生)——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多种商品与一种商品相交换,某些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出现(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因为金、银具有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这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就产生了。人们就是从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等客观存在中,直接概括出了货币的特征: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范围内,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由此,人们便给“货币”概念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即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次,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性定义方式。所谓本质性定义,是指概念的定义要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或内涵。这种定义方式,通常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事物的本质属性,故称之为本质性定义方式。由于事物的本质隐藏于现象之中,因此要正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必须运用科学的理性思维。例如货币,我们就是从许许多多的商品、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中,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经过分析与综合等抽象的理性思维,揭示出了货币的本质属性。
可见,从表述概念的定义上讲,概念定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描述性定义,另一种是本质性定义。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概念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我们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概念定义的两种方式,还应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知识块”和“概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