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快速阅读,必须伴随真正的理解。
一、借助关联词语等语言标志,快速理解使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文字
这类多见于论述类文本中,散见于散文、小说、传记等文本。理解议论的文字,要理解相关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视逻辑关系而不见的阅读,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快速阅读。下面是2015年湖南卷高考论述类文本中的一个选段(标号为本文作者临时添加)。
①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蜗牛微小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以及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②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因为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③一个想法是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例如起搏器,蜗牛不能为手机充电,但它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这促成另一个想法——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服务。
这一段是典型的议论表达方式,其中第①句揭示“两个因素”与“电池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从中看到无论“葡萄糖含量”还是“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对“电池的输出功率”都有影响。第②句有两层逻辑关系:“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是“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的充分条件;这一条件关系得以成立的原因是“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由此,我们读懂第②句,也读懂第①句和第②句的演绎推理的过程。第③句也揭示两层因果关系:因为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因为蜗牛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所以可以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服务。
再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朱东润自传》中的一段(标号为本文作者临时添加)。
①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②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③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④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段落。明确要素间逻辑关系,是快速阅读的技巧所在。第①②句,是一个设问句,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吸收外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第③句,是对其前语句的补充,意思是说: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外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第④句揭示“有选择吸收”说的原因,即那里缺乏“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当然第④句本身也是因果复句,其结果才是其前观点的原因所在。这样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所以能快速;又因为它有利于答题,所以是有效的。
二、借助言行态相统一的策略,快速理解使用“叙述 描写”的文字
小说阅读,我们最好有场景意识。在一个场景里,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态所含蕴的思想或情感信息往往具有一致性。神态很微妙,但语言显得直白,借助直白的信息却解读含蓄的文字,自然是一种捷径。这种方法,我们不妨暂且称之为“互训法”。为了显现这种方法的阅读便捷和有效,我们举一远一近两个示例。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何为《贝多芬:一个巨人》,2005年湖南卷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
当年高考拿出8分的力度,来考查考生对“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和“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的原因的理解。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可以利用这里所说的互训阅读分析法。前者是人物语言的前半部分,理解它,自然要看到其后续部分,还要看到与此言同时出现的其他描写方法,如“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由此可见,这话是贝多芬对于自己不容易被人理解的自嘲,也是对于客人善意来访而感到的欣慰。“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是神态描写,正确解读则最好参考其同期的语言描写,“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可见贝多芬是被感动了。被感动的原因就是一般人把他看作一个厌世者,而眼前的客人认为他有着“真实的好灵魂”。
2.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李德霞《马兰花》,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
这里“眼里含着泪”显得相对含蓄,而与此同时出现的人物语言则相对直白,借助人物语言的语气语意,我们可以明白马兰花这一次流泪的原因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总之,根据表达方式的特点阅读,是快速理解文意的便捷之法。
(编辑:彭宇)
一、借助关联词语等语言标志,快速理解使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文字
这类多见于论述类文本中,散见于散文、小说、传记等文本。理解议论的文字,要理解相关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视逻辑关系而不见的阅读,不可能成为有效的快速阅读。下面是2015年湖南卷高考论述类文本中的一个选段(标号为本文作者临时添加)。
①电池的输出功率受两个因素的限制:蜗牛微小身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以及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②如果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而不是蜗牛体内,我们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因为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蜗牛没有闭合的循环系统)。③一个想法是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例如起搏器,蜗牛不能为手机充电,但它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这促成另一个想法——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服务。
这一段是典型的议论表达方式,其中第①句揭示“两个因素”与“电池的输出功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从中看到无论“葡萄糖含量”还是“葡萄糖向电极扩散所用的时间”,对“电池的输出功率”都有影响。第②句有两层逻辑关系:“医生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是“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的充分条件;这一条件关系得以成立的原因是“人类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要比蜗牛的高,而且人类的循环系统会持续把新的葡萄糖补充给电极”。由此,我们读懂第②句,也读懂第①句和第②句的演绎推理的过程。第③句也揭示两层因果关系:因为把类似的某种装置植入人体就能获得更强更持久的电流,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生物电池基于人体的修改版来为植入医疗设备供电;因为蜗牛能为微型传感器供电,所以可以让蜗牛、蠕虫和昆虫为环境鉴别和国土安全服务。
再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朱东润自传》中的一段(标号为本文作者临时添加)。
①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②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③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④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段落。明确要素间逻辑关系,是快速阅读的技巧所在。第①②句,是一个设问句,意思是说我们可以吸收外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第③句,是对其前语句的补充,意思是说:我们要有选择地吸收外国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第④句揭示“有选择吸收”说的原因,即那里缺乏“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当然第④句本身也是因果复句,其结果才是其前观点的原因所在。这样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所以能快速;又因为它有利于答题,所以是有效的。
二、借助言行态相统一的策略,快速理解使用“叙述 描写”的文字
小说阅读,我们最好有场景意识。在一个场景里,人物的言语、行为和神态所含蕴的思想或情感信息往往具有一致性。神态很微妙,但语言显得直白,借助直白的信息却解读含蓄的文字,自然是一种捷径。这种方法,我们不妨暂且称之为“互训法”。为了显现这种方法的阅读便捷和有效,我们举一远一近两个示例。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土浮现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支铅笔给客人。
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你的生平,把你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你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较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何为《贝多芬:一个巨人》,2005年湖南卷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
当年高考拿出8分的力度,来考查考生对“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和“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的原因的理解。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可以利用这里所说的互训阅读分析法。前者是人物语言的前半部分,理解它,自然要看到其后续部分,还要看到与此言同时出现的其他描写方法,如“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善良的微笑”,由此可见,这话是贝多芬对于自己不容易被人理解的自嘲,也是对于客人善意来访而感到的欣慰。“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是神态描写,正确解读则最好参考其同期的语言描写,“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可见贝多芬是被感动了。被感动的原因就是一般人把他看作一个厌世者,而眼前的客人认为他有着“真实的好灵魂”。
2.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李德霞《马兰花》,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高考现代文阅读材料)
这里“眼里含着泪”显得相对含蓄,而与此同时出现的人物语言则相对直白,借助人物语言的语气语意,我们可以明白马兰花这一次流泪的原因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总之,根据表达方式的特点阅读,是快速理解文意的便捷之法。
(编辑: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