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众志成城的一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也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我们共同抗击了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用顽强的意志、执着和爱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坚韧;我们传递和平的火炬,坚守7年前的每一个承诺,用智慧和汗水成功举办了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用一张张真诚的笑脸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有容乃大的情怀;我们从“摸着石头过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全面实现小康”,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就是在这样不平凡的一年,《友声》杂志迎来了它的25岁生日。12月15日上午,在对外友协友谊馆举行了《友声》创刊25周年纪念座谈会。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井顿泉、李建平,秘书长罗勤,各业务部的领导,《友声》编委和特约通讯员,与《友声》的老领导、热心读者和撰稿人代表以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希望两代人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出的这方天地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新的姿态迈入下一个25年。
《友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一同成长。作为最早的、代表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往的中国民间友好组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会刊,它肩负着让各国对华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了解中国,了解对外友协,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的使命。
1983年的中国,国门初启,世界各国人民都迫切希望了解那个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而又有些神秘的国度。那时我国外文刊物极少。《友声》的出版为对华友好组织、友好人士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为了满足国外读者的需求,《友声》请到国家各部委领导撰文,介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情况。作者中包括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朱镕基、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等。他们的文章内容丰富详实、具有权威性,给外国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中国。全会上下也积极支持会刊的工作,会长王炳南,副会长夏衍、楚图南、周而复、林林、陆璀、孙平化等积极撰文,阐述我国民间外交方针,我会与各国友好组织的交往情况以及他们从事民间外交的心得。各业务部的同志踊跃投稿,将他们接待外国友人的体会和出访时感受到的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写成散文、游记、诗歌,通过《友声》与中外朋友共享。《友声》还邀请到外国友人撰稿,将他们访华的所见所闻和对中国的印象,发表在《友声》上,与各国的读者分享。
《国家主席李先念出席国际和平年环球长跑北京地区火炬接力仪式》、《邓小平会见泰国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差猜·春哈旺一行》、《江泽民总书记会见美国友人佩斯塔纳》、《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致词》、《温家宝总理出席中国印度联合医疗队成立仪式》……在这一篇篇报道中,读者感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间外交的重视;《国际和平年》专辑、《中非友好》专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辑……通过这一本本专刊,读者看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友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召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召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六届全国理事会召开》……透过这些专栏,读者了解到我会的宗旨、任务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友声》于2003年加盟“龙源国际期刊网”,于2005年登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现在《友声》的读者足不出户,轻轻点击鼠标便可获取他们所需的有关资讯,同时,《友声》的电子化也为所有关心我国民间外交事业,希望了解对外友协工作情况的人士阅读《友声》提供可能。
在25年的岁月中,《友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会蓬勃发展的民间外交工作,记录了我会为拓宽民间交往领域,创新工作机制,配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所做的不懈努力,是我会25年来民间外交工作的缩影,成为我会与各国对华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信息沟通的桥梁。
刊名《友声》是王炳南会长与有关同志商议决定的,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为鸟儿在嘤嘤的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用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过去的25年中,《友声》正是通过介绍我会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民间友好活动,从一个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一个真实、开放、友好的中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国际上寻求同情和支持。在下一个25年中,《友声》也一定会像陈昊苏会长在座谈会上期望的那样:“通过我会民间外交这个独特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一个推进科学发展、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中国。”《友声》将再接再厉,不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为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扩大我会影响作出新的贡献。
就是在这样不平凡的一年,《友声》杂志迎来了它的25岁生日。12月15日上午,在对外友协友谊馆举行了《友声》创刊25周年纪念座谈会。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井顿泉、李建平,秘书长罗勤,各业务部的领导,《友声》编委和特约通讯员,与《友声》的老领导、热心读者和撰稿人代表以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希望两代人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出的这方天地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以新的姿态迈入下一个25年。
《友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一同成长。作为最早的、代表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往的中国民间友好组织——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会刊,它肩负着让各国对华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了解中国,了解对外友协,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世界和平的使命。
1983年的中国,国门初启,世界各国人民都迫切希望了解那个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而又有些神秘的国度。那时我国外文刊物极少。《友声》的出版为对华友好组织、友好人士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为了满足国外读者的需求,《友声》请到国家各部委领导撰文,介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情况。作者中包括时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朱镕基、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等。他们的文章内容丰富详实、具有权威性,给外国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中国。全会上下也积极支持会刊的工作,会长王炳南,副会长夏衍、楚图南、周而复、林林、陆璀、孙平化等积极撰文,阐述我国民间外交方针,我会与各国友好组织的交往情况以及他们从事民间外交的心得。各业务部的同志踊跃投稿,将他们接待外国友人的体会和出访时感受到的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写成散文、游记、诗歌,通过《友声》与中外朋友共享。《友声》还邀请到外国友人撰稿,将他们访华的所见所闻和对中国的印象,发表在《友声》上,与各国的读者分享。
《国家主席李先念出席国际和平年环球长跑北京地区火炬接力仪式》、《邓小平会见泰国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差猜·春哈旺一行》、《江泽民总书记会见美国友人佩斯塔纳》、《胡锦涛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致词》、《温家宝总理出席中国印度联合医疗队成立仪式》……在这一篇篇报道中,读者感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间外交的重视;《国际和平年》专辑、《中非友好》专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辑……通过这一本本专刊,读者看到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友好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召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五届全国理事会召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六届全国理事会召开》……透过这些专栏,读者了解到我会的宗旨、任务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友声》于2003年加盟“龙源国际期刊网”,于2005年登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现在《友声》的读者足不出户,轻轻点击鼠标便可获取他们所需的有关资讯,同时,《友声》的电子化也为所有关心我国民间外交事业,希望了解对外友协工作情况的人士阅读《友声》提供可能。
在25年的岁月中,《友声》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我会蓬勃发展的民间外交工作,记录了我会为拓宽民间交往领域,创新工作机制,配合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所做的不懈努力,是我会25年来民间外交工作的缩影,成为我会与各国对华友好组织和友好人士信息沟通的桥梁。
刊名《友声》是王炳南会长与有关同志商议决定的,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为鸟儿在嘤嘤的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用以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过去的25年中,《友声》正是通过介绍我会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各项民间友好活动,从一个侧面让读者了解到一个真实、开放、友好的中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国际上寻求同情和支持。在下一个25年中,《友声》也一定会像陈昊苏会长在座谈会上期望的那样:“通过我会民间外交这个独特的视角,向世界介绍一个推进科学发展、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中国。”《友声》将再接再厉,不断丰富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为促进中外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扩大我会影响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