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创作活动中,经常遇到“历史题材”的作品,它与“现代题材”比要复杂得多。“现代”是现在的事,你就生活在其中,生活素材可信手拈来;“历史”是过去的事,是我们先辈的现实生活,我们无从体验,只好从先辈的劳动成果和记述去了解、去体验、去再创造。作为一个影片的视觉形象的主要创作者之一,美术指导需要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一、历史的真实不是艺术的真实
在进行“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时,首先要熟悉有关历史知识,掌握有关历史的文字和形象资料,否则就无法创作出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作品。有时还可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使影片失去真实性、可信性,影响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我国历史悠久,建筑、服装、道具历代都有自己的特征与风格。
电影是文艺作品,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考证和文物考古。布景设计为了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可以做必要的调整和艺术加工,甚至夸张。如我在电影《知音》中设计“春耦斋”一景时,就只把外景(中南海纯一斋)三间大殿作门厅,里面则采用了“十”字形建筑平面:前为门厅,中为客厅,后为大殿,左为随从休息室,右为书房和小客厅。“春耦斋”是当年袁世凯登基称帝的地方,戏很重,镜头很多,场面很大,如果只有三间大殿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十”字形平面使众多不同场景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分隔,又有联系,相互穿插,互作衬景,既扩大了演员表演空间,便利了场面调度,又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角度和构图,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电影《红楼梦》中,为了设计好“荣国府”,我们没有生套明、清营造规制,而大胆地参照了北京“恭王府”和曲阜“孔府”的规模和体制,建造了只有电影《红楼梦》中才有的“荣国府”,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更宏伟、更威严但最终还是衰败的“荣国府”形象。在“贾母正房”的内景设计中,我们也没有按曹雪芹描写的“五间上房”:贾母和宝玉在套间暖阁里,黛玉暂安置在碧纱橱。因为那样不利于剧情展开和人物塑造,还会给影片拍摄带来一些困难。可以想象祖孙三人都在这五间房里转,戏怎么拍呢?拍贾母的戏,宝玉怎么处理呢?拍宝玉的戏,贾母和黛玉又怎么安排呢?布景没计是为剧情发展提供典型环境和空间,以利于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我们大胆地把堂皇富丽的贾母客厅与暖阁,书香加脂粉气的宝玉书房与暖阁“降芸轩”,及简朴淡雅的黛玉书房和卧室“碧纱橱”这三个不同风格的场景给合在一起,之间以厅和过道连接。既有分隔,各自独立;又有联系,相互穿插。这为演员表演和摄影角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如“大观园”怡红院的“宝玉屋”,实景只有小小的三间,刘姥姥怎能像小说描写的那样迷了路,进得来却出不去呢?我们不得不在外景的基础上增加一场内景:屋连屋,屋套屋,加上似透非透的博古架,似有似无的穿衣镜门。真像一座迷宫,在拍戏时,把导演都给迷惑了。
二、创造典型环境
电影是艺术,通过典型环境去塑造典型人物,揭示主题思想是首要任务。典型环境的创造应是美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力求做到以景托人,情景交融。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荣国府”和“大观园”的描绘是综合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府第和花园的建造手法,非明非清,非南非北,明清、南北兼有之。但作为皇戚的“荣国府”,我们则认为在北京为好,因为北京古建筑比南方古建筑更具有庄重威严、堂皇富丽之性格。这对于塑造封建统治的代表人物贾母和贾政更有利。“大观园”我们则认为北京的皇家花园不如南方的苏州古典园林玲珑剔透、轻松活泼,更适合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姐妹们的情趣与性格,为他们的喜、怒、哀、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和气氛,使人与景融为一体。
“荣国府”与“大观园”是贾府的一个完整的环境。在处理“荣国府”布景时我们有意加入一些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除了装修和道具外,在色彩上不用北京古建筑常用的红、绿、蓝对比色调,而大面积用棕色的同类色调,只在额枋上绘上一点以青綠为主的旋子彩画,使“荣国府”的色调与“大观园”的棕、黑色调协调起来,造成古朴、典雅、威严、庄重的气氛。
电影《红楼梦》中的“荣禧堂”一景是贾政院的主体建筑,是贾政接旨、会见宾客和处理家政的殿堂,要宏伟高大,庄严肃穆。我们设计为正中紫檀雕螭案上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隋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雄彝,一边是玻璃黼,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堂屋正中上悬一个赤金龙青地大匾,上书三个大字:荣禧堂。两稍间以博古架相隔,上陈各种文物古玩.壁上悬挂名人字画,气氛严肃而庄重,与贾政其人正好一致。
然而“凤姐屋”一景,我们则采取了另一种手法:王熙凤是个声势非凡、生动活泼、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人物,是掌管贾府人、物、财权的大管家,是与宝、黛、钗一样的重要人物,是《红楼梦》结构的支柱。她居住的地方就成了很多事件的发生地。在设计上用了大量经过精心雕刻的花罩、屏风和隔扇的装修,室内陈设用了很多黑漆彩绘和玉石银镶的高档家具,并堆砌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玩,但不悬字画(因为她不识字),再衬以桃色墙面和窗纱,与众不同,烘托出主人的低俗而奢华的性格。
在电影《原野》的“焦母屋”一景设计中,我把佛堂设在堂屋,意为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的堡垒,气氛取庄严、陈旧和昏暗,景和道具多用粗线条、深棕色,如:笨重的条案、八仙桌、太师椅、陈旧的佛龛、先祖牌位、古老的座钟、排列整齐的供器和花瓶、被香火熏黑的木匾、战刀、马鞭和画像,以及昏暗而摇曳的烛光,造成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有窒息与压抑之感。在隔扇门上用了几块彩色玻璃,除增加佛堂的神秘感外,还给摄影用色光提供了客观依据,效果很好。
三、设计的素材和手段
中国古建筑无论从时代还是地域上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一般来说,北方建筑多封闭、厚重和死板,南方建筑多开敞、轻巧和灵活,富有变化。电影布景不是实在建筑,为了艺术创造,也可以做艺术加工,南方苏州古典园林手法要比北方建筑手法更接近电影的需要。
在电影《红楼梦》的布景设计中就用了很多苏州古典园林的手法。装修有隔墙:水磨砖墙、白灰墙、木板壁(镜面式和琅板式);窗:槛窗、支摘窗、漏窗;隔扇:加工多样窗格,上嵌木雕、玉、珐琅等;屏门(立在后金柱间,平时不开,是活动隔断墙)和太师壁(立在后金柱间,壁面可装饰木刻字画,两侧有小门,以供出入);罩:几腿罩、落地罩、栏杆罩、花罩(圆罩和八角罩);还有博古架和书架等。道具有几案:茶几、花几、条案、供桌、琴桌;桌:八仙桌、圆桌、半圆桌、炕桌;椅:太师椅,一统背式椅、官帽椅。还有橇、墩、床、榻,以及屏风、帷幔、楹联、匾额、条幅、诗画、挂屏等。
一、历史的真实不是艺术的真实
在进行“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时,首先要熟悉有关历史知识,掌握有关历史的文字和形象资料,否则就无法创作出具有鲜明历史特征的作品。有时还可能张冠李戴,闹出笑话,使影片失去真实性、可信性,影响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我国历史悠久,建筑、服装、道具历代都有自己的特征与风格。
电影是文艺作品,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考证和文物考古。布景设计为了剧情发展、塑造人物可以做必要的调整和艺术加工,甚至夸张。如我在电影《知音》中设计“春耦斋”一景时,就只把外景(中南海纯一斋)三间大殿作门厅,里面则采用了“十”字形建筑平面:前为门厅,中为客厅,后为大殿,左为随从休息室,右为书房和小客厅。“春耦斋”是当年袁世凯登基称帝的地方,戏很重,镜头很多,场面很大,如果只有三间大殿是满足不了需要的。“十”字形平面使众多不同场景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分隔,又有联系,相互穿插,互作衬景,既扩大了演员表演空间,便利了场面调度,又为摄影提供了丰富的角度和构图,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电影《红楼梦》中,为了设计好“荣国府”,我们没有生套明、清营造规制,而大胆地参照了北京“恭王府”和曲阜“孔府”的规模和体制,建造了只有电影《红楼梦》中才有的“荣国府”,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更宏伟、更威严但最终还是衰败的“荣国府”形象。在“贾母正房”的内景设计中,我们也没有按曹雪芹描写的“五间上房”:贾母和宝玉在套间暖阁里,黛玉暂安置在碧纱橱。因为那样不利于剧情展开和人物塑造,还会给影片拍摄带来一些困难。可以想象祖孙三人都在这五间房里转,戏怎么拍呢?拍贾母的戏,宝玉怎么处理呢?拍宝玉的戏,贾母和黛玉又怎么安排呢?布景没计是为剧情发展提供典型环境和空间,以利于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我们大胆地把堂皇富丽的贾母客厅与暖阁,书香加脂粉气的宝玉书房与暖阁“降芸轩”,及简朴淡雅的黛玉书房和卧室“碧纱橱”这三个不同风格的场景给合在一起,之间以厅和过道连接。既有分隔,各自独立;又有联系,相互穿插。这为演员表演和摄影角度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如“大观园”怡红院的“宝玉屋”,实景只有小小的三间,刘姥姥怎能像小说描写的那样迷了路,进得来却出不去呢?我们不得不在外景的基础上增加一场内景:屋连屋,屋套屋,加上似透非透的博古架,似有似无的穿衣镜门。真像一座迷宫,在拍戏时,把导演都给迷惑了。
二、创造典型环境
电影是艺术,通过典型环境去塑造典型人物,揭示主题思想是首要任务。典型环境的创造应是美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力求做到以景托人,情景交融。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荣国府”和“大观园”的描绘是综合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府第和花园的建造手法,非明非清,非南非北,明清、南北兼有之。但作为皇戚的“荣国府”,我们则认为在北京为好,因为北京古建筑比南方古建筑更具有庄重威严、堂皇富丽之性格。这对于塑造封建统治的代表人物贾母和贾政更有利。“大观园”我们则认为北京的皇家花园不如南方的苏州古典园林玲珑剔透、轻松活泼,更适合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姐妹们的情趣与性格,为他们的喜、怒、哀、乐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和气氛,使人与景融为一体。
“荣国府”与“大观园”是贾府的一个完整的环境。在处理“荣国府”布景时我们有意加入一些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除了装修和道具外,在色彩上不用北京古建筑常用的红、绿、蓝对比色调,而大面积用棕色的同类色调,只在额枋上绘上一点以青綠为主的旋子彩画,使“荣国府”的色调与“大观园”的棕、黑色调协调起来,造成古朴、典雅、威严、庄重的气氛。
电影《红楼梦》中的“荣禧堂”一景是贾政院的主体建筑,是贾政接旨、会见宾客和处理家政的殿堂,要宏伟高大,庄严肃穆。我们设计为正中紫檀雕螭案上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隋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雄彝,一边是玻璃黼,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堂屋正中上悬一个赤金龙青地大匾,上书三个大字:荣禧堂。两稍间以博古架相隔,上陈各种文物古玩.壁上悬挂名人字画,气氛严肃而庄重,与贾政其人正好一致。
然而“凤姐屋”一景,我们则采取了另一种手法:王熙凤是个声势非凡、生动活泼、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人物,是掌管贾府人、物、财权的大管家,是与宝、黛、钗一样的重要人物,是《红楼梦》结构的支柱。她居住的地方就成了很多事件的发生地。在设计上用了大量经过精心雕刻的花罩、屏风和隔扇的装修,室内陈设用了很多黑漆彩绘和玉石银镶的高档家具,并堆砌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古玩,但不悬字画(因为她不识字),再衬以桃色墙面和窗纱,与众不同,烘托出主人的低俗而奢华的性格。
在电影《原野》的“焦母屋”一景设计中,我把佛堂设在堂屋,意为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的堡垒,气氛取庄严、陈旧和昏暗,景和道具多用粗线条、深棕色,如:笨重的条案、八仙桌、太师椅、陈旧的佛龛、先祖牌位、古老的座钟、排列整齐的供器和花瓶、被香火熏黑的木匾、战刀、马鞭和画像,以及昏暗而摇曳的烛光,造成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有窒息与压抑之感。在隔扇门上用了几块彩色玻璃,除增加佛堂的神秘感外,还给摄影用色光提供了客观依据,效果很好。
三、设计的素材和手段
中国古建筑无论从时代还是地域上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一般来说,北方建筑多封闭、厚重和死板,南方建筑多开敞、轻巧和灵活,富有变化。电影布景不是实在建筑,为了艺术创造,也可以做艺术加工,南方苏州古典园林手法要比北方建筑手法更接近电影的需要。
在电影《红楼梦》的布景设计中就用了很多苏州古典园林的手法。装修有隔墙:水磨砖墙、白灰墙、木板壁(镜面式和琅板式);窗:槛窗、支摘窗、漏窗;隔扇:加工多样窗格,上嵌木雕、玉、珐琅等;屏门(立在后金柱间,平时不开,是活动隔断墙)和太师壁(立在后金柱间,壁面可装饰木刻字画,两侧有小门,以供出入);罩:几腿罩、落地罩、栏杆罩、花罩(圆罩和八角罩);还有博古架和书架等。道具有几案:茶几、花几、条案、供桌、琴桌;桌:八仙桌、圆桌、半圆桌、炕桌;椅:太师椅,一统背式椅、官帽椅。还有橇、墩、床、榻,以及屏风、帷幔、楹联、匾额、条幅、诗画、挂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