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生管理的主要践行者,也是政策措施的主要落实者,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优劣与学院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都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长久以来,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不完善,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没能得到完全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和学院建设中无法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全员育人的布局和发展。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高校辅导员正确定位自身的育人角色,找到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路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自主加强心理学学习和研究
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有效实现高校辅导员育人角色的关键。首先,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在选拔辅导员时需要从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思政品德等多个维度进行审查和筛选,让高校辅导员不仅可以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更可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在专业化建设基础上,还需要鼓励高校辅导员自主加强心理学学习和研究,让其在育人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洞悉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从心理学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帮助或者建议,进一步提升高校育人效果。最后,在职业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专职辅导员机制,制定明确的辅导员晋升路径,加强对辅导员的激励,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全员育人工作中,更为专心地投入到协调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中,让其更好地实现育人角色,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二、找准定位,统筹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找准定位,统筹协同,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育人角色的重中之重,定位的精准与否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产生潜在影响。在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就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也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生活烦恼,用正确的育人方式和教育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该统筹好“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教育开展,形成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育人效果,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作用。
三、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贫困生帮扶为例
在贫困生帮扶中,高校和国家都推出了很多政策措施,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都基本解决地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贫困生也就此被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做事情会变得瞻前顾后,买东西生怕买贵了被人家说“贫困生还买这么贵的东西”。贫困生的自卑和敏感也会悄悄滋长,不愿意沟通是很多贫困生的问题,他们喜欢将自己“透明化”。但是高校育人不应该是单纯的专业育人,还应该是心灵教育和思政教育。在贫困生帮扶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尊重贫困生,根据其具体情况来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帮助其解决心灵上的贫瘠,鼓励贫困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逐渐打消其畏惧他人异样目光的疑虑,逐步帮助其建立自信。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实现了良好的育人角色。
四、循循善诱,热情鼓励——以学生宿舍问题的解决为例
高校學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在看待问题时容易片面和极端,无法认清事情的真相。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循循善诱,热情鼓励,让学生走出“牛角尖”或者“舒适圈”,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环境。基于高校辅导员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们也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在集体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逐渐适应更大的世界,自身社会化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五、结合实际,提供适当的帮助——以疫情后返校大学生心理调适为例
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正在严重困扰着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危险因素正在悄然滋长。高校辅导员实现育人角色则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结合实际,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高校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其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更要生活中完成良好的“答卷”。只有心理健康,积极向上,才能够迸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在毕业之后真正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才能够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六、教学相长,经验分享——以缓解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例
高校教育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让其在毕业之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找到自己的定位,产生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因此,从入学开始,高校辅导员就应该做好育人角色,承担起育人责任,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不断地细化学习目标,不断地精确化的职业目标,从一个个短期目标的设定到长期目标的完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高校辅导员还应该结合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就业环境,设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最后,高校辅导员可以邀请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回校分享自己在毕业季的纠结与痛苦,与学生们形成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让其以正面且积极的心态面对毕业季。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作为“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一员,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从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加强育人工作,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基本工作路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让其找准角色定位,才能够发挥育人作用。尊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考虑,巧妙地给予贫困生帮扶,能够既“扶困”,也 “扶心”。以生为本,是高校辅导员实现育人角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艳勤.后疫情时代高校辅导员对返校复学大学生心理工作的思考[J].国际公关,2020(12):304-305.
[2]杨道远.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发展创新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8-79+82.
作者简介:王欢,女,蒙古族族,籍贯:黑龙江,生于:1984-4-16,职称:讲师 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思政教育。
一、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自主加强心理学学习和研究
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是有效实现高校辅导员育人角色的关键。首先,加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在选拔辅导员时需要从专业素养、职业素养、思政品德等多个维度进行审查和筛选,让高校辅导员不仅可以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思政素养提升,更可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其次,在专业化建设基础上,还需要鼓励高校辅导员自主加强心理学学习和研究,让其在育人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洞悉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从心理学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帮助或者建议,进一步提升高校育人效果。最后,在职业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专职辅导员机制,制定明确的辅导员晋升路径,加强对辅导员的激励,让其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校全员育人工作中,更为专心地投入到协调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中,让其更好地实现育人角色,践行“三全育人”理念。
二、找准定位,统筹协同,发挥育人作用
找准定位,统筹协同,是实现高校辅导员育人角色的重中之重,定位的精准与否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产生潜在影响。在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提升职业认同和职业成就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在其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也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和生活烦恼,用正确的育人方式和教育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该统筹好“课程思政”建设和思政教育开展,形成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育人效果,发挥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作用。
三、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贫困生帮扶为例
在贫困生帮扶中,高校和国家都推出了很多政策措施,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都基本解决地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贫困生也就此被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做事情会变得瞻前顾后,买东西生怕买贵了被人家说“贫困生还买这么贵的东西”。贫困生的自卑和敏感也会悄悄滋长,不愿意沟通是很多贫困生的问题,他们喜欢将自己“透明化”。但是高校育人不应该是单纯的专业育人,还应该是心灵教育和思政教育。在贫困生帮扶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尊重贫困生,根据其具体情况来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帮助其解决心灵上的贫瘠,鼓励贫困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逐渐打消其畏惧他人异样目光的疑虑,逐步帮助其建立自信。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实现了良好的育人角色。
四、循循善诱,热情鼓励——以学生宿舍问题的解决为例
高校學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在看待问题时容易片面和极端,无法认清事情的真相。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循循善诱,热情鼓励,让学生走出“牛角尖”或者“舒适圈”,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和环境。基于高校辅导员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们也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在集体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逐渐适应更大的世界,自身社会化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五、结合实际,提供适当的帮助——以疫情后返校大学生心理调适为例
近年来,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数量有所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正在严重困扰着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些危险因素正在悄然滋长。高校辅导员实现育人角色则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结合实际,提供适当的帮助,引导高校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其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更要生活中完成良好的“答卷”。只有心理健康,积极向上,才能够迸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够在毕业之后真正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才能够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六、教学相长,经验分享——以缓解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例
高校教育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让其在毕业之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找到自己的定位,产生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因此,从入学开始,高校辅导员就应该做好育人角色,承担起育人责任,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不断地细化学习目标,不断地精确化的职业目标,从一个个短期目标的设定到长期目标的完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高校辅导员还应该结合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未来就业环境,设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最后,高校辅导员可以邀请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回校分享自己在毕业季的纠结与痛苦,与学生们形成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让其以正面且积极的心态面对毕业季。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作为“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一员,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工作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从思想层面和心理层面加强育人工作,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基本工作路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让其找准角色定位,才能够发挥育人作用。尊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考虑,巧妙地给予贫困生帮扶,能够既“扶困”,也 “扶心”。以生为本,是高校辅导员实现育人角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刘艳勤.后疫情时代高校辅导员对返校复学大学生心理工作的思考[J].国际公关,2020(12):304-305.
[2]杨道远.大数据时代高校辅导员发展创新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78-79+82.
作者简介:王欢,女,蒙古族族,籍贯:黑龙江,生于:1984-4-16,职称:讲师 硕士学历,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