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但许多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好的创意在课堂上往往难以展现,于是笔者“蹲下身子看学生”,为学生创建新型的“课堂”,真正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对话而非对抗的良好关系,建立“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对话 新型课堂 平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课程目标,强调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人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新理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是需要的,但存在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
无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它都得在教学中完成。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传统教学中也有“沟通”。教育者们更多的垂青于“插秧式”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正如亚斯贝尔思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教育者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心扉……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既然是沟通,就必须有对话。语文新课标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师与生之间一对一的对话,也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对话等多重的网状关系,应该说,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其中充当的仅仅是“平等中的首席”。既然承认师生平等,就应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既然尊重学生,首先就应尊重学生的思考并保护其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有时是富有创造性的,有时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有时是幼稚无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引导,如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也可以培养老师。
以人为本,充分放大语文课堂,构筑新型的对话平台。可以说,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在这里,教室和教师不再是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的媒体,而是有了媒体甚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课案一:南京市一位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系统教学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时就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标准,切实做到了“三维贯通,以人为本”。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在教学时,朗诵和欣赏是必要的,因为其“画面感”很强。例如,预习设计中,知识性表现在:要求学生对生字词的自主把握,关于“春”的诗词积累;技能上的朗诵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训练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其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又令知识和能力活起来,动起来。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构想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构想绘出心中的图画、配乐朗诵及朗诵技法指导、多媒体适时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自如调度、圈点批注、引导赏析及质疑等有机结合,在教给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给了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有了审美体验。
本案设计不仅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人文性也在其中奕奕生辉。如,导入词“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有无数优美的诗文歌颂过她,我想同学们这方面的积累也一定很多,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此言人情味很浓。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随处可见,如个体思考、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交质疑,形式多样,特别是案末设计,教师在引导铺垫之后说:“春天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给人们活力和热情。老师想知道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在你们的生命的春天里,你们将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主张通过交往,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通过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发展。应该说,本案很好的体现了这一人文理念,很好地构建了对话平台。
课案二:有一次,我上课文《再塑生命》,这是一篇写关于莎莉文老师用爱帮助海伦凯勒走出心理阴影,战胜身体残疾,健康成长的文章。当时我为这一课准备的课程资源之一是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我选择在本课开始时播放,用于开篇点题,引起学生思考,并自感效果不错。但课后,学生到我办公室,大家闲聊时,有学生忽然说:“黄老师,我听过《爱的奉献》童声合唱版,要是今天使用这一版,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接着另一学生又说:“如果将这首歌放在这一课快结束时播放,会不会产生余韵袅袅,引人遐想的效果?”我惊呆了,我实在是低估了我的学生们,从这一点看来,学生足可以做我的老师。
课案三:在上《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讲到其中一个情节“松骨峰战斗”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请设想这些革命烈士为什么会有如此壮烈的举动,他们当时有什么样的想法?课上,学生们写的基本上都是围绕革命先烈们要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朝鲜人民而视死如归等等,其实这也是我想要达到的要求。课下,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说:“我觉得烈士们当时根本不会想那么多,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反正都是死,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学生们看法固然有些偏颇,但从另一个角度想来,也不无道理啊。我们的语文教学或者说我们的教学不是要培养“应声虫”的,而是应该培养有思想、有主见乃至有创见的新时代的人才,可是,在课堂上,有多少学生敢提这样的“另类”的看法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就于这种情况,那何不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放大呢?把它延伸到我们的校园的角角落落乃至我们的生活中去,是不是更有利于我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更有利于我和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呢?
于是,在正常的课堂之外,我又为学生们创建一些新型的“课堂”:
1.创设“有话就说”平台。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就某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谈自己的经历、认识、体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相互提醒、相互补充,气氛热烈而轻松;
2.创设“激情碰撞”擂台。轮流让学生独占讲台说故事并发表对此事的认识和看法,并勇敢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让他感受“舌战群儒”的快感或者“如坐针毡”的“难堪”,当然,守擂时间越长越好。
这两种做法,学生的发言一般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除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外,他们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胆量也得到了提高。这种课,我有时在场,有时又故意不在场,当然课后要求分组将课堂实录以及讨论结果拟成报告交给我。
3.创设“融入自然”情境,将课堂拓展到室外。如那位老师教学《春》,采用多媒体设备,映出春天的种种美景,展现春天勃勃生机,再配以音乐,真的是美不胜收。有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固然好,可是,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学校都具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和手段的。那何不返璞归真呢?
我在上这一类型的课时,曾经将学生适时带到操场、公园,大家席地而坐,围成圆圈,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融融气氛中,开始我们的课。我想,在这样一个放大的语文课堂上,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拘谨应该悄悄遁去了吧。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交互和共识为特征,在老师的引领下,以探究为方式去获取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仅仅做到“翻开书本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蹲下身子看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对话而非对抗的关系,建立了“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阔步向前!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 钟启泉、崔允墎、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第一版.
[3] 陈云恺《教育转型论》,2003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五塘中学)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对话 新型课堂 平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课程目标,强调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人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新理念,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
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是需要的,但存在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
无论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它都得在教学中完成。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传统教学中也有“沟通”。教育者们更多的垂青于“插秧式”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正如亚斯贝尔思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教育者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心扉……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既然是沟通,就必须有对话。语文新课标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师与生之间一对一的对话,也包含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对话等多重的网状关系,应该说,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人人都是主体,人人都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在其中充当的仅仅是“平等中的首席”。既然承认师生平等,就应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既然尊重学生,首先就应尊重学生的思考并保护其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是“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有时是富有创造性的,有时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有时是幼稚无知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引导,如何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也可以培养老师。
以人为本,充分放大语文课堂,构筑新型的对话平台。可以说,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在这里,教室和教师不再是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黑板、粉笔之类的媒体,而是有了媒体甚至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课案一:南京市一位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系统教学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时就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标准,切实做到了“三维贯通,以人为本”。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在教学时,朗诵和欣赏是必要的,因为其“画面感”很强。例如,预习设计中,知识性表现在:要求学生对生字词的自主把握,关于“春”的诗词积累;技能上的朗诵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训练等。而在教学过程中,其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又令知识和能力活起来,动起来。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构想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构想绘出心中的图画、配乐朗诵及朗诵技法指导、多媒体适时使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自如调度、圈点批注、引导赏析及质疑等有机结合,在教给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给了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有了审美体验。
本案设计不仅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人文性也在其中奕奕生辉。如,导入词“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有无数优美的诗文歌颂过她,我想同学们这方面的积累也一定很多,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此言人情味很浓。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随处可见,如个体思考、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提交质疑,形式多样,特别是案末设计,教师在引导铺垫之后说:“春天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带给人们活力和热情。老师想知道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在你们的生命的春天里,你们将做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主张通过交往,构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主张师生通过信息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师生双方共同发展。应该说,本案很好的体现了这一人文理念,很好地构建了对话平台。
课案二:有一次,我上课文《再塑生命》,这是一篇写关于莎莉文老师用爱帮助海伦凯勒走出心理阴影,战胜身体残疾,健康成长的文章。当时我为这一课准备的课程资源之一是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我选择在本课开始时播放,用于开篇点题,引起学生思考,并自感效果不错。但课后,学生到我办公室,大家闲聊时,有学生忽然说:“黄老师,我听过《爱的奉献》童声合唱版,要是今天使用这一版,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接着另一学生又说:“如果将这首歌放在这一课快结束时播放,会不会产生余韵袅袅,引人遐想的效果?”我惊呆了,我实在是低估了我的学生们,从这一点看来,学生足可以做我的老师。
课案三:在上《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讲到其中一个情节“松骨峰战斗”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请设想这些革命烈士为什么会有如此壮烈的举动,他们当时有什么样的想法?课上,学生们写的基本上都是围绕革命先烈们要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朝鲜人民而视死如归等等,其实这也是我想要达到的要求。课下,一个学生对其他学生说:“我觉得烈士们当时根本不会想那么多,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反正都是死,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
学生们看法固然有些偏颇,但从另一个角度想来,也不无道理啊。我们的语文教学或者说我们的教学不是要培养“应声虫”的,而是应该培养有思想、有主见乃至有创见的新时代的人才,可是,在课堂上,有多少学生敢提这样的“另类”的看法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就于这种情况,那何不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放大呢?把它延伸到我们的校园的角角落落乃至我们的生活中去,是不是更有利于我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更有利于我和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进步呢?
于是,在正常的课堂之外,我又为学生们创建一些新型的“课堂”:
1.创设“有话就说”平台。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就某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谈自己的经历、认识、体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以聊天的形式进行,相互提醒、相互补充,气氛热烈而轻松;
2.创设“激情碰撞”擂台。轮流让学生独占讲台说故事并发表对此事的认识和看法,并勇敢接受全班同学的质疑,让他感受“舌战群儒”的快感或者“如坐针毡”的“难堪”,当然,守擂时间越长越好。
这两种做法,学生的发言一般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除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外,他们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胆量也得到了提高。这种课,我有时在场,有时又故意不在场,当然课后要求分组将课堂实录以及讨论结果拟成报告交给我。
3.创设“融入自然”情境,将课堂拓展到室外。如那位老师教学《春》,采用多媒体设备,映出春天的种种美景,展现春天勃勃生机,再配以音乐,真的是美不胜收。有这些现代化教学设施固然好,可是,并不是所有地区所有学校都具备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和手段的。那何不返璞归真呢?
我在上这一类型的课时,曾经将学生适时带到操场、公园,大家席地而坐,围成圆圈,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的融融气氛中,开始我们的课。我想,在这样一个放大的语文课堂上,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拘谨应该悄悄遁去了吧。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交互和共识为特征,在老师的引领下,以探究为方式去获取知识。作为教师,我们仅仅做到“翻开书本学理论”是不够的,还应“蹲下身子看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对话而非对抗的关系,建立了“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阔步向前!
【参考资料】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2] 钟启泉、崔允墎、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8月第一版.
[3] 陈云恺《教育转型论》,2003年12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五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