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本与风险:
  如何使教育信息化大规模的成本投入产生一定的效益,是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予以思索的问题。本栏目推出的这两篇文章,分别从“风险观”、“整体观”两个层面,诠释如何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
  
  企业追求效益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企业追求效益的过程是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管理企业运营中的风险来实现的。教育管理中不乏风险因素,特别是各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一如企业引入的一项新项目,带来收益可能的同时也孕生着风险。比如,我们常见到由于液晶投影机的故障,导致教学无法按时进行的现象,这从管理的角度看,是技术风险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如何识别、分析、控制、管理这些潜在的影响教育效益生成的各种风险,最大可能地从技术应用中获得效益,这将是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必须予以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风险
  
  教育信息化的风险既包含风险发生的概率,也指向风险产生的负面结果。在研究教育信息化的风险时,既要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也可评估其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当能够做出某种努力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时,这是首选项;当无法改变其发生的概率时,我们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努力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后果。
  网络信息技术引入教育后所带来的教育方式的创新变革,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产生巨大的教育效益,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所证实。但是,这种效益并不是必然发生的,它会受到技术应用过程的影响。有效地分析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的各种情况,通过培训、学习、更新设备、创造冗余支持等各种手段以应对风险,充分发挥技术对教育的积极支持,才能为提高教育效益提供一定的条件保障。
  
  二、正确认识风险与效益的关系
  
  在教育信息化中,“利”为利益,与效益相关;“害”为弊端、危害,可引申为影响“利”出现的因素,与风险相关。教育信息化的风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利”是形影相随的。仅追求教育效益而不顾风险的存在,将会在风险发生后,蒙受更多的利益损失。为了深层揭示教育信息化中隐含的风险,我们将其置于一个大的框架中进行审视。我认为,存在一个教育信息化的引力体系,这个体系由风险与效益、机遇与挑战并举而成。下图表征了这两对概念构成的引力体系。对风险的忽视,不代表风险就不存在。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时,也不可对风险置若罔闻,因为风险总是隐匿于教育信息化的引力体系之中。
  
  这一由两组双子星组成的引力体系形象地说明了风险与效益是相随相生的互动关系,正如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不可能只选择其中之一。当我们舍弃其中一个时,同时也放弃了构成双子星体的另一方。那种仅盯住机遇而不愿意接受挑战的想法,与只看到效益而对风险视而不见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将理想转变为现实创造了可能,我们的教育管理者们应该本着一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管理风险、创造效益”的态度面对时代送来的厚礼。
  
  三、如何对待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
  
  1.正视风险,评估效益
  前几年,耳闻有些地区因为担心停电或遇到设备故障,就拒绝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这种因噎废食的方法绝非应对风险的正确态度。风险总是存在的,我们无法通过消极回避来解决一切风险问题。必须改变思想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运用、更新自己掌握的理论技术方法,经常性地总结与反思,与别人协作和交流,提高分析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实现对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
  风险管理是否有效要通过适当的手段对效益进行评估来检查。这里涉及一个效益观念的改变问题。唯分数的效益观将会极大地影响评估的标准、过程与结果,以致于风险管理失去正确的方向。阶段性的风险管理评估可以为我们后续的风险管理带来指导。一段时期后,如评估的结果表明教学效果发生了改变,教育效益获得了增加,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教育目标,就说明风险管理是有效的。因此,评估效益是检验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评估效益的方法很多,因教学的不同情况而异,可以是目前常用的教育评价手段,也可以是问卷、访谈,或者一些实用的工具,教育管理者可以结合教育实践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管理风险,创造效益
  寻找合适的管理教育风险的方法,尽量减少影响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整合运用的因素,或者避免这些因素发生作用后,造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下降,形成教育信息化投入巨大、教育信息化应用甚少或甚差的“成本—利益”反差。从风险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要创造效益,光成本的投入、新技术的引进是不够的,必须对一切决策行为、技术介入等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要通过分析,从众多的可能事件中识别出哪些是潜在的风险,针对不同风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策略,形成风险发生后的应对预案。实施风险管理,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这对于置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管理者而言,是一种理智的、科学的选择。
  
  四、案例: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
  
  很多学校现在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然而设备上了、软件装了、资源建了,却长时间没有见到这耗资巨大的一系列现代教育媒体究竟为学校教育创造了什么效益。在教育领域中,成本付出后,该如何运作,如何管理才能产生效益,是校长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全国各地已经出现了不少学校借助教育信息化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实现办学水平根本性转变的实例。这里我们通过一则来自上海市某中学的案例,解析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存在与风险管理问题。
  
  【案例】
  上海市**中学始建于1988年,是一所社区学校。办学初期,由于政府投资有限,学校教学条件异常简陋,教学水平一直不高。该中学的变化始于1996年。时任校长认为,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对于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的改观、学生能力的加强将起到助力作用,应该以信息化为创新教育的抓手,促进学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提升学校发展水平,谋求教育发展优势。
  至此,学校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在社区的支持下,1996年,学校从为数不多的经费中“挤”出5万元,购买了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尝试,成为同等办学条件的学校中第一个“吃螃蟹者”。1997年,多媒体教学系统出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学校利用极其紧张的经费开展各种电化教学实验,让教师们“DIY”自己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经过几年时间“滚动发展、逐步提高”的探索应用,教师们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丰富了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在2000年开展的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实验中,他们证实了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努力: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在课程方面的改革与创新非但没有降低教学质量,而是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他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是成功的。
  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2001年学校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如今,学校拥有校园闭路电视网和计算机校园网、6个学生计算机房、3个多媒体教室、55个数字教室、2个可视语音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和各科实验室、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改观。学生行为文明规范、学习态度积极努力;教师敬业爱岗、观念更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与专业化成长的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信息化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解读】
  该中学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信息化管理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的每一步信息化尝试,都不可避免地与风险正面交锋:购进多媒体设备、DIY多媒体教学系统、大规模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学实践,这里面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决策风险、质量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一个办学水平起点较低、教学质量不理想的学校,一旦出现决策错误、使用不当或滥用、管理上的漏洞、技术的失败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引入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响师生情绪,影响家长对学校的态度,进而波及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
  规避、化解这些风险有赖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或者发生后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表现。花小钱办大事、小步子探索都是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手段。通过小范围的实验教学,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积累经验;通过及时组织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结合的能力,为避免质量风险的发生奠定基础;学校较早地开展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各种现代教学媒体从添置到使用、维护、管理进行系统安排,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关注课程、关注课堂、关注环境、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几个重要环节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管理风险的出现;硬件设施DIY的每一个过程练就教师们过硬的动手能力、技术能力、运用能力,这有效地防范了应用过程中技术风险的发生;通过建立学习型社区,并加强学校与其互动,取得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办学的理解与支持,避免了外界因素干扰的风险……当然,更细致的、全方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有待于管理者信息化能力、信息化领导力的逐步提高,也有待于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进一步形成。
  在教育领域引入风险管理,推动教育管理的改变,促使其演变为对风险的管理、对未来的管理,既适应我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符合教育管理学发展的内在需要。现代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相应的风险意识,学习并掌握适合教育过程的风险管理方法,向教育信息化要效益,向风险管理要效益,通过不断优化信息化教育过程的管理,实现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教育效益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上海仙霞高级中学[ol].http://baike.baidu.com/view/725893.html.
  [2]http://www.shxxgz.com
  [3]顾小清,鲁志芳.从一个学校的发展看教育信息化成效——仙霞中学的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6).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VC架构建立的WEB开发框架,适合团队开发,能大大降低学习成本。PHP开发人员通过配置即可启用大部分功能,通过继承实现MVC进行项目开发。该框架结构轻巧,易
结合宁波市布阵岭垃圾填理场工程,介绍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及试验验证情况,并结合试验结果作初步的理论探讨,以确定工程可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填理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流程及工程设计参
介绍了倒流防止器的构造特点,工作原理,并指出其应用范围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携手助学”行动在2007年吸引了更多致力于基础教育的各界人士前往全国部分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所在组支教的学校是吉林辽源市东辽县某镇中学。由于路途遥远,加上交通工具的限制,我们支教组一行5人提前两天出发。到现场后马上开始了解该校现状并完成设备检测、调试,与主管教学的高副校长现场交流,与信息技术教师面谈。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奠定了基础,使我们的培训内容与练习
针对工程实例阐述了山区河流低坝度栏栅取水的构造和尺寸,总结了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和效果。
介绍SBR法的新发展-MSBR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其中包括MSBR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技术特点与开发研究的重点等。MSBR法具有SBR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两者的优点,可省去初沉池和二沉池,并在全
针对长春市拟建设日处理能力为39万m^3一级污水处理厂投产后产生的初沉池污泥进行可消化性的研究,旨在为北郊污水处理厂提供污泥消化处理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必要基础资料。试验结果表
橡胶隔振过滤器是为解决水流噪声和管道共振颤动而设计开发的,主要用于家用的给水管道附件,具有隔振降噪、截留固体颗粒杂质和位移补偿等多项功能。
论述了应用反渗透方法净化饮用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介绍了俄罗斯应用反渗透净化饮用水工艺的两个特点;1.反渗透装置前不设预处理;2.净化后的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中学生五项赛事之一,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无疑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引导学生学用电脑,在使用中帮助开发人脑”,是这项活动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这方面有优秀潜质的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算法作为一门艺术的无穷魅力。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首先要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模块。纵观现行的各类培训教材,在介绍语句时大都采用“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