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言语智慧的发掘,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将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确定好恰当的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一、依据课本文体,让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统一
课本文体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能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指语文知识,策略,方法等方面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文本的關照下去确定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统一。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有位教师安排了如下内容:读懂林肯说的话,从中感受林肯宽容,机智,真诚,智慧等优秀品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林肯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演讲风格。这样的内容主要是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如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或者以“一个参议员的心路历程”“我眼中的卑微与伟大”进行写话训练。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而是真正对如何做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地对林肯产生了敬佩之情,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也真正实现了文本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高度统一。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主要把重点放在对文本价值了解把握的基础上,落脚点放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这样教学,明确了阅读教学的路径,可以真正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依据课程标准,让可教之处与必较之处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可教的学习内容有许多,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面面俱到的话,那么,则可能什么也没获得;因此,哪些地方是必须教的,哪些地方是学生必须要学会与掌握的,教师要找出最能吸引打动学生的地方展开阅读,以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12课《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阅读教学不光要让学生获得科普知识,养成爱钻研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还应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言语表达智慧能力的培养。从文本思路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活动:默读课文,想想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画出文中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并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表达清楚的;仿照文中运用对比来表现事物特征的手法,以“假如没有……”的形式进行写话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假如没有空气……,假如没有医生……,假如没有太阳……假如没有……”以话题纷纷展开表达,如此教学,有据可依,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对于学生可以自主借助阅读理解的内容,我主要采取了导读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并且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极力挖掘可供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内容,这样教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有效提升。
三、依据学生本位,让学情特征与文体特征交汇
对学生来说,言语智慧是教不来的,而是在充分的实践、体验、历练和自主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教师应从学生学情出发,让学生不喜欢的变成喜欢,不懂的读懂,读不好的读好等等,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3课《白杨》一课时,作为一篇散文,课文主要以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初次接触此类文章,很难分清楚课文主要是写人的还是写白杨树的,为了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依据课文文体特征,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中借物喻人表现手法的特征;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特征以及扎根边疆的人们与白杨树的共同特点;学习边疆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想想身边的一些事物,想想这些事物与人的品质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并尝试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现对人物精神的赞美。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有学生以蜡烛来赞美老师,有学生以春蚕赞美老师,有学生以……等等为立足点,以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为途径,发表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迁移,如此教学,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学效果显著。
该案例中,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把物与人有机地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就一种事物的特点与人的某些高洁品质联系起来,就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闫晓菲,山东临沂兰山小学教师。
一、依据课本文体,让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统一
课本文体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能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点的教学内容,也就是指语文知识,策略,方法等方面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文本的關照下去确定教学内容,以实现教学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统一。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有位教师安排了如下内容:读懂林肯说的话,从中感受林肯宽容,机智,真诚,智慧等优秀品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林肯人人平等的思想以及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演讲风格。这样的内容主要是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如能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收获或者以“一个参议员的心路历程”“我眼中的卑微与伟大”进行写话训练。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不是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而是真正对如何做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地对林肯产生了敬佩之情,在这种教学背景下,也真正实现了文本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的高度统一。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我主要把重点放在对文本价值了解把握的基础上,落脚点放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这样教学,明确了阅读教学的路径,可以真正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依据课程标准,让可教之处与必较之处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可教的学习内容有许多,如果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立上面面俱到的话,那么,则可能什么也没获得;因此,哪些地方是必须教的,哪些地方是学生必须要学会与掌握的,教师要找出最能吸引打动学生的地方展开阅读,以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九册12课《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阅读教学不光要让学生获得科普知识,养成爱钻研科学,研究科学的兴趣,还应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对学生进行言语表达智慧能力的培养。从文本思路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活动:默读课文,想想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画出文中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并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表达清楚的;仿照文中运用对比来表现事物特征的手法,以“假如没有……”的形式进行写话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假如没有空气……,假如没有医生……,假如没有太阳……假如没有……”以话题纷纷展开表达,如此教学,有据可依,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对于学生可以自主借助阅读理解的内容,我主要采取了导读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并且能够依据课程标准极力挖掘可供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内容,这样教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达到了有效提升。
三、依据学生本位,让学情特征与文体特征交汇
对学生来说,言语智慧是教不来的,而是在充分的实践、体验、历练和自主建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教师应从学生学情出发,让学生不喜欢的变成喜欢,不懂的读懂,读不好的读好等等,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3课《白杨》一课时,作为一篇散文,课文主要以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者的赞美,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初次接触此类文章,很难分清楚课文主要是写人的还是写白杨树的,为了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依据课文文体特征,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初步了解文章中借物喻人表现手法的特征;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特征以及扎根边疆的人们与白杨树的共同特点;学习边疆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想想身边的一些事物,想想这些事物与人的品质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并尝试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表现对人物精神的赞美。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有学生以蜡烛来赞美老师,有学生以春蚕赞美老师,有学生以……等等为立足点,以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为途径,发表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迁移,如此教学,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教学效果显著。
该案例中,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借物喻人这种表现手法的特点,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把握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把物与人有机地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就一种事物的特点与人的某些高洁品质联系起来,就这样,真正促进了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闫晓菲,山东临沂兰山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