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悄然发生变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为适应这一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应有重大突破。初中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跳出了“为考试而学”的怪圈,是语文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索,实现由学会向会学、乐学、善学的最佳途径。作者就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初中阅读教学 自主性学习能力 自主阅读
一、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品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表述对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情感倾向的理解;了解初中涉及的相关文学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等。可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小学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感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上对新课标理解不深,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亟待改变现状。
二、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等方面多下工夫。那么在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同时还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方法。总之,我总是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的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仅在课内学语文,在课外也仍然学语文。其次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其兴趣爱好指导学生把前三个学段没能阅读的内容作阅读补习。因为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于课本,我们应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紧接着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阅读心得交流班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我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如何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以阅读活动为纽带,让学生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我在阅读教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课本基本上是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二是过于强调完整的阅读知识的传授,精力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三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上基本上在说单口相声,没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在丰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入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在学校语文教研组向学校建议增加图书室、阅览室向学生开放的次数,给学生更多自由的阅读空间,定时进行阅读成果展示板报评比。
(四)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个要求在第四学段是这样体现的:“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必须是“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为了强化审美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这样做的:变过去的“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客观、正面的评价。
在我看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做到客观。一味地夸赞或是一味地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在评价一名学生时,教师应首先指出学生的优点、长处,并加以衷心的夸奖和赞赏,以此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技巧地指出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向学生指明这些缺点、错误的严重性,并将“你一定能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这一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既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又积极正确地面对和改正。
评价的对象既要针对全体同学,又要针对个别同学。个别评价能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而且能够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鼓励性教学,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言语和教学技巧,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鼓励性教学也是激发学习愿望的锐利工具,正确地使用鼓励性教学原则,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
新课程中重点强调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原动力来自于自信。当然反过来说,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自主学习,才能铸成自信的心理品格。而自信更是立人之本。朱永新先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自信心,摧毁人就是摧毁人的自信心。”这话何其深刻。让学生自主地投入语文学习,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些教育家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没有兴趣,不是因为智力差或是别的原因,而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则导致自卑,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自信心的丧失更多地表现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后进生身上。对他们,教师理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鼓励和帮助。我们经常看到,即使在公开教学中,许多特级教师仍给予这些弱势学生特别的关爱。这种鼓励性教学原则的价值,首先在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课堂的教学效果才可能是最佳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状态,往往都是教师善于“鼓励”和“激发”的结果。教师对学生或寄以希望,或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铺垫几个台阶,或对学生的某一微小进步投以赞许的目光。这些鼓励性措施,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三、思考与展望
(一)自主性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不仅包括阅读能力,还包括听说能力、识字能力、作文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二)开展自主性阅读,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即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熟悉教材,应付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提问。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增强教学应变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研究活动既开放又井然有序。
(三)自主性阅读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认识水平与学习方法不同,需求与兴趣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发展不平衡,造成两极分化。教师必须更好地让学生实现各自的价值,做到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把差异缩小到最低限度。
(四)如何更好地将自主性阅读的成果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意识,养成更为主动的探究习惯,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
关键词: 初中阅读教学 自主性学习能力 自主阅读
一、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特点及现状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学生在这个时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品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表述对作品的内涵和思想情感倾向的理解;了解初中涉及的相关文学常识;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等。可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小学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对新课程改革认识的不断深入,我渐渐感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加上对新课标理解不深,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亟待改变现状。
二、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
如何搞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等方面多下工夫。那么在初中阶段阅读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同时还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方法。总之,我总是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亢奋的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仅在课内学语文,在课外也仍然学语文。其次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其兴趣爱好指导学生把前三个学段没能阅读的内容作阅读补习。因为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于课本,我们应拓展自由阅读的空间,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学生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紧接着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演讲会、阅读心得交流班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会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我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如何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阅读,以阅读活动为纽带,让学生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我在阅读教学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课本基本上是学生阅读的唯一文本。二是过于强调完整的阅读知识的传授,精力主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三是在阅读课堂教学上基本上在说单口相声,没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在丰富的积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入手,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习惯,走出“课本是世界”的小天地,走进“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在学校语文教研组向学校建议增加图书室、阅览室向学生开放的次数,给学生更多自由的阅读空间,定时进行阅读成果展示板报评比。
(四)注重体验,发展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个要求在第四学段是这样体现的:“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感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十分注重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必须是“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为了强化审美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这样做的:变过去的“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客观、正面的评价。
在我看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做到客观。一味地夸赞或是一味地批评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在评价一名学生时,教师应首先指出学生的优点、长处,并加以衷心的夸奖和赞赏,以此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技巧地指出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向学生指明这些缺点、错误的严重性,并将“你一定能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这一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既真正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又积极正确地面对和改正。
评价的对象既要针对全体同学,又要针对个别同学。个别评价能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而且能够加强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比如鼓励性教学,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言语和教学技巧,创设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鼓励性教学也是激发学习愿望的锐利工具,正确地使用鼓励性教学原则,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
新课程中重点强调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原动力来自于自信。当然反过来说,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自主学习,才能铸成自信的心理品格。而自信更是立人之本。朱永新先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自信心,摧毁人就是摧毁人的自信心。”这话何其深刻。让学生自主地投入语文学习,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一些教育家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学习没有兴趣,不是因为智力差或是别的原因,而是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则导致自卑,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自信心的丧失更多地表现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后进生身上。对他们,教师理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鼓励和帮助。我们经常看到,即使在公开教学中,许多特级教师仍给予这些弱势学生特别的关爱。这种鼓励性教学原则的价值,首先在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课堂的教学效果才可能是最佳的。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状态,往往都是教师善于“鼓励”和“激发”的结果。教师对学生或寄以希望,或为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铺垫几个台阶,或对学生的某一微小进步投以赞许的目光。这些鼓励性措施,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
三、思考与展望
(一)自主性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不仅包括阅读能力,还包括听说能力、识字能力、作文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二)开展自主性阅读,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即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熟悉教材,应付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提问。因此,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学,增强教学应变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研究活动既开放又井然有序。
(三)自主性阅读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认识水平与学习方法不同,需求与兴趣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发展不平衡,造成两极分化。教师必须更好地让学生实现各自的价值,做到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把差异缩小到最低限度。
(四)如何更好地将自主性阅读的成果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究意识,养成更为主动的探究习惯,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