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n0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有着深厚、系统的精神内涵,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们把传统美德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归纳了十个德育目标,总结了百余条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细化了学生对师长和同伴的文明礼仪等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三部分:
  1. 理想教育。我们把“爱国爱民”、“勇毅力行”、“勤俭廉正”三个德目作为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把从小树立为民族、为祖国“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志向,作为理想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中突出“热爱祖国”和“从小事做起”。
  2. 品德教育。我们把“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见利思义”四个德目作为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把“推己及人”、“孝顺父母”作为品德教育目标。教育过程突出“关爱他人”和“点滴渗透”。
  3. 行为训练。我们把“诚信知报”、“修己慎独”、“团结友爱”三个德目作为行为训练的基本内容,把“言行一致”、“笃实宽厚”作为行为训练的目标,教育过程中突出“自强不息”和“培养习惯”。
  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途径
  在明确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更注重遵循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过程的科学性、全面性、持续性、主体性和实效性,坚持以“一先”、“一结合”、“两优”为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更多地聚焦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上,提升了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
  1. 坚持“一先”。以师德教育为先,构建充满爱的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团队的德育素质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力强、有上进的欲望,他们的认知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双主体教育”的思想,将关注“教师的发展”提到与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样的高度。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每一个平凡小事中,言传身教弘扬传统文化,如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劳动中要求学生不怕脏累,教师自己身先士卒等,通过榜样示范的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磨练品德意志和训练品德行为,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导向作用。多年来,我们在教师中培养了一大批教书育人、自觉弘扬传统美德的先进典型,为传统美德教育思想的生长培育出优秀的土壤,并结出累累硕果。
  2. 坚持“一结合”: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构建校内外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实施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我们曾遇到过“5+2=0”的现象,这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多渠道优化传统美德教育的大环境,形成三位一体高效互动的教育合力,才能使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专题报告会、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讲授传统美德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和对传统美德的认知能力,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我们还在家长中积极倡导家庭美德建设,让家长为孩子做表率,并支持配合学校工作,使学校和家庭做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实践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的社会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接受社会的监督,逐步构建起三位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
  3. 坚持“两优”:优化传美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构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新格局。
  (1)课堂教学是实施传美教育的主渠道。实践中我们注重在学科的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要求教师做到:课前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因素,找准学科知识与传美教育的结合点,课中找准传美教育的切入点,使传统美德教育与各学科知识完美结合,如涓涓细流沁入学生心田,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课后引导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强化提升,最后内化成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自觉行为。
  (2)学校活动是实施传美教育的主阵地。活动是学生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通过开展新颖活泼的少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主题系列活动和劳动实践等活动,集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了情感的体验,并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现从教学方式向学习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学生身上,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教学方式要呈现出个性化的方式。可是我们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