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遇事总爱问个为什么,对玩具也总有着“破坏重组”的欲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学校后, 却渐渐形成了循规蹈矩、整齐划一的思想。面对老师的问题,想的不是它有哪些答案,而是什么答案更合老师心意,为了使自己的答案和老师想要的保持一致,通过捕捉老师的暗示,获得老师的肯定。在老师的一次次肯定与否定中失去了自我,更失去了质疑与创新的能力。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创造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因为积极的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我们要支持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敢说、想说、有话说。课堂中我们提倡小组教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懂的尽量不讲,留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从被动接受,无条件服从转化为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嚴谨的科学知识问题,尽量不要简单地用对与不对来评价,尤其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我们宁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努力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激发并强化创造意识。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各种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还学生读书、思考及语言训练的自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读书方法去阅读、品味、赏析。学生可以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激发灵感,从而获得最佳创新状态。
二、扩张思维广度,培养质疑能力
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思维空间大,总能海阔天空地联想,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注意扩大学生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培养质疑能力。以《江雪》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交流时,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对话的:
生:老师,我有疑惑,这个“蓑笠翁”是柳宗元还是渔夫?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应该是柳宗元。前面说“万径人踪灭”,没有别人在。
生2:我觉得是渔翁。我的理解是“翁”一般都是指年纪大的人,柳宗元作诗时应该还不够“翁”。
生3:是柳宗元看见渔翁在钓鱼,而不是柳宗元在钓鱼。
生4:老师,那么冷的天气里,他能钓到鱼吗?(一曲未终一曲又起)
师:是呀,这也是个好问题。
生5:我觉得能,如果钓不到鱼,他还在这种天呆在这里钓,那他不傻吗?
生6:我不同意。这么冷的天,江面都结冰了。鱼儿怎么还会吃鱼饵呢?
生7:我们家养过鱼,冬天里它们就不吃食了。
……
有道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虽然本课还有些“疑惑”未曾解决,虽说“编框编篓,贵在收口”,教师理应给学生准确的知识,可是细细想来,这些“疑”就一定要有“果”吗?是渔翁还是作者,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作者早已以渔翁“自寓”。能不能钓到鱼也不是作者要去追究的,要的是那一份心境。可是孩子们在争辩中,思维被激活了,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如此层层深入的质疑争论,不仅使学生学懂了课文,更扩大了思维广度,在不断的求异思维训练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合理制定目标,增强创造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乐观充分的估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心理学说的“跳一跳摘桃子”,就强调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并通过成功的刺激,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从而更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自信地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
比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学生回答:“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中的‘冒’字写得特别美,可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面对学生诚实的回答,教师如果流露不屑,孩子以后一定不敢表达,而如果教师这样说:“说不清楚没关系,你能察觉出‘冒’字用得特别美已经很了不起了,‘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填了“露”“钻”“探”“长”等。教师继续引导:“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呢?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你觉得怎样才叫‘冒’?”学生说了“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一个劲儿地、不停地……”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感悟到作者的用词之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精神的相遇”,这是一种被吸引的创造。
四、多留质疑环节,鼓励挑战权威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如果一味地相信权威,缺少怀疑精神,就很容易产生盲从心理。所以教师要努力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使教材的呈现方式由“圣经”变为“剧本”;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对于不懂的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纠错,努力使学生成为思想活跃、浮想联翩的创造者。
课堂中尽量多留一些质疑环节,鼓励学生多问几个“既然……为什么还……”“如果……会怎样?”等问题。通过独立的分析、判断,从新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再思考,此时的问题更具批判性和变通性,这往往就是创造的开始。当然,对课文的批判和再创造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的是在举一反三的质疑训练中,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不迷信常规,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掌握创新这一成长源动力,用我们的行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因为积极的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效应,我们要支持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敢说、想说、有话说。课堂中我们提倡小组教学、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少讲、精讲,学生懂的尽量不讲,留时间给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从被动接受,无条件服从转化为以探究和主动学习为主。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不是嚴谨的科学知识问题,尽量不要简单地用对与不对来评价,尤其当出现不同意见时,我们宁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努力营造一种非评价的安全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激发并强化创造意识。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提供各种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还学生读书、思考及语言训练的自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读书方法去阅读、品味、赏析。学生可以在愉快学习的同时,激发灵感,从而获得最佳创新状态。
二、扩张思维广度,培养质疑能力
平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思维空间大,总能海阔天空地联想,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语文教学中,注意扩大学生的思维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培养质疑能力。以《江雪》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堂交流时,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对话的:
生:老师,我有疑惑,这个“蓑笠翁”是柳宗元还是渔夫?
师: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应该是柳宗元。前面说“万径人踪灭”,没有别人在。
生2:我觉得是渔翁。我的理解是“翁”一般都是指年纪大的人,柳宗元作诗时应该还不够“翁”。
生3:是柳宗元看见渔翁在钓鱼,而不是柳宗元在钓鱼。
生4:老师,那么冷的天气里,他能钓到鱼吗?(一曲未终一曲又起)
师:是呀,这也是个好问题。
生5:我觉得能,如果钓不到鱼,他还在这种天呆在这里钓,那他不傻吗?
生6:我不同意。这么冷的天,江面都结冰了。鱼儿怎么还会吃鱼饵呢?
生7:我们家养过鱼,冬天里它们就不吃食了。
……
有道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虽然本课还有些“疑惑”未曾解决,虽说“编框编篓,贵在收口”,教师理应给学生准确的知识,可是细细想来,这些“疑”就一定要有“果”吗?是渔翁还是作者,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作者早已以渔翁“自寓”。能不能钓到鱼也不是作者要去追究的,要的是那一份心境。可是孩子们在争辩中,思维被激活了,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如此层层深入的质疑争论,不仅使学生学懂了课文,更扩大了思维广度,在不断的求异思维训练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合理制定目标,增强创造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乐观充分的估计,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心理学说的“跳一跳摘桃子”,就强调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稍作努力就可以达成,并通过成功的刺激,获得一种自我肯定的内驱力,从而更大胆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自信地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常有问题才能常思考、常创新。
比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学生回答:“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中的‘冒’字写得特别美,可到底美在哪里,我也说不清。”面对学生诚实的回答,教师如果流露不屑,孩子以后一定不敢表达,而如果教师这样说:“说不清楚没关系,你能察觉出‘冒’字用得特别美已经很了不起了,‘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填了“露”“钻”“探”“长”等。教师继续引导:“作者为什么没有用这些词,而用‘冒’呢?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你觉得怎样才叫‘冒’?”学生说了“使劲地、生机勃勃地、一个劲儿地、不停地……”整个过程中,教师既巧妙地保护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又让学生深入细致地感悟到作者的用词之美,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精神的相遇”,这是一种被吸引的创造。
四、多留质疑环节,鼓励挑战权威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知识的权威,如果一味地相信权威,缺少怀疑精神,就很容易产生盲从心理。所以教师要努力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使教材的呈现方式由“圣经”变为“剧本”;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对于不懂的问题,疑问是一种明智;对于未知的事物,探求是一种才智;对于前人的定论,挑战是一种大智;而对于未来的世界,创新是一种睿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出错纠错,努力使学生成为思想活跃、浮想联翩的创造者。
课堂中尽量多留一些质疑环节,鼓励学生多问几个“既然……为什么还……”“如果……会怎样?”等问题。通过独立的分析、判断,从新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再思考,此时的问题更具批判性和变通性,这往往就是创造的开始。当然,对课文的批判和再创造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的是在举一反三的质疑训练中,强化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不迷信常规,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在实践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掌握创新这一成长源动力,用我们的行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