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海IUU捕捞的显著危害不仅直接损害着南海渔民的合法权益,还将威胁我国的海上主权和领土完整.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在地区和全球事务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完善南海治理,包括对南海IUU捕捞的治理,成为了我国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有效打击南海IUU捕捞活动,首先需要在中国语境下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港口国措施协定》对我国开展南海IUU捕捞治理的重要性,前者将为我国的治理提供最根本的国际法依据,后者的“港口国措施”和“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则将为我国具体治理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整体
【机 构】
: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重庆401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IUU捕捞的显著危害不仅直接损害着南海渔民的合法权益,还将威胁我国的海上主权和领土完整.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在地区和全球事务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完善南海治理,包括对南海IUU捕捞的治理,成为了我国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有效打击南海IUU捕捞活动,首先需要在中国语境下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港口国措施协定》对我国开展南海IUU捕捞治理的重要性,前者将为我国的治理提供最根本的国际法依据,后者的“港口国措施”和“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则将为我国具体治理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整体上看,我国南海IUU捕捞的治理制度应当在国家宏观计划的指导下,紧扣南海IUU捕捞的概念界定,从“监管外国IUU捕捞渔船”和“保障我国南海渔民权益”两个层面展开.在第一个层面,要推动制定渔船信息报送制度,并加强《海警法》下的海上执法力度.在第二个层面,可以在常态化护渔机制之下,探索建立以捕捞许可证为中心的申请、退出、流转制度,鼓励我国南海渔民开展作业.
其他文献
陆海统筹是协调陆海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升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对海南海洋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熵值法、方差分解法和障碍因子模型对海南陆海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2019年期间,海南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呈显著上升态势,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各维度层对海南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且其障碍因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最后,从促进陆海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开发陆海资源、统筹陆海空间布局、加强陆海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衔接、陆海生态文明一体
《诗序》通过对圣人编《诗》义例的阐发以及“序先诗后”的文本形制,掌控了诗义诠释的向度,规避了诗义在“口传注《诗》”时期的多向延展.书写破坏了口传场景中问答双方的共同在场,从而催生出奠基于文本的教化范型.与先秦“声教”不同,汉唐“诗教”借助《诗序》在“诗义”与“教化”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据序言诗”表明经学奠基于书写文化,《诗经》经典化的过程是由“书写注《诗》”所造就的经文意蕴封闭史.
有明一代,荀学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出一种“交涉”的态势.一方面,经过嘉靖孔庙改制,荀子正式从孔庙从祀中被罢黜,政治地位下降.另一方面,明代政治从体制上是对前代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的延续,在统治手段上礼、法并用,是为荀子政治思想影响之“因袭”一面.此外,对荀子政治思想的吸收从理论层面转向现实层面,涵盖范围更广,是为荀子政治思想影响之“转变”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