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实证研究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3-11-13
  作者简介:钟玮,肇庆学院校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和经济学双硕士。(广东肇庆/526061)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 “现阶段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的政策支撑体系研究”(10BGL043)和肇庆市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战略规划的角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展研究生教育研究”成果。摘要:本研究通过对“985”高校T大学3548名校友进行实证调研,将中学时期的家庭所属地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将地域的排序按照城市的发达程度来划分,中学时期是来自于大城市、中等城市、县级城市、乡镇还是农村这五个地域,研究其毕业后在地域上的分布、工作单位的分布和社会地位的分布。研究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使地域流向无差异化;接受高等教育为迈向行业体制创造条件;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地位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影响教育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中提出,进入名牌大学就读是成为精英的重要途径。[1]在中国,成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也是青年人发展进步的梦想。我国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的影响确实存在,如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一个人不可能进入到一些领域、机构工作,当拿到大学文凭以后,文凭成为了进入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敲门砖。如公务员考试,有严格的专业准入标准,如果专业不符合标准也不能报考,大学专科、本科以上学历更成为报考的门槛。
  社会流动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代的印记,社会流动的影响也不能忽略地域的影响。城乡差别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曾几何时,跳出农门一度是一代人通过考进大学改变自身前途命运的最好方式。[2]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来证明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3],通过设计研究方案,从“985”高校T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学时期家庭所属地出发,研究其毕业后在地域的分布、工作单位的分布和社会地位的分布。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将中学时期的家庭所属地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将地域的排序按照城市的发达程度来划分,中学时期是来自于大城市、中等城市、县级城市、乡镇还是农村这五个地域。假设一: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地域也越发达,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地域越不发达。假设二: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单位越是体制内的单位,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单位流向越是在体制外。假设三: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高,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不高。
  本研究选择“985”高校T大学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从这里毕业的优秀学子成才的比率很高,校友中有成为公司高管、教授、院士、省长、部长的。本次调查人数多达3548人,覆盖面涉及多地域、多行业、多级别,是一次大规模的实证调研。将中学家庭地域所属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根据逻辑关系图(图1),在其接受大学教育以后,进入到社会发展,从三个维度来测评,一个是现居地,一个是现单位,一个是现在的社会地位。
  图1研究逻辑关系图
  二、研究样本
  本研究通过在T大学2007年校庆期间组织300名学生志愿者,向校友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问卷4200份,有效问卷3548份,问卷有效率为84.5%。其中,男性校友占77.5%,女性校友占22.5%。按照入学年来分类,如表1所示。
  ·教育与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1本研究样本中学家庭地域所属分布
  地域所属分布 人数(人)大城市 1708中等城市 912县级城市 461乡镇 149农村 318
  三、中学地域来源与社会流动的关系研究
  1.中学地域来源与地域流向的关系研究
  如表3和图2所示,第一,接受大学教育以后,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定居北京的占65.8%,来自农村的生源定居北京的占56.8%,仅次于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其次为来自乡镇的生源,并非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其毕业后定居北京的比例越多。第二,定居海外的生源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来自农村,比例都基本持平,占3.5%左右。这否定了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地域也越发达的假设。第三,从地域流向的特征来看,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和县级城市的生源流向比例基本趋同,定居北京的分别为48.4%和49.8%;定居中部的分别为10.5%和10.3%,定居东部的分别为24.5%和22.8%,定居海外的分别为3.4%和3.3%。来自乡镇的生源和农村的生源的地域流向趋同,如定居北京的分别为51%和56.8%;定居西部的分别为7.4%和7.6%;定居东部的分别为16.7%和16.1%。研究证明,假设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地域也越发达,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地域越不发达是不成立的。
  图2中学地域来源与地域流向关系图
  2.中学地域来源与单位流向的关系研究
  如表4和图3所示,第一,毕业后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农村生源比例最高,为14.0%,其次为县级城市生源。第二,到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最高的是来自于乡镇的生源。第三,到研究所工作的比例最高和次高的分别为来自乡镇和大城市的生源,分别占16.4%和16.1%。第四,到高校工作的比例最高和次高的分别为来自大中城市和农村的生源。第五,本研究将就职于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研究所、高校四类算作体制内工作,将就职于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算作体制外工作。从体制内外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在体制内工作的为81.5%;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在体制内工作为68.5%;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在体制内工作的为64.6%;来自乡镇的生源在体制内工作的为82.8%;来自农村的生源在体制内工作的为68.3%。在体制内就业比例最高的为来自乡镇的生源。研究证明,假设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流向的单位越是体制内的单位,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毕业后单位流向越是在体制外是不成立的。   图3中学地域来源与单位流向关系图
  3.中学地域来源与社会地位流向的关系研究
  如表6所示,将中学家庭所属地与社会地位进行相关分析,获得皮尔逊相关系数。其中,家庭所属与学术职称的相关系数为-0.121,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中学时家庭所属越是发达的地域,其日后在学术领域获得的地位越高。将家庭所属与行政级别做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064,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并非家庭所属越是发达的地域,其行政级别越高。将家庭所属与公司职级做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002,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并非家庭所属越是发达的地域,其公司职级越高。
  如表7和图4所示,来自大城市的生源,获得正高级职称的占67.5%,担任院士的占0.2%,占据较大优势。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获得正高级职称的占52.2%,院士占0.2%。来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生源日后在正高级职称的占比上有明显的优势;来自县城的正高级占比最低,为48.8%。从总人数占比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获得学术职称人数占其总人数的54.4%;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5.5%;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6.6%;来自乡镇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51%;来自农村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7.2%。可见并非地域来源越发达的生源,其日后的行政级别越高。
  图4中学地域来源与学术职称关系图
  如表8和图5所示,从人数总计来看,来自大城市的有233人从政,来自中等城市的有151人从政,来自县级、乡镇、农村的共计有122人从政。从总人数占比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其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3.6%;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6.5%;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3.4%;来自乡镇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8.7%;来自农村的生源获得行政级别人数占其总人数的14.8%。获得副部长级以上级别的来自农村的占4.2%,来自县级城市的占3%。可见,并非地域来源越发达的生源,其日后的行政级别越高。
  图5中学地域来源与行政级别关系图
  如表9所示,从不同地域来源的企业职级来看,来自于农村的生源日后在企业做到最高层正职的占比最高为14.9%,人数为21人。其次为来自县级城市,占比为11.7%,人数为25人。这说明并非地域来源越发达的生源,其日后的企业职级越高。从总人数占比来看,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38.4%;来自中等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3.2%;来自县级城市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6.2%;来自乡镇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5.6%;来自农村的生源在企业工作人数占其总人数的44.3%。
  图6不同地域来源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分布图
  研究证明,假设越是来自于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高,越是来自于不发达地域的生源的社会成就越不高不成立。从学术职称来看,越是来自发达地域的生源,其成就越高。但是从行政级别和公司职级两个角度来分析,并非越是自发达地域的生源,其成就越高。如图7所示,不同颜色立方体的体积代表各类领域的机会,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其日后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基本趋同。
  四、结论与讨论
  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3548人进行大规模的调研,获得统计学的意义。研究的结果充分证明了高等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这是一个小小的突破。研究表明,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地域流向趋同;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研究所、高校、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单位的机会趋同;无论是来自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乡镇、农村,接受高等教育后进入学术、行政、企业三大领域的机会趋同,获得社会地位的机会趋同。来自大城市的生源日后在学术领域比其他地域生源更有发展优势。来自于农村的生源,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行政领域、企业界比其他地域的生源发展优势明显。
  2.讨论
  (1)改变城乡身份:接受高等教育使地域流向无差异化
  我国城乡差距一直是社会学关注的焦点,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城乡身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研究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使大学生毕业后地域流向趋同。流向西部、中部、东北、中国东部、中国其他地区、海外的生源比例趋同,但是各类生源定居北京的比例最高。来自农村的生源,通过大学教育和自身努力,顺利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
  (2)进入业界:接受高等教育为迈向行业体制创造条件
  接受高等教育是进入到专业领域就业,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入门条件。高等教育文凭是迈向行业体制、进入业界的敲门砖。本研究表明,接受高等教育为迈向行业体制创造条件,通过在高校接受专业知识、获得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使无论来自农村、县城还是大中城市的生源,都能有同等的机会进入到政府部门、国企、研究所、高校、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就业。
  (3)制造精英: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地位提高奠定基础
  本研究表明,越是来自大城市的生源,其学术成就越高。这说明大城市生源具有获取学术资源的先天优势。从获得行政级别的角度来看,地域来源的影响并不明显,无论是来自农村、乡镇、县城还是大中城市,其获得行政级别的机会趋同,农村生源获得副部级以上的优势更大。这说明成为治国栋梁的途径,并没有对来自农村的生源封堵,不管如何,这都要归功于高等教育带来的机会。进入到企业界成为兴业之才,地域来源的影响并不明显,无论是来自农村、乡镇、县城还是大中城市,其获得企业职级的机会趋同。来自农村的生源成为企业最高层正职的比例是所有地域来源中最高的。
  五、建议
  本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议是:第一,要加强在地域招生方面的平等性关注,不能在招生的环节给予城乡地域歧视。来自农村的生源接受高等教育后,将会拥有同等的社会流动机会。第二,本研究证明,来自农村的生源接受高等教育以后无论是在学术、行政或是企业的表现都不逊色于大城市的生源。所以,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应给予不同地域来源的毕业生同等的机会。大学要在培养的环节加深专业背景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专业背景好、学科基础扎实,其日后进入到该领域就业、发展都会具有先决优势。第三,强调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拥有高等教育这张文凭,对其日后发展起关键和决定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要使其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比如发挥高等教育文凭的信用凭证、知识名片、专业背景证明的功能。发挥高等教育文凭的社会作用,可以促使社会的正常、健康、向上流动。
  参考文献:
  [1] [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00-210.
  [2]陈新忠.国外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59~67.
  [3]王伟宜.我国社会阶层与不同类型高校间关系的变迁研究(1982—2010年)[J].中国高教研究,2013(4):26~32.
  (责任编辑陈志萍)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谭秋浩,广东医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大学地域的扩张已成为应有之势,多校区大学也随之应运而生。在此过程中,多校区校园文化的协同发展也成为摆在很多高校面前的难题。本文从高校跨区域多校区办学模式的视角,探讨多校区高校校园文化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多校区;跨区域  校园文
期刊
作者简介:钟玮,肇庆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黄文辉,清华校友总会人才质量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高级职员;郭樑,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研究员,博士。(广东肇庆/526061)  本文系2011年肇庆学院青年立项课题“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运行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2386名清华大学校友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对校友捐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分为学校的因素、个体的因素和在校经历三个方
期刊
收稿日期:2014-02-21  作者简介:刘秦民,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博士;杨文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教授,博士。(广州/510006)摘要:密歇根州政府对州立大学除了预算拨款和组织选举或任命大学董事会之外,完全放权。州教育委员会作为州级高等教育规划协调机构对州立大学的治理名存实亡。州宪法赋予了大学董事会对州立大学完全的治理权。各个州立大学各自为政,根据市场需求以“
期刊
作者简介:孔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李佳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510275)  本文系985工程第三期资助。  摘要:差异化执行是自主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由差异性到多样性,再到自主性,既是政策的逻辑,又是高等教育的逻辑,也是本论文分析的逻辑。本文以Z大在2012年自主招生现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借助政策网络分析工具,通过与B大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自主招生政策执
期刊
作者简介:熊万曦,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讲师,教育学博士。(上海/200062)  本文系上海市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教师评议会制度对上海高校的启示研究”(A1208)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基地招标课题“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与遴选”(ZJJYX201204)的研究成果。  摘要:
期刊
作者简介:何晓聪,广东商学院研究生处学位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杜燕华,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研究实习员,暨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广州/510320)  本文系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实证研究”(12JGXM-MS39)和广东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研究生创新动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09GL88002)成果之一。  摘要:创新动机是促使个人潜在创新能力向现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1-18  作者简介:吴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100871)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愿景与现实的冲突。在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的双重影响下,国家和个人共同构筑了大学生美好的就业愿景:人力资本理论为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从不同角度验证了教育程度与终身收入的正相关关系。然而,在过度教育和
期刊
作者简介:陈彩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员;肖建彬,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长,教授。(广州/510303)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研制”(课题批准号2011TJK047),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课题批准号粤教规函[2011]46号)的成果之一。  
期刊
收稿日期:2013-12-15  作者简介:冯晓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工程师。(西安/)摘要:以美国高校理工类教材为代表,国外优秀大学教材鲜明的特点和不断优化的功能,反映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成果。其特点集中表现在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注重学习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体验在兴趣驱动下探究性、批判性地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国外优秀大学教材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载体和资源,其功
期刊
摘要:协同创新中心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体。然而,由于组织管理方式尚不成熟,目前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多元开放、互利共赢、多中心治理和柔性化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管理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