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育要具有人文性,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音乐课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何谓人文呢?《易经》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是指与人类和人类社会有关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积累。人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中产生最早的文化形式是音乐、舞蹈和绘画。从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缺乏人文性的音乐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教育”。
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两个倾向是:要么过多地偏重于音乐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要么过多地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音乐性,最终导致“专业化”与“非艺术化”两种错误倾向。那么我们究竟应通过人文听音乐还是应透过音乐看人文?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性与音乐性孰轻孰重?两者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下文试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偏重人文的表象,丢却了音乐的灵魂
课例:一节小学的唱歌教学示范课,教一首劳动题材的歌曲,老师特别关注音乐的人文性,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做劳动的游戏,讲解劳动知识和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课后访谈,大部分学生的印象是“学了劳动”而非音乐。还有一例,美国歌曲《苏珊娜》的公开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戴着帽子弹着吉他走进教室,跟学生讲解美国乡村音乐,并边放音乐边辅之以律动、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于“美国乡村音乐歌手”的形象以及伴着音乐应节而舞的动作感受颇深,而对于教学内容本身和“乡村音乐”实质的理解则模糊不清,更别说准确演唱歌曲了。
新教材的音乐以人文主题为单元,强调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间(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的综合。这是好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借助媒体,收集大量的有关人文的图片资料(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歌绘画等),花花绿绿,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先被这么多非音乐元素包围了,一堂课下来,学生记忆深处留下的往往是眼花缭乱的音乐之外的东西,而不是音乐本身。人文性体现于音乐教学中并不是杂乱的综合,人文性的东西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做好铺垫,而不是本末倒置,忘掉了音乐的本身。此外,人文性的教育虽然对学生理解音乐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夸大了音乐的内涵,疏远了学生的情感
课例: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教师制作了详细的课件,从作品的音乐要素、体裁风格、旋律主题、结构框架、音乐特征一一剖析,课上教师动不动就“考考你”,整堂课充满了问问答答,言语对话占去了很多时间,但学生听音乐的时间却有限,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缺乏对音乐的整体感受。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应该是自然的、自主的,对音乐的体验也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教师强加于他们的。教师过分强调音乐的本体性,使学生在独立欣赏音乐时产生畏惧心理,当他找不到这么多音乐的依据时,他就不敢听音乐,就会逐渐远离甚至放弃高雅音乐。因此挤占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满堂问”的方式是不适用于音乐课的,
“知识竞赛”式的问答也不是上策,纯粹讲解音乐的本体性也是不可取的。
三、人文性与音乐性的有机相融
课例:我在刚开始上三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收集了大量的傣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还学跳孔雀舞,结果学生学唱歌曲的时间偏少,歌曲难点没有掌握,这堂课只是介绍了民俗、风土等信息,而偏离了音乐性,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后面的几节课中,我调整了目标:通过简单了解傣族的民俗,培养兴趣,学唱歌曲。课堂突出音乐性,并注意讲解重难点,结果学生的学习很到位。
由此可见,虽然人文性确实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但过多强调人文性,就势必会影响艺术性的介绍,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再如《共同拥有一个家》的歌曲教学,教师收集了几幅汶川大地震中的照片,配以忧伤的旋律,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就受到震撼,激发了大家的情感,再加上教师深情的歌曲范唱,歌曲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课是提升学生灵魂素质的课,音乐本身是一种人文的体现。现行的音乐课教材所入选的歌曲、乐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思想性。在音乐课教学活动中,应从音乐的本体出发,培养学生独立地思考、理解和感受音乐。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吴斌在《关注音乐》一文中指出:“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是专业,教师是职业,音乐应该是立身之本。”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在音乐的本体性上做足功课、下足工夫,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切不能盲目地倾心于音乐学科以外的教育,也不能以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来充斥音乐教学的课堂。同时,也不能只专注音乐性而忽略人文性的影响效果。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传递文化、体验文化的审美过程,更是艺术教育功能多元化的体现。因此,每一个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对多学科文化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善于发现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中相互融合渗透。
“艺术课程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不再把艺术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是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音乐课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何谓人文呢?《易经》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是指与人类和人类社会有关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积累。人类艺术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中产生最早的文化形式是音乐、舞蹈和绘画。从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缺乏人文性的音乐教育是“忘记了教育的方向,丢掉了另一半教育”。
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两个倾向是:要么过多地偏重于音乐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要么过多地重视人文性而忽略了音乐性,最终导致“专业化”与“非艺术化”两种错误倾向。那么我们究竟应通过人文听音乐还是应透过音乐看人文?音乐教育中的人文性与音乐性孰轻孰重?两者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下文试对这些问题展开探讨。
一、偏重人文的表象,丢却了音乐的灵魂
课例:一节小学的唱歌教学示范课,教一首劳动题材的歌曲,老师特别关注音乐的人文性,带领学生在音乐声中做劳动的游戏,讲解劳动知识和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课后访谈,大部分学生的印象是“学了劳动”而非音乐。还有一例,美国歌曲《苏珊娜》的公开课,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戴着帽子弹着吉他走进教室,跟学生讲解美国乡村音乐,并边放音乐边辅之以律动、表演。一堂课下来,学生对于“美国乡村音乐歌手”的形象以及伴着音乐应节而舞的动作感受颇深,而对于教学内容本身和“乡村音乐”实质的理解则模糊不清,更别说准确演唱歌曲了。
新教材的音乐以人文主题为单元,强调音乐教学与不同领域间(如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及其他学科)的综合。这是好事,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借助媒体,收集大量的有关人文的图片资料(天文地理、风土人情、诗歌绘画等),花花绿绿,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先被这么多非音乐元素包围了,一堂课下来,学生记忆深处留下的往往是眼花缭乱的音乐之外的东西,而不是音乐本身。人文性体现于音乐教学中并不是杂乱的综合,人文性的东西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做好铺垫,而不是本末倒置,忘掉了音乐的本身。此外,人文性的教育虽然对学生理解音乐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夸大了音乐的内涵,疏远了学生的情感
课例:音乐欣赏课《彼得与狼》,教师制作了详细的课件,从作品的音乐要素、体裁风格、旋律主题、结构框架、音乐特征一一剖析,课上教师动不动就“考考你”,整堂课充满了问问答答,言语对话占去了很多时间,但学生听音乐的时间却有限,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提问,缺乏对音乐的整体感受。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应该是自然的、自主的,对音乐的体验也应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教师强加于他们的。教师过分强调音乐的本体性,使学生在独立欣赏音乐时产生畏惧心理,当他找不到这么多音乐的依据时,他就不敢听音乐,就会逐渐远离甚至放弃高雅音乐。因此挤占了音乐实践活动的“满堂问”的方式是不适用于音乐课的,
“知识竞赛”式的问答也不是上策,纯粹讲解音乐的本体性也是不可取的。
三、人文性与音乐性的有机相融
课例:我在刚开始上三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一课时,收集了大量的傣族风土人情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还学跳孔雀舞,结果学生学唱歌曲的时间偏少,歌曲难点没有掌握,这堂课只是介绍了民俗、风土等信息,而偏离了音乐性,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后面的几节课中,我调整了目标:通过简单了解傣族的民俗,培养兴趣,学唱歌曲。课堂突出音乐性,并注意讲解重难点,结果学生的学习很到位。
由此可见,虽然人文性确实存在于各种艺术形式中,但过多强调人文性,就势必会影响艺术性的介绍,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再如《共同拥有一个家》的歌曲教学,教师收集了几幅汶川大地震中的照片,配以忧伤的旋律,学生的心灵一下子就受到震撼,激发了大家的情感,再加上教师深情的歌曲范唱,歌曲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课是提升学生灵魂素质的课,音乐本身是一种人文的体现。现行的音乐课教材所入选的歌曲、乐曲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思想性。在音乐课教学活动中,应从音乐的本体出发,培养学生独立地思考、理解和感受音乐。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主编吴斌在《关注音乐》一文中指出:“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音乐是专业,教师是职业,音乐应该是立身之本。”因此,音乐教师首先要在音乐的本体性上做足功课、下足工夫,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切不能盲目地倾心于音乐学科以外的教育,也不能以花里胡哨的教学手段来充斥音乐教学的课堂。同时,也不能只专注音乐性而忽略人文性的影响效果。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手段,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传递文化、体验文化的审美过程,更是艺术教育功能多元化的体现。因此,每一个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开阔视野,对多学科文化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善于发现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中相互融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