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是人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构成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无理数的概念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判别下列哪些是无理数:■,■,■,■,3.14……通过这样的判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透彻了,他们会明白判断无理数的根据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不是带根号的数。其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对科学的发展是十分有用的。如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先让学生画出几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测量它们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三边的平方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找出数学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即以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核心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1.辩证地认识已知和未知,即条件和结论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如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
2.辩证地认识定性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推理,定量分析着重运算结果,定量分析的结果明明白白、显而易见,易令人信服。但定性分析常具有指导作用。两者若能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则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3.辩证地认识数学模型和原型。数学模型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抽象得到,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指导现实生活。如讨论直的河流、公路的有关问题时常把它们抽象成直线加以研究。这样它们在数学模型中只有长度没有宽度,但现实中它们不但有长度还有宽度。
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寻找事物的多种构成因素、多种可能性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条件)和多种结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办法和方案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采用“变式”教学来实现。多应用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方面。
2.采用开放式提问或试错式教学来实现。如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定理时,可以提问:已知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再由学生思考、验证、归纳得出结论: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总结。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让学生多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还应思考不同的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同样的或相似的方法解决。如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有许多,而同一方法除了可以用来测高度以外还可以测量两地的距离等。若学生能自觉养成这样的思考方法,对他们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收敛思维也叫求同思维,这里是指在发散的思维中寻找到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中,学生可能有多种解答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对比学生能很容易找到最优方案。
四、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而想象就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
1.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归纳总结,让所学知识在脑海井然有序地存储着。
2.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联想。如讲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时,让学生联想小学数学中自然数的运算法则,讲实数的运算时联想到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宽广,思维效果就越好。
3.结合试验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如对于“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个问题,可以先让每位学生思考,并画出自己认为最近的一条路线,再跟同学交流看谁画的路线最近即获胜,最后让获胜的同学谈谈画这条线路的理由。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从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数学概念构成的基本条件,揭示概念中各个条件的内在联系,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无理数的概念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判别下列哪些是无理数:■,■,■,■,3.14……通过这样的判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透彻了,他们会明白判断无理数的根据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不是带根号的数。其次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归纳法,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对科学的发展是十分有用的。如勾股定理的学习过程,先让学生画出几个直角三角形,然后测量它们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三边的平方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找出数学规律的同时,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二、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证思维即以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它的核心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1.辩证地认识已知和未知,即条件和结论可以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如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等。
2.辩证地认识定性和定量。定性分析着重推理,定量分析着重运算结果,定量分析的结果明明白白、显而易见,易令人信服。但定性分析常具有指导作用。两者若能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则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3.辩证地认识数学模型和原型。数学模型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抽象得到,通过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可以指导现实生活。如讨论直的河流、公路的有关问题时常把它们抽象成直线加以研究。这样它们在数学模型中只有长度没有宽度,但现实中它们不但有长度还有宽度。
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指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寻找事物的多种构成因素、多种可能性事物发展的多种原因(条件)和多种结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办法和方案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采用“变式”教学来实现。多应用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方面。
2.采用开放式提问或试错式教学来实现。如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边角边定理时,可以提问:已知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再由学生思考、验证、归纳得出结论: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总结。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问题,让学生多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还应思考不同的问题是否可以采用同样的或相似的方法解决。如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有许多,而同一方法除了可以用来测高度以外还可以测量两地的距离等。若学生能自觉养成这样的思考方法,对他们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收敛思维也叫求同思维,这里是指在发散的思维中寻找到的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像上面提到的例子中,学生可能有多种解答方法,通过不同方法对比学生能很容易找到最优方案。
四、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
联想是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而想象就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
1.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条理地归纳总结,让所学知识在脑海井然有序地存储着。
2.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联想。如讲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时,让学生联想小学数学中自然数的运算法则,讲实数的运算时联想到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学生的联想力越强,思路就越宽广,思维效果就越好。
3.结合试验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如对于“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个问题,可以先让每位学生思考,并画出自己认为最近的一条路线,再跟同学交流看谁画的路线最近即获胜,最后让获胜的同学谈谈画这条线路的理由。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