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许多培训机构纷纷瞄向了这个巨大的市场,一些机构也编写了自己的培训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培训机构的教材通常更为新颖时尚。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出版审核不严密等问题,这些教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误,也给汉语学习者们带来了困扰。本文将以《我的汉语教室》这套教材为例,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角度分析其中的偏误及其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材编写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4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各个出版社也争相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然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责任编辑、相关的出版社等都可谓是良莠不齐。其中有些出版机构和编辑人员具有专业的相关知识,这一类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社会上也有不少跟风而上,只为赚钱而不注重质量的教材,某些教材中还出现了不少低级错误,出现了很多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贻笑大方,误导了学生,还为对外汉语教学埋下了隐患。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偏误并及时纠正,是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的。
在社会上诸多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中,爱马德iMandarin是一家知名的大型培训机构,曾被“Here’s China”网站同时评为“中国十大机构”和“中国十大优秀汉语培训机构”。该机构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我的汉语教室》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为初级3册、中级3册,共6册书。
由于该教材新颖时尚、编写科学,市面上很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都使用此套教材。然而金无足赤,这套教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将在下文中按照教材的顺序,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角度分析其中的一些偏误及其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
一、语音方面的偏误
众所周知,汉语语音在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语音教学是入门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语音基础不打好,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后期的汉语学习。《我的汉语教室》中的语音偏误主要出现在初级课本中,其主要问题是语音知识讲解不全面。
(一)没有讲解声调应当标记在音节中的哪个位置
声调如何标记、标记在音节的哪里,本是一个极其基础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我的汉语教室》中对此只字未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例如“没”字的拼音“mei”,学生便搞不清楚应该将声调标在“e”还是“i”上。
其实声调标记的规则很简单,传统的标调法指出:调号要标在韵母上;如果是复韵母,则标在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上。先找a,o,e后找i,u,ü;遇到iou,uei往后推;如果调号标在i上,i上一点可以省去,标在ü上,则加在两点之上。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倾向于用口诀:
有ɑ不放过,没ɑ找o、e;
ɑ、o、e、i、u、ü,标调就按这顺序;
i、u若是连在一起,谁在后面就标谁。
在母语非汉语的学员看来,这个口诀既有趣又好记,碰到复杂拼音的时候,再也不会为了把声调标在哪里而发愁了。
(二)变调规则讲解不全面
在《我的汉语教室》初级一课本中,第一单元的初级语音讲解只提到了上声的变调,而把“一”和“不”的变调放到第三单元的练习中。在讲解“一”的变调时,课本中只提到了三种情况:
1.单念、在词句末尾或人名中念第一声;
2.在第四声前念第二声;
3.在第一、第二、第三声前念第四声。
其中忽略了“一”在词语中间会变成轻声的情况,例如:“看一看”“走一走”“笑一笑”等等。
二、词汇翻译方面的偏误
词汇方面的偏误主要出现在中级课本中,因为初级课本中的生词大多较为简单,也很少有多义词的出现,所以学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中级课本中出现了大量难度较高的生词,而课后解释又过于简单,有时便会让学员觉得疑惑。
例如:中级二课本第六单元中,出现了“明明”一词,课文解释为“obviously”,咋一看这样的解释并没有问题,但我在与学员的交流过程中,却出现了下面一段对话:
教师:你明天想考试吗?
学员:明明不要,因为我还没有复习。
学员的回答明显有误,其实他是想说“显然不要”,但学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先来把这段对话翻译成英文:
Teacher: Do you want to attend the examination tomorrow?
Student: Obviously not, because I haven’t review yet.
很明显,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英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机械地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出现了错误。原因就在于课本上只简单地给出了一个英文解释,却没有具体地给出词语的用法以及近义词的辨析。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明明”和“显然”的区别。“显然”的用法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作副词,表示说话人觉得某种情况或道理非常清楚,含有强调语气;“显然”还常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表示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的判断。而“明明”也是副词,表示显然这样,用“明明”的小句前或后常有反问或表示转折的小句。
例:这个人哪里是露西,她明明是莉莉。
你明明知道今天要开会,为什么不来上班?
教师在这样讲解并给出例句以后,学员就不会再出现“明明”和“显然”不分的低级错误了。
三、语法方面的偏误
由于初级课本较为简单,涉及的语法知识点也比较少,因此语法方面的偏误也主要出现在中级课本中。
例如中级一的第九单元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
“没想到中国结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挺容易的”。
课文给出的注释是:“这里的‘起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对事物进行估计或评价”。这样的解释在这句话里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释。
例如下面这个句子就不能用这个注释来解释:
“饭厅的门开了,原来是小王,大家相视一笑,又埋头吃起来了”。
这个句子中的“动词 起来”的格式,显然不是对事物进行估计或者评价,而是表示“开始做……事情”。因此,课本在对语法结构给出注释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不应当以偏概全。
以上这些偏误,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一般来说,去社会培训机构学习的学员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这一类人通常目的性明确,汉语是他们在中国生活、生存和工作的一种工具,汉语学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中国的正常生活。因此社会培训机构的学员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周期短、学习量大、目的明确、实用性强。因此一套好的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研究这套教材中的偏误,一方面可以给这些教材以后的改进提一些建议,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习者改正其学习错误,并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精确地了解汉语,以及懂得如何地道的使用汉语。一本好的教材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减少语言中的不对等现象对学习者造成的文化冲击,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乔治
[关键词]对外汉语 教材编写 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247-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各个出版社也争相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然而,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责任编辑、相关的出版社等都可谓是良莠不齐。其中有些出版机构和编辑人员具有专业的相关知识,这一类出版机构出版的图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社会上也有不少跟风而上,只为赚钱而不注重质量的教材,某些教材中还出现了不少低级错误,出现了很多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贻笑大方,误导了学生,还为对外汉语教学埋下了隐患。所以,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偏误并及时纠正,是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的。
在社会上诸多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中,爱马德iMandarin是一家知名的大型培训机构,曾被“Here’s China”网站同时评为“中国十大机构”和“中国十大优秀汉语培训机构”。该机构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我的汉语教室》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分为初级3册、中级3册,共6册书。
由于该教材新颖时尚、编写科学,市面上很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都使用此套教材。然而金无足赤,这套教材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将在下文中按照教材的顺序,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角度分析其中的一些偏误及其对汉语学习者的影响。
一、语音方面的偏误
众所周知,汉语语音在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语音教学是入门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如果语音基础不打好,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后期的汉语学习。《我的汉语教室》中的语音偏误主要出现在初级课本中,其主要问题是语音知识讲解不全面。
(一)没有讲解声调应当标记在音节中的哪个位置
声调如何标记、标记在音节的哪里,本是一个极其基础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但《我的汉语教室》中对此只字未提,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例如“没”字的拼音“mei”,学生便搞不清楚应该将声调标在“e”还是“i”上。
其实声调标记的规则很简单,传统的标调法指出:调号要标在韵母上;如果是复韵母,则标在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上。先找a,o,e后找i,u,ü;遇到iou,uei往后推;如果调号标在i上,i上一点可以省去,标在ü上,则加在两点之上。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倾向于用口诀:
有ɑ不放过,没ɑ找o、e;
ɑ、o、e、i、u、ü,标调就按这顺序;
i、u若是连在一起,谁在后面就标谁。
在母语非汉语的学员看来,这个口诀既有趣又好记,碰到复杂拼音的时候,再也不会为了把声调标在哪里而发愁了。
(二)变调规则讲解不全面
在《我的汉语教室》初级一课本中,第一单元的初级语音讲解只提到了上声的变调,而把“一”和“不”的变调放到第三单元的练习中。在讲解“一”的变调时,课本中只提到了三种情况:
1.单念、在词句末尾或人名中念第一声;
2.在第四声前念第二声;
3.在第一、第二、第三声前念第四声。
其中忽略了“一”在词语中间会变成轻声的情况,例如:“看一看”“走一走”“笑一笑”等等。
二、词汇翻译方面的偏误
词汇方面的偏误主要出现在中级课本中,因为初级课本中的生词大多较为简单,也很少有多义词的出现,所以学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中级课本中出现了大量难度较高的生词,而课后解释又过于简单,有时便会让学员觉得疑惑。
例如:中级二课本第六单元中,出现了“明明”一词,课文解释为“obviously”,咋一看这样的解释并没有问题,但我在与学员的交流过程中,却出现了下面一段对话:
教师:你明天想考试吗?
学员:明明不要,因为我还没有复习。
学员的回答明显有误,其实他是想说“显然不要”,但学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我们先来把这段对话翻译成英文:
Teacher: Do you want to attend the examination tomorrow?
Student: Obviously not, because I haven’t review yet.
很明显,在学生看来,这样的英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机械地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出现了错误。原因就在于课本上只简单地给出了一个英文解释,却没有具体地给出词语的用法以及近义词的辨析。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明明”和“显然”的区别。“显然”的用法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作副词,表示说话人觉得某种情况或道理非常清楚,含有强调语气;“显然”还常用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表示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的判断。而“明明”也是副词,表示显然这样,用“明明”的小句前或后常有反问或表示转折的小句。
例:这个人哪里是露西,她明明是莉莉。
你明明知道今天要开会,为什么不来上班?
教师在这样讲解并给出例句以后,学员就不会再出现“明明”和“显然”不分的低级错误了。
三、语法方面的偏误
由于初级课本较为简单,涉及的语法知识点也比较少,因此语法方面的偏误也主要出现在中级课本中。
例如中级一的第九单元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
“没想到中国结看起来复杂,其实做起来挺容易的”。
课文给出的注释是:“这里的‘起来’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对事物进行估计或评价”。这样的解释在这句话里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释。
例如下面这个句子就不能用这个注释来解释:
“饭厅的门开了,原来是小王,大家相视一笑,又埋头吃起来了”。
这个句子中的“动词 起来”的格式,显然不是对事物进行估计或者评价,而是表示“开始做……事情”。因此,课本在对语法结构给出注释的时候,应该多考虑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不应当以偏概全。
以上这些偏误,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一般来说,去社会培训机构学习的学员一般都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这一类人通常目的性明确,汉语是他们在中国生活、生存和工作的一种工具,汉语学不好,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中国的正常生活。因此社会培训机构的学员具有以下特点:学习周期短、学习量大、目的明确、实用性强。因此一套好的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研究这套教材中的偏误,一方面可以给这些教材以后的改进提一些建议,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习者改正其学习错误,并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精确地了解汉语,以及懂得如何地道的使用汉语。一本好的教材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减少语言中的不对等现象对学习者造成的文化冲击,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从而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