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76例采取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简要回顾与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达100.0%(72/72),无一例患者于治疗中发生输尿管穿孔损伤。尿痛2例(2.6%),腰痛1例(1.3%),膀胱刺激症4例(5.3%),血尿症状表现3例(3.9%)。完成为期半年治疗后B超复查提示76例患者肾积水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患者有不良反应。结论: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临床效果确切,双J 管良好的内引流与支撑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该方法治疗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理想疗法。
【关键词】双J管置入术;上尿路狭窄;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3-02
呈管道解剖结构的泌尿系统只有在管腔通畅的条件下泌尿系统才能正常运作,上尿路狭窄可由临床多种泌尿系统疾病诱发[1]。尿路狭窄患者存在排尿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已成为诱发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于我院行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76例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探讨上尿路狭窄实施双J管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2015年因上尿路狭窄在我院行双J管置入术治疗的76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包括男42例,女3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7.2±4.6)岁,76例患者共计输尿管82条,B超查证所有患者均存在肾积水表现,38例上尿路狭窄由结石所致,29例上尿路狭窄由输尿管手术所致,5例上尿路狭窄因结核所致,4例上尿路狭窄因肿瘤所致。
1.2方法
本次治疗所用直径5-7F,全长35-50cm的双J管均购自美国COOK公司。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探查泌尿系统,明确输尿管狭窄部位,了解肾积水情况,结合探查结果分析狭窄的原因。与此同时患者接受血常规、血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术前将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治疗方法简单介绍给患者,以提高手术治疗配合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如果是输尿管狭窄环,可予钬激光切开后留置双J管,狭窄段2Cm内予球囊扩张后留置,大于2Cm予开放切除狭窄段端端吻合。留置双J管手术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取患者平卧位,通过膀胱镜探查患者膀胱三角区与输尿管开口情况。为进一步明确狭窄部位与狭窄程度将输尿管造影管插入,通过黑泥鳅超滑导丝从导管送入输尿管,经过狭窄部位直抵肾盂内,将导管拔除,相应型号双J管在导丝引导下准确置入,待双J管置入位置正确后将导丝拔出。告知患者术后多饮水,对患者进行为期3d的术后抗炎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本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用例(n)、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达100.0%,治疗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损伤,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尿痛2例(2.6%),腰痛1例(1.3%),膀胱刺激症4例(5.3%),血尿症状表现3例(3.9%),及时行对症抗炎治疗后症状消退,治疗中未见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
在为期半年治疗后,B超复查76例患者术前肾积水症状明显改善,腰部胀痛与尿路感染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4例肿瘤所致上尿路狭窄者肾功能明显改善。
3 讨论
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最早出现于1978年由Finney所提出已于临床发展及应用三十年,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反响[2]。上尿路狭窄治疗实施双J管置入术对尿液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及时解除患者排尿障碍,其次对输尿管具有一定支持作用,在减轻输尿管狭窄症状与消除肾积水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效保护并促进肾功能恢复[3]。
血尿、膀胱刺激症、尿液反流性腰痛是输尿管置入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术后出现腰痛1例(1.3%),膀胱刺激症4例(5.3%),血尿症状表现3例(3.9%)。双J管置入输尿管后输尿管蠕动减弱、肾盂与膀胱间压力差减少、输尿管开口的抗反流能力消失是导致输尿管反流的主要原因。预防尿路感染、增加排尿次数、站立排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主要方法[4]。膀胱刺激症主要因双J管下移或放置位置不当,膀胱内遗留长度过长是患者膀胱三角肌受到刺激所致,对该并发症的处理只能是术者在施术中多加注意,提高医疗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术后发生膀胱刺激症,使用解痉挛药物治疗症状较为突出者,若治疗无效需对双J管置入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或考虑提前拔管。对于术后出现血尿者告知患者术后多休息、多饮水,感染严重者需接受有效的抗感染治疗[5]。
综上所述,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临床效果肯定,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时,兼具良好引流效果与支撑作用的双J管置管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可将其视为上尿路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孟昭余,王太华,陈建军,等. 双监视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治疗上尿路狭窄44例近期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9): 96-97.
[2]范先明,郭昭建,林剑锋,等. 经皮肾镜一期治疗继发性上尿路狭窄合并肾结石[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10): 920-922.
[3]熊佑文,鲁斌,陈慧敏. 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38例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6): 184-185.
[4]汪灶昆,钱涛,张锦,等. 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疗效分析(附36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09): 822-823.
[5]刘健,施美玲. 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28): 169-170.
【关键词】双J管置入术;上尿路狭窄;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3-02
呈管道解剖结构的泌尿系统只有在管腔通畅的条件下泌尿系统才能正常运作,上尿路狭窄可由临床多种泌尿系统疾病诱发[1]。尿路狭窄患者存在排尿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已成为诱发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于我院行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76例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探讨上尿路狭窄实施双J管置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2015年因上尿路狭窄在我院行双J管置入术治疗的76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包括男42例,女34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7.2±4.6)岁,76例患者共计输尿管82条,B超查证所有患者均存在肾积水表现,38例上尿路狭窄由结石所致,29例上尿路狭窄由输尿管手术所致,5例上尿路狭窄因结核所致,4例上尿路狭窄因肿瘤所致。
1.2方法
本次治疗所用直径5-7F,全长35-50cm的双J管均购自美国COOK公司。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探查泌尿系统,明确输尿管狭窄部位,了解肾积水情况,结合探查结果分析狭窄的原因。与此同时患者接受血常规、血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术前将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治疗方法简单介绍给患者,以提高手术治疗配合度缓解患者紧张情绪。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如果是输尿管狭窄环,可予钬激光切开后留置双J管,狭窄段2Cm内予球囊扩张后留置,大于2Cm予开放切除狭窄段端端吻合。留置双J管手术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取患者平卧位,通过膀胱镜探查患者膀胱三角区与输尿管开口情况。为进一步明确狭窄部位与狭窄程度将输尿管造影管插入,通过黑泥鳅超滑导丝从导管送入输尿管,经过狭窄部位直抵肾盂内,将导管拔除,相应型号双J管在导丝引导下准确置入,待双J管置入位置正确后将导丝拔出。告知患者术后多饮水,对患者进行为期3d的术后抗炎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本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用例(n)、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将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置管成功率达100.0%,治疗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输尿管穿孔损伤,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尿痛2例(2.6%),腰痛1例(1.3%),膀胱刺激症4例(5.3%),血尿症状表现3例(3.9%),及时行对症抗炎治疗后症状消退,治疗中未见患者有明显不良反应。
在为期半年治疗后,B超复查76例患者术前肾积水症状明显改善,腰部胀痛与尿路感染症状也得以有效缓解,4例肿瘤所致上尿路狭窄者肾功能明显改善。
3 讨论
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最早出现于1978年由Finney所提出已于临床发展及应用三十年,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反响[2]。上尿路狭窄治疗实施双J管置入术对尿液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及时解除患者排尿障碍,其次对输尿管具有一定支持作用,在减轻输尿管狭窄症状与消除肾积水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效保护并促进肾功能恢复[3]。
血尿、膀胱刺激症、尿液反流性腰痛是输尿管置入后的常见并发症,本文术后出现腰痛1例(1.3%),膀胱刺激症4例(5.3%),血尿症状表现3例(3.9%)。双J管置入输尿管后输尿管蠕动减弱、肾盂与膀胱间压力差减少、输尿管开口的抗反流能力消失是导致输尿管反流的主要原因。预防尿路感染、增加排尿次数、站立排尿是处理该并发症的主要方法[4]。膀胱刺激症主要因双J管下移或放置位置不当,膀胱内遗留长度过长是患者膀胱三角肌受到刺激所致,对该并发症的处理只能是术者在施术中多加注意,提高医疗操作技能尽量避免术后发生膀胱刺激症,使用解痉挛药物治疗症状较为突出者,若治疗无效需对双J管置入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或考虑提前拔管。对于术后出现血尿者告知患者术后多休息、多饮水,感染严重者需接受有效的抗感染治疗[5]。
综上所述,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临床效果肯定,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时,兼具良好引流效果与支撑作用的双J管置管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可将其视为上尿路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孟昭余,王太华,陈建军,等. 双监视下输尿管双J管置入治疗上尿路狭窄44例近期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7(9): 96-97.
[2]范先明,郭昭建,林剑锋,等. 经皮肾镜一期治疗继发性上尿路狭窄合并肾结石[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10): 920-922.
[3]熊佑文,鲁斌,陈慧敏. 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38例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6): 184-185.
[4]汪灶昆,钱涛,张锦,等. 输尿管镜下双J管置入术治疗输尿管损伤的疗效分析(附36例报告)[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09): 822-823.
[5]刘健,施美玲. 双J管置入术治疗上尿路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J]. 医学信息. 2014(28): 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