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道就没有和颜悦色、两相愉悦的沟通途径吗?说服一个浑身是刺、一碰就炸的小屁孩,为什么就那么难?
对立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大哭大闹是一种,拒绝沟通又是一种,针锋相对也是一种。许多家长发愁的点在于:明知道孩子这样不对,可一旦把他往正确的方向掰,就变成了对立关系。
难道就没有和颜悦色、两相愉悦的沟通途径吗?说服一个浑身是刺、一碰就炸的小屁孩,为什么就那么难?
别急,另一位达人马上出场——心理学家兼FBI前特工杰克·谢弗将告诉你,如何用谈话技巧说服孩子。
有选择的控制权
FBI特工在接受培训时,都会学到一个秘诀:为缓解冲突,你需要给予谈判对象一定的选择权。同样,给予孩子选择权,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控制权。
情报特工建议:给孩子多个选择,但所有选择项都符合父母意愿,这样一来父母便无需让步,也无需妥协。
比如我们家最近的问题——YY不去夏令营,要是在过去,我肯定会说:“你到底去不去?没门,必须得去!”
我这句话说得之所以不对,原因在于:既然一早打定主意她必须得去,就不该故作大度地问她去不去。
去不去没得选,无需讨论;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孩子可选择的范围之内,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于是我开始使用FBI的说服技巧,将选择项设置为:“你想把夏令营的开始时间定在第几个星期?放假后的第一还是第二个星期?”或者“你想爸妈4点钟去营地接你还是6点钟?”“你喜欢游泳夏令营还是音乐夏令营?”等等。问完第一套方案,如果她不喜欢,继续换另外一套方案。讨论来讨论去,渐渐地,她就会开始提出自己的诉求:“我不想游泳,太阳太晒了,肩膀上会有泳衣印子的!”这不是很好吗?她已经接受最初前提,开始将自己代入夏令营的想象中了;剩下我们需要讨论的,就只是细节而已。
这个办法在4岁的Bill身上也管用。Bill要跟弟弟抢玩具玩,我给他的选择不是“给不给弟弟玩”,而是“弟弟先玩1分钟,然后Bill玩2分钟”和“Bill先玩1分钟,然后弟弟玩2分钟”。Bill最后选择“弟弟先玩1分钟,然后Bill玩2分钟”的方案——说实话,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只是觉得2分钟大于1分钟,对自己有利。
按照稀缺原则
我们都有体会: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所以你越叮嘱孩子不要做什么,孩子偏偏越想去做。怎么才能既设定界限,又不让孩子越界呢?
情报特工建议: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能做出正确决定。
与眼前可见的小恩小惠相比,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孩子最珍惜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克制不合理的小需求,换取更大的信任,能获得更多合理的自由空间。
还是举个我家的例子,YY很喜欢吃薯片,我们并没有直接对她说:“不准吃。”而是跟她说“薯片含很多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无益”,还跟她说:“你健康点可以让爸妈更开心,你来选择控制数量吧。”慢慢地,YY越吃越少,到现在,她见到薯片已经很少叫我们买了。而因为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大人放心,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和零食柜——对她来说,这比哭着闹着买一包薯条,更有吸引力。
我们都有体会: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所以你越叮嘱孩子不要做什么,孩子偏偏越想去做。怎么才能既设定界限,又不让孩子越界呢?
情报特工建议: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能做出正确决定。
与眼前可见的小恩小惠相比,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孩子最珍惜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克制不合理的小需求,换取更大的信任,能获得更多合理的自由空间。
还是举个我家的例子,YY很喜欢吃薯片,我们并没有直接对她说:“不准吃。”而是跟她說“薯片含很多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无益”,还跟她说:“你健康点可以让爸妈更开心,你来选择控制数量吧。”慢慢地,YY越吃越少,到现在,她见到薯片已经很少叫我们买了。而因为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大人放心,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和零食柜——对她来说,这比哭着闹着买一包薯条,更有吸引力。
间接提出问题
当孩子逐渐长大,直接地提出问题并非寻求答案的最佳方法。你一质问,他就立马反驳或狡辩,很难达到真正的教化效果。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情报特工建议:以第三方的口吻提问。
谢弗举了个例子,如果父母想问一个敏感问题,例如孩子是否偷偷拿了家里的钱,最好不要直接问:“你是不是偷了妈妈的钱!”而应试着以一个假设的场景做开场白:“你知道吗?妈妈同事的儿子因为偷偷拿钱买零食被爸妈知道了,你认为他爸妈应该怎么做呢?”虽然不一定能听到他亲口承认错误或道歉,但只要观察他的表情,父母都能获得答案。
我们一定要记住:问话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他承认错误,而是给予警告,让他知道是非对错以及父母的态度。克制自己的咄咄逼人,给个空间,留点余地,只要孩子不再犯,那么这一次教育就是成功的。
陪伴是笨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剑拔弩张一旦出现,就会成为恶性循环。假如亲子之间缺乏基本的默契和信任,那么在分歧发生的初始阶段,双方就会认定:你一定会跟我对着干。
我们模拟一下双方的心理活动:
孩子想要买玩具,心想父母一定会反对,唠叨这个家里有类似的、上次才买了才多久……一旦有了这个假设,那么他在提出要求时就不会心平气和、大方坦然,而是伴随哭腔、带着逼迫和耍赖:“我就要!我不管!家里没有这个!”
父母带孩子去商场,本来也准备好孩子会要玩具,无非是这个或是那个。可为什么偏偏掏钱时掏得那么郁闷呢?因为孩子在要挟、哭喊,这就从一个简单的购买行为,上升到“能不能索求无度”“应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哭闹”“该不该对父母无理”等教育高度,一旦拔高,父母很可能用“不买”去制裁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因为缺乏沟通吗?不。
更关键的原因是:没有长久的陪伴,没有共同的成长默契,没有及时同步每一阶段的需求,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关爱。
情报特工建议:陪伴的时间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受到父母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越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和意见。
陪伴的时间足够多,就说明你几乎参与了孩子每一次心理变化和成长困扰,你一次次与他共度,一次次帮他解决,一次次与他握手言和,最终会养成良好的沟通模式,双方都会充分信任对方——
孩子会想,假如爸爸妈妈说不要,那一定有道理,因为爱我的他们不会故意让我难过;而父母则会想,假如孩子坚持要,那一定有原因,也许这个玩具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这,才是真正完美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安格努努,运营同名微信公众号,是家有三个娃的医生妈妈和生物医学工程师兼统计与流行病学博士爸爸开的号。 现居加拿大,发布原创的靠谱育儿医学科普文,分享国外儿童英语、数学、编程学习资源。
对立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大哭大闹是一种,拒绝沟通又是一种,针锋相对也是一种。许多家长发愁的点在于:明知道孩子这样不对,可一旦把他往正确的方向掰,就变成了对立关系。
难道就没有和颜悦色、两相愉悦的沟通途径吗?说服一个浑身是刺、一碰就炸的小屁孩,为什么就那么难?
别急,另一位达人马上出场——心理学家兼FBI前特工杰克·谢弗将告诉你,如何用谈话技巧说服孩子。
有选择的控制权
FBI特工在接受培训时,都会学到一个秘诀:为缓解冲突,你需要给予谈判对象一定的选择权。同样,给予孩子选择权,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控制权。
情报特工建议:给孩子多个选择,但所有选择项都符合父母意愿,这样一来父母便无需让步,也无需妥协。
比如我们家最近的问题——YY不去夏令营,要是在过去,我肯定会说:“你到底去不去?没门,必须得去!”
我这句话说得之所以不对,原因在于:既然一早打定主意她必须得去,就不该故作大度地问她去不去。
去不去没得选,无需讨论;父母可以做的,是在孩子可选择的范围之内,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于是我开始使用FBI的说服技巧,将选择项设置为:“你想把夏令营的开始时间定在第几个星期?放假后的第一还是第二个星期?”或者“你想爸妈4点钟去营地接你还是6点钟?”“你喜欢游泳夏令营还是音乐夏令营?”等等。问完第一套方案,如果她不喜欢,继续换另外一套方案。讨论来讨论去,渐渐地,她就会开始提出自己的诉求:“我不想游泳,太阳太晒了,肩膀上会有泳衣印子的!”这不是很好吗?她已经接受最初前提,开始将自己代入夏令营的想象中了;剩下我们需要讨论的,就只是细节而已。
这个办法在4岁的Bill身上也管用。Bill要跟弟弟抢玩具玩,我给他的选择不是“给不给弟弟玩”,而是“弟弟先玩1分钟,然后Bill玩2分钟”和“Bill先玩1分钟,然后弟弟玩2分钟”。Bill最后选择“弟弟先玩1分钟,然后Bill玩2分钟”的方案——说实话,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只是觉得2分钟大于1分钟,对自己有利。
按照稀缺原则
我们都有体会: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所以你越叮嘱孩子不要做什么,孩子偏偏越想去做。怎么才能既设定界限,又不让孩子越界呢?
情报特工建议: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能做出正确决定。
与眼前可见的小恩小惠相比,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孩子最珍惜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克制不合理的小需求,换取更大的信任,能获得更多合理的自由空间。
还是举个我家的例子,YY很喜欢吃薯片,我们并没有直接对她说:“不准吃。”而是跟她说“薯片含很多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无益”,还跟她说:“你健康点可以让爸妈更开心,你来选择控制数量吧。”慢慢地,YY越吃越少,到现在,她见到薯片已经很少叫我们买了。而因为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大人放心,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和零食柜——对她来说,这比哭着闹着买一包薯条,更有吸引力。
我们都有体会: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所以你越叮嘱孩子不要做什么,孩子偏偏越想去做。怎么才能既设定界限,又不让孩子越界呢?
情报特工建议:让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能做出正确决定。
与眼前可见的小恩小惠相比,来自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才是孩子最珍惜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知道,克制不合理的小需求,换取更大的信任,能获得更多合理的自由空间。
还是举个我家的例子,YY很喜欢吃薯片,我们并没有直接对她说:“不准吃。”而是跟她說“薯片含很多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无益”,还跟她说:“你健康点可以让爸妈更开心,你来选择控制数量吧。”慢慢地,YY越吃越少,到现在,她见到薯片已经很少叫我们买了。而因为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大人放心,现在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零用钱和零食柜——对她来说,这比哭着闹着买一包薯条,更有吸引力。
间接提出问题
当孩子逐渐长大,直接地提出问题并非寻求答案的最佳方法。你一质问,他就立马反驳或狡辩,很难达到真正的教化效果。这时应该怎么办呢?
情报特工建议:以第三方的口吻提问。
谢弗举了个例子,如果父母想问一个敏感问题,例如孩子是否偷偷拿了家里的钱,最好不要直接问:“你是不是偷了妈妈的钱!”而应试着以一个假设的场景做开场白:“你知道吗?妈妈同事的儿子因为偷偷拿钱买零食被爸妈知道了,你认为他爸妈应该怎么做呢?”虽然不一定能听到他亲口承认错误或道歉,但只要观察他的表情,父母都能获得答案。
我们一定要记住:问话的最终目的不是要他承认错误,而是给予警告,让他知道是非对错以及父母的态度。克制自己的咄咄逼人,给个空间,留点余地,只要孩子不再犯,那么这一次教育就是成功的。
陪伴是笨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剑拔弩张一旦出现,就会成为恶性循环。假如亲子之间缺乏基本的默契和信任,那么在分歧发生的初始阶段,双方就会认定:你一定会跟我对着干。
我们模拟一下双方的心理活动:
孩子想要买玩具,心想父母一定会反对,唠叨这个家里有类似的、上次才买了才多久……一旦有了这个假设,那么他在提出要求时就不会心平气和、大方坦然,而是伴随哭腔、带着逼迫和耍赖:“我就要!我不管!家里没有这个!”
父母带孩子去商场,本来也准备好孩子会要玩具,无非是这个或是那个。可为什么偏偏掏钱时掏得那么郁闷呢?因为孩子在要挟、哭喊,这就从一个简单的购买行为,上升到“能不能索求无度”“应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哭闹”“该不该对父母无理”等教育高度,一旦拔高,父母很可能用“不买”去制裁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仅仅因为缺乏沟通吗?不。
更关键的原因是:没有长久的陪伴,没有共同的成长默契,没有及时同步每一阶段的需求,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关爱。
情报特工建议:陪伴的时间越多,孩子就越容易受到父母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越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和意见。
陪伴的时间足够多,就说明你几乎参与了孩子每一次心理变化和成长困扰,你一次次与他共度,一次次帮他解决,一次次与他握手言和,最终会养成良好的沟通模式,双方都会充分信任对方——
孩子会想,假如爸爸妈妈说不要,那一定有道理,因为爱我的他们不会故意让我难过;而父母则会想,假如孩子坚持要,那一定有原因,也许这个玩具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这,才是真正完美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安格努努,运营同名微信公众号,是家有三个娃的医生妈妈和生物医学工程师兼统计与流行病学博士爸爸开的号。 现居加拿大,发布原创的靠谱育儿医学科普文,分享国外儿童英语、数学、编程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