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仍然是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源匮乏等诸多难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阻碍产业进步的瓶颈。中职生源不景气,政府热,社会冷;学校热,学生冷,仍是存在多年而又在短期难以改变的“老大难”问题。
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私立中职学校甚至“明码标价”,以传销式的疯狂方式购买生源。招生难题已经危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生源危机”的实质是“吸引力危机”
中专、职业学校和技校这三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通常被统称为“中职生”。不少人认为“中职生”学历不高,不被看好。但是,就是这些不被看好的“中职生”,近十年来成了很多企业的“香饽饽”。学校与市场紧密接轨,在专业设置、就业安置等方面充分调研,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提升很快,就业形势自然好。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人才,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设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办公设备、计算机应用、幼师、焊接、家电维修、电车、针织、手机等十多个热门专业,职业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沿海城市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老总对该校毕业生赞不绝口:“来了马上能用,又踏实肯干。经济适用的员工是最好的。”
网友小丽发帖说,自己是重庆一所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校表现并不差。从大三暑假开始,她就开始不停地找工作。直到去年底,她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月薪也不到2000元。回老家过年时,在串门聊天过程中,小丽不断受刺激:19岁的表妹思思从广东一所中职学校毕业,在当地一家玩具制造厂上班,工作仅半年就揣着8000元现金、乘着飞机回来过年。而她另一个读技校的表弟,还没毕业就被分到对口的汽车制造厂工作,转正后工资不会低于2500元。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毕生业的就业竟“一枝独秀”。尤其是优秀毕业生,往往有三至四个大型企业选择,甚至出现“一个中职生,十个单位争”,工资达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的现象。然而,中职生就业率普遍高达90%以上,可培养他们的学校却面临招生难。何以会出现这种怪象呢?
每年临近中考的时候,总有部分初三毕业生面临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是读中职,走上就业道路;还是读高中,然后拼高考?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怎样挤也要挤上高中这条船,认为读职校就只能当工人卖苦力。实际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技之长越来越比一张文凭重要,可是不少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仍一味盯着高考。
“初中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是导致城市中职学校缩减招生规模的最直接原因。”教育部职成司学校处处长葛维威说。就全国范围来看,近十年来最多的年份初中生源人数减少60万人左右,而最少的年份也减少20多万人。不过,生源绝对数量的减少绝不是造成城市中职“生源危机”的根源。
葛维威认为,城市中职“生源危机”的实质还是“吸引力危机”。因为对老百姓而言,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或者能够满足孩子毕业后的高工资就业需求,或者能够满足孩子读完中职后继续升学的需求。而在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工资水平的上升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高学历文凭易得性的增强,中职教育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较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让子女做白领,而觉得上职校做蓝领低人一等,因而争着让孩子挤高考‘独木桥’,这是职业教育生源萎缩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职学校校长如是说。
从学校本身来看,投入不足,校园、校舍、图书、设备等基础条件及师资配备不完善;学校硬件、软件发展滞后,培养的学生技能不突出,专业性不强,适应能力较差。这些情况使得很多中职学校招生时遇到重重困难,城镇居民的孩子选择读中职的越来越少。目前,中职学校生源以城镇居民中家境困难的孩子和农村孩子为主。中职教育已成为穷人家孩子不得已的选择。
中职生职业前途同样大有作为
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中职生就业当然是加入“蓝领”之列。可“蓝领”做得再好,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也不属于人才,只有大学以上文凭的“白领”才是人才。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事实上,“能工巧匠”和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一样,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在2011年1月14日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工段长李斌、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气维修工郭晋龙摘得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实用性很强,推广应用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以李斌申报的项目为例,其技术投入应用后,可实现高端液压元件的国产化,使国产同质产品价格比进口产品降低近三分之二。据统计,2006年迄今,全国已有10位一线工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0年袁政海从江西机械学校毕业分配到江铃公司模具班组工作后,始终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科学知识,潜心钻研岗位技术。多年来,他直接参与公司的技术改进项目达40多项,为江铃公司节约资金近500多万元。2003年,袁政海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英国一公司3年才开发出来的全顺车下摆臂模具,每年为江铃节约成本435万元。袁政海创造出了3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0岁又成为中华技能大奖赛最年轻的获奖选手。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以上事例说明,中职生无须妄自菲薄。做一线工人,同样大有可为。同时,中职教育绝不等同于中职学生的终极教育。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开拓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职毕业生的升学积极开辟新途径。有不少中职学校与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通过课程衔接,使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套读大专课程,提前获取大专毕业证书。中职学校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即毕业生需取得高中学历文凭,同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某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不仅可直接就业,还可继续深造。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这些地区长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今必然要向高新技术业、高档制造业转变。市场上需求的是素质更高,经过专门培训的劳动力,即有一定技术或特殊技能且又能适应产业转移所提出的新要求的技工。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各大城市的技术工人处于短缺状态,其中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万人。对于机械等行业的高级蓝领,不少企业为争夺有职业资格的高级技工,开出的月薪竟高达8000元至1万元。
由于不少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中职学校招生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据报道,广州市的2010年中考录取中有705名600分以上和9125名500分以上考生上了中职,占全市考生的7.6%,高分考生弃读高中读中职的人数比往年大幅提高。近年来,还有大批高中毕业生“回炉”读中职。
家境贫寒的郭健超,是广州市白云区一所普通初中的毕业生,中考他考了646分的好成绩,高出广州市普高线206分,但他却选择了广州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数控专业。“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还不如读职校,掌握一门社会紧缺的技术。”他还给自己算上一笔经济账:自己是单亲家庭,母亲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元,读高中三年学费过万元,再读四年大学花费更大,到头来却很难找工作。
为了抢夺生源,一些民办、私立中职学校甚至“明码标价”,以传销式的疯狂方式购买生源。招生难题已经危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生源危机”的实质是“吸引力危机”
中专、职业学校和技校这三类学校的应届毕业生,通常被统称为“中职生”。不少人认为“中职生”学历不高,不被看好。但是,就是这些不被看好的“中职生”,近十年来成了很多企业的“香饽饽”。学校与市场紧密接轨,在专业设置、就业安置等方面充分调研,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及核心竞争力提升很快,就业形势自然好。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西省安远县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培养实用人才,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开设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办公设备、计算机应用、幼师、焊接、家电维修、电车、针织、手机等十多个热门专业,职业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沿海城市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老总对该校毕业生赞不绝口:“来了马上能用,又踏实肯干。经济适用的员工是最好的。”
网友小丽发帖说,自己是重庆一所国家重点本科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在校表现并不差。从大三暑假开始,她就开始不停地找工作。直到去年底,她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月薪也不到2000元。回老家过年时,在串门聊天过程中,小丽不断受刺激:19岁的表妹思思从广东一所中职学校毕业,在当地一家玩具制造厂上班,工作仅半年就揣着8000元现金、乘着飞机回来过年。而她另一个读技校的表弟,还没毕业就被分到对口的汽车制造厂工作,转正后工资不会低于2500元。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毕生业的就业竟“一枝独秀”。尤其是优秀毕业生,往往有三至四个大型企业选择,甚至出现“一个中职生,十个单位争”,工资达三四千元甚至更高的现象。然而,中职生就业率普遍高达90%以上,可培养他们的学校却面临招生难。何以会出现这种怪象呢?
每年临近中考的时候,总有部分初三毕业生面临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选择——是读中职,走上就业道路;还是读高中,然后拼高考?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怎样挤也要挤上高中这条船,认为读职校就只能当工人卖苦力。实际上,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一技之长越来越比一张文凭重要,可是不少家长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仍一味盯着高考。
“初中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是导致城市中职学校缩减招生规模的最直接原因。”教育部职成司学校处处长葛维威说。就全国范围来看,近十年来最多的年份初中生源人数减少60万人左右,而最少的年份也减少20多万人。不过,生源绝对数量的减少绝不是造成城市中职“生源危机”的根源。
葛维威认为,城市中职“生源危机”的实质还是“吸引力危机”。因为对老百姓而言,中职教育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或者能够满足孩子毕业后的高工资就业需求,或者能够满足孩子读完中职后继续升学的需求。而在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工资水平的上升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高学历文凭易得性的增强,中职教育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
“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较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都想让子女做白领,而觉得上职校做蓝领低人一等,因而争着让孩子挤高考‘独木桥’,这是职业教育生源萎缩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职学校校长如是说。
从学校本身来看,投入不足,校园、校舍、图书、设备等基础条件及师资配备不完善;学校硬件、软件发展滞后,培养的学生技能不突出,专业性不强,适应能力较差。这些情况使得很多中职学校招生时遇到重重困难,城镇居民的孩子选择读中职的越来越少。目前,中职学校生源以城镇居民中家境困难的孩子和农村孩子为主。中职教育已成为穷人家孩子不得已的选择。
中职生职业前途同样大有作为
职业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中职生就业当然是加入“蓝领”之列。可“蓝领”做得再好,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也不属于人才,只有大学以上文凭的“白领”才是人才。然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事实上,“能工巧匠”和高学历的研究生、博士生一样,都是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在2011年1月14日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推荐的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工段长李斌、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气维修工郭晋龙摘得两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一线工人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实用性很强,推广应用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以李斌申报的项目为例,其技术投入应用后,可实现高端液压元件的国产化,使国产同质产品价格比进口产品降低近三分之二。据统计,2006年迄今,全国已有10位一线工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0年袁政海从江西机械学校毕业分配到江铃公司模具班组工作后,始终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科学知识,潜心钻研岗位技术。多年来,他直接参与公司的技术改进项目达40多项,为江铃公司节约资金近500多万元。2003年,袁政海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发出英国一公司3年才开发出来的全顺车下摆臂模具,每年为江铃节约成本435万元。袁政海创造出了3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0岁又成为中华技能大奖赛最年轻的获奖选手。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30多项荣誉称号。
以上事例说明,中职生无须妄自菲薄。做一线工人,同样大有可为。同时,中职教育绝不等同于中职学生的终极教育。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开拓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职毕业生的升学积极开辟新途径。有不少中职学校与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合作办学,通过课程衔接,使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套读大专课程,提前获取大专毕业证书。中职学校毕业生实行“双证制”,即毕业生需取得高中学历文凭,同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某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不仅可直接就业,还可继续深造。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这些地区长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经过30多年的发展,而今必然要向高新技术业、高档制造业转变。市场上需求的是素质更高,经过专门培训的劳动力,即有一定技术或特殊技能且又能适应产业转移所提出的新要求的技工。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各大城市的技术工人处于短缺状态,其中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达400万人。对于机械等行业的高级蓝领,不少企业为争夺有职业资格的高级技工,开出的月薪竟高达8000元至1万元。
由于不少学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中职学校招生出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据报道,广州市的2010年中考录取中有705名600分以上和9125名500分以上考生上了中职,占全市考生的7.6%,高分考生弃读高中读中职的人数比往年大幅提高。近年来,还有大批高中毕业生“回炉”读中职。
家境贫寒的郭健超,是广州市白云区一所普通初中的毕业生,中考他考了646分的好成绩,高出广州市普高线206分,但他却选择了广州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数控专业。“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还不如读职校,掌握一门社会紧缺的技术。”他还给自己算上一笔经济账:自己是单亲家庭,母亲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元,读高中三年学费过万元,再读四年大学花费更大,到头来却很难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