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阐述了人力资源外包中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与表现,分析了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力资源外包中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全面收集信息、严格约束、有力监督和有效激励等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
一、 引言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增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应变力。人力资源外包,是指组织将一些非核心、次要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组织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信息经济学中非对称信息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市场上的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建立在信息完全的假设基础上的交易在现实市场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处理不好人力资源外包中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组织很难得到外包预期的效果。
二、 人力资源外包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非对称信息理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代理人(承包商)拥有委托人(外包组织)所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人力资源外包活动中承包商所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就是一种经验商品,这种产品需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也就是说,组织只有在与承包商进行外包项目开发合作和交往的过程中才能了解承包商真实的能力、信用和履约行为。因此,外包中组织与承包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我们可以对不对称信息进行以下分类: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分为隐藏信息(知识)的信息不对称和隐藏行为的信息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产生的时间来看,分为发生在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签约后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在人力资源外包中,事前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隐藏信息的信息不对称, 具体表现为在签约之前,承包商对自身的专长能力、诚信程度、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而外包组织很难全面清楚。事后信息不对称表现在隐藏信息的不对称和隐藏行为的不对称,事后隐藏信息的不对称具体表现在签约之后承包商隐瞒信息,如承包商有更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且根据协议应该用于组织的外包项目中,承包商知道这些成果而组织不知道,承包商为节约成本或减少麻烦而未将最新成果应用于外包项目中;事后隐藏行为的不对称具体表现在签约之后承包商隐藏行为,如在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放松思想工作草草了事或不努力工作拖延工期等。
三、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在信息经济学中,由非对称信息带来的风险可分为两类: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人力资源外包中的不对称信息将不可避免的为外包组织带这两种风险。逆向选择风险是指在签订契约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承包商可能会故意隐藏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而给外包组织带来的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在达成契约之后,由于外包组织无法观察到承包商的某些行为或没有观察到承包商已经感知到的环境的变化,承包商可以在有契约保障的条件下隐藏某些信息而采取不利于外包组织的一些行动,从而给外包组织带来的风险。
1. 逆向选择风险。人力资源外包中的逆向选择主要表现为外包组织选择了存在信誉欠佳、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强、资金不足等全部或部分缺陷的承包商。而承包商的这些缺陷都会给组织带来相应的风险。
(1)承包商信誉欠佳导致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涉及到外包组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商业秘密,如薪酬水平、重要人力资源信息等内容,承包商的良好商业信誉可以保证其为外包组织保守商业秘密。如果承包商的信誉欠佳则可能出现承包商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出卖外包组织的现象,这将会严重影响外包组织的竞争力。
(2)承包商专业能力不强导致的风险。承包商强大的专业能力是保证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关键。承包商的专业能力不强则可能会出现外包项目无法进行、半途而废的状况,从而浪费外包组织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3)承包商管理能力不强导致的风险。在项目外包的过程中承包商要对项目的流程、资金、人员、进度、质量等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如果承包商管理能力不强,则可能影响外包项目的进度、增加外包项目的成本,或者导致项目失败,对外包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
(4)承包商经济实力不强导致的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中, 外包组织一般在项目开始只支付部分经费给承包商, 这就要求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垫付大部分资金,如果承包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就无法聘用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使项目质量下降或无法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
2. 道德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后,承包商可能利用外包组织对其成本和经营信息的不了解而出现抬高承包费用、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知识、忽视外包组织的具体状况等违反道德的隐藏信息的现象和放松管理、不尽心尽力、刻意破产等违反道德的隐藏行为的行为,这些行为将会给外包组织带来极大的风险。
(1)隐藏信息导致的风险。①误导成本信息导致的风险。外包组织选定承包商后,在双方商定价格的时候承包商为了增加利润可能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隐藏或故意误导成本信息从而抬高承包价格,这会导致外包组织承受自己本不该承受的成本。②不使用优秀员工和最新知识带来的风险。承包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于外包组织,所以承包商即使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的知识就可以给外包组织提供较为满意的方案。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承包商有可能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的知识,这将使外包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外包组织蒙受损失。③忽视外包组织的具体状况导致的风险。由于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组织都有其不同的状况,全面了解这些不同的状况对承包商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且对外包项目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可能会故意忽略掉这种文化、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套用其他外包组织的模型和结果,这会降低外包项目的适应性从而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2)隐藏行为导致的风险。①放松管理导致的风险。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故意放松对承包项目的管理以拖长工作时间,要求外包组织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这样不但延误外包项目的时间,还增加了外包项目的成本。②不尽心尽意工作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项目大部分是创造性劳动,很难准确地估计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承包商可能会利用这一特征不努力工作,或在外包过程中插入其他项目,延长开发时间,这会导致外包项目成本增加。③刻意破产导致的风险。有的承包商在签订了外包合同并得到了组织项目的大部分资金后,可能故意宣告公司破产而使外包合同中断,让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管理策略
为了解决由于非对称信息对人力资源外包产生的风险,外包组织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风险管理。
1. 逆向选择风险的管理策略。
(1)签约前全面收集信息。信息不对称实质上就是信息不完整,要降低或者消除逆向选择风险,外包组织必须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来获取全面的信息。外包组织要了解承包商的信息一般包括承包商实力、客户群体、专业背景、财务状况、专业水平、行业知名度、企业文化的兼容性、服务质量、管理成本的衡量等方面进行综合等。
外包组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搜集承包商的信息:一方面是由承包商主动出示相关证明证实自己符合组织寻求承包商的要求。承包商出示其营业执照以显示其单位的合法性、出示相关工作经验的档案资料以显示他的专业实力、出示财务状况证明等以显示其公司的实力和规模等等, 只要能够证明其优势的证明都可以出示给外包组织。这种证明的出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向选择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外包组织应主动搜集承包商的信息,如实地考察承包商,对承包商的客户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同行有过外包经验的其他组织、专门的人力资源外包咨询公司或资深的人力资源外包专家,参考某些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专著等。
(2)联合其他企业建立承包商网上资料库。根据迈克·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如果把引起逆向选择的非对称信息由私人信息转变成共同知识,交易就可以得到改善。因此,外包组织可以把承包商信息通过信息传递转变为共同信息,将有助于消除外包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为此,外包组织联合行业甚至政府对提供服务的承包商建立全面的资料库,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或者自己将外包项目的承包商、大致进度等信息公布于企业网页上。这样就可以将承包商的私人信息转变为共同信息。从而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承包商的逆向选择。
2. 道德风险的管理策略。
(1)签约后全面收集信息。签约后,外包组织要及时收集承包商的信息,比如在合作的过程中承包商本身的经营状况,承包商是不是为外包组织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其设计的方案是否适合外包组织的文化、人员素质,是否尽心尽力的为外包组织工作等等。
外包组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收集以上信息:一方面要关注承包商的人员流动情况、项目运行状况;另一方面,外包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安排好项目的负责人员来配合和监督承包商的工作。
(2)严格的约束。一般来说,对承包商的约束有政策约束、法律约束、合同约束和伦理约束等。合同约束是最基本的约束 , 其中已包含了政策约束、法律约束和伦理约束的成分。通过外包合同来约束承包商的行为是减少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外包合同中主要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明确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②明确外包项目的价格、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③明确外包项目的工期、进度安排。④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⑤明确赔偿责任与终止合同的权利。
(3)有力的监督。在合同执行期间,对承包商的有力监督可以进一步降低来自于承包商的风险。对承包商的监督主要包括进度监督、质量监督、成本监督、效率监督和人员监督几个方面。①进度监督。外包组织要实时监控项目每个阶段、每个细节的进程状态,督促其尽快完成任务。②质量监督。为了激发承包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外包组织可以自行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随时保持对外包业务的监测和评估。③成本监督。外包组织要根据合同中定价及付款内容及时将前期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做比较,对出现的成本超支等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④效率监督。外包组织要及时对承包商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给与关注,监督其能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⑤人员监督。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外包组织要及时监督承包商是否使用了其最优秀的专业人才。
(4)有效的激励。激励性机制是代理人进行自我约束的良好保障。外包组织对承包上的激励措施主要有以几种:①优质优价。根据承包商的承包项目,按照正常运转的时间、效率,制定合格、中等、满意和优质等不同标准,达到不同标准给予不同价格,从而激励承包商持续改进服务。②级别管理。制订相应的评级制度和标准,根据承包商的素质、信誉、合作时间、合作过程中满意程度、项目完成的质量、成本等因素,将承包商划分为不同等级,对不同级别的承包商给予不同的报酬和奖励。③递进式合作。采用递进式合作方式,外包组织把人力资源外包项目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子项目,并按照子项目的难度、重要性或者技术含量等指标排序,承包商只有及时、成功完成上一子项目才有资格继续完成下一子项目,从而达到对承包商的有效激励。
参考文献:
1.冯祈善,王善臣.外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G.Akerlof.The model for’lemons’: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56).
3.林枚.基于风险控制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5).
4.杨农.信息技术外包的决策和风险分析.学术界,2003,(6).
5.Ling Y Y.Profit sharing and standard setting in production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Applied Economics,1994,26(2).
6.Bengt H,Paul M.The firm as an incentive system.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94,84(4).
作者简介:毕新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伟花,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长春税务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收稿日期:2008-06-25。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理
一、 引言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增强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应变力。人力资源外包,是指组织将一些非核心、次要或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外包给组织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利用它们的专长和优势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信息经济学中非对称信息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市场上的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建立在信息完全的假设基础上的交易在现实市场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就必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如果处理不好人力资源外包中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组织很难得到外包预期的效果。
二、 人力资源外包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非对称信息理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代理人(承包商)拥有委托人(外包组织)所不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人力资源外包活动中承包商所提供的人力资源服务就是一种经验商品,这种产品需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辨别和了解其特性。也就是说,组织只有在与承包商进行外包项目开发合作和交往的过程中才能了解承包商真实的能力、信用和履约行为。因此,外包中组织与承包商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我们可以对不对称信息进行以下分类: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分为隐藏信息(知识)的信息不对称和隐藏行为的信息不对称;从不对称信息产生的时间来看,分为发生在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和签约后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在人力资源外包中,事前信息不对称主要是隐藏信息的信息不对称, 具体表现为在签约之前,承包商对自身的专长能力、诚信程度、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等有充分的了解,而外包组织很难全面清楚。事后信息不对称表现在隐藏信息的不对称和隐藏行为的不对称,事后隐藏信息的不对称具体表现在签约之后承包商隐瞒信息,如承包商有更新的研究成果可以且根据协议应该用于组织的外包项目中,承包商知道这些成果而组织不知道,承包商为节约成本或减少麻烦而未将最新成果应用于外包项目中;事后隐藏行为的不对称具体表现在签约之后承包商隐藏行为,如在外包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放松思想工作草草了事或不努力工作拖延工期等。
三、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在信息经济学中,由非对称信息带来的风险可分为两类: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人力资源外包中的不对称信息将不可避免的为外包组织带这两种风险。逆向选择风险是指在签订契约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承包商可能会故意隐藏信息,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而给外包组织带来的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在达成契约之后,由于外包组织无法观察到承包商的某些行为或没有观察到承包商已经感知到的环境的变化,承包商可以在有契约保障的条件下隐藏某些信息而采取不利于外包组织的一些行动,从而给外包组织带来的风险。
1. 逆向选择风险。人力资源外包中的逆向选择主要表现为外包组织选择了存在信誉欠佳、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不强、资金不足等全部或部分缺陷的承包商。而承包商的这些缺陷都会给组织带来相应的风险。
(1)承包商信誉欠佳导致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涉及到外包组织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商业秘密,如薪酬水平、重要人力资源信息等内容,承包商的良好商业信誉可以保证其为外包组织保守商业秘密。如果承包商的信誉欠佳则可能出现承包商为了获得商业利益而出卖外包组织的现象,这将会严重影响外包组织的竞争力。
(2)承包商专业能力不强导致的风险。承包商强大的专业能力是保证人力资源外包项目按时保质完成的关键。承包商的专业能力不强则可能会出现外包项目无法进行、半途而废的状况,从而浪费外包组织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3)承包商管理能力不强导致的风险。在项目外包的过程中承包商要对项目的流程、资金、人员、进度、质量等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如果承包商管理能力不强,则可能影响外包项目的进度、增加外包项目的成本,或者导致项目失败,对外包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
(4)承包商经济实力不强导致的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中, 外包组织一般在项目开始只支付部分经费给承包商, 这就要求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垫付大部分资金,如果承包商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就无法聘用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使项目质量下降或无法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
2. 道德风险。在人力资源外包后,承包商可能利用外包组织对其成本和经营信息的不了解而出现抬高承包费用、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知识、忽视外包组织的具体状况等违反道德的隐藏信息的现象和放松管理、不尽心尽力、刻意破产等违反道德的隐藏行为的行为,这些行为将会给外包组织带来极大的风险。
(1)隐藏信息导致的风险。①误导成本信息导致的风险。外包组织选定承包商后,在双方商定价格的时候承包商为了增加利润可能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隐藏或故意误导成本信息从而抬高承包价格,这会导致外包组织承受自己本不该承受的成本。②不使用优秀员工和最新知识带来的风险。承包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程度要高于外包组织,所以承包商即使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的知识就可以给外包组织提供较为满意的方案。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承包商有可能不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或最新的知识,这将使外包项目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外包组织蒙受损失。③忽视外包组织的具体状况导致的风险。由于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每个组织都有其不同的状况,全面了解这些不同的状况对承包商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且对外包项目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可能会故意忽略掉这种文化、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套用其他外包组织的模型和结果,这会降低外包项目的适应性从而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2)隐藏行为导致的风险。①放松管理导致的风险。承包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故意放松对承包项目的管理以拖长工作时间,要求外包组织支付更多的劳动报酬,这样不但延误外包项目的时间,还增加了外包项目的成本。②不尽心尽意工作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源外包项目大部分是创造性劳动,很难准确地估计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承包商可能会利用这一特征不努力工作,或在外包过程中插入其他项目,延长开发时间,这会导致外包项目成本增加。③刻意破产导致的风险。有的承包商在签订了外包合同并得到了组织项目的大部分资金后,可能故意宣告公司破产而使外包合同中断,让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管理策略
为了解决由于非对称信息对人力资源外包产生的风险,外包组织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风险管理。
1. 逆向选择风险的管理策略。
(1)签约前全面收集信息。信息不对称实质上就是信息不完整,要降低或者消除逆向选择风险,外包组织必须利用各方面的力量来获取全面的信息。外包组织要了解承包商的信息一般包括承包商实力、客户群体、专业背景、财务状况、专业水平、行业知名度、企业文化的兼容性、服务质量、管理成本的衡量等方面进行综合等。
外包组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搜集承包商的信息:一方面是由承包商主动出示相关证明证实自己符合组织寻求承包商的要求。承包商出示其营业执照以显示其单位的合法性、出示相关工作经验的档案资料以显示他的专业实力、出示财务状况证明等以显示其公司的实力和规模等等, 只要能够证明其优势的证明都可以出示给外包组织。这种证明的出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逆向选择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外包组织应主动搜集承包商的信息,如实地考察承包商,对承包商的客户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同行有过外包经验的其他组织、专门的人力资源外包咨询公司或资深的人力资源外包专家,参考某些专业的人力资源外包专著等。
(2)联合其他企业建立承包商网上资料库。根据迈克·斯宾塞的信号传递理论,如果把引起逆向选择的非对称信息由私人信息转变成共同知识,交易就可以得到改善。因此,外包组织可以把承包商信息通过信息传递转变为共同信息,将有助于消除外包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为此,外包组织联合行业甚至政府对提供服务的承包商建立全面的资料库,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或者自己将外包项目的承包商、大致进度等信息公布于企业网页上。这样就可以将承包商的私人信息转变为共同信息。从而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承包商的逆向选择。
2. 道德风险的管理策略。
(1)签约后全面收集信息。签约后,外包组织要及时收集承包商的信息,比如在合作的过程中承包商本身的经营状况,承包商是不是为外包组织使用其最优秀的员工,其设计的方案是否适合外包组织的文化、人员素质,是否尽心尽力的为外包组织工作等等。
外包组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收集以上信息:一方面要关注承包商的人员流动情况、项目运行状况;另一方面,外包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部门要安排好项目的负责人员来配合和监督承包商的工作。
(2)严格的约束。一般来说,对承包商的约束有政策约束、法律约束、合同约束和伦理约束等。合同约束是最基本的约束 , 其中已包含了政策约束、法律约束和伦理约束的成分。通过外包合同来约束承包商的行为是减少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外包合同中主要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明确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②明确外包项目的价格、付款方式和付款时间。③明确外包项目的工期、进度安排。④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⑤明确赔偿责任与终止合同的权利。
(3)有力的监督。在合同执行期间,对承包商的有力监督可以进一步降低来自于承包商的风险。对承包商的监督主要包括进度监督、质量监督、成本监督、效率监督和人员监督几个方面。①进度监督。外包组织要实时监控项目每个阶段、每个细节的进程状态,督促其尽快完成任务。②质量监督。为了激发承包商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外包组织可以自行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随时保持对外包业务的监测和评估。③成本监督。外包组织要根据合同中定价及付款内容及时将前期预算费用和实际费用做比较,对出现的成本超支等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④效率监督。外包组织要及时对承包商的服务态度、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给与关注,监督其能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⑤人员监督。为了确保项目的质量,外包组织要及时监督承包商是否使用了其最优秀的专业人才。
(4)有效的激励。激励性机制是代理人进行自我约束的良好保障。外包组织对承包上的激励措施主要有以几种:①优质优价。根据承包商的承包项目,按照正常运转的时间、效率,制定合格、中等、满意和优质等不同标准,达到不同标准给予不同价格,从而激励承包商持续改进服务。②级别管理。制订相应的评级制度和标准,根据承包商的素质、信誉、合作时间、合作过程中满意程度、项目完成的质量、成本等因素,将承包商划分为不同等级,对不同级别的承包商给予不同的报酬和奖励。③递进式合作。采用递进式合作方式,外包组织把人力资源外包项目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子项目,并按照子项目的难度、重要性或者技术含量等指标排序,承包商只有及时、成功完成上一子项目才有资格继续完成下一子项目,从而达到对承包商的有效激励。
参考文献:
1.冯祈善,王善臣.外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2.G.Akerlof.The model for’lemons’: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56).
3.林枚.基于风险控制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5).
4.杨农.信息技术外包的决策和风险分析.学术界,2003,(6).
5.Ling Y Y.Profit sharing and standard setting in production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Applied Economics,1994,26(2).
6.Bengt H,Paul M.The firm as an incentive system.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94,84(4).
作者简介:毕新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伟花,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长春税务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
收稿日期: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