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会馆建筑的功能及特点
“会馆,本意为开会的房子。其会乃会议、聚汇之意,其馆乃人们客居观览之馆舍。聚合其意乃人们聚汇会议之所”①,最早出现在明代,兴盛于清朝,随着会馆形式的兴盛,逐渐成为成为当时民间社会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会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担负的职能也日趋复杂。最主要的两方面是政治经济职能和文化宗教职能:其中政治经济职能,一是联络乡谊,商业事务上对内维护同乡利益,二是以商帮形式对外主动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公共活动;文化宗教职能,会馆通常会以地方习俗举办各类活动,一方面进行文化的交流互融,另一方面通过的共同信仰,来维系乡土感情。
二、明清时期河南会馆建筑的概况
会馆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建筑模式上表现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河南地区,保存着多处目前国内较为罕见而完整的明清时期商业会馆,其建筑集中了河南与其他地区的民居和官衙建筑艺术的精华,富丽堂皇、风格独特。河南地区明清时期的会馆建筑融合了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和官衙建筑风格, 其选址受商业、交通、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地方传统工艺进行建筑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会馆建筑的布局和构成要素大多比较相似,但是作为一种民间性质的公共建筑,会馆在建筑手法上呈现出多样化,装饰较为华丽,并且带有明显的崇商文化特征。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风格既显示了民居建筑与官衙建筑的差异性,同时也对地方文化的建筑装饰艺术的渗透和吸取,呈现出其独特性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清时期在河南地区经营的商人的理念,也涵盖了传统文化哲学的相互融合。
三、会馆建筑艺术形式及发展渊源
古代建筑是人文景观,亦是历史文物。闪耀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璀璨文明——开封山陕甘会馆②, 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完好地保留了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在繁华的开封城向世人重现着当时的非凡气宇。会馆作为商人专属场地,其建筑功能主要服务于商人,建筑规划始终与其他传统建筑设计密切相关,或者说会馆建筑设计是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商人集合名俗文化习惯选择优越的交通环境建造会馆,其目的便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商业功能,会馆建筑群其中的单体建筑、设施及小品一应俱全,主体建筑与附体建筑各居其位,相辅相衬。会馆建筑形制规范、结构考究,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尽管为民间性质的建筑,但从布置严格的房屋结构,到形态丰富的装饰装潢,都体现出高贵的生活气派。精美绝伦的雕刻技术,更是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既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又突显出古代民间工匠的创作智慧与制作技艺,堪称中国古建筑雕刻艺术之巅峰之作。河南地区的会馆在总体规划方面,大多是典型的中国北方传统中轴式建筑模式,布局如出一辙,建筑群体分布明确。建筑的功能性分区,以及建筑的形式,院落的排置等均根据会馆的功能性特质进行定位,在结合了地方文化的民俗上展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会馆建筑形制结构分类,基本分为照壁、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牌坊、正殿几大块。会馆的建筑群体、装饰装潢艺术,无不承载着商业文化气质,会馆一般选择建于繁华的闹市中心,其馆内的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突出的展现出其崇商意识。我国近代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装饰的研究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包含着建筑活动受道德制裁之观念、环境思想相互制约之观念。这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个性即自我民族之性格,即艺术及思想的特殊联系。”③可见中国古建筑装饰的特征并非只关注结构本身或是材料。清代是商业发展的兴旺时期,商业文化一跃成为民间的高级文化活动,亦集中地反映在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上,这种处于蓬勃上升期的文化,广泛兼容着一切外来文化,形成特殊的建筑艺术风格。
四、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及表现手法
雕刻是河南地区明清时期会馆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部分,典雅的砖雕、庄重的石雕、精细的木雕、雍容的琉璃,成为会馆装饰艺术中最为精彩而最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品,商人通过雕刻装饰在会馆中内心的寄予和经济实力的展示。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题材十分繁杂,智慧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古人在建筑装饰素材选择上做出了很高成就,从日月星辰到万物生灵,从山川河流到花卉树木,从现实存在的动物到想象中的瑞兽,乃至人物、故事、宝器等无不包含在内。人们将动植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宝物器物等题材,同时融会了儒、佛、道等各家思想,创作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吉祥装饰图案及文字,既美化了建筑、丰富了视野,同时又寄托了会馆主人的美好愿望。在河南会馆的建筑装饰中也同样寄予着中国传统的吉祥福语。建筑不仅仅是一件单一的功能性实体,会馆建筑是功能与艺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科学与文化综合的对象和表现形式。人类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④。河南地区的会馆建筑设计无论是建筑整体布局还是单体设计都承载着特色地区文化内涵,而建筑上的装饰无论从精美技术角度还是从装饰内涵方面都吐露浓郁的商业韵味。
五、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建筑艺术珍品
河南会馆兴盛于我国商业文化发展鼎盛时期,它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很充分的文化内涵⑤。而作为一种特殊功能的建筑,会馆的产生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间包含了地域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带来的文化艺术的演变。建筑一直沿用着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轨道发起来,成为社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过程中,很快超过了单纯居住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重要的是,建筑往往具有精神意义或标志作用,或者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⑥。对于建筑文化、建筑艺术的探索是我们了解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的一种方式,河南明清会馆建筑蕴涵和体现了这一建筑的倡建者、经营者的信仰追求、价值观以及思想理念,同时在建筑艺术和现代文明特征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各自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文化特征。
注释:
①李刚,宋伦:《明清山陕会馆与商业文化》,《华夏文化》,2002年第01期,第24页。
②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④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⑤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⑥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会馆,本意为开会的房子。其会乃会议、聚汇之意,其馆乃人们客居观览之馆舍。聚合其意乃人们聚汇会议之所”①,最早出现在明代,兴盛于清朝,随着会馆形式的兴盛,逐渐成为成为当时民间社会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之一,会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担负的职能也日趋复杂。最主要的两方面是政治经济职能和文化宗教职能:其中政治经济职能,一是联络乡谊,商业事务上对内维护同乡利益,二是以商帮形式对外主动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公共活动;文化宗教职能,会馆通常会以地方习俗举办各类活动,一方面进行文化的交流互融,另一方面通过的共同信仰,来维系乡土感情。
二、明清时期河南会馆建筑的概况
会馆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明清两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熟的传统建筑类型,明清会馆建筑在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其建筑模式上表现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河南地区,保存着多处目前国内较为罕见而完整的明清时期商业会馆,其建筑集中了河南与其他地区的民居和官衙建筑艺术的精华,富丽堂皇、风格独特。河南地区明清时期的会馆建筑融合了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和官衙建筑风格, 其选址受商业、交通、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利用地方传统工艺进行建筑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会馆建筑的布局和构成要素大多比较相似,但是作为一种民间性质的公共建筑,会馆在建筑手法上呈现出多样化,装饰较为华丽,并且带有明显的崇商文化特征。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风格既显示了民居建筑与官衙建筑的差异性,同时也对地方文化的建筑装饰艺术的渗透和吸取,呈现出其独特性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清时期在河南地区经营的商人的理念,也涵盖了传统文化哲学的相互融合。
三、会馆建筑艺术形式及发展渊源
古代建筑是人文景观,亦是历史文物。闪耀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璀璨文明——开封山陕甘会馆②, 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府的遗址上聚资修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岁月洗礼,完好地保留了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在繁华的开封城向世人重现着当时的非凡气宇。会馆作为商人专属场地,其建筑功能主要服务于商人,建筑规划始终与其他传统建筑设计密切相关,或者说会馆建筑设计是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商人集合名俗文化习惯选择优越的交通环境建造会馆,其目的便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商业功能,会馆建筑群其中的单体建筑、设施及小品一应俱全,主体建筑与附体建筑各居其位,相辅相衬。会馆建筑形制规范、结构考究,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尽管为民间性质的建筑,但从布置严格的房屋结构,到形态丰富的装饰装潢,都体现出高贵的生活气派。精美绝伦的雕刻技术,更是题材丰富、寓意深刻,既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又突显出古代民间工匠的创作智慧与制作技艺,堪称中国古建筑雕刻艺术之巅峰之作。河南地区的会馆在总体规划方面,大多是典型的中国北方传统中轴式建筑模式,布局如出一辙,建筑群体分布明确。建筑的功能性分区,以及建筑的形式,院落的排置等均根据会馆的功能性特质进行定位,在结合了地方文化的民俗上展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会馆建筑形制结构分类,基本分为照壁、戏楼、钟鼓楼、东西厢房、牌坊、正殿几大块。会馆的建筑群体、装饰装潢艺术,无不承载着商业文化气质,会馆一般选择建于繁华的闹市中心,其馆内的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突出的展现出其崇商意识。我国近代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装饰的研究对建筑作品的理解包含着建筑活动受道德制裁之观念、环境思想相互制约之观念。这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个性即自我民族之性格,即艺术及思想的特殊联系。”③可见中国古建筑装饰的特征并非只关注结构本身或是材料。清代是商业发展的兴旺时期,商业文化一跃成为民间的高级文化活动,亦集中地反映在会馆建筑装饰艺术题材的选择上,这种处于蓬勃上升期的文化,广泛兼容着一切外来文化,形成特殊的建筑艺术风格。
四、会馆建筑的装饰艺术及表现手法
雕刻是河南地区明清时期会馆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部分,典雅的砖雕、庄重的石雕、精细的木雕、雍容的琉璃,成为会馆装饰艺术中最为精彩而最具有艺术价值的装饰品,商人通过雕刻装饰在会馆中内心的寄予和经济实力的展示。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题材十分繁杂,智慧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古人在建筑装饰素材选择上做出了很高成就,从日月星辰到万物生灵,从山川河流到花卉树木,从现实存在的动物到想象中的瑞兽,乃至人物、故事、宝器等无不包含在内。人们将动植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宝物器物等题材,同时融会了儒、佛、道等各家思想,创作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吉祥装饰图案及文字,既美化了建筑、丰富了视野,同时又寄托了会馆主人的美好愿望。在河南会馆的建筑装饰中也同样寄予着中国传统的吉祥福语。建筑不仅仅是一件单一的功能性实体,会馆建筑是功能与艺术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科学与文化综合的对象和表现形式。人类在建筑实践的过程中,总是出与天性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④。河南地区的会馆建筑设计无论是建筑整体布局还是单体设计都承载着特色地区文化内涵,而建筑上的装饰无论从精美技术角度还是从装饰内涵方面都吐露浓郁的商业韵味。
五、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建筑艺术珍品
河南会馆兴盛于我国商业文化发展鼎盛时期,它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也有很充分的文化内涵⑤。而作为一种特殊功能的建筑,会馆的产生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间包含了地域文化的交融,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带来的文化艺术的演变。建筑一直沿用着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轨道发起来,成为社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过程中,很快超过了单纯居住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重要的是,建筑往往具有精神意义或标志作用,或者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⑥。对于建筑文化、建筑艺术的探索是我们了解不同地区建筑文化、社会文化、社会经济的一种方式,河南明清会馆建筑蕴涵和体现了这一建筑的倡建者、经营者的信仰追求、价值观以及思想理念,同时在建筑艺术和现代文明特征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各自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文化特征。
注释:
①李刚,宋伦:《明清山陕会馆与商业文化》,《华夏文化》,2002年第01期,第24页。
②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③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④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⑤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⑥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