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經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也已经告别过去高增长、高息差、高利润的时代。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次改革的机遇,持续调整业务结构,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推进深化改革以及转型发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业银行 转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鄢红兵在其文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从需求侧发力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逐渐减退。这一现实反映出当前面临的不是短期周期性的外部冲击,而是中长期结构性的内部压力。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困难状况不仅是由供给端造成的,需求端同样存在问题。因此,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两端同时发力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稳健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宏观经济的调控思路由注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是金融的重要支柱,因此,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当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作为目标,更好地去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当重要责任,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就了商业银行的十年辉煌。在全球通缩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也受其影响,结构性矛盾凸显,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阶段也已经结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一是伴随着经济下行,贷款的有效需求下降,利率的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快速收窄,同时国内银行业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二是产业经济、金融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变化带来了客户有效需求的变化。三是风险暴露压力增大。不良贷款率、企业杠杆率和政府债务不断上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也加大了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的管理难度。目前,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红利、制度红利和成本优势等的逐渐消失,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也要改变过往与中国经济前期相对应的以需求侧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和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去杠杆、降成本这五大重点任务推动自身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商业银行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完成商业银行的变革发展转型。
虽然从短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长期看,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其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决胜阶段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的目标要求,要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等。
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1)优化信贷配置资源结构,矫正金融资源配置扭曲
第一,调整信贷结构。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较快,而在这其中,去产能和去库存涉及到的行业正是不良贷款发生的重点领域。商业银行应及时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把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中转移出来,对市场中产能过剩的产业的信贷加以束缚,对市场中需求欠缺的产业利用信贷加以扶持,既要支持重点项目,做好“锦上添花”的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补短板”,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同时,加大盘活信贷存量的力度,做好不良贷款的化解、处置工作。
第二,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步伐。
对于业务创新中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可以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实现流动性回流以及风险处置,发展创新型的非抵押类贷款模式和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回笼的资产现金流还可以补偿业务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金流等损失。
第三,投资新兴行业,拓展新市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一是传统行业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对贷款和投行服务需求大大增加。二是新产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商业银行要积极发挥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低成本优势,降低纯铜渠道服务成本。紧密贴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大政方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加大信贷支持。
(2)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第一,加强金融资源供给和对各类实体经济的适应性。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变化,实体经济的新需求也不短涌现,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复杂化的特征,金融需求也更趋向于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这就为商业银行去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契机。立足实体经济,服务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也是商业银行应该负有的责任。 第二,去杠杆式金融。
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杠杆式金融的支持。在经济学理论中,总产出的提高可以通过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法。而实体经济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为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一是发放信贷提供间接融资,二是通过资产管理业务提供直接融资。
(3)严控系统性风险,建立多維度、全方位监管机制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产能过剩、地方性债务、财政金融风险突出,因此要重点加强风险的管理控制,及时发现、化解风险,守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风险底线。一是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同业沟通协作,围绕核心企业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防止风险的扩散。特别是“两高一剩”等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要进行分类建档,建立风险监测模型,收集和评估企业贷款风险并及时做出策略调整。二是支持依法有序退出“僵尸企业”,配合政府做好“僵尸企业”的处置,探索“僵尸资产”二次处置方式。三是引导企业减少负债率,从严实施贷后管理。
(4)优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化竞争力
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市场化,市场竞争会更为激烈,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要更新经营理念,加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表内外业务结构的力度,建立多元化、轻资本的业务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推进内部经营机构改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营决策效率;三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以开放的心态逐步与国际先进银行在策略管理、技术运用、创新机制、内控管理等方面及其监管标准接轨,促进商业银行的产业升级。
(5)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改革和创新相结合,从客户定位、产品创新以及服务渠道等方面入手解决初创企业者的融资困难,积极倡导绿色金融,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发展绿色金融。
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商业银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现象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将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等绿色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是解决现实中“三农”和中小企业等弱势领域金融支持的问题,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来帮助它们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提高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建设普惠金融过程中负有创新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责任,结合市场,积极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借鉴国际经验,如介入小额信贷业务,建立社区银行等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
第三,实行特色发展。
优化区域定位,鼓励分行紧跟产业和区域政策方向特色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基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等的长期规划,形成独特的服务。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即供需错配、供给非所需的问题。在间接融资体系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和产品,对促进产业的创新和供需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将释放、激活改革活力,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益。
[1] 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J].中国金融,2016(1):47-49.
[2] 刘杰,彭中,陶懿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6(6).
[3] 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2):16-19.
[4] 鄢红兵.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金融产品新需求与新供给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6(8).
[5] 叶东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时代金融旬刊,2016(14).
[6] 李朵.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现状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7): 77-8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商业银行 转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鄢红兵在其文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从需求侧发力刺激经济的政策效果逐渐减退。这一现实反映出当前面临的不是短期周期性的外部冲击,而是中长期结构性的内部压力。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放弃需求管理,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应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困难状况不仅是由供给端造成的,需求端同样存在问题。因此,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两端同时发力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稳健增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宏观经济的调控思路由注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业银行是金融的重要支柱,因此,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应当把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作为目标,更好地去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担当重要责任,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就了商业银行的十年辉煌。在全球通缩风险增大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也受其影响,结构性矛盾凸显,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我国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阶段也已经结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挑战。一是伴随着经济下行,贷款的有效需求下降,利率的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净息差快速收窄,同时国内银行业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二是产业经济、金融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变化带来了客户有效需求的变化。三是风险暴露压力增大。不良贷款率、企业杠杆率和政府债务不断上升,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也加大了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的管理难度。目前,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红利、制度红利和成本优势等的逐渐消失,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也要改变过往与中国经济前期相对应的以需求侧为主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和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去杠杆、降成本这五大重点任务推动自身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商业银行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完成商业银行的变革发展转型。
虽然从短期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但长期看,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其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未来的决胜阶段将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的目标要求,要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等。
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1)优化信贷配置资源结构,矫正金融资源配置扭曲
第一,调整信贷结构。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较快,而在这其中,去产能和去库存涉及到的行业正是不良贷款发生的重点领域。商业银行应及时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把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中转移出来,对市场中产能过剩的产业的信贷加以束缚,对市场中需求欠缺的产业利用信贷加以扶持,既要支持重点项目,做好“锦上添花”的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补短板”,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同时,加大盘活信贷存量的力度,做好不良贷款的化解、处置工作。
第二,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步伐。
对于业务创新中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商业银行可以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实现流动性回流以及风险处置,发展创新型的非抵押类贷款模式和融资担保机构,及时回笼的资产现金流还可以补偿业务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金流等损失。
第三,投资新兴行业,拓展新市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一是传统行业面临产业升级转型,对贷款和投行服务需求大大增加。二是新产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商业银行要积极发挥互联网金融的高效、便捷、低成本优势,降低纯铜渠道服务成本。紧密贴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大政方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等加大信贷支持。
(2)主动服务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第一,加强金融资源供给和对各类实体经济的适应性。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不断变化,实体经济的新需求也不短涌现,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复杂化的特征,金融需求也更趋向于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这就为商业银行去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契机。立足实体经济,服务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也是商业银行应该负有的责任。 第二,去杠杆式金融。
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去杠杆式金融的支持。在经济学理论中,总产出的提高可以通过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方法。而实体经济的技术进步、制度创新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为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金融支持,一是发放信贷提供间接融资,二是通过资产管理业务提供直接融资。
(3)严控系统性风险,建立多維度、全方位监管机制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产能过剩、地方性债务、财政金融风险突出,因此要重点加强风险的管理控制,及时发现、化解风险,守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风险底线。一是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同业沟通协作,围绕核心企业制定风险处置预案,防止风险的扩散。特别是“两高一剩”等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要进行分类建档,建立风险监测模型,收集和评估企业贷款风险并及时做出策略调整。二是支持依法有序退出“僵尸企业”,配合政府做好“僵尸企业”的处置,探索“僵尸资产”二次处置方式。三是引导企业减少负债率,从严实施贷后管理。
(4)优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现代化竞争力
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市场化,市场竞争会更为激烈,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要更新经营理念,加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和表内外业务结构的力度,建立多元化、轻资本的业务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二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富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推进内部经营机构改制,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经营决策效率;三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经验,以开放的心态逐步与国际先进银行在策略管理、技术运用、创新机制、内控管理等方面及其监管标准接轨,促进商业银行的产业升级。
(5)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改革和创新相结合,从客户定位、产品创新以及服务渠道等方面入手解决初创企业者的融资困难,积极倡导绿色金融,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一,发展绿色金融。
倡导绿色金融理念,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商业银行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现象严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将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等绿色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是解决现实中“三农”和中小企业等弱势领域金融支持的问题,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来帮助它们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提高自身的经济能力以及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在建设普惠金融过程中负有创新自身产品和服务的责任,结合市场,积极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借鉴国际经验,如介入小额信贷业务,建立社区银行等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
第三,实行特色发展。
优化区域定位,鼓励分行紧跟产业和区域政策方向特色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基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等的长期规划,形成独特的服务。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即供需错配、供给非所需的问题。在间接融资体系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和产品,对促进产业的创新和供需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将释放、激活改革活力,提高供给侧质量和效益。
[1] 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J].中国金融,2016(1):47-49.
[2] 刘杰,彭中,陶懿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武汉金融,2016(6).
[3] 邵平.商业银行的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16(2):16-19.
[4] 鄢红兵.商业银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金融产品新需求与新供给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6(8).
[5] 叶东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J].时代金融旬刊,2016(14).
[6] 李朵.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现状及路径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7):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