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多年来,语文教师苦苦探索,但仍有不少学生视作文为畏途。许多教师慨叹学生作文成绩差,水平低。其实导致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挑学生的“刺儿”太多,评价太低,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只感到失败的痛苦,因此愈来愈产生一种逆反情绪,厌倦写作。笔者认为,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在命题时融入成功教育思想
命题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第一次碰撞,是教师的作文训练意图与学生接受意愿的第一次交流,因此,教师的命题要有新意。有的教师惯于让学生写“传统”作文,诸如《我的老师》《暑假生活》《难忘的一件事》之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很难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深思。学生多是以“交差意识”来对待作文,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没有个性,没有灵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也就失去了兴趣。
正确的命题出发点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他们争论的热点,如“中学生该不该过生日”“假如我是班主任”“双休日上补习班好不好”“老师,我对您说”等这些问题。即使老师不让学生谈这些问题,他们也会在下面议论,让他们写文章公开谈,自然是一吐为快,兴趣高涨。再比如,入校新生对新环境充满新鲜感,这时让学生写《告别昨天》《入校第一天》等作文,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要写。毕业班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这时如过把《十年后的我》《假如我当……》《二十年后的聚会》等作为作文题目,学生都有兴趣写。
命题时还应做到一材多题,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生的需要,让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写爸爸题材时,《不识父爱》《爸爸,你快回来》《爸爸去哪了》《爸爸你out了》《爸爸笑了》《爸爸那次骂了我》《爸爸的白发》等都可以入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总之,命题时要力求做到使学生人人有话可写,这样人人都能完成作文,也就是说人人都能获得成功。
二、在评改时落实成功教育思想
学生写作文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一篇作文中同样闪现着学生灵感的火花,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这种价值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体验,一旦形成心理定势,就变成了兴趣,变成了写作的动力。
鉴于此,平时作文的批改评分,应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方法,基础好的固然要得高分,基础差的也要“沙里淘金”,择其进步较大的某方面给予肯定。比如有的文章内容不充实,但行文还通顺;有的文章语言一般,但选材有积极意义;有的文章条理不清楚,但卷面整洁等。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至于那些精彩的句段,老师要用符号划出来,注上带有鲜明褒奖色彩的批语,像“生动!”“传神!”“文情并茂!”“过渡巧妙!”“简捷有力!”等,以资鼓励。在课堂上讲评作文时,教师不能只限于几篇典型,应贯彻“正面鼓励为主”的原则和采用“扩大鼓励面”的方法,涉及尽可能多的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得到表扬,尝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写作文的兴趣。
三、在课外作文中深化成功教育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课外写作活动中也要施行成功教育,其方式如下:
1.人人办板报
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黑板这一阵地,要求人人参与办板报,每两人一期,每周两期,每个学生每学期最少一次。开始可固定栏目,让学生按要求“填空”,以后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由增减。为鼓励学生认真出板报,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要坚持对每一期作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
2.开展课外写作活动
如每逢“国庆”“元旦”等节日,就组织出专刊、搞征文;遇到重大节日或事件,也可组织出特刊,搞特别征文。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应选择新颖的题目变换各种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把他们的热情都鼓动起来,确保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3.组织课外写作小组或文学社团
创办社刊社报,尽量给学生创造发表习作的条件,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就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上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让他们的习作发表。学生发表作品可以有不同形式,有不同的级别,如可在班上宣读他们的习作,在教室张贴他们的习作,在学校广播他们的习作,在社刊社报上刊登他们的习作,把他们的习作推荐到年级或学校的“语文园地”,也可指导他们精选个人的习作,然后集中展览……除此之外,应努力向各级各类的报纸杂志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
周弘在其赏识教育理念中反复强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好作文是赞出来的。”只要在作文教学中溶入成功教育思想,学生的作文兴趣就可以得到激发,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责编 王鹏飞)
一、在命题时融入成功教育思想
命题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第一次碰撞,是教师的作文训练意图与学生接受意愿的第一次交流,因此,教师的命题要有新意。有的教师惯于让学生写“传统”作文,诸如《我的老师》《暑假生活》《难忘的一件事》之类的题目,这类题目很难激起学生对生活的深思。学生多是以“交差意识”来对待作文,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没有个性,没有灵性。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也就失去了兴趣。
正确的命题出发点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和他们争论的热点,如“中学生该不该过生日”“假如我是班主任”“双休日上补习班好不好”“老师,我对您说”等这些问题。即使老师不让学生谈这些问题,他们也会在下面议论,让他们写文章公开谈,自然是一吐为快,兴趣高涨。再比如,入校新生对新环境充满新鲜感,这时让学生写《告别昨天》《入校第一天》等作文,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要写。毕业班的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这时如过把《十年后的我》《假如我当……》《二十年后的聚会》等作为作文题目,学生都有兴趣写。
命题时还应做到一材多题,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学生的需要,让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如写爸爸题材时,《不识父爱》《爸爸,你快回来》《爸爸去哪了》《爸爸你out了》《爸爸笑了》《爸爸那次骂了我》《爸爸的白发》等都可以入题。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题目,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总之,命题时要力求做到使学生人人有话可写,这样人人都能完成作文,也就是说人人都能获得成功。
二、在评改时落实成功教育思想
学生写作文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一篇作文中同样闪现着学生灵感的火花,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这种价值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体验,一旦形成心理定势,就变成了兴趣,变成了写作的动力。
鉴于此,平时作文的批改评分,应采用“纵向比较、因人而异”的方法,基础好的固然要得高分,基础差的也要“沙里淘金”,择其进步较大的某方面给予肯定。比如有的文章内容不充实,但行文还通顺;有的文章语言一般,但选材有积极意义;有的文章条理不清楚,但卷面整洁等。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至于那些精彩的句段,老师要用符号划出来,注上带有鲜明褒奖色彩的批语,像“生动!”“传神!”“文情并茂!”“过渡巧妙!”“简捷有力!”等,以资鼓励。在课堂上讲评作文时,教师不能只限于几篇典型,应贯彻“正面鼓励为主”的原则和采用“扩大鼓励面”的方法,涉及尽可能多的学生,让绝大多数学生得到表扬,尝到取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写作文的兴趣。
三、在课外作文中深化成功教育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课外写作活动中也要施行成功教育,其方式如下:
1.人人办板报
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黑板这一阵地,要求人人参与办板报,每两人一期,每周两期,每个学生每学期最少一次。开始可固定栏目,让学生按要求“填空”,以后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由增减。为鼓励学生认真出板报,激发他们的兴趣,老师要坚持对每一期作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
2.开展课外写作活动
如每逢“国庆”“元旦”等节日,就组织出专刊、搞征文;遇到重大节日或事件,也可组织出特刊,搞特别征文。在开展这些活动时要尽量避免千篇一律,应选择新颖的题目变换各种方式,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把他们的热情都鼓动起来,确保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3.组织课外写作小组或文学社团
创办社刊社报,尽量给学生创造发表习作的条件,要想使学生的作文兴趣长久地保持下去,就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写作上的进步,而这种进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让他们的习作发表。学生发表作品可以有不同形式,有不同的级别,如可在班上宣读他们的习作,在教室张贴他们的习作,在学校广播他们的习作,在社刊社报上刊登他们的习作,把他们的习作推荐到年级或学校的“语文园地”,也可指导他们精选个人的习作,然后集中展览……除此之外,应努力向各级各类的报纸杂志推荐学生的优秀习作。
周弘在其赏识教育理念中反复强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好作文是赞出来的。”只要在作文教学中溶入成功教育思想,学生的作文兴趣就可以得到激发,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