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十年砥砺前行,我们的祖国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中国成立70年生产力极速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1949—2019年,这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的70年。曾经,吃饱穿暖便是幸福;曾经,瓦片遮头便已知足;曾经,出过远门只在少数……如今,那一条条宽广整洁的街道,那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那繁华的商场超市,街道上川流不息的私家车,还有美容院、健身房、休闲馆……我们正感受着新中国带给我们的文明、富裕,享受着新中国带来的幸福安康的生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新中国成立之时,是人们衣着观念新旧交替的时期,在服饰上,人们还保留着民国色彩与革命色彩,且农村与城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里,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的旗袍与中山装,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中山装象征着孙中山的革命信仰与三民主义,具有浓厚的国民革命色彩。在农村,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
说起70年来穿衣的变化,我想说的太多太多。小时候家里姐弟多,每个人每年只有3市尺的布票,往往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了再给弟弟妹妹穿,社会上随之流行一种顺口溜:“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形象地描写了当时人们衣服的来之不易,不合身或者有补丁是常有的事。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绿军装成了当时人们在服饰上的追求。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为我国的服装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的衣着服饰更加追逐时尚和个性,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质地都变得丰富和多样化。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民经济有了較大发展,棉纺织品、化纤制品的种类和样式也越来越多,不仅衣服面料的选择更多了,衣服的款式也更新颖了。那时候常能在制衣店里看到对照杂志款式定制的衣服,大街上的服装店也越来越多,款式颜色越来越潮。
进入21世纪,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变得更加多元,服装也不再只是满足保暖需求,而是追求舒适、美观等。特别是在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之后,人们购买衣服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拿出手机,打开购物软件,挑选衣服,还不忘查找优惠券再下单。消费者们不仅在各大网购平台操作得心应手,而且经常将优惠分享给群里的朋友。网上服装款式多,快递送上门,不喜欢还可以退,比起以前定做衣服的年代真的方便了很多。现如今,人们更是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服装款式与花色,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开始有了一些个性化的服装需求,注重追求不同的搭配风格。在不同的场合,还会有不同的服装类型。服装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服装的变化也昭示着70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改善。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曾经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此时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仅仅是满足温饱问题即可。50年代时,“三大改造”后,饮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食品总体上来说还是种类匮乏单调,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特别是50后的人对“吃饭问题”更是有着深深的体会。1958年,那一年全国上下开始“大炼钢铁运动”,粮食没人收,烂在地里,家里米缸空了,只能饿肚子。到了1961年又逢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人们的吃饭问题更是到了雪上加霜的地步。由于粮食的严重短缺,人民吃不饱饭,大多数人都得了营养不良浮肿症。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那个时候是凭票吃饭,普通居民一个月有27斤粮票,更谈不上什么副食品了。
改革开放后,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刺激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配置粮食资源的方式由计划走向了市场,粮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完善,蔬菜、肉类、水果等食品也开始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进行调控与配置。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与运输成本的削减也使得各地的食品开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食品的种类开始丰富,品质开始提高,对外开放则使得国外的各式各样的美食也开始走进国门,人们的营养问题得到了解决。此时,人们在饮食上的追求开始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人们对于食品问题的关注开始转向种类、营养与口味。
进入了新世纪以后,食品市场更加繁荣,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人们对食品的追求又由“吃得好”变为了“吃得健康”,在经历过“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以后,国人的科学卫生观念有了极大的进步,开始讲究要多吃蔬菜水果,之前因粮食短缺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也开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品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繁荣,是新中国七十年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
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筒子楼”往往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因此而得名。它当时也被称作“福利房”,一般是国有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而建造的住宅建筑,有不少筒子楼是用废弃的办公室或厂房改造而成。
80年代中期,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这意味着“新住房时代”正式开始。90年代中国进入了商品房时代,有着较高档次的住宅还有餐厅、书房、储藏室,卧室以外的居住空间大大扩展。商品房设计的变革,成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进入到21世纪,中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在居住的选择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在追求宽敞的同时,人们对住房又有了美观舒适、节能、防风抗震、环保等需求,希望能够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7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交通工具已是不断更新换代,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也恰恰见证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当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交通要道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在一般的中小城市和农村,人们出行主要是步行。
过去,城里人出行有三种选择:徒步、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以骑车的人居多。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5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很多人都知道,当年的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处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在有些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自行车也像现在的摩的一样使用。乘车人跟骑车人谈好价格,坐上自行车的后车架。骑车人就会将乘客送到目的地。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必须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得连车门都关不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也就关上了。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中國人出行条件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大约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因为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投资兴建的过程。现在,中国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地铁外,大部分自行车都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21世纪初已呈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上下班或购物,更多是为了休闲旅游。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地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人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又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70年间,我们的祖国由贫穷落后走向了幸福、安定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自豪,为人民的安康幸福而快慰,让我们共同向祖国致敬,向人民致敬,为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而自豪。
从中国人的衣着打扮看百姓衣服巨变
新中国成立之时,是人们衣着观念新旧交替的时期,在服饰上,人们还保留着民国色彩与革命色彩,且农村与城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城市里,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的旗袍与中山装,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中山装象征着孙中山的革命信仰与三民主义,具有浓厚的国民革命色彩。在农村,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衣服的布料大多是粗棉布与麻布,颜色也较为单调。
说起70年来穿衣的变化,我想说的太多太多。小时候家里姐弟多,每个人每年只有3市尺的布票,往往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了再给弟弟妹妹穿,社会上随之流行一种顺口溜:“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形象地描写了当时人们衣服的来之不易,不合身或者有补丁是常有的事。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绿军装成了当时人们在服饰上的追求。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为我国的服装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的衣着服饰更加追逐时尚和个性,服装的颜色、款式、面料、质地都变得丰富和多样化。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国民经济有了較大发展,棉纺织品、化纤制品的种类和样式也越来越多,不仅衣服面料的选择更多了,衣服的款式也更新颖了。那时候常能在制衣店里看到对照杂志款式定制的衣服,大街上的服装店也越来越多,款式颜色越来越潮。
进入21世纪,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变得更加多元,服装也不再只是满足保暖需求,而是追求舒适、美观等。特别是在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之后,人们购买衣服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拿出手机,打开购物软件,挑选衣服,还不忘查找优惠券再下单。消费者们不仅在各大网购平台操作得心应手,而且经常将优惠分享给群里的朋友。网上服装款式多,快递送上门,不喜欢还可以退,比起以前定做衣服的年代真的方便了很多。现如今,人们更是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服装款式与花色,在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开始有了一些个性化的服装需求,注重追求不同的搭配风格。在不同的场合,还会有不同的服装类型。服装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服装的变化也昭示着70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与改善。
从中国人的吃不饱到山珍海味变成了家常菜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我国曾经处于长期的战争状态,人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此时人们在饮食方面的追求仅仅是满足温饱问题即可。50年代时,“三大改造”后,饮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食品总体上来说还是种类匮乏单调,不能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特别是50后的人对“吃饭问题”更是有着深深的体会。1958年,那一年全国上下开始“大炼钢铁运动”,粮食没人收,烂在地里,家里米缸空了,只能饿肚子。到了1961年又逢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人们的吃饭问题更是到了雪上加霜的地步。由于粮食的严重短缺,人民吃不饱饭,大多数人都得了营养不良浮肿症。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家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那个时候是凭票吃饭,普通居民一个月有27斤粮票,更谈不上什么副食品了。
改革开放后,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了生产力,刺激了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配置粮食资源的方式由计划走向了市场,粮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完善,蔬菜、肉类、水果等食品也开始由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进行调控与配置。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与运输成本的削减也使得各地的食品开始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食品的种类开始丰富,品质开始提高,对外开放则使得国外的各式各样的美食也开始走进国门,人们的营养问题得到了解决。此时,人们在饮食上的追求开始由“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人们对于食品问题的关注开始转向种类、营养与口味。
进入了新世纪以后,食品市场更加繁荣,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人们对食品的追求又由“吃得好”变为了“吃得健康”,在经历过“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以后,国人的科学卫生观念有了极大的进步,开始讲究要多吃蔬菜水果,之前因粮食短缺而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也开始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品的变化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繁荣,是新中国七十年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
从中国人的棚户区逐步消失看百姓住宅巨变
20世纪50年代的住宅,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只要能够遮风避雨,就满足了居住的条件。无论是摇摇欲坠的草屋还是红砖砌成的小平房,都只能用“简陋”二字形容,室内就更无美感可言。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是泥坯房茅草屋,每次遇到刮风下雨连觉都睡不安稳,不是漏风就是漏雨,让全家人提心吊胆。直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百姓的居住条件也越来越好,农村开始零星有洋房出现。而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中国农村里各式小洋房像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现如今,走进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鲜少能见到泥坯房的身影,几乎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洋房,前庭后院的“豪宅”更是越来越常见。还有一部分人赶上了国家“下山脱贫”利好政策,从农村搬到了城市,从平房搬进了商品房。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人口与住房的矛盾日益加大,住房大多是分配的。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住房样式。“筒子楼”往往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因此而得名。它当时也被称作“福利房”,一般是国有或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而建造的住宅建筑,有不少筒子楼是用废弃的办公室或厂房改造而成。
80年代中期,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这意味着“新住房时代”正式开始。90年代中国进入了商品房时代,有着较高档次的住宅还有餐厅、书房、储藏室,卧室以外的居住空间大大扩展。商品房设计的变革,成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进入到21世纪,中国房地产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在居住的选择越来越多,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在追求宽敞的同时,人们对住房又有了美观舒适、节能、防风抗震、环保等需求,希望能够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从步行到家用轿车看中国人的出行巨变
7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交通工具已是不断更新换代,回首交通工具的变迁,也恰恰见证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很不方便。当时全国的道路建设很不健全,城市与城市之间没有便利的交通,坑洼不平的土路仍在各交通要道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道路的不便外,交通工具的落后也是导致交通不便的重要原因。在一般的中小城市和农村,人们出行主要是步行。
过去,城里人出行有三种选择:徒步、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每天上下班,以骑车的人居多。中国人对自行车的感情也许是最为特殊的。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50元左右。这样的价位相当于城市职工平均三个多月的工资。由于收入低,人们除了支付生活必需品外,要想攒下能够买一辆自行车的钱,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就算是攒够了钱,也未必能买到。很多人都知道,当年的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一年里一个单位分不到几张票,排队等候也要排上几年。如此贵重和来之不易的自行车,自然要承担很重要的角色。那时候,自行车的用处很多,上下班、走亲访友、买粮食换煤气罐,都有自行车的功劳。在有些交通不发达的地方,自行车也像现在的摩的一样使用。乘车人跟骑车人谈好价格,坐上自行车的后车架。骑车人就会将乘客送到目的地。挤公交车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必修课。只要你需要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必须学会挤车和忍受挨挤。车少人多,每辆公交车都是严重超员,有时人多得连车门都关不上,司机就把车开起来,再踩一脚刹车,这么一晃动,车里的人就挤得更瓷实了,车门也就关上了。那时候,人们出远门更是麻烦。没有高速公路,一般公路状况也不怎么样,再加上长途汽车很少,铁路运力不足,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通常是人满为患。有人说,那时候天天都是春运。
中國人出行条件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大约用了20多年的时间,因为道路交通的硬件设施需要一个投资兴建的过程。现在,中国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除公交车、地铁外,大部分自行车都已换成摩托车或电动车。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轿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到21世纪初已呈普及之势。此外,人们现在出行已不再局限于上下班或购物,更多是为了休闲旅游。人们出远门的方式也更多地选择飞机、城际快车等交通工具。当然,最方便的还是有车一族,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家人自驾车出去旅游,实在是平常又平常。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现代生活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70年间,我们的祖国由贫穷落后走向了幸福、安定与和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而自豪,为人民的安康幸福而快慰,让我们共同向祖国致敬,向人民致敬,为新中国70年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