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元素,让学生感知美的存在,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精心组织好审美体验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反作用于阅读活动,进而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1-0018-03
【作者简介】何裕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江苏海门,226100)副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建英工作室”成员。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即自身的母语之美。它用学科独有的文化特点与审美情趣,催生着学生的语言发展、审美眼光、家国情怀。基于学科特点,教师理应发挥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教育元素,创造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从而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一、引导发现,培养审美眼光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翻看教材中的选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想象等方法去发现文本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1.品语言之美。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和行文特色。读悟精彩文章,学用精妙语言,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在日复一日的“学用”中被润泽。语言之美,也许美在动词连用,也许美在副词修饰,也许美在词语的新鲜感,也许美在修辞的恰到好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进入文本,真切感受语言之美。
统编语文教材二上《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第一自然段中一系列的动词用得特别精彩。“叶子”“花”的生长用了各不相同的几个动词。“叶子”是“长满”“,花”是“开出”,而“小葫芦”则用了“挂”。这样的表达,既用词准确,又避免了重复无趣。二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正处于从“词语积累”向“句子表达”过渡的关键时期,笔者抓住课文中的动词,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读一读”的方式感受葫芦的喜人长势,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的表达,用“长满”“开出”“挂”进行迁移运用,说说丝瓜的生长。这样的品读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悟情意之美。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关注其学科工具性的同时,让学生听到文字背后作者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意。
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从“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开始,一组组句子气势恢宏、朗朗上口。这些句子妙用修辞,恰到好处地实现了情感表达的铺陈。这样的文字,给学生的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热血之美,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之美。透过文本,学生得到的是超越文字表象的一种生活价值的美的追寻,一种民族的精神与担当,一种生存态度的追问与思考。
3.感结构之美。
名家大作,言意之外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化,往往会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内容。关注结构,学生在惊叹作者构思之妙的同时,更能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读统编语文教材五上《父爱之舟》,不难发现作者在结构安排上的两个特点:一是以倒叙的方法,从梦境切入,按时间顺序回忆了父亲船来船往中,用担心、关心诠释点点滴滴的爱与关怀;二是围绕父爱,以姑父的小船为线索,串起了若干件父亲为“我”做的事,层层深化。这样的结构,既有并列的画面铺陈,又有纵深的主题推进,就像一圈圈漾起的涟漪,带动作者更多情感的浓烈扩散。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审美,就是主体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展开的直接感性把握,既是一种主体发现,更是一种内心认同。
二、设置情境,唤醒审美体验
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创造美,是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意义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好意境,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
1.情境营造。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一书中提出,“意境说”是中国文艺理论的经典,博大精深,蕴含着东方意韵和审美情趣。为儿童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主动积极的素养成长。
以汉字学习为例,悠久丰富的字源字理,复杂多样的偏旁部件往往是儿童学习的障碍。营造一种汉字学习的特别情境,对于初识汉字的儿童来说,是极有意义的。笔者推荐学生看《汉字宫》等大型电视艺术教学片,还借助电教媒体制作汉字教学微视频,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情境视频中感知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在寻根问源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识记。除了视频情境,教师也可以用语言、音乐、画面创设情境,用情境渲染,激活学生的认知,丰富他们的审美。
2.情境参与。
情境教学是理想课堂的途径和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统编语文教材一下《要下雨了》是一篇科普童话。学生要理解“蜻蜓为什么低飞”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整堂的学习时,戴起头饰,化身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在有趣的情境对话中,学生借助小兔子的所见所闻,轻松地了解了蜻蜓低飞的原因,知道了下雨前小鱼、蚂蚁不同于往常的特别表现,并认识了一大批动物界的天气预报员。
情境参与,让课堂变无趣为有趣,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结果必然是深刻又难忘的。
三、亲历探索,获得审美实践
按照皮亞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多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成长变化过程,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审美实践的时机,鼓励他们在自主体验中获得参与创造的快乐,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
1.体验实践。
亲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是领会知识的美、体会思考的美、分享创造的美的过程。
写字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偏旁、部件的卡片,在“摆一摆、拼一拼”中强化对生字结构的记忆。这些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识记,更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汉字的结构之美,一举多得。置身于审美实践中,学生趣味盎然、乐此不疲。
2.体验创造。
在汉语拼音教学时,b、p、q、d因为外形相似,历来是学生拼读与书写的难点。于是,笔者请学生观察每个字母的外形特征创编顺口溜。“听广播,拉天线,先拉天线再广播,bbb。”“画面鼓,打大鼓,打打打,ddd。”“写个小9像气球,大气球,qqq。”......这样的创编活动,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表达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不能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教师要通过种种美的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知、体会、想象和实践体验中实现学科审美能力的发展,促成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1-0018-03
【作者简介】何裕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江苏海门,226100)副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吴建英工作室”成员。
语文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即自身的母语之美。它用学科独有的文化特点与审美情趣,催生着学生的语言发展、审美眼光、家国情怀。基于学科特点,教师理应发挥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教育元素,创造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从而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一、引导发现,培养审美眼光
朱光潜先生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翻看教材中的选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想象等方法去发现文本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1.品语言之美。
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独有的语言风格和行文特色。读悟精彩文章,学用精妙语言,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在日复一日的“学用”中被润泽。语言之美,也许美在动词连用,也许美在副词修饰,也许美在词语的新鲜感,也许美在修辞的恰到好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进入文本,真切感受语言之美。
统编语文教材二上《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第一自然段中一系列的动词用得特别精彩。“叶子”“花”的生长用了各不相同的几个动词。“叶子”是“长满”“,花”是“开出”,而“小葫芦”则用了“挂”。这样的表达,既用词准确,又避免了重复无趣。二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正处于从“词语积累”向“句子表达”过渡的关键时期,笔者抓住课文中的动词,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读一读”的方式感受葫芦的喜人长势,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课文的表达,用“长满”“开出”“挂”进行迁移运用,说说丝瓜的生长。这样的品读过程,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悟情意之美。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关注其学科工具性的同时,让学生听到文字背后作者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意。
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从“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开始,一组组句子气势恢宏、朗朗上口。这些句子妙用修辞,恰到好处地实现了情感表达的铺陈。这样的文字,给学生的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热血之美,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之美。透过文本,学生得到的是超越文字表象的一种生活价值的美的追寻,一种民族的精神与担当,一种生存态度的追问与思考。
3.感结构之美。
名家大作,言意之外的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外化,往往会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内容。关注结构,学生在惊叹作者构思之妙的同时,更能提高谋篇布局的能力。
读统编语文教材五上《父爱之舟》,不难发现作者在结构安排上的两个特点:一是以倒叙的方法,从梦境切入,按时间顺序回忆了父亲船来船往中,用担心、关心诠释点点滴滴的爱与关怀;二是围绕父爱,以姑父的小船为线索,串起了若干件父亲为“我”做的事,层层深化。这样的结构,既有并列的画面铺陈,又有纵深的主题推进,就像一圈圈漾起的涟漪,带动作者更多情感的浓烈扩散。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审美,就是主体以感性观照的方式对审美对象展开的直接感性把握,既是一种主体发现,更是一种内心认同。
二、设置情境,唤醒审美体验
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创造美,是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意义之一。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好意境,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
1.情境营造。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一书中提出,“意境说”是中国文艺理论的经典,博大精深,蕴含着东方意韵和审美情趣。为儿童营造合适的学习情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主动积极的素养成长。
以汉字学习为例,悠久丰富的字源字理,复杂多样的偏旁部件往往是儿童学习的障碍。营造一种汉字学习的特别情境,对于初识汉字的儿童来说,是极有意义的。笔者推荐学生看《汉字宫》等大型电视艺术教学片,还借助电教媒体制作汉字教学微视频,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情境视频中感知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在寻根问源的基础上准确理解识记。除了视频情境,教师也可以用语言、音乐、画面创设情境,用情境渲染,激活学生的认知,丰富他们的审美。
2.情境参与。
情境教学是理想课堂的途径和有效手段。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统编语文教材一下《要下雨了》是一篇科普童话。学生要理解“蜻蜓为什么低飞”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整堂的学习时,戴起头饰,化身小燕子、小鱼、小蚂蚁。在有趣的情境对话中,学生借助小兔子的所见所闻,轻松地了解了蜻蜓低飞的原因,知道了下雨前小鱼、蚂蚁不同于往常的特别表现,并认识了一大批动物界的天气预报员。
情境参与,让课堂变无趣为有趣,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结果必然是深刻又难忘的。
三、亲历探索,获得审美实践
按照皮亞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儿童多处于由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的成长变化过程,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审美实践的时机,鼓励他们在自主体验中获得参与创造的快乐,获得审美能力的发展。
1.体验实践。
亲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是领会知识的美、体会思考的美、分享创造的美的过程。
写字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偏旁、部件的卡片,在“摆一摆、拼一拼”中强化对生字结构的记忆。这些游戏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快速识记,更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汉字的结构之美,一举多得。置身于审美实践中,学生趣味盎然、乐此不疲。
2.体验创造。
在汉语拼音教学时,b、p、q、d因为外形相似,历来是学生拼读与书写的难点。于是,笔者请学生观察每个字母的外形特征创编顺口溜。“听广播,拉天线,先拉天线再广播,bbb。”“画面鼓,打大鼓,打打打,ddd。”“写个小9像气球,大气球,qqq。”......这样的创编活动,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审美观察、审美想象、审美表达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不能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教师要通过种种美的形象、意境,潜移默化地让每一个学生在感知、体会、想象和实践体验中实现学科审美能力的发展,促成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