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了解交响曲
交响曲,来自于古希腊语,意为“共同发出的声音”。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有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二、探究出现欣赏排斥心理的原因
交响乐形成于西方,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西方音乐。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交响乐之父)125首交响套曲的创作实践标志着交响曲走向开始。200多年来交响乐久盛不衰,我们今天听到的“古典”交响音乐实际就是当时流行的音乐,它挣脱了皇室和贵族的束缚,从御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诞生、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在那个土生土长的环境里,从未有人给交响乐戴上“高雅”的桂冠,交响音乐在公众面前也从不板着一幅“严肃”的面孔,它始终是平易近人的。这种为西方民众喜闻乐见的交响音乐来到东方后,一度被套上“高雅”、“严肃”的神秘光环以示尊崇,它被禁锢在高墙深院和神圣殿堂之中,在大众与交响音乐之间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错位,从而阻碍了这种优秀的音乐文化的传播。正如俄国作曲家所说的“音乐欣赏的困难一般在于人们对音乐总是怀有过多的尊敬”。有的人想通过看乐曲解说,听一两遍就领悟音乐的内涵,否则就感到泄气,觉得自己生来就不是听交响乐的料。以上种种情况都造成了学生对交响乐的厌学情绪。
三、找出应对的办法
1.用心聆听
表面上看,音乐欣赏只不过是用耳朵去听,通过听觉去感知某一对象。音乐欣赏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它与一般听觉的认知反映有着本质的不同,确切的说,这是一种“审美的聆听”,从这种聆听中所获得的并不是对某一外在客体物质属性的认识,而是要借助于这个知觉中的客体,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感觉释放出来。只有当意识从日常知觉中摆脱出来,完全进入到由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沉浸在旋律的一起一伏、节奏的一张一弛之中,用内心无声的歌唱来领会每个乐句的韵味,用想像和情感来包容每一个流动着的音符,音乐的美才回呈现在你的面前。音乐欣赏给我们聆听的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细细地去感受,去咀嚼。感觉它的情感,领略它的魅力。安静中用心去聆听能让我们更好的去感受理解、去自由想象。
2.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音乐作品,总凝聚着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要领会作品的内涵,必须了解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个人素质,经历和艺术品位的不同,反映的内容更加大相径庭。在面对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不仅是乐谱层面的文本,而且是活生生的音响文本时,技术层面的分析往往远不能说明这个具体作品的本质,我们只有把那位作家放进去,把他的创作起因、目的、经过、修改、定稿等,作家的思想理念、风格特点、其它创作,甚至他的生活经历、性格和处世方法等有关(或“无关”)的一切,还可以包括于这个作品有关的表演、批评、演变等接受环节都联系起来,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这个作品。
3.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注意作品的标题性和无标题性)
交响乐作为器乐作品之一,有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之分。标题有时只有一个题目,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有的标题是指说明作品内容的一段文字。
对于有标题的音乐,我们能够根据标题的提示,通过想象去捕捉某些具体的视觉形象。比如《展览会上的图画》第六分曲《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从音响上看,它只包含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稳健,节奏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慌张,忙乱,节奏细碎并带有退缩感。假如没有任何标题指示,我们将会对此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但作曲家却早以告诉人们,他的作品是以一幅画为摹本,表现的是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所以,听众将会自然地跟随着标题的提示去进行联想。这样,我们就似乎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画中的形象。
4.熟悉乐曲的主题
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还是近现代的交响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的音乐形象。主要的音乐形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多次出现在乐曲中。主要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带有特征,有的是在旋律上,有的是在节奏上,有的是和声的序列或和弦的展开,有的还会通过某种特性的乐器表现出来,它是乐曲的精华,常能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在交响乐中,引子以后一般就要出现这个音乐形象,它或原样地重复或改头换面地重复,当经历一个较大的演变过程后,往往要进入原样重复的阶段,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这个形象还会多次进行“闪现”。在欣赏交响乐时,注意辨认这些形象,把握它的情绪特征,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十分容易了。如果一开始就不能辨认音乐的旋律,又不能自始自終地追随它们的行踪,只是模糊地感觉到音乐的存在,这样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如果能够辨认一首首曲调,则意味着欣赏者知道自己正在听的音乐是哪个部分,并很有可能知道此后将听到什么,这比单纯的喜欢听音乐又深入了一层,这样在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就会得到更多收获,得到更多情感和乐趣。学习乐曲主题可以在欣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欣赏过程中进行。
另外,在鼓励多听的过程中,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也尤为关键。在欣赏教学中,无论是以教师的趣味与想象限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还是到另一个极端,一味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任意感受”以致教师放弃指导,都是不可取的。欣赏过程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但是音乐教师的职责不是对“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一声“由他去吧,主观偏爱”,而应抓住“哈姆雷特”的共性,像英国美学理论家安妮·谢泼德在其《美学:艺术哲学引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做一点“说服”的工作 。应该总结成熟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运用的某些表现法则或对法则的突破。而对教师的解释是否有理有据的最可靠的检验,是学生们是否能够以这种解释所提供的方式来听赏这首乐曲。有学者说得好,审美是“无法之法”,但不是“无法无天”,而仍需要在“无法”的体验中寻绎一种“法度”。
责任编辑 邱 丽
交响曲,来自于古希腊语,意为“共同发出的声音”。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体裁特点,由庞大的管弦乐队演奏的宏大套曲(是由若干在结构上各自独立、音乐性质上互相对比的部分组合而成的特殊曲式)形式的音乐作品。由于交响乐曲式结构宏大,乐队庞大齐全,有强大的音响力量,加上丰富多彩的音乐千变万化,管弦乐队的表现力能得到高度发挥,因此意蕴深远,善于表现神秘、丰富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的描绘更是有独特的色彩效果。因此,交响乐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有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二、探究出现欣赏排斥心理的原因
交响乐形成于西方,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西方音乐。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交响乐之父)125首交响套曲的创作实践标志着交响曲走向开始。200多年来交响乐久盛不衰,我们今天听到的“古典”交响音乐实际就是当时流行的音乐,它挣脱了皇室和贵族的束缚,从御用走向大众的过程中诞生、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在那个土生土长的环境里,从未有人给交响乐戴上“高雅”的桂冠,交响音乐在公众面前也从不板着一幅“严肃”的面孔,它始终是平易近人的。这种为西方民众喜闻乐见的交响音乐来到东方后,一度被套上“高雅”、“严肃”的神秘光环以示尊崇,它被禁锢在高墙深院和神圣殿堂之中,在大众与交响音乐之间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错位,从而阻碍了这种优秀的音乐文化的传播。正如俄国作曲家所说的“音乐欣赏的困难一般在于人们对音乐总是怀有过多的尊敬”。有的人想通过看乐曲解说,听一两遍就领悟音乐的内涵,否则就感到泄气,觉得自己生来就不是听交响乐的料。以上种种情况都造成了学生对交响乐的厌学情绪。
三、找出应对的办法
1.用心聆听
表面上看,音乐欣赏只不过是用耳朵去听,通过听觉去感知某一对象。音乐欣赏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活动,它与一般听觉的认知反映有着本质的不同,确切的说,这是一种“审美的聆听”,从这种聆听中所获得的并不是对某一外在客体物质属性的认识,而是要借助于这个知觉中的客体,把自己内心的某些感觉释放出来。只有当意识从日常知觉中摆脱出来,完全进入到由乐音表象所构筑的感性世界中去,沉浸在旋律的一起一伏、节奏的一张一弛之中,用内心无声的歌唱来领会每个乐句的韵味,用想像和情感来包容每一个流动着的音符,音乐的美才回呈现在你的面前。音乐欣赏给我们聆听的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需要我们用心慢慢地,细细地去感受,去咀嚼。感觉它的情感,领略它的魅力。安静中用心去聆听能让我们更好的去感受理解、去自由想象。
2.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
音乐作品,总凝聚着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要领会作品的内涵,必须了解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作曲家由于生活时代,环境,个人素质,经历和艺术品位的不同,反映的内容更加大相径庭。在面对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音乐作品——不仅是乐谱层面的文本,而且是活生生的音响文本时,技术层面的分析往往远不能说明这个具体作品的本质,我们只有把那位作家放进去,把他的创作起因、目的、经过、修改、定稿等,作家的思想理念、风格特点、其它创作,甚至他的生活经历、性格和处世方法等有关(或“无关”)的一切,还可以包括于这个作品有关的表演、批评、演变等接受环节都联系起来,才有可能真正深入地了解这个作品。
3.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注意作品的标题性和无标题性)
交响乐作为器乐作品之一,有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之分。标题有时只有一个题目,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有的标题是指说明作品内容的一段文字。
对于有标题的音乐,我们能够根据标题的提示,通过想象去捕捉某些具体的视觉形象。比如《展览会上的图画》第六分曲《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从音响上看,它只包含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稳健,节奏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慌张,忙乱,节奏细碎并带有退缩感。假如没有任何标题指示,我们将会对此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但作曲家却早以告诉人们,他的作品是以一幅画为摹本,表现的是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所以,听众将会自然地跟随着标题的提示去进行联想。这样,我们就似乎能从音乐中感受到画中的形象。
4.熟悉乐曲的主题
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还是近现代的交响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的音乐形象。主要的音乐形象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多次出现在乐曲中。主要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带有特征,有的是在旋律上,有的是在节奏上,有的是和声的序列或和弦的展开,有的还会通过某种特性的乐器表现出来,它是乐曲的精华,常能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在交响乐中,引子以后一般就要出现这个音乐形象,它或原样地重复或改头换面地重复,当经历一个较大的演变过程后,往往要进入原样重复的阶段,在最后的结尾部分,这个形象还会多次进行“闪现”。在欣赏交响乐时,注意辨认这些形象,把握它的情绪特征,对音乐的理解也就十分容易了。如果一开始就不能辨认音乐的旋律,又不能自始自終地追随它们的行踪,只是模糊地感觉到音乐的存在,这样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如果能够辨认一首首曲调,则意味着欣赏者知道自己正在听的音乐是哪个部分,并很有可能知道此后将听到什么,这比单纯的喜欢听音乐又深入了一层,这样在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就会得到更多收获,得到更多情感和乐趣。学习乐曲主题可以在欣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欣赏过程中进行。
另外,在鼓励多听的过程中,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也尤为关键。在欣赏教学中,无论是以教师的趣味与想象限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还是到另一个极端,一味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任意感受”以致教师放弃指导,都是不可取的。欣赏过程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但是音乐教师的职责不是对“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一声“由他去吧,主观偏爱”,而应抓住“哈姆雷特”的共性,像英国美学理论家安妮·谢泼德在其《美学:艺术哲学引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做一点“说服”的工作 。应该总结成熟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运用的某些表现法则或对法则的突破。而对教师的解释是否有理有据的最可靠的检验,是学生们是否能够以这种解释所提供的方式来听赏这首乐曲。有学者说得好,审美是“无法之法”,但不是“无法无天”,而仍需要在“无法”的体验中寻绎一种“法度”。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