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该标准十分重视隋感态度对习作的影响,突出地强调了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若骛旁义,虽非背道,已成异趋,终其身达理真、情切、意达之目的,亦未可知也。”如果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让学生叙其经历过的应该说不会太难。然而,一提作文,小学生就头疼,产生畏难心理。
一、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成因
1.教师的随意性——导致作文材料的虚构。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小学生作文要求过高,丢开了范文或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学习文章的思路和描述手法进行作文。这样,学生难免有措手不及之感。另外,教师常常用报刊上发表的习作标准来要求学生:有意义、立意新、构思巧,引起学生对高要求的恐惧心理,增加了作文的心理负担,挫伤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于是,随意虚构,把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当作“新”,导致作文材料步入“假、大、空”的误区。
2.家长的限制性——导致作文内容的枯竭。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过高,要求越多,限制就越大。面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面对周围家长的“多餐”,唯恐自己的子女会落伍就竞相开小灶,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作文辅导班、奥林匹克班、请家教、做AB卷。学生奔波于家庭与学校之间,他们的生活只限于两点一线之间。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伴随着学习的不是求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求知的不安和恐惧。削弱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笔者曾对105名小学生做过一次作文心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其中“感到没有材料写”的有43入,占44.7%,“感到有话写不出”的有41人,占38.1%。“言之无物”“有物不会言”是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心理障碍。
3.学生的被动性——导致作文过程的乏味。学生把习作当作苦差事,在作文时,由于采取应付的态度,持以厌倦、懈怠等消极态度,即使贴近生活的作文也只当作任务来完成,作文是“奉命之作”“应试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他们没有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视为一种能够显示自己创造力的过程。于是,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写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不是没有材料,也不是分析能力差,关键是缺乏一种积极参与、大胆驾驭、努力创造的心态。于是,一切活动都是在“迫不得已”的心态下进行的。没有利用作文的特点,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二、消除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措施
1.拓展题目的范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可见,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必须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如果用发表在报刊上的习作的高标准来要求,自然觉得“不怎么样”,“没有多大意思”。其实,应当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首创精神,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保护他们的作文积极性。只要内容健康,学生又觉得有趣、愿写,就可以让他们写。
让学生有话可写。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同一个机床上“复制”出来的规格相同的“零件”。作文题目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且写作时不可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可能踩着自己过去的脚印走,而是让学生用笔来宣泄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用文字贮藏自己不忍忘却的瞬间。如刚接六年级一班时,第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了解的恐怕就是我们自己了,但是你真的说得清自己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在这篇作文中,希望你尽量写出自己最有个性的方面,表现你的独创精神。文体和字数不限。
让学生有话想写。过去我们的命题往往是单向和单一性的,即教师出题学生做,只有一个题目,感兴趣、不感兴趣都得写,结果造成“老师逼,学生憋”的局面。其实,写作时,可以适量搞一些不拘题材、不拘体裁、学生自由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可直接用看、问、摸等感知到的内容作题目,让学生有感而发,化“虚”为实。启发想象类的作文可用图片、投影、录像等方式出示内容,弥补学生写作材料匮乏的缺陷。也可借鉴他山之石,抒己之感。化陌生为熟悉,抽象为具体,适时点拨,教之撬起地球的一个“支点”,化“遵命”为“自由”,让学生走入第二课堂,在大自然中自由地观察、思考、寻求写作素材,充实丰富“脑库”,提出写作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说出各自拟订的题目,再选择自己能用的题目去写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拓宽活动的空间。要学生写作文有话可写,就要看储存在胸中的生活素材。南宋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师都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他们才会去阅读、去观察,接触生活,走向自然,触动灵感,激发兴趣,把生活素材储藏在胸中,才会“言之有物”。
通过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不断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可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应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鼓励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摘抄整理,并写上简要批注或感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作文素材也会因此由学生自己创造出来。
通过体验提供丰富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去听、去观察,才能由“物”(凭借观察)到“意”(凭借思维)再到“文”(运用语言文字再现客观事物)。学生只有将他们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熟悉生活、关心生活、留心观察的人事景物,通过自我情绪的体验,才能发现有意义的题材并写出来。学生只有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归类整理,才能使素材由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学生通过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在写作时才能及时提取。
3.开放作文的评改。学生拿到作文之后,往往一看分数,二看批语,三看改动。也就是说,学生是被动修改。教师要利用评改去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强化写作的动机。通过及时的批改和指导性讲评,让学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获得写作的教益,产生新的期望,推动写作能力的提高。
开放评分的方法。通常教师采用“低分政策”,甚至用压分的手段来迫使学生重视作文,其实这是一种“失败政策”——让学生不断地经受失败的挫折,最后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教师应善于利用分数规律去调节学生写作的情绪,保持学生写作的亢奋状态。
笔者在作文评分时尝试采用了以下方法:A.专项得分。比如菜次习作先就书窍给分,只宴书写认真,就可以给高的分数。给分的项目有标点、选材、语言、结构、字数等,只要能达到指定的要求,就给予相应的分数。B.加项得分。每次作文讲评过后,能就自己的习作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或重新修改写作,就给以加分。c.奖励得分。如果有文章在校刊发表就加5分,有文章在市级报刊发表加10分,有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本学期作文就优秀。利用分数,特别是学生的发表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成功激发其更高的追求。
参与作文的评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教师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改能力后,让学生自己边看边想、边读边听、边抄边查中发现问题,予以增、删、换。实践证明,“在作文中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从修改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卓有成效的。叶老曾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评改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可取之处都要予以褒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自信,并使体验和自信延续下去。
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到“主动”,自然而然地消除作文的“畏难”心理。
一、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成因
1.教师的随意性——导致作文材料的虚构。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小学生作文要求过高,丢开了范文或让学生去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学习文章的思路和描述手法进行作文。这样,学生难免有措手不及之感。另外,教师常常用报刊上发表的习作标准来要求学生:有意义、立意新、构思巧,引起学生对高要求的恐惧心理,增加了作文的心理负担,挫伤了他们作文的积极性。于是,随意虚构,把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当作“新”,导致作文材料步入“假、大、空”的误区。
2.家长的限制性——导致作文内容的枯竭。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值过高,要求越多,限制就越大。面对当今社会的人才竞争,面对周围家长的“多餐”,唯恐自己的子女会落伍就竞相开小灶,利用双休日、寒暑假送孩子上作文辅导班、奥林匹克班、请家教、做AB卷。学生奔波于家庭与学校之间,他们的生活只限于两点一线之间。过高的期望值使孩子伴随着学习的不是求知的快乐和幸福,而是求知的不安和恐惧。削弱已形成的学习动机。笔者曾对105名小学生做过一次作文心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其中“感到没有材料写”的有43入,占44.7%,“感到有话写不出”的有41人,占38.1%。“言之无物”“有物不会言”是造成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心理障碍。
3.学生的被动性——导致作文过程的乏味。学生把习作当作苦差事,在作文时,由于采取应付的态度,持以厌倦、懈怠等消极态度,即使贴近生活的作文也只当作任务来完成,作文是“奉命之作”“应试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他们没有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视为一种能够显示自己创造力的过程。于是,包括成绩较好的学生一写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产生畏难情绪。他们不是没有材料,也不是分析能力差,关键是缺乏一种积极参与、大胆驾驭、努力创造的心态。于是,一切活动都是在“迫不得已”的心态下进行的。没有利用作文的特点,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内在原因之一。
二、消除小学生作文畏难心理的措施
1.拓展题目的范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心理学家也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可见,有兴趣就有作文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作文的潜力。必须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如果用发表在报刊上的习作的高标准来要求,自然觉得“不怎么样”,“没有多大意思”。其实,应当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首创精神,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保护他们的作文积极性。只要内容健康,学生又觉得有趣、愿写,就可以让他们写。
让学生有话可写。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同一个机床上“复制”出来的规格相同的“零件”。作文题目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说,且写作时不可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也不可能踩着自己过去的脚印走,而是让学生用笔来宣泄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用文字贮藏自己不忍忘却的瞬间。如刚接六年级一班时,第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的文章: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了解的恐怕就是我们自己了,但是你真的说得清自己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在这篇作文中,希望你尽量写出自己最有个性的方面,表现你的独创精神。文体和字数不限。
让学生有话想写。过去我们的命题往往是单向和单一性的,即教师出题学生做,只有一个题目,感兴趣、不感兴趣都得写,结果造成“老师逼,学生憋”的局面。其实,写作时,可以适量搞一些不拘题材、不拘体裁、学生自由创作的形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可直接用看、问、摸等感知到的内容作题目,让学生有感而发,化“虚”为实。启发想象类的作文可用图片、投影、录像等方式出示内容,弥补学生写作材料匮乏的缺陷。也可借鉴他山之石,抒己之感。化陌生为熟悉,抽象为具体,适时点拨,教之撬起地球的一个“支点”,化“遵命”为“自由”,让学生走入第二课堂,在大自然中自由地观察、思考、寻求写作素材,充实丰富“脑库”,提出写作的范围和要求,让学生说出各自拟订的题目,再选择自己能用的题目去写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拓宽活动的空间。要学生写作文有话可写,就要看储存在胸中的生活素材。南宋诗人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师都得益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他们才会去阅读、去观察,接触生活,走向自然,触动灵感,激发兴趣,把生活素材储藏在胸中,才会“言之有物”。
通过阅读提供丰富的源泉。除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不断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可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应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作用。鼓励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摘抄整理,并写上简要批注或感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动脑、动手,作文素材也会因此由学生自己创造出来。
通过体验提供丰富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去听、去观察,才能由“物”(凭借观察)到“意”(凭借思维)再到“文”(运用语言文字再现客观事物)。学生只有将他们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熟悉生活、关心生活、留心观察的人事景物,通过自我情绪的体验,才能发现有意义的题材并写出来。学生只有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归类整理,才能使素材由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学生通过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在写作时才能及时提取。
3.开放作文的评改。学生拿到作文之后,往往一看分数,二看批语,三看改动。也就是说,学生是被动修改。教师要利用评改去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强化写作的动机。通过及时的批改和指导性讲评,让学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获得写作的教益,产生新的期望,推动写作能力的提高。
开放评分的方法。通常教师采用“低分政策”,甚至用压分的手段来迫使学生重视作文,其实这是一种“失败政策”——让学生不断地经受失败的挫折,最后导致作文教学的失败。教师应善于利用分数规律去调节学生写作的情绪,保持学生写作的亢奋状态。
笔者在作文评分时尝试采用了以下方法:A.专项得分。比如菜次习作先就书窍给分,只宴书写认真,就可以给高的分数。给分的项目有标点、选材、语言、结构、字数等,只要能达到指定的要求,就给予相应的分数。B.加项得分。每次作文讲评过后,能就自己的习作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或重新修改写作,就给以加分。c.奖励得分。如果有文章在校刊发表就加5分,有文章在市级报刊发表加10分,有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本学期作文就优秀。利用分数,特别是学生的发表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成功激发其更高的追求。
参与作文的评改。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教师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改能力后,让学生自己边看边想、边读边听、边抄边查中发现问题,予以增、删、换。实践证明,“在作文中训练学生的修改能力,从修改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卓有成效的。叶老曾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评改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点可取之处都要予以褒扬,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自信,并使体验和自信延续下去。
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到“主动”,自然而然地消除作文的“畏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