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知识非常繁杂,而且存在很多的历史矛盾甚至是谜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会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却出现了“零问题、零提问”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对于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思维意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问题意识的养成,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不懂的问题及时思考,从而为历史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00-02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内容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们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通过对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问题意识还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进行提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现阶段课程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1.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较强。
根据对历史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抑制学生们思维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教学时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其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传授课本中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也就不用说形成问题意识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提问的意识,从而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制约性的发展模式。
2.缺少良好的问题提问环境。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而且,对于初中的历史教学现状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置较为紧张,相关的教学内容又较为繁重,教师一般很难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提问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课程内容了解较为透彻,但是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没有全面的了解,这种现状的出现也为良好环境的营造造成了制约性。因此,对于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地鼓励及引导。
3.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们的发展。
对学生们所学知识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考核也是影响学生们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而言,整个教学评价系统相对较为单一,其考核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并不利于学生们问题思维意识的形成。基本的现状就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分数,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学生及相关教师就会将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问题设置环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很多想法,同时也会在课堂上提出与课程内容不相关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问题提问环境,激发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们质疑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们形成问题意识的重要保障。在课程设置时,无论是课前内容的导入还是环节的互动,都要经过历史教师的主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课程中《科举制的创立》的课程内容时,历史教师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播放一段视频,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们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程的提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们提问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们共同讨论,从而为整个历史课程的学习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3.为学生们的提问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這就需要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之中。相关历史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充分的提问机会,让学生们形成主动提问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而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走出阴霾。对于存在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鼓励他们克服心理恐惧,从而让其敢于开口提问。当然,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非常艰难,教师可以鼓励,但绝不能逼迫或威胁,这样不仅违背师德,还容易产生反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提问环境的设定,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找到优化的问题解决方式,从而为学生们历史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自觉地去学去思,我们的学生才会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持久不竭的创新动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200-02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内容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的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们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通过对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实现提问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问题意识还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主动进行提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现阶段课程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1.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较强。
根据对历史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抑制学生们思维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教学时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其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传授课本中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也就不用说形成问题意识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失去主动提问的意识,从而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制约性的发展模式。
2.缺少良好的问题提问环境。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计划,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中的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而且,对于初中的历史教学现状而言,由于课程内容设置较为紧张,相关的教学内容又较为繁重,教师一般很难为学生们营造一种提问的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师对课程内容了解较为透彻,但是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没有全面的了解,这种现状的出现也为良好环境的营造造成了制约性。因此,对于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教师进行及时地鼓励及引导。
3.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们的发展。
对学生们所学知识的评价以及对教师教学内容的考核也是影响学生们问题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而言,整个教学评价系统相对较为单一,其考核的内容一般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这种教学评价模式的建立并不利于学生们问题思维意识的形成。基本的现状就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分数,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学生及相关教师就会将知识传授作为主要的课程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问题设置环节。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思维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很多想法,同时也会在课堂上提出与课程内容不相关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出现,才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问题提问环境,激发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为学生们质疑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们形成问题意识的重要保障。在课程设置时,无论是课前内容的导入还是环节的互动,都要经过历史教师的主设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课程中《科举制的创立》的课程内容时,历史教师在课程导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形式,播放一段视频,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让学生们根据相关的内容进行课程的提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们提问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们共同讨论,从而为整个历史课程的学习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3.为学生们的提问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這就需要引导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之中。相关历史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充分的提问机会,让学生们形成主动提问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从而为学生们问题意识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走出阴霾。对于存在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鼓励他们克服心理恐惧,从而让其敢于开口提问。当然,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非常艰难,教师可以鼓励,但绝不能逼迫或威胁,这样不仅违背师德,还容易产生反作用。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提问环境的设定,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提问,找到优化的问题解决方式,从而为学生们历史知识的学习提供充分的保证,同时,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自觉地去学去思,我们的学生才会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持久不竭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