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典籍中的“介马”一词许多地方都解释为“甲马”即“给马披甲”。本文认为这种解释方法欠妥,试图从音韵学的角度探讨“介马”的释义。
关键词:介马;甲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 马
《左传·成公二年》中描写了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一次著名的战役——齐晋鞌之战。文章集中展现了齐师的骄傲轻狂,晋军的同仇敌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最终结果——“齐师败绩”。文章在表现齐顷公的轻敌狂妄时,有这样一句话:“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其中的“介马”一词许多地方都解释为“甲马”即“给马披甲”。如:
王力《古代汉语》:“介,甲,这里用如动词。不介马,不给马披甲。”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不介马,马不披甲。”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甲,铠甲,给……披铠甲。如《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笔者認为这种解释欠妥当。
“介”字确实有“甲,给……披铠甲”的意思,如《吕氏春秋·察微》:“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许维遹注“介,甲也,做小铠着其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栾、高、陈、鲍之徒,介庆氏之甲。”杨伯峻注“盖庆氏之士既释甲,四族之徒因取而着之。”据此,“不介马而驰之”中的“介马”能够解释为“给马披甲”。古代的车马在战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国家势力的大小也以战车的多少作为衡量的依据,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作战时为了防止马受伤而误了战事,战马通常要披上甲。
因此,表面上看,“介马”解释为“甲马”似乎是合理的。但其实不然。此处的“介”字实际通“<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介马”,即“<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意思是把马尾巴绾起来。
《说文·马部》:“<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系马尾也。从马介声。”段玉裁说:“此当依《玉篇》作‘结马尾’。《广韵》作‘马尾结’。《释文》‘<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音介,马尾髻也’。按:远行必结其马尾。《左传》‘不介马而驰之’,疑即古文‘<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字。”另外,扬雄《太玄经·太玄文》:“车车令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可以周天下。”范望注:“<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尾结也。”又《说文·系部》:“纷,马尾韬也。”段玉裁注:“扬子言‘车车令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谓结束马尾也,韬之而后结之。”
由此证明,古代驾车出行时,马尾是要打成髻绾起来的。为何如此呢?因为车马是我国古代陆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用于行路、狩猎、作战的车都是靠马牵引的,马尾若拖得过长,行走时有可能会缠绊在矮小的灌木上。所以,出行时要把马尾打成髻绾起来。这一做法今天亦如此。例如在农村,我们还会碰到用来拉车的马的尾巴被绾起来的现象。
此外,将“介马”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更能体现文章的前后连贯性。
《左传·成公二年》中有这样一句话:“‘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读者一致认为这句话表现了齐顷公的轻敌狂妄。如果只是要表现齐师的轻敌狂妄,齐顷公的一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不介马而驰之”呢?其实,此处的“不介马而驰之”(不把马尾巴绾起来就赶着马快跑),是为后文中“骖絓于木而止”的出现做铺垫的。
“齐师败绩”以后,齐顷公与部将们驾车回逃,结果“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骖絓于木而止”又是何义呢?理解这一句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絓”字之义。“絓”《说文解字》:“絓,繭滓絓頭也”.段玉裁注:“谓缫丝时,茧丝成结,有所絓碍。《集韵·类篇》“絓,絓头也。”即“结头”。由此,絓可以引申为“绊住”。所以,“骖絓于木而止”是说:(由于马的尾巴没有被结起来,在狂奔中,)骖马的尾巴纠缠在灌木上,马被绊住了,而后就停了下来。而负责战争中力役之事的车右逢丑父又恰巧有伤在身,不能下去推车。结果,他们被晋军追上了。要不是逢丑父事先“与公易位”,此时的齐顷公定会被晋军逮个正着。可见,战前齐顷公骄傲轻敌的态度使他觉得:自己定胜晋军,区区结马尾之事,何足挂齿。故“不介马而驰之。”而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所谓细小的疏乎,直接导致了“骖絓于木而止”,使得齐顷公险些作了晋军的俘虏。由此可见,造成齐顷公逃跑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没有“<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而不是没有“甲马”。因此,从文章的前后联系看,“介马”也应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
综上所述,我认为《左传·成公二年》中“不介马而驰之”的“介马”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较之释为“甲马”更确切。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词典》王力.商务印书馆,2005.
[2]《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中华书局,1990.
[3]《吕氏春秋》王启才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5]《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何立群,女,辽宁辽阳人,盘锦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介马;甲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 马
《左传·成公二年》中描写了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一次著名的战役——齐晋鞌之战。文章集中展现了齐师的骄傲轻狂,晋军的同仇敌忾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最终结果——“齐师败绩”。文章在表现齐顷公的轻敌狂妄时,有这样一句话:“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其中的“介马”一词许多地方都解释为“甲马”即“给马披甲”。如:
王力《古代汉语》:“介,甲,这里用如动词。不介马,不给马披甲。”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不介马,马不披甲。”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甲,铠甲,给……披铠甲。如《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笔者認为这种解释欠妥当。
“介”字确实有“甲,给……披铠甲”的意思,如《吕氏春秋·察微》:“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季氏为之金距。”许维遹注“介,甲也,做小铠着其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栾、高、陈、鲍之徒,介庆氏之甲。”杨伯峻注“盖庆氏之士既释甲,四族之徒因取而着之。”据此,“不介马而驰之”中的“介马”能够解释为“给马披甲”。古代的车马在战争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国家势力的大小也以战车的多少作为衡量的依据,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等。作战时为了防止马受伤而误了战事,战马通常要披上甲。
因此,表面上看,“介马”解释为“甲马”似乎是合理的。但其实不然。此处的“介”字实际通“<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介马”,即“<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意思是把马尾巴绾起来。
《说文·马部》:“<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系马尾也。从马介声。”段玉裁说:“此当依《玉篇》作‘结马尾’。《广韵》作‘马尾结’。《释文》‘<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音介,马尾髻也’。按:远行必结其马尾。《左传》‘不介马而驰之’,疑即古文‘<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字。”另外,扬雄《太玄经·太玄文》:“车车令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可以周天下。”范望注:“<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尾结也。”又《说文·系部》:“纷,马尾韬也。”段玉裁注:“扬子言‘车车令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谓结束马尾也,韬之而后结之。”
由此证明,古代驾车出行时,马尾是要打成髻绾起来的。为何如此呢?因为车马是我国古代陆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用于行路、狩猎、作战的车都是靠马牵引的,马尾若拖得过长,行走时有可能会缠绊在矮小的灌木上。所以,出行时要把马尾打成髻绾起来。这一做法今天亦如此。例如在农村,我们还会碰到用来拉车的马的尾巴被绾起来的现象。
此外,将“介马”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更能体现文章的前后连贯性。
《左传·成公二年》中有这样一句话:“‘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读者一致认为这句话表现了齐顷公的轻敌狂妄。如果只是要表现齐师的轻敌狂妄,齐顷公的一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就足够了,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不介马而驰之”呢?其实,此处的“不介马而驰之”(不把马尾巴绾起来就赶着马快跑),是为后文中“骖絓于木而止”的出现做铺垫的。
“齐师败绩”以后,齐顷公与部将们驾车回逃,结果“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骖絓于木而止”又是何义呢?理解这一句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絓”字之义。“絓”《说文解字》:“絓,繭滓絓頭也”.段玉裁注:“谓缫丝时,茧丝成结,有所絓碍。《集韵·类篇》“絓,絓头也。”即“结头”。由此,絓可以引申为“绊住”。所以,“骖絓于木而止”是说:(由于马的尾巴没有被结起来,在狂奔中,)骖马的尾巴纠缠在灌木上,马被绊住了,而后就停了下来。而负责战争中力役之事的车右逢丑父又恰巧有伤在身,不能下去推车。结果,他们被晋军追上了。要不是逢丑父事先“与公易位”,此时的齐顷公定会被晋军逮个正着。可见,战前齐顷公骄傲轻敌的态度使他觉得:自己定胜晋军,区区结马尾之事,何足挂齿。故“不介马而驰之。”而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所谓细小的疏乎,直接导致了“骖絓于木而止”,使得齐顷公险些作了晋军的俘虏。由此可见,造成齐顷公逃跑失败的直接原因是没有“<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而不是没有“甲马”。因此,从文章的前后联系看,“介马”也应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
综上所述,我认为《左传·成公二年》中“不介马而驰之”的“介马”释为“<D:\书\排版\速读·上旬201512\速读排版12上定稿打包\Image\image12.png>马”较之释为“甲马”更确切。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词典》王力.商务印书馆,2005.
[2]《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中华书局,1990.
[3]《吕氏春秋》王启才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5]《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
何立群,女,辽宁辽阳人,盘锦市第一初级中学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