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鹤岗市林业局多年来商品林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数据分析,探索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商品林定向培育的技术措施,以期能以最少的林地(一般商品林面积占林业用地的25-30%即可满足需要),生产出最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品材和林产品,实现商品林的最佳效益。
【关键词】商品林;经营措施
1.商品林建设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
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达4,666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投入不足,研究和开发严重滞后,培育技术缺乏,从而导致经营粗放,林分生产力低下,使得现有的人工林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林业用地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针阔比为56:44)。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林分质量差并呈下降趋势;三是分布不均;四是林分结构不合理;五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六是开发利用过度,后备资源危机加重。因此,木材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尖锐,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势在必行,战略意义重大。
据统计,近年我国木材年缺额3000-4000万立方米,近期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为了弥补缺口,国家不得不拿出相当的外汇进口木材和林产品,但是,国家长期高额外汇支出不符合我国国情。据预测,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建设用材最大缺口将由4000万立方米上升到9000万立方米。但是,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临诸多问题,如林分生产力低、地力衰退、经营粗放、加工技术落后、木材税收沉重等。仅从生产力来看,我国人工林的生产力不及现有天然林的一半,而且远低于世界上人工造林发达国家的水平,尚不具备取代天然林生产功能的能力。面对天然林保护和木材供应双重压力,人工林肩负的任务已大大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主要依赖于有效的研究和开发。商品林基地的培育已成为我省环境建设和木材供应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省位于我国温带气候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无霜期较短,100天左右,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是我国北方发展商品林基地的重要区域。可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杨树类轮伐期为15-20年,落叶松类轮伐期为20-30年,为我省商品林建設提供了保障。
2.商品林建设原则
(1)商品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新建与改建相结合。
(3)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供应变化,合理配置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原料林基地建设与发展后续利用一体化。
(4)遵循生态经济原则,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同时,兼顾生态与社会效益。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区域发展,规模经营,定向培育,定向利用。
(6)依靠科学技术,突出科技保障,科学培育,集约经营。
3.商品林的营建措施
3.1适地适树,优质壮苗
(1)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因地选树,即根据现有地块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二是因树选地,即根据现有树种,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地块。适地适树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前提。
(2)坚持优质壮苗。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苗木除杨树使用无性繁殖苗木外,其他均使用实生苗。杨树品种繁多,适应在东部山区栽植的尤以小黑杨为佳,这是经过多年实践筛选出来的。例如:2002年鹤岗市郊营造的1000余亩小黑杨,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90%以上。现平均胸径10.5厘米左右,最粗达14厘米,树高平均10米左右,15年即可主伐见效。
3.2合理密度,混交造林
合理的初植密度和相容树种混交,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壤肥力和营养空间,提高林地生产力。据研究资料表明,混交林生产力比纯林高1.5-2倍。彼此相容,适合混交的树种有水落、水红、杨桦混交造林,混交形式行混为佳,混交比例2∶2为宜,便于实际操作和发挥树种间的边缘效应。混交林林分稳定性强,可以增强防御自然灾害(如病虫鼠害、火灾等)的能力,同时有利于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例如:鹤岗市红旗林场1990年以来营造的水曲柳、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树种间相得益彰,长势十分喜人,并且水曲柳长势明显好与落叶松,体现出乡土树种的优势。另外,从长远和病虫害预防上看杨树不宜营造大面积纯林,有条件的可造白桦、杨树混交林。
3.3细致整地,顶浆造林
造林前需细致整地,大面积山地造林以穴状整地为主,特殊地块或树种可以采用鱼鳞坑整地。造林宜在春季进行,一般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20厘米深时开始,按着先阳坡后阴坡,选熟地(退耕地、荒山荒地)后生地(采伐迹地等),先浅山区后深山区,先萌动早的树种后萌动晚的树种顺序进行造林。东部山区一般造林在5月5日前后结束,造林持续时间不超过20天,以确保造林时土壤墒情饱满,做到顶浆造林。顶浆造林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3.4应用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商品林建设尤其需要科技的支撑。一是应用ABT生根粉浸根、蘸根技术造林,可以促进苗木生根,尤其是不易成活的红松、云杉等树种,使用ABT生根粉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使用保水剂用于干旱、土壤瘠薄地块造林,可以保证苗木成活。三是实行林农复合经营,实现林茂粮丰。即在林分郁闭前的3年内,进行林粮、林药间作。复合经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促进林木生长,而且能够降低造林成本,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与商品林培育目的是一致的。
3.5抚育管护措施
林分郁闭前的幼林抚育方式、方法、次数、时间等,视不同树种按省颁《造林技术规程》执行即可。树速生丰产林,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施肥、浇水等措施,加速林木生长。另外,应注意搞好病虫鼠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造林3-5年郁闭成林后,经成林检查验收合格,移交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这一时期方要是加强森林保护工作,设置防火隔离带(宽30-50米),预防森林火灾,加强巡逻管护,防止人畜危害。[科]
【参考文献】
[1]白云庆等著.测树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7.
[2]雷锡禄著.中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对策,1992.
[3]邓安邦著.国内外商品林建设的现状分析.森林工程,2003(19).
[4]孙时轩等著.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5]孙长贵等著.分类经营后的森林培育问题,黑龙江林业,2002(372).
【关键词】商品林;经营措施
1.商品林建设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
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积已达4,666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投入不足,研究和开发严重滞后,培育技术缺乏,从而导致经营粗放,林分生产力低下,使得现有的人工林在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全国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林业用地26,329.5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针阔比为56:44)。森林资源的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林分质量差并呈下降趋势;三是分布不均;四是林分结构不合理;五是林龄结构不合理;六是开发利用过度,后备资源危机加重。因此,木材资源紧缺,供需矛盾尖锐,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势在必行,战略意义重大。
据统计,近年我国木材年缺额3000-4000万立方米,近期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木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为了弥补缺口,国家不得不拿出相当的外汇进口木材和林产品,但是,国家长期高额外汇支出不符合我国国情。据预测,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建设用材最大缺口将由4000万立方米上升到9000万立方米。但是,目前我国的人工林面临诸多问题,如林分生产力低、地力衰退、经营粗放、加工技术落后、木材税收沉重等。仅从生产力来看,我国人工林的生产力不及现有天然林的一半,而且远低于世界上人工造林发达国家的水平,尚不具备取代天然林生产功能的能力。面对天然林保护和木材供应双重压力,人工林肩负的任务已大大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主要依赖于有效的研究和开发。商品林基地的培育已成为我省环境建设和木材供应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省位于我国温带气候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无霜期较短,100天左右,林木生长周期较长,生长速度较慢,是我国北方发展商品林基地的重要区域。可提供长短纤维结合的漂白浆纸原料,杨树类轮伐期为15-20年,落叶松类轮伐期为20-30年,为我省商品林建設提供了保障。
2.商品林建设原则
(1)商品林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新建与改建相结合。
(3)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供应变化,合理配置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原料林基地建设与发展后续利用一体化。
(4)遵循生态经济原则,在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同时,兼顾生态与社会效益。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区域发展,规模经营,定向培育,定向利用。
(6)依靠科学技术,突出科技保障,科学培育,集约经营。
3.商品林的营建措施
3.1适地适树,优质壮苗
(1)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因地选树,即根据现有地块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二是因树选地,即根据现有树种,选择适合其生长的地块。适地适树是保证造林成活的前提。
(2)坚持优质壮苗。营造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苗木除杨树使用无性繁殖苗木外,其他均使用实生苗。杨树品种繁多,适应在东部山区栽植的尤以小黑杨为佳,这是经过多年实践筛选出来的。例如:2002年鹤岗市郊营造的1000余亩小黑杨,当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三年保存率90%以上。现平均胸径10.5厘米左右,最粗达14厘米,树高平均10米左右,15年即可主伐见效。
3.2合理密度,混交造林
合理的初植密度和相容树种混交,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壤肥力和营养空间,提高林地生产力。据研究资料表明,混交林生产力比纯林高1.5-2倍。彼此相容,适合混交的树种有水落、水红、杨桦混交造林,混交形式行混为佳,混交比例2∶2为宜,便于实际操作和发挥树种间的边缘效应。混交林林分稳定性强,可以增强防御自然灾害(如病虫鼠害、火灾等)的能力,同时有利于维护物种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例如:鹤岗市红旗林场1990年以来营造的水曲柳、落叶松针阔混交林,树种间相得益彰,长势十分喜人,并且水曲柳长势明显好与落叶松,体现出乡土树种的优势。另外,从长远和病虫害预防上看杨树不宜营造大面积纯林,有条件的可造白桦、杨树混交林。
3.3细致整地,顶浆造林
造林前需细致整地,大面积山地造林以穴状整地为主,特殊地块或树种可以采用鱼鳞坑整地。造林宜在春季进行,一般在4月中旬,土壤解冻20厘米深时开始,按着先阳坡后阴坡,选熟地(退耕地、荒山荒地)后生地(采伐迹地等),先浅山区后深山区,先萌动早的树种后萌动晚的树种顺序进行造林。东部山区一般造林在5月5日前后结束,造林持续时间不超过20天,以确保造林时土壤墒情饱满,做到顶浆造林。顶浆造林是提高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3.4应用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的商品林建设尤其需要科技的支撑。一是应用ABT生根粉浸根、蘸根技术造林,可以促进苗木生根,尤其是不易成活的红松、云杉等树种,使用ABT生根粉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二是使用保水剂用于干旱、土壤瘠薄地块造林,可以保证苗木成活。三是实行林农复合经营,实现林茂粮丰。即在林分郁闭前的3年内,进行林粮、林药间作。复合经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促进林木生长,而且能够降低造林成本,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经济效益,这与商品林培育目的是一致的。
3.5抚育管护措施
林分郁闭前的幼林抚育方式、方法、次数、时间等,视不同树种按省颁《造林技术规程》执行即可。树速生丰产林,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施肥、浇水等措施,加速林木生长。另外,应注意搞好病虫鼠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造林3-5年郁闭成林后,经成林检查验收合格,移交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这一时期方要是加强森林保护工作,设置防火隔离带(宽30-50米),预防森林火灾,加强巡逻管护,防止人畜危害。[科]
【参考文献】
[1]白云庆等著.测树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87.
[2]雷锡禄著.中国速生丰产林建设的发展战略与对策,1992.
[3]邓安邦著.国内外商品林建设的现状分析.森林工程,2003(19).
[4]孙时轩等著.造林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5]孙长贵等著.分类经营后的森林培育问题,黑龙江林业,200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