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父母时,岁月已更改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bo69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乱的画室里,满头白发的蒋勋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着鲜艳的颜色。夕阳已至,金色的光线笼罩在他苍老的皮肤上,凸显出岁月在他身上的划痕。
  71岁的年纪,蒋勋的身体老了,但他对岁月之美的捕捉,却依然敏锐。作为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勋把“美”当成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他说:美,是要用一辈子去完成的。他的画作是美的,他的文字亦然。在他的笔下,岁月的美经历了一个纯净的过程,是最值得每个人品尝的味道。
  蒋勋的父亲是黄埔军校出身,对于蒋勋来说,父亲是一个既受人尊敬又让人害怕的角色。小时候的蒋勋跟着父亲学习写字,父亲的严厉让他印象深刻,他说,哪一横不平,哪一竖不直,就觉得像是在犯罪。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让蒋勋习惯了从不越界,并在规矩中慢慢学会了如何生活。直到多年以后父亲去世,他才明白自己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生活理念多么重要。父亲对他的影响,已经悄无声息地蔓延到他的生命里。
  在《山川岁月长》中,蒋勋说:时间,也便俨然似乎有了起点和终点,有了行进和栖止,有了旺盛和凋零,可以供人感怀伤逝了。他把记忆拨回童年时过年的场景,父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遵循着许多的风俗习惯,让他印象深刻。母亲不停地蒸着馒头,准备食物,并且十分忌讳打碎器物。如果谁不小心打碎了盘碗之类的,一定要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在母亲的观念里,这是日后能保平安的一道咒语。而父亲也从不闲着,贴字条,摆香炉,尽力将这个节日打造得神圣感十足。蒋勋说他至今仍喜欢“压岁钱”这三个字,那样粗鄙直接,却说尽了对岁月的惶恐、珍重,和一点点的耍赖与贿赂。
  在书中,蒋勋无比怀念那段失去的岁月,怀念父亲母亲的信仰,怀念那每一帧的生活。而当他到了读懂父母的年纪,岁月早已更改得面目全非了。
  山川岁月,大地草木,慰藉着匆匆在路上的我們。多希望看看岁月倒流回去会是什么样子,一路走回原点,逆向看到生命的各个节点经过自己,像回放的电影一般。也许我会为某一个瞬间尖叫:那怎么可能是我?也许我会感动落泪,为曾经拼搏的自己。也许我会后悔某一个考虑很久才下定的决心。当那些已经忘却的记忆一一重现,不加选择地回顾时,也许我们才发现,在这辆倒行的人生火车上,你我都找回了曾经的自己。
  所以,如果能回到岁月的开始,你会怎样呢?
  编辑 钟健
其他文献
老农将一堆稻草拢到一起,准备搓成一根草绳。但这堆稻草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谁也不愿意与其他稻草抱成团。  “现在白菜价格飙升,一斤要卖到8元”,一些捆扎过白菜的稻草抢先发话:“因此我們可不能再与你们这些普通的稻草混成一团。”  几根捆绑过大闸蟹的稻草接口道:“至始至终,我们卖的都是大闸蟹价,身价可是十倍百倍于你们,因此更不能同你们抱在一起。”  “我可是压死过骆驼的稻草,你们又怎么能同我相比?”最后
上海评弹团演出中篇评弹《林徽因》,剧场里打出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上联说的是梁思成,下联说的是林徽因。一位朋友见到后大吃一惊,给我打来电话说:怎么能把一代建筑大师说成是贼?  “梁上君子”典出《后汉书》。东汉时有个名人叫陈寔,一天盗贼夜入其室,躲在屋梁上。陈暗中发现盗贼,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一本正经地告诫儿孙说:“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吓得
在谷歌,有一条不成文的奇葩规定:你可以不用干活,就能正常领取工资,唯一的条件是你不能离开公司。知情人士都把这项制度称为“板凳”,其实这是谷歌制定的一项任性的留人术。    2009年,受经济衰退影响,谷歌计划通过裁员和削减相关项目来减少开支,以此来挽救公司,但是就在谷歌高层酝酿这一计划时,消息却在全公司突然蔓延开来。一些中层和基层员工人心惶惶,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更是无比愤慨。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和处
偶翻《韩诗外传》,看到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颇有发人深思处。  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臣子算是贤臣呢?”孔子回答:“比如说齐国的鲍叔牙、郑国的子皮。”子贡表示不理解,说:“齐国不是有管仲,郑国不是有子产吗?他们的名气更大呀。”孔子说:“子产是由子皮推荐的呀。”子贡有点理解了:“这么说来,能举荐贤臣的人比贤臣更好了?(然则荐贤贤于贤?)”孔子说:“知贤,知(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
清朝时,泗洲城出了个神童,叫曹文衡,十多岁便考上了秀才,被人称为“秀才娃”。由于家里贫穷,曹文衡便一边放羊一边读书。这天,曹文衡正赶着羊在道上行走,稍不提防就和新上任的知县迎面相对。县太爷坐着大轿好不威风,不想却被曹文衡赶的一群羊挡住了去路,县太爷顿时无名火起,命手下狠命地抽打道上那些羊。“住手!”曹文衡见状,大喝一声来到了县太爷的轎子旁,“敢问县太爷,为何驱打我的羊?它们何罪之有?”  “它们不
那天,再次读到了苏轼的那句词:人生有味是清欢。一时感慨。清欢是什么呢?是我们倾心向往的清雅恬适之乐吗?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与明净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恬然吗?  慨然冥想之际,心绪一下回到了老家,静夜、明月、蛙声,一起带我神游故乡。  老家的夜晚是从黄昏开始的。晚风托起缕缕炊烟,送来阵阵饭香,村子醉倒在了晚霞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里。暗影中,蜻蜓蹁跹飞舞,水蚊嗡嗡哼唱,
表哥种了二十多年桃树,有几十亩桃园。几年前,我从他那儿移了棵嫁接好的桃树苗,栽在院子里。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这农谚准得很。桃樹栽下后的第二年,料峭春寒尚未消退,枝丫间便冒出了一个个花骨朵。随着“春风又绿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间,那小小的桃树,竟“满树和娇烂漫红”了。  我兴奋地打电话向表哥报喜,表哥却叮嘱我:每条枝上只留五六朵桃花,其余的都摘掉。电话这端的我一下子惊掉了下巴,问他
清朝初年,有个叫沈子均的人。一天,他家中不幸发生火灾,家财被烧了个精光。有朋友前来向他表示慰问,沈子均叹息一声说道:“没什么没什么,弄不好也可能是件可贺的事。”朋友不解,问:“可贺个啥?”沈子均道:“国破,家不还在?家毁,人不还在?我也没什么万贯家财,就我一个人。这人好好的,还不可贺?”要是与生活较劲的话,一把火把沈子均烧得一无所有,真的没法活了,只好呼天抢地。可他换个角度看问题: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竺可桢先生(1890—1974)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也是中国近代地理科学和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他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竺可桢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是中國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数十年,亲自为浙江大学制定了“求是”的校训。这个只有两个字的校训,被誉为浙大这所百年老校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据说,浙江大学每年
1  大姐过40岁生日时,她老公刚好到瑞士出差,于是花4万块钱买了一块精美的女表当生日礼物。表上是一只振翅飞翔的蝴蝶,从不同的角度看,蝴蝶的翅膀会变色。大姐只在40岁生日当天戴了一次,就把表锁进了保险柜。  最近,为了搭配一条绣满蝴蝶的长裙,她想起这块表来。她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这块表,有懂行的朋友提醒她,8年没有戴,表里的机油都挥发得差不多了,硬上弦会伤到机芯,必须让师傅替你开盖上油,最后还给她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