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贵在真,真是作文的基础,是作文的生命。而目前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人们往往忽视这最重要的一点。通常,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只注重于指导学生的写作技巧,如怎样立意、构思、组材、剪裁等,对于最关键的搜集、积累素材的方法并不重视。学生作文时由于缺少素材,不得不生拼硬凑说假话,导致作文内容严重失真,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由于中考的压力,素质教育只成了一句空话,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某些教师有了急功近利的心理,很少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更不可能为了作文而有意识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不去接触社会,不会感受生活,对生活、社会的认识肤浅,更不会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写成的那些缺乏时代活水的作文只能是千篇一律,老调重弹,读之味同嚼蜡。
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和学生热衷于背范文,实行“拿来主义”,而所谓的范文,是些东拼西凑陈年往事、缺少新意的所谓优秀作文,或者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新概念”作文。这样的范文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使得学生的习作缺乏真话,也缺乏真情。还有一种变相的抄袭,叫做“仿照”,其实质是仿抄,无非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加上一点自己的“创造”,使作文变成了一锅大杂烩,让人头昏脑涨,不知西东。当前许多学生都乐此不疲,熟谙此道。这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指导,还形成了一股懒惰的坏风气,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文风。
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教师,尤其表现在教师的作文指导课上。初中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作文指导不外乎两种类型:要么是包办型的,要么是放任型的。包办性的作文指导缺少师生的互动,只是教师的“一言堂”,从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到组材、剪裁,教师包办到底,学生缺乏自主性,写成的是单一的模仿式的作文。放任型的作文指导则完全相反,教师不作任何指导,完全让学生自由写作,学生天马行空,写成的作文文不对题,面目皆非。无论是包办型的指导还是放任型的指导,都使学生囿于课堂,闭门造车,学生的习作中充斥着虚构和想象,不是童话式就是科幻式,或者名著改编式,没有自己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同一个素材反复使用,从小学写到中学。
为什么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放飞心情呢?在活动中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这才是学生写作不竭的源泉。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唯有反映现实的作品,才能真正体现“真”字,才有可读性。作文就要唯真,没有真,作文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作文的内容要真,要让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摒弃虚构,叙写真人真事,可以写爸爸妈妈,写老师同学,写生活中对自己有过教益帮助的人,写自己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不是作家,不必过多地追求写作技巧,讲究的是写真人、叙真事,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作文的感情要真,要有真情实感,不虚情矫情,无病呻吟,像高兴愉快、痛苦悲哀、感恩感激等心情要发自内心,是一种油然而生的真实流露。固然写文章有笔法章法等因素,但是即使有再高明的技巧,如果内容失真,写成的文章注定是败笔。
由此可见,真的素材、真的情感依赖于学生的真实体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引导学生学会“找米下锅”,生活中的“米”没有现成可言,要靠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有的还要靠亲自去实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日记记下来,建立写作的材料库。还可以广泛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写作。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写作中就有话可说。试想,一个从来没有放过风筝的学生,你要他写有关风筝的作文那肯定写不好,明明他是“旱鸭子”却要他写游泳,不穿帮才怪。当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写作只是作文求真的一个方面,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练习写作,而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毅力和耐心,要坚持不懈。只有学生感知的东西多了,生活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责编 雷 艳)
为了应对考试,教师和学生热衷于背范文,实行“拿来主义”,而所谓的范文,是些东拼西凑陈年往事、缺少新意的所谓优秀作文,或者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新概念”作文。这样的范文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使得学生的习作缺乏真话,也缺乏真情。还有一种变相的抄袭,叫做“仿照”,其实质是仿抄,无非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加上一点自己的“创造”,使作文变成了一锅大杂烩,让人头昏脑涨,不知西东。当前许多学生都乐此不疲,熟谙此道。这不但不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也不利于教师的指导,还形成了一股懒惰的坏风气,不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文风。
学生作文水平低下,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教师,尤其表现在教师的作文指导课上。初中作文指导课上,教师的作文指导不外乎两种类型:要么是包办型的,要么是放任型的。包办性的作文指导缺少师生的互动,只是教师的“一言堂”,从指导学生审题、立意到组材、剪裁,教师包办到底,学生缺乏自主性,写成的是单一的模仿式的作文。放任型的作文指导则完全相反,教师不作任何指导,完全让学生自由写作,学生天马行空,写成的作文文不对题,面目皆非。无论是包办型的指导还是放任型的指导,都使学生囿于课堂,闭门造车,学生的习作中充斥着虚构和想象,不是童话式就是科幻式,或者名著改编式,没有自己的东西,有时甚至是同一个素材反复使用,从小学写到中学。
为什么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放飞心情呢?在活动中写作,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真善美,这才是学生写作不竭的源泉。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唯有反映现实的作品,才能真正体现“真”字,才有可读性。作文就要唯真,没有真,作文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作文的内容要真,要让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摒弃虚构,叙写真人真事,可以写爸爸妈妈,写老师同学,写生活中对自己有过教益帮助的人,写自己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不是作家,不必过多地追求写作技巧,讲究的是写真人、叙真事,练好写作的基本功。作文的感情要真,要有真情实感,不虚情矫情,无病呻吟,像高兴愉快、痛苦悲哀、感恩感激等心情要发自内心,是一种油然而生的真实流露。固然写文章有笔法章法等因素,但是即使有再高明的技巧,如果内容失真,写成的文章注定是败笔。
由此可见,真的素材、真的情感依赖于学生的真实体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引导学生学会“找米下锅”,生活中的“米”没有现成可言,要靠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有的还要靠亲自去实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日记记下来,建立写作的材料库。还可以广泛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写作。毛泽东曾经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口尝一尝。”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写作中就有话可说。试想,一个从来没有放过风筝的学生,你要他写有关风筝的作文那肯定写不好,明明他是“旱鸭子”却要他写游泳,不穿帮才怪。当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写作只是作文求真的一个方面,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练习写作,而且,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毅力和耐心,要坚持不懈。只有学生感知的东西多了,生活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