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kitty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改革是教育发展大势所趋
  异地高考是热点
  分省出台方案于事无补
  焦点提示:教育改革要跳出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或部门改革的窠臼,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要避免遍地开花的教育改革战略,否则,无法突破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
  综合改革是教育发展大势所趋
  教育部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要求和突破口。代表委员们就如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建言献策。
  “眼下,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在谈到教育改革时如是说。
  他举例说,一名学生考上高职、大专后,要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在现行体系中是有困难的。因为这个体系一直遵循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人才培养路径。现实需要不同教育层次之间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然而,即使建起“立交桥”,提升了这个领域的教育公平程度,但还是不能消除就业歧视问题。
  “就业歧视是社会认知问题,教育根本无力解决。”丁烈云说,一个普通院校、专科、职业学校的学生,即便非常优秀,且不说进公务员系统,就连进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都困难。更糟糕的是,现在大多数体制内的用人单位都强调毕业生的第一学历。
  丁烈云认为:“现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择校热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实际上不是教育一个部门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力量集中发力,推进综合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说:“只有进行综合改革,才能推进教育更强劲地发展。从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来看,深化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社会背景极其复杂、利益诉求极其多样、利益格局调整极其艰巨、体制机制改革任务极其繁重,因此,改革具有社会性、全局性、系统性、跨领域性、革命性、紧迫性和风险性。”他认为,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对我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基本判断。
  张志勇说:“大家都在说,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所谓‘深水区’,无非就是问题爆发期、矛盾突出期、改革攻坚期。但改革越复杂,挑战越艰巨,越需要改革者的胆识、勇气和智慧。小脚女人,唯唯诺诺,左顾右盼,前怕狼后怕虎,无法担当教育改革重担!”
  “教育改革要跳出教育系统内部改革或部门改革的窠臼,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要避免遍地开花的教育改革战略;否则,无法突破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张志勇呼吁,集中力量破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在做好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同时,把伸出去的十个指头收回来,握紧拳头,重拳出击。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认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地方政府在推进教育管理体制、中小学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以及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要积极探索实践,努力破除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破解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张志勇建议,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有代表性的若干省市,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力推进教育的综合改革。每个试验区以某一领域的改革为主,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核心,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待这些试验区试点改革取得突破成果后,再选择第二批省市进行推广性试点,直至最后在全国推广。
  “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尽管困难重重,挑战多多,但绝不是无路可走,关键是要有破釜沉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改革勇气。教育改革需要凝聚力量,需要上下齐动,需要协同闯关。”张志勇说。
  尽管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是当务之急,但代表委员们认为,教育改革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稳步推进,尤其是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接受度、教育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综合改革要一步步往前推,千万不能一步推开!”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教育改革的方向、重点可能并不一致。比如,南京大学把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配以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目的是实现“高、精、尖”——高,就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精,是指精英人才培养;尖,就是尖端的科学研究。就综合改革的全部需求看,这个过程还要向前延伸,还要花很长时间。
  马敏说:“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创新相结合,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教育工作评价的根本标准,在坚持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同时发挥基层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教育的宏观改革也要与学校的微观改革相配套,要从各地区、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政策。”
  不少代表委员还呼吁“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改革”。“教育综合改革不仅是几类教育的综合改革,也是教育与相关社会领域的综合改革。因此,在改革推进中必须解决好两者关系。如果教育与有些领域的改革不同、方向不对,就可能贻误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损害的是国家和民族几十年的发展。”丁烈云呼吁,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宜过快,也不宜对人民期待毫无回应,要不断地以小步快跑,逐步破冰,“有些改革,社会准备暂时不足、条件不成熟,可以适当放一放,等条件成熟后再大力推进,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不能为了急于回应社会关切,匆忙上马。”
  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华博雅表示,要协调好教育改革各方面关系,政府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二是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推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三是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学校去行政化步伐,减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办学的直接干预,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建立以理事会制度为架构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张志勇说:“任何教育改革都具有社会风险,所以改革要把握好时机、难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度。但教育改革的风险是社会领域改革中较小的,教育改革的风险,可以通过试点先行战略,进行有效的控制。关键是要建立上下联动的教育改革风险共担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移动总经理简勤说:“好教师下乡难”可以用互联网的模式解决。简勤建议,用互联网科技手段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并认为这是当前发展阶段投入比较少、见效比较快的一种模式。
  简勤提出问题的核心是:“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共享”。解决的办法有三个:
  1.结合运营商基础宽带设施,实现远程教育课程的快速、大范围投送。近年来,许多国际国内著名高等院校将课程上网,免费提供给互联网使用者观看,成了互联网知识界的一阵新风。借鉴这种模式,可应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借鉴网络公开课的模式,集中名校名师资源,搭建集中、跨校、跨区域的知识共享平台,为农村学校远程教学服务。
  2.将优秀的教参、学习资料、书籍“数字化”,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丰富农村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3.在农村学校推广部署移动云终端。随着农村宽带的完善和国家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移动云终端既有了技术和应用基础,又能大幅降低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成本。
  异地高考是热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占海特(江西籍随迁子女,因为在网上与沪籍人士“约辩”而为人所熟知)因为“约辩”被很多人认识,特别是关注高考的人们。她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虽然这场约辩沦为骂战,无疾而终;但它所涉及的话题——异地高考却始终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统筹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建议。这是他首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异地高考问题提出建议。
  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异地高考问题作出规定,明确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
  “目前,各地相继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中,有20个省在2013年就将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这些省份包括安徽、江苏、广西、云南、重庆、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高职)、广东(高职)、新疆(往届中职生考高职)和内蒙古,其中有的省份实现了随迁子女满足条件后与当地考生同等报考录取条件。而有的省份则还只能针对高职(天津、广东和新疆),或省属高校(云南的部分非滇籍随迁子女考生),不能填报高水平大学。贵州、福建、上海、四川、宁夏、陕西(高职)、山东和海南则要等到2014年才有条件放开‘异地高考’。”
  “各地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所设条件不一,差异较大。除了实施时间、步骤的不同,各地的异地高考方案中,对某一项条件的具体设定也不一样。”
  刘汉元介绍,黑龙江、安徽两省要求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连续就读3年以上;河北省则规定,须有河北省两年以上高中学籍;安徽、福建、浙江、山东、江西5省份未对需“异地高考”的考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出条件;北京、上海、广东等11省则不同程度地对考生父母提出了社保要求,其中,天津、上海社保年限尚未明确,其余省份社保年限多为3年。
  “而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坚冰地区’,随迁子女要彻底实现就地高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北京,按照其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仅仅是对中职和高职考试有明确的异地考试规定,对于高考却没有明确说明,这在实际上仍然没有解决在京务工子女的高考问题。”
  “要解决异地高考问题,首先必须通过健全资助体系来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努力缩小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其次,逐步取消高校按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可先从教育部直属的‘985’等高校开始试点,然后逐步推广。”
  刘汉元认为,异地高考很大程度上源自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以及由此造成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各省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在高考制度中实行已久的高校分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更加加剧了不同地区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不均等。
  “按地区分配名额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理应改为根据高考报名人数来按同等比例分配招生名额,甚至可在全国范围统一择优录取,从而解决目前高校入学机会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最终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从根本上完善、支撑异地高考政策的落地实施。”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通过统一的考试来选拔人才,以确保效率、公平、公正等价值的实现。
  “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为此,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教育部来统筹,逐步取消各省市单独命题,改为恢复全国统一命题或者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相结合的方式,所有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按照分数高低统一划线录取。”
  我国高考自1985年在上海开始自主命题试点后,2002年北京开始自主命题,2006年增加到16个省市,目前全国高考统一命题体制基本名存实亡。在刘汉元看来,2002年之前全国实行统一考试,异地高考或者户籍地高考,都是全国一张试卷,即使回户籍地参加高考,也就一张往返车票的问题。
  由于目前各省市中小学生的电子学籍各自为政,彼此并不互通,学生一旦随父母搬迁至外省上学,不仅当地无法得知该学生的就读变动情况,迁入地也很难获得该学生的就读信息,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刘汉元建议,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电子学籍管理体系,对每一个学生的中小学电子学籍档案进行完整记录,包括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升级、毕业、考试、奖惩等基本信息,并进行全国联网。
  “这一措施的好处在于,国家教育部、各省市都能及时查询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流动情况,既方便保持随迁子女从一个城市搬迁至另一个城市后学籍的延续性,也可凭借全国联网的电子学籍证明其求学经历,参加异地高考。”
  分省出台方案于事无补
  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永恒认为,“不能分省市区出台‘异地高考’方案。”他建议,考生就地报名参考,以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为基数,相对平衡下达各省高考录取计划比例。
  康永恒认为,如果教育部按照当年报考与招生人数,统一调控各省招生计划的比例,按照各省大致均衡的原则,再调剂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范围,就可以实现就地报考的公平性,就可以避免各省之间巨大的录取率差异。考生就地报名参考,以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为基数,相对平衡下达各省(区市)高考录取计划比例。另外,调剂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范围,确保相对均衡的高考录取计划实现。考虑到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情况,可以对这些地区和愿意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考生予以适当的照顾。由于没有从总体上均衡高考录取比例,改革高考录取名额分配办法,分省出台“异地高考方案”,是把应当在“顶层设计”的改革,转由基层去突破,于事无补。
  康永恒说,社会对高考招生公平的理解和期盼,无非当地的考生不因“随迁子女”报名而使自己的录取机会下降,无非“随迁子女”考生能就地平等报考。其实,高考招生公平的更高目标,则应当是各省高考录取率大致相近,这些问题的症结都归结于高考录取名额能够按照当年报考人数公平分配和调剂。
  他认为,如果教育部按照当年报考与招生人数,统一调控各省招生计划的比例,按照各省大致均衡的原则,再调剂部分招生学校的生源范围,就可以实现就地报考的公平性,就可以避免各省之间巨大的录取率差异。
其他文献
郭声健教授的《音乐教学新概念》一书中指出:“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立脚点从原来的重结果型逐渐在转变成重过程型,这是理念上的升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音乐课堂评价环节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言运用过于单调、频繁,评价效果显得不再那么“给力”,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很漠然,并没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为此,在音乐教学生活中,笔者力求通过丰富且有效的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
在唐宋散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停留在字词句的理解上。笔者认为,对唐宋散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应该有更多的关注,才能打开写作视野,提高写作兴趣,体会古人心灵的声音。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努力挖掘教材写作视点,引导学生进行以写作为根本的有目的的阅读,把阅读和写作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此彰显“以写促读”的魅力。  读的困惑与写的忧虑  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高中作文教学随意
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又朝气蓬勃的学校,她在传承和创新中跨越,在特色与和谐中绽放,她就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江小学。走进校园,一幅幅文化育人的画卷映入眼帘,使人能感知到学校深沉的文化追求;触摸到学校鲲鹏高翔的求索之路……  2013年12月,学校由剑阁县下寺小学校更名为剑阁县龙江小学校,并先后确立了“立德树人”的办学目标,“礼仪育人”的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都幸福”的育人目标,“小龙人礼达天下”的校
2014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教育奖得主安·科顿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如果”的事,教育是基本人权。真正将女孩们拦在学校大门外的,并不是文化的贫困,而是贫困的文化。女童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单单靠发校服、发文具是无能为力的。达成目标的方法,就是与所有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从教育部的官员,到贫困村小的校长;从制定政策的领导,到不识字的奶奶,每一方都可以为问题的解决贡献资源和智慧。  (摘自2015年11月3
笔者所在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习惯、兴趣及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陷入尴尬,成为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为破解难题,学校开展了省级课题“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的研究,鼓励教师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育资源,尊重差异,理解差异,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之一,笔者就历史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差异指导,分类推
据新西兰先驱报2013年12月7日报道,近期公布的2012年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新西兰15岁左右的学生在数学、科学以及阅读方面测试的国际排名,均处于落后位置。伴随测试而来的还有两大问题:第一,能否相信测试的结果?第二,如果测试的结果值得信任,那么该如何面对排名靠后的情况?  新西兰在阅读方面的排名从第7名降到了第13名,科学方面从第7名下滑到第18名,而数学成绩则为第
信息技术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与学科教学、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整合,就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发语文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兰亭集序》的教学实践,主要从创设情境、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探究性学习、实现目标、以及图示板书等5个方面,谈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优化整合。  营造教学氛围,激
近年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有厌学的、焦虑的,也有学习压力造成的抑郁症等。另外,很多学生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不适应与人接触,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值得思考,高分是家长和学校都非常看重的,但是“高压”绝对不应该是学校的办学政策。笔者作为一名教师,无法改变个别人的功利教育看法,但是尽力地为学生解压,利用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解放同学们的思想,是笔者研究的一个课题。  组建团体心理
在中国地图上,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块“飞地”,靠近北京的地方,就是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郊地处首都东大门,距北京天安门30公里。华北科技学院就坐落在燕郊“第三公交站”。 华北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传承“文”“法”薪火精髓,在这所工科院校中的人文使命可谓不可或缺:现有法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秘书学5个本科专业以及安全与社会发展、安全法学2个研究所;担负全校思想政治理
提起湖北省黄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改革开放后,有更多的人走出去,传播着黄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位叫张申华的老师,他凭借独特的教育管理理念和突出的教学水平,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并最终成为了深圳龙岗区春蕾小学这所闪耀特区享誉鹏城的民办小学的校长。  1978年夏天,张申华走上了三尺讲台。他教学水平突飞猛进,先后担任了湖北省蕲春县实验小学的数学教研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