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统编本一年级上册)一文中的“多”字时,形式多样,“趣味”十足,然个中之“理”,值得商榷。请看以下教学片段:
师:是啊,瓶子里虽然有水,但是水不多。“多”字是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多”字由哪两个部件组成?
生:由上下两个“夕”组成。
师:谁能用“夕”组个词?
生:夕阳。我还知道“夕阳”就是傍晚时的太阳。
师:真聪明!“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下两个“夕”就可以表示“多”的意思呢?
(教师板写“夕”像小半个月亮的古文字形,使学生形象感知“夕”是“月”的省形,以月来表示晚上。)
生:老师,我理解了:已经有个“夕”了,再加一个“夕”就“多”了。
师:同学们这样的理解也挺好的!大家再看看这个“多”字,像不像是双胞胎的兄弟俩呀?
师:长得非常像,上面像小弟弟坐在个子稍大的哥哥上面,所以写“多”字时要注意上小下大。拿出笔,试着写一写。
在这个片段中,教者借用组成“多”的比较简单部件“夕”来教学相对复杂的生字,再加上“双胞胎”这种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说法,学生学起来既感兴趣又容易明白。乍一看,教者利用字理识字方法来完成“多”字的教学,合情合理,效果较好。可实际上这只是教者的一厢情愿,甚至是教者的一种臆想的成功,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因为比“多”要简单得多的“夕”字,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实实在在不认识的字。其一,此前的课文中没有出现,也就没有列入学习的范围之中,一年级的学生确实可以说出很多词语,但说到识字,还是要循序渐进,教学中只能在已有识字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字,而不能借助不认识的字来完成生字的学习,否则就违背了识字教学的规律。其二,“夕”字本身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口语词汇,它与“朝”相对,都有明显的文言特色,至少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教学中教者把学生陌生的内容误以为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起码没有把握好学情。 其三,从课标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看,所录300字中并没有“夕”字,可见虽然“夕”字笔画只有三画,但它不属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相比较而言,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简单的难字,难就难在它在书面语中更接近文言词。其四,识字教学中还有“减一减”的方法,就是用笔画比较多的字来教学笔画比较少的字,如,用熟字“漂”和“飘”来学习生字“票”,用熟字“完”和“园”来学习生字“元”,同样的道理,学习生字“夕”就可以用熟字“多”和“外”作为已知来进行教学,可见用“夕”来学习“多”恰恰弄反了。鉴于此,教学生写“多”字,就应该少点花样。教学时,在学生说出上下两个相同的部件后,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按照顺序说出其部件的三个笔画:撇、横撇、点,看清楚每个笔画的位置及起笔、收笔情况,特别要强调的是上下两个部件的位置关系,并通过教师范写与讲解让学生练写有方,这是确保学生把“多”字写好的关键所在。这样教虽然少了趣味,但更扎实有效。
以字理来说“夕”本与“月”为同源字,表示傍晚、夜晚,与“多”在字理上的联系相对而言是比较远的。其实“多”字中的两个“夕”字所表示的是重复,然后再引申为数量上的“多”,字理学习中的这种不断引申转化,对一年级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或许教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后续的教学中,在学生提出了“一个再加一个表示多”时,教者没有再纠缠字理的对错了,转而用“双胞胎”这种带有趣味的说法来讲解。一句话,只要教师的教学前提弄错了,后续的教学无论多么精彩,都谈不上真正有效了。
师:是啊,瓶子里虽然有水,但是水不多。“多”字是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多”字由哪两个部件组成?
生:由上下两个“夕”组成。
师:谁能用“夕”组个词?
生:夕阳。我还知道“夕阳”就是傍晚时的太阳。
师:真聪明!“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上下两个“夕”就可以表示“多”的意思呢?
(教师板写“夕”像小半个月亮的古文字形,使学生形象感知“夕”是“月”的省形,以月来表示晚上。)
生:老师,我理解了:已经有个“夕”了,再加一个“夕”就“多”了。
师:同学们这样的理解也挺好的!大家再看看这个“多”字,像不像是双胞胎的兄弟俩呀?
师:长得非常像,上面像小弟弟坐在个子稍大的哥哥上面,所以写“多”字时要注意上小下大。拿出笔,试着写一写。
在这个片段中,教者借用组成“多”的比较简单部件“夕”来教学相对复杂的生字,再加上“双胞胎”这种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说法,学生学起来既感兴趣又容易明白。乍一看,教者利用字理识字方法来完成“多”字的教学,合情合理,效果较好。可实际上这只是教者的一厢情愿,甚至是教者的一种臆想的成功,课堂上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
因为比“多”要简单得多的“夕”字,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实实在在不认识的字。其一,此前的课文中没有出现,也就没有列入学习的范围之中,一年级的学生确实可以说出很多词语,但说到识字,还是要循序渐进,教学中只能在已有识字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字,而不能借助不认识的字来完成生字的学习,否则就违背了识字教学的规律。其二,“夕”字本身不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口语词汇,它与“朝”相对,都有明显的文言特色,至少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是非常陌生的。教学中教者把学生陌生的内容误以为是学生熟悉的内容,起码没有把握好学情。 其三,从课标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看,所录300字中并没有“夕”字,可见虽然“夕”字笔画只有三画,但它不属于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相比较而言,它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简单的难字,难就难在它在书面语中更接近文言词。其四,识字教学中还有“减一减”的方法,就是用笔画比较多的字来教学笔画比较少的字,如,用熟字“漂”和“飘”来学习生字“票”,用熟字“完”和“园”来学习生字“元”,同样的道理,学习生字“夕”就可以用熟字“多”和“外”作为已知来进行教学,可见用“夕”来学习“多”恰恰弄反了。鉴于此,教学生写“多”字,就应该少点花样。教学时,在学生说出上下两个相同的部件后,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按照顺序说出其部件的三个笔画:撇、横撇、点,看清楚每个笔画的位置及起笔、收笔情况,特别要强调的是上下两个部件的位置关系,并通过教师范写与讲解让学生练写有方,这是确保学生把“多”字写好的关键所在。这样教虽然少了趣味,但更扎实有效。
以字理来说“夕”本与“月”为同源字,表示傍晚、夜晚,与“多”在字理上的联系相对而言是比较远的。其实“多”字中的两个“夕”字所表示的是重复,然后再引申为数量上的“多”,字理学习中的这种不断引申转化,对一年级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种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或许教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后续的教学中,在学生提出了“一个再加一个表示多”时,教者没有再纠缠字理的对错了,转而用“双胞胎”这种带有趣味的说法来讲解。一句话,只要教师的教学前提弄错了,后续的教学无论多么精彩,都谈不上真正有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