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教育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如果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它,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其学习的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将枯燥的思想品德课上得让学生喜欢,使其能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是一件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此,我总结了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在思想品德课兴趣培养方面做了如下探索和尝试。一、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要让学生听课兴致高,教学效果好,真正喜欢思想品德课,喜欢上课的老师,教师的人格魅力很重要!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这样的老师,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甚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课堂氛围和谐,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相通,师生间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师生间只有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信赖。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经常走到他们中间,找他们谈心,参加他们的活动,为他们服务,这样才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那么要想让他们对这位老师讲授的课感兴趣又是很困难的。
  三﹑运用妙趣横生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效果。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让课堂活跃起来。因此,选择导语十分重要,其内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形式要多样,比如:歌曲﹑传说﹑典故﹑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实际,给学生讲故事或用歌声增添课程的吸引力,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十分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如讲七年级下册《集体的力量》一课时,我就用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也,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导入新课,学生在歌声中就明白了,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说,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四﹑诙谐风趣的语言艺术,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诙谐风趣的语言艺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和距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思想品德课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及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本身的吸引力不及语文课或文学作品。如果,教师的教法呆板,语言功夫不到家,则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如果巧妙的使用幽默语言,那么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仅会给学生增添快乐,还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接受知识。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第四课《人之常情》一节时,人的情绪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为了讲述“不正常”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我就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学生在愉快的欣赏故事中,很容易就理解了“不正常”情绪对人的影响。
  五、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也要靠感染,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包括教师良好的态势、优美感人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多种形式。良好的态势,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教师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查找报刊、图书等资料,对有关问题展开讨论,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访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存在大量讲解和练习语言知识而忽视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优化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和评价方式等教学活动,从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学生主体,教学活动,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之衡量标准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
期刊
摘要: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观察,来自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书写生活,才能看到它的丰富和美丽。才能对写作会越来越喜欢。  关键词:生活;源泉;作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0  【教学设想】  材料来自生活,来自观察,来自积累。生活就像万花筒。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书写生活,才能看到它的丰富和美丽。才能对写作会越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中学生当下流行“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的顺口溜,作文几乎成了学生学习的沙漠、语文教学的沼泽,甚至到了谈“文”色变的地步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学生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写作兴趣的激发与自信心的培养上,要使学生“乐于书面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0  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一抹阳光,一缕清风,一叶扁舟,无不描绘着旖旎的画卷;一句问候,一封邮件,一个眼神,无不传达出真挚的情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生活底蕴的文章才能让人感到厚重而充实,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才能具有一种巨大的感染力,让人随着文章的跌宕起伏而或悲或喜。其实,在这个多元而多极的世界里,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新气象,新变化,
期刊
摘 要:本人充分利用简笔画进行生物教学,使教材中的结构功能图简单形象化,为学生理解教材牵线搭桥,带着学生一起,边讲边画,让一节课的重、难点变成简易、有趣,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快乐学习,教学效果明显。现呈现给全体老师,在全体探究 “高效课堂”的背景下,供同仁们参考并指正。  关键词:简笔画教学、动手动脑、快乐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一、探究背景:  《全日
期刊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包含示范、自注、交流、小结四个步骤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以改变当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读得不真、品得不细、吃得不透的现状。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学生学会阅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并从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我校5月第一周为市级公开周,我在5月5日开了一节的公开课,授课班级为高一(1)班,授课内容为山东版物理2第4章匀速圆周运动第1节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这是一节概念课,内容多且抽象,不好上。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将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用多媒体展示身边典型的圆周运动,接着通过运用较多的实验器材配合概念教学,既增强了学生对概
期刊
摘要:我们是多么希望在写话这个乐园里,孩子们能用笔尽情吐露心中的感受,尽情描绘内心的情感,尽情展示世界的丰富多彩、七彩斑斓。但现实并非这样,作为低段的语文教师,我们深知其中的苦涩滋味。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写,老师们不知道该怎么教?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那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写话乐园,用童心童言写出童趣童真呢?我就结合日常教学,与大家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心得。  关键词:兴趣;积累;游戏;评价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斥了我们的课堂,形成了以工具传递式和技艺传递性的原始教育方法,无情桎梏与摧残了学生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三唯”(唯上、唯师、唯书)现象普遍存在、“蔚然成风”,其他学科亦然。  语文课堂教学“三唯”现象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单一乏味,以应试为本,教学唯上。  综观现行语文教学,由于各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管理工作的直观便捷,往往关注质量检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