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知青终结》一书中,作家邓贤叙述时常常采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各种称谓语,从不断变换的称谓语中,作品冷峻、苍凉、悲怆的叙述风格可略见一斑。
[关键词]中国知青终结 称谓语
每个人一生经历丰富,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扮演许许多多的角色,因而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称谓语。在《中国知青终结》一书中,作家叙述时常常采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各种称谓语。
一
试看书中的一位人物——老唐:
1. 老唐生于1951年。
2. 伤兵老唐至今没有单位,他的职业是一个街头修车匠,依靠一双灵巧的手为顾客修理自行车。
3. 当我第一次按照地址找到老唐家时,我看见伤兵老唐像个国王一样坐在一张大床上。
4. 老唐妻子也是个残疾人,有一条腿不大方便。
5. 后来我听见修车匠说:从那边回来的知青,活着就该知足了。
在例1—例5中,“老唐”、“修车匠”、“伤兵老唐”均指向同一个人,但含义略有不同。称“老唐”时,作者把叙述对象当作一个朋友,就像熟人之间彼此称呼“老张”、“老王”、“老李”一样亲切而自然。“修车匠”指明了老唐现在的身份、职业,以及生存状态。老唐现在以在街头为人修自行车为业,和同是残疾人的妻子相依为命。作者在文章好几处刻意地称其为“修车匠”,而不称其为“老唐”或全名,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修车匠”的称谓语是要提醒受众,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失去双腿的老知青目前的生存状态。尽管他收入菲薄,但生活得低微而不卑微。例2与例3中,作者又刻意地称老唐为“伤兵老唐”。这一称谓语意在指出老知青老唐曾在战场上受过重伤,以至于成了残疾。而这一点和他“至今没有单位”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表达效果,使文章在冷静的叙述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同情。例3中,前边称“老唐”,后面笔锋一转,称其为“伤兵老唐”,重在突出老唐尽管身为残疾,但仍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以及乐观、积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重的精神面貌。“老唐”、“修车匠”、“伤兵老唐”三个称谓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它们不同场合的具体使用绝非偶然,而是文章表达的需要,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匠心。
二
再来看书中的另一位人物——康国华。
1. 康国华生于1952年12月,昆明十三中初一学生。
2. 2000年,盲人“旅长”老康成为我的朋友和采访对象。
3. 分手的时候,盲人摸索着起身送我。
4.新战士当天就赶去指挥部照相馆,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永久保存在相纸上。
5. 这一刻无比辉煌,我相信它是老知青康国华人生中最最壮丽的时刻,顶天立地,光芒四射。
6. 但是关键时刻大个子眼睛被子弹溅起的泥沙迷住了,由助手康国华继续射击。
以上各例中,康国华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语,既有“盲人‘旅长’老康”,又有“新战士”,也有“盲人”、“老康”,还有“老知青康国华”,以及“我的朋友康国华”、“助手康国华”、“助理射手老康”、“射手老康”等。例1中,用全名来叙述其出生年月,显得极为庄重、正式,具有史诗般的笔调。而例2中的“盲人‘旅长’老康”则交待了老康现在的身体状况和过去的身份。“老康”则暗示曾经意气风发、年轻的知青康国华已经青春不再。“盲人”是要提醒受众康国华双目失明。导致他双目失明的原因是很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战争带给人们带来太多的苦难,由此作者真诚呼唤和平与理性的到来。“老知青康国华”把受众拉回到康国华从前的那段知青岁月,融入其中。“射手老康”、“助手康国华”、“助理射手老康”都说明了康国华当时的身份,是一种背景的交待。而“新战士”的称谓语仿佛让受众看到了康国华刚参军时内心澎湃的激情与快乐。值得注意的是“我的朋友康国华”,文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用法,如“于是我的朋友邬江河就变成另一个陌生的游击队员江海”,“我的朋友刘义从排长手中接过一支冲锋枪”。这几个人成为作者的朋友都是最近的事,而他们的行为是很多年前便发生了的。从这些称谓语中,受众仿佛由现在进入过去,穿越了一条漫长的时空隧道,回到这些事件发生的那个年代,产生和这些知青感同身受的共鸣,如同身历其境。
三
下面,若分别用“老唐”、“康国华”来做部分替代,重新进行组合:
1.老唐姓唐,是个伤兵。
原句:修车匠姓唐,是个伤兵。
2.康国华面无表情,他手中始终燃着一支香烟,坐姿僵硬,仰着头。
原句:盲人面无表情,他手中始终燃着一支香烟,坐姿僵硬,仰着头。
可以看出,用“老唐”、“康国华”来代替原称谓语虽然可以,但暴露的缺点不仅仅是重复和单调,前面分析的种种就都荡然无存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七彩。从对作品人物称谓语的慎重选择中,可以想见作家在创作该作品时心情的沉重与辛酸,以及对和平的热爱、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邓贤.中国知青终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中国知青终结 称谓语
每个人一生经历丰富,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扮演许许多多的角色,因而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称谓语。在《中国知青终结》一书中,作家叙述时常常采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各种称谓语。
一
试看书中的一位人物——老唐:
1. 老唐生于1951年。
2. 伤兵老唐至今没有单位,他的职业是一个街头修车匠,依靠一双灵巧的手为顾客修理自行车。
3. 当我第一次按照地址找到老唐家时,我看见伤兵老唐像个国王一样坐在一张大床上。
4. 老唐妻子也是个残疾人,有一条腿不大方便。
5. 后来我听见修车匠说:从那边回来的知青,活着就该知足了。
在例1—例5中,“老唐”、“修车匠”、“伤兵老唐”均指向同一个人,但含义略有不同。称“老唐”时,作者把叙述对象当作一个朋友,就像熟人之间彼此称呼“老张”、“老王”、“老李”一样亲切而自然。“修车匠”指明了老唐现在的身份、职业,以及生存状态。老唐现在以在街头为人修自行车为业,和同是残疾人的妻子相依为命。作者在文章好几处刻意地称其为“修车匠”,而不称其为“老唐”或全名,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的。“修车匠”的称谓语是要提醒受众,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失去双腿的老知青目前的生存状态。尽管他收入菲薄,但生活得低微而不卑微。例2与例3中,作者又刻意地称老唐为“伤兵老唐”。这一称谓语意在指出老知青老唐曾在战场上受过重伤,以至于成了残疾。而这一点和他“至今没有单位”形成强烈的对比,达到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表达效果,使文章在冷静的叙述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同情。例3中,前边称“老唐”,后面笔锋一转,称其为“伤兵老唐”,重在突出老唐尽管身为残疾,但仍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以及乐观、积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重的精神面貌。“老唐”、“修车匠”、“伤兵老唐”三个称谓语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它们不同场合的具体使用绝非偶然,而是文章表达的需要,体现了作者用笔的匠心。
二
再来看书中的另一位人物——康国华。
1. 康国华生于1952年12月,昆明十三中初一学生。
2. 2000年,盲人“旅长”老康成为我的朋友和采访对象。
3. 分手的时候,盲人摸索着起身送我。
4.新战士当天就赶去指挥部照相馆,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永久保存在相纸上。
5. 这一刻无比辉煌,我相信它是老知青康国华人生中最最壮丽的时刻,顶天立地,光芒四射。
6. 但是关键时刻大个子眼睛被子弹溅起的泥沙迷住了,由助手康国华继续射击。
以上各例中,康国华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语,既有“盲人‘旅长’老康”,又有“新战士”,也有“盲人”、“老康”,还有“老知青康国华”,以及“我的朋友康国华”、“助手康国华”、“助理射手老康”、“射手老康”等。例1中,用全名来叙述其出生年月,显得极为庄重、正式,具有史诗般的笔调。而例2中的“盲人‘旅长’老康”则交待了老康现在的身体状况和过去的身份。“老康”则暗示曾经意气风发、年轻的知青康国华已经青春不再。“盲人”是要提醒受众康国华双目失明。导致他双目失明的原因是很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战争带给人们带来太多的苦难,由此作者真诚呼唤和平与理性的到来。“老知青康国华”把受众拉回到康国华从前的那段知青岁月,融入其中。“射手老康”、“助手康国华”、“助理射手老康”都说明了康国华当时的身份,是一种背景的交待。而“新战士”的称谓语仿佛让受众看到了康国华刚参军时内心澎湃的激情与快乐。值得注意的是“我的朋友康国华”,文中还有其他类似的用法,如“于是我的朋友邬江河就变成另一个陌生的游击队员江海”,“我的朋友刘义从排长手中接过一支冲锋枪”。这几个人成为作者的朋友都是最近的事,而他们的行为是很多年前便发生了的。从这些称谓语中,受众仿佛由现在进入过去,穿越了一条漫长的时空隧道,回到这些事件发生的那个年代,产生和这些知青感同身受的共鸣,如同身历其境。
三
下面,若分别用“老唐”、“康国华”来做部分替代,重新进行组合:
1.老唐姓唐,是个伤兵。
原句:修车匠姓唐,是个伤兵。
2.康国华面无表情,他手中始终燃着一支香烟,坐姿僵硬,仰着头。
原句:盲人面无表情,他手中始终燃着一支香烟,坐姿僵硬,仰着头。
可以看出,用“老唐”、“康国华”来代替原称谓语虽然可以,但暴露的缺点不仅仅是重复和单调,前面分析的种种就都荡然无存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七彩。从对作品人物称谓语的慎重选择中,可以想见作家在创作该作品时心情的沉重与辛酸,以及对和平的热爱、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邓贤.中国知青终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