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应用已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管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还是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以及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计算机应用都将具有广阔的需求背景,这就要求计算机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更具有针对性。本文以POY生产为背景,详细介绍POY自动计时计产量系统的开发过程,包括:功能定义=>设计原理=>接口电路、电平转换电路原理图设计=>软件设计等内容。
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保证了对POY断头时间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实时性、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本系统应用环境为UCDOS7.0等操作系统,以TURBOC为开发工具。
【关键词】 接口电路;电平转换电路
1、引言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纤分厂前纺POY生产系统,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从德国引进的,年产5000吨涤纶长丝,形不成规模效益,因此分厂务必在管理上下工夫,加强四班操作工产质量意识。该生产系统的落丝管理系统只能显示每个位的卷绕时间,如果采用手工统计,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不便于实际生产的统计和管理。根据系统设备本身固有的特点,从该系统上获取出某些信号,可将该生产系统中的每个位的生产时间、每个位的产量及每条线的产量、进行集中统计、显示,以便生产管理者对生产情况一目了然。
2、软硬件构成
利用以前淘汰的旧IBM386电脑,再购置一台打印机,装上UCDOS软件,装上自己设计的接口电路,连接好外围电路,在UCDOS环境下,最后装上用TURBOC开发的软件即可使用该系统。
2.1功能定义:通过本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监视生产的状态,即可自动显示每位升头、断头时间。2、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每个纺丝位的断丝时间并打印。3、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每个纺丝位的产量并打印。4、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整条生产线的产量。5、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整条生产线的断头时间。
3、设计原理
我们一期使用的卷绕头是德国巴马格制造的,SW46--IS900/6型卷绕头,一条线12个位,经分析其中的摆尾信号,正好反映了卷绕头是纺丝状态还是停止状态。停止状态也就是断头时间,只要将每班的断头时间统计出来,就可以反映出职工的操作速度和责任心是否强。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前必须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8255芯片熟悉了解。设计中主要完成的是将反映卷绕头运行状态的12个位的24V摆位信号,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将24V摆位信号转换为8255A可以接收的5V标准信号,故在程序设计中只要设计监视这个信号,同时记录每个位的升头断头时间,且在屏幕上显示每个位的升头断头时间,并将每个位的断头时间在8小时内进行统计。由运行时输入的转速(v)、丝的分特数(f)和断头时间,根据公式(480-s1)*v*f*6/10000000(其中s1表示一号位的断头时间单位为分钟,480-s1就表示实际运行时间,6表示一个卷绕头有6个筒子)计算出每个位每班的产量。同时统计出每班每条线的总产量并打印输出。
3.1 8255A的组成与功能
8255A是Intel公司为自己的微处理器系列研制的通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由于它的可编程,所以可在许多场合下应用,显得相当灵活。它是个40条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单一+5V电源供电,输入输出电平与TTL完全兼容。所设计的40条引脚中有24条用于外设接口,分成三个端口,每端口8位。工作时又把三个端口组织成两个组。另外的16条引角用以与系统总线连接,接口的信号形式与Intel系列微处机完全相容,使互连非常方便。
3.2 8255接口电路设计
在设计制作PCI/O接口时,考虑到以后的备用和功能扩充,共设计了两颗8255,第一颗8255I/O译码地址为0X300-0X303,第二颗8255I/O译码地址则为0X304-0X307,数据总线D0-D7与插槽上的数据总线相连,考虑总线的驱动能力,所以加上双向数据缓冲器74LS245,另一方面可在输入与输出之间进行一定的隔离,以减小以至消除互相影响。再连到8255的数据线上。由原理图可以看出74LS245的使能端19脚(低电平有效),由一个八输入与非门74LS30(注意不用的输入端一定接高电平)再经过一个反向器(六反向器74LS04的2脚)控制。74LS245的方向由IOR信号控制。当许多接插板共用电源后,可能引起电源干扰,即一些信号通过电源影响其它电路的工作,这叫做电源耦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叫电源去耦,为此在引脚B1-B3和B29-B31(5V电源)处分别旁接两个电容器,一个是100μF的电解电容,另一個是0.01μF的瓷片电容。
3线-8线74LS138译码器的工作原理:A、B、称为输入选择线,用来选取Y0至Y7的8条输出线,低电位有效,任何时候在输出端只有一位是低电位,因为有三条输入,正好可以有8种组成情况,6、4、5脚对应E3(G1),E1(G2A)和E2(G2B),其中G1为高电位工作,G2A及G2B则为低电位工作,本电路的第一个译码器的电路由Y6输出,确定了A9、A8、A7、A6、A5值一定是11000,第二个译码器的电路由Y0输出,确定了A4、A3、A2的值一定是000,即第一颗芯片的地址为:0X300由Y1输出,确定了A4、A3、A2的值一定是001,即第二颗芯片的地址为:0X304。
3.3接口电路原理图:
3.4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接口首先要解决的是两个部件的信息经交换后,信息形式能适合接收者的要求。计算机内的逻辑电平是0V与+5V,反映卷绕头运行状态的摆尾信号,电平为24V,不符合这个要求,这就要进行变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用了一个6V变压器,一个桥堆,我采用的三端固定稳压器是μA78M05(500mA),全集成稳压器是一种新型稳压器件,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稳压精度高、工作可靠等多方面的优点。集成稳压器一般装配好后就能工作,免去了麻烦的调试步骤,特别适用于组装各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对500mA的稳压块,在三端固定稳压器前的主滤波电容采用1000μF和0.33μF两个电容,在三端固定稳压器后采用100μF和0.1μF两个电容,以消除可能产生的高频寄生振荡。为防止稳压器输入端短路而烧坏稳压集成电路,最好在输入、输出端接一个大电流二极管,稳压块应加上足够的散热器,一般管壳温度不超过60℃。另外稳压块应可靠接地。我们一条线12个卷绕头,考虑到以后的被备用实际制做时增加了4个回路。
3.5电平转换电路原理图:
4、总结
该系统自99年在合纤一期两条生产线投运以来、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方便;进入UCD0S后只需键入可执行文件(HWJ3)、依次输入转速和分特数即可,平时只需要检查有无打印纸,一般不需要维护,该系统只需要一台IBMPC包括XTAT所有IBM兼容机以及所有具有ISA插槽的586机器、内存1M以上即可。以前淘汰286、386、486、586基本上都可满足要求。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我国从德国大量引进该POY卷绕机,此系统投入不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最后非常感谢合纤分厂的领导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Turbo C语言程序设计》刘甲耀,严桂兰.电子工业出版社
(2)《C语言程序设计》齐勇,冯博琴,王建仁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傅麒麟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TTL集成电路》国防工业出版社
(5)《I/0接口程序设计入门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6)《无线电爱好则者设计制作与检修指南》福建科学出版社
(7)《电路设计与制版Protel 98》谈世哲,胡少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保证了对POY断头时间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实时性、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本系统应用环境为UCDOS7.0等操作系统,以TURBOC为开发工具。
【关键词】 接口电路;电平转换电路
1、引言
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纤分厂前纺POY生产系统,是二十世纪90年代初从德国引进的,年产5000吨涤纶长丝,形不成规模效益,因此分厂务必在管理上下工夫,加强四班操作工产质量意识。该生产系统的落丝管理系统只能显示每个位的卷绕时间,如果采用手工统计,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不便于实际生产的统计和管理。根据系统设备本身固有的特点,从该系统上获取出某些信号,可将该生产系统中的每个位的生产时间、每个位的产量及每条线的产量、进行集中统计、显示,以便生产管理者对生产情况一目了然。
2、软硬件构成
利用以前淘汰的旧IBM386电脑,再购置一台打印机,装上UCDOS软件,装上自己设计的接口电路,连接好外围电路,在UCDOS环境下,最后装上用TURBOC开发的软件即可使用该系统。
2.1功能定义:通过本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监视生产的状态,即可自动显示每位升头、断头时间。2、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每个纺丝位的断丝时间并打印。3、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每个纺丝位的产量并打印。4、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整条生产线的产量。5、每八小时自动统计整条生产线的断头时间。
3、设计原理
我们一期使用的卷绕头是德国巴马格制造的,SW46--IS900/6型卷绕头,一条线12个位,经分析其中的摆尾信号,正好反映了卷绕头是纺丝状态还是停止状态。停止状态也就是断头时间,只要将每班的断头时间统计出来,就可以反映出职工的操作速度和责任心是否强。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在设计前必须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中的8255芯片熟悉了解。设计中主要完成的是将反映卷绕头运行状态的12个位的24V摆位信号,通过电平转换电路,将24V摆位信号转换为8255A可以接收的5V标准信号,故在程序设计中只要设计监视这个信号,同时记录每个位的升头断头时间,且在屏幕上显示每个位的升头断头时间,并将每个位的断头时间在8小时内进行统计。由运行时输入的转速(v)、丝的分特数(f)和断头时间,根据公式(480-s1)*v*f*6/10000000(其中s1表示一号位的断头时间单位为分钟,480-s1就表示实际运行时间,6表示一个卷绕头有6个筒子)计算出每个位每班的产量。同时统计出每班每条线的总产量并打印输出。
3.1 8255A的组成与功能
8255A是Intel公司为自己的微处理器系列研制的通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由于它的可编程,所以可在许多场合下应用,显得相当灵活。它是个40条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采用单一+5V电源供电,输入输出电平与TTL完全兼容。所设计的40条引脚中有24条用于外设接口,分成三个端口,每端口8位。工作时又把三个端口组织成两个组。另外的16条引角用以与系统总线连接,接口的信号形式与Intel系列微处机完全相容,使互连非常方便。
3.2 8255接口电路设计
在设计制作PCI/O接口时,考虑到以后的备用和功能扩充,共设计了两颗8255,第一颗8255I/O译码地址为0X300-0X303,第二颗8255I/O译码地址则为0X304-0X307,数据总线D0-D7与插槽上的数据总线相连,考虑总线的驱动能力,所以加上双向数据缓冲器74LS245,另一方面可在输入与输出之间进行一定的隔离,以减小以至消除互相影响。再连到8255的数据线上。由原理图可以看出74LS245的使能端19脚(低电平有效),由一个八输入与非门74LS30(注意不用的输入端一定接高电平)再经过一个反向器(六反向器74LS04的2脚)控制。74LS245的方向由IOR信号控制。当许多接插板共用电源后,可能引起电源干扰,即一些信号通过电源影响其它电路的工作,这叫做电源耦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叫电源去耦,为此在引脚B1-B3和B29-B31(5V电源)处分别旁接两个电容器,一个是100μF的电解电容,另一個是0.01μF的瓷片电容。
3线-8线74LS138译码器的工作原理:A、B、称为输入选择线,用来选取Y0至Y7的8条输出线,低电位有效,任何时候在输出端只有一位是低电位,因为有三条输入,正好可以有8种组成情况,6、4、5脚对应E3(G1),E1(G2A)和E2(G2B),其中G1为高电位工作,G2A及G2B则为低电位工作,本电路的第一个译码器的电路由Y6输出,确定了A9、A8、A7、A6、A5值一定是11000,第二个译码器的电路由Y0输出,确定了A4、A3、A2的值一定是000,即第一颗芯片的地址为:0X300由Y1输出,确定了A4、A3、A2的值一定是001,即第二颗芯片的地址为:0X304。
3.3接口电路原理图:
3.4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接口首先要解决的是两个部件的信息经交换后,信息形式能适合接收者的要求。计算机内的逻辑电平是0V与+5V,反映卷绕头运行状态的摆尾信号,电平为24V,不符合这个要求,这就要进行变换。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电平转换电路。我用了一个6V变压器,一个桥堆,我采用的三端固定稳压器是μA78M05(500mA),全集成稳压器是一种新型稳压器件,具有体积小,外围元件少,稳压精度高、工作可靠等多方面的优点。集成稳压器一般装配好后就能工作,免去了麻烦的调试步骤,特别适用于组装各种电子设备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对500mA的稳压块,在三端固定稳压器前的主滤波电容采用1000μF和0.33μF两个电容,在三端固定稳压器后采用100μF和0.1μF两个电容,以消除可能产生的高频寄生振荡。为防止稳压器输入端短路而烧坏稳压集成电路,最好在输入、输出端接一个大电流二极管,稳压块应加上足够的散热器,一般管壳温度不超过60℃。另外稳压块应可靠接地。我们一条线12个卷绕头,考虑到以后的被备用实际制做时增加了4个回路。
3.5电平转换电路原理图:
4、总结
该系统自99年在合纤一期两条生产线投运以来、运行稳定可靠、使用方便;进入UCD0S后只需键入可执行文件(HWJ3)、依次输入转速和分特数即可,平时只需要检查有无打印纸,一般不需要维护,该系统只需要一台IBMPC包括XTAT所有IBM兼容机以及所有具有ISA插槽的586机器、内存1M以上即可。以前淘汰286、386、486、586基本上都可满足要求。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我国从德国大量引进该POY卷绕机,此系统投入不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最后非常感谢合纤分厂的领导对该项目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Turbo C语言程序设计》刘甲耀,严桂兰.电子工业出版社
(2)《C语言程序设计》齐勇,冯博琴,王建仁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傅麒麟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4)《TTL集成电路》国防工业出版社
(5)《I/0接口程序设计入门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6)《无线电爱好则者设计制作与检修指南》福建科学出版社
(7)《电路设计与制版Protel 98》谈世哲,胡少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