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儿”,是流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种口传民歌,也是整个西部极具代表性的以爱情为主的一种田野民歌。青海“花儿”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是西北“花儿”的主要流派。迄今为止,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明代万历年间任职河州的高洪的诗作《古鄯行吟》之二中“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所写地区就是今青海省民和、乐都一带,已有500多年历史,可见当时河湟地区就已经唱红了“花儿”,那么其起源当在元末明初。
“花儿”有着广阔的流传地域,它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及与四省区接壤的陕西、内蒙、四川的一些地区,影响遍及海内外;“花儿”有着极高的民族认同性,世居大西北的汉、回、藏、土、蒙古、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9个兄弟民族都唱“花儿”,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特殊纽带;“花儿”的唱词涉及广泛,包罗万象,是名副其实的民俗“小百科”;“花儿”有着繁多的曲令,据不完全统计,仅青海“花儿”曲令就有200多种,不少曲令因流传地域、民族的不同,风格各异。“花儿”的上述特点,再加上其色彩各异的曲令,悠扬的民族旋律,鲜明的地域特色,使它更加耀眼夺目,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深切关注。
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一支。它发源于河湟地区,即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大通河流域。几百年来流传在青海这片热土上的青海“花儿”,由于受地理自然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已逐渐形成了青海特色。其特点是:既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处山川纵横、地貌多样,雪山和绿地共存,群峰与平川同在的高原地貌复杂性,又有它带来的所在多有的气候立体性;既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又有汉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还有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既有各民族文化自身的个性,又有它们在境内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共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高达42.5%,既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保安、裕固9个兄弟民族共存共荣的社会历史,又有青海境内多元文化同在同显的人文特点。地貌的复杂性、气候的多样性,民族的共荣性、文化的互溶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的大背景,使青海“花儿”具有了曲令多、发展快、富于创新、内容丰富,由东部向西部、南北延伸最迅速等优势。它们直接形成了“花儿”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体现在曲令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上,同一个曲令,其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花儿”有着惊人的传播力,青海“花儿”已经由原来的河湟地区广泛传播到除玉树、果洛外的省内所有州地市。
位于河湟谷地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依祁连山余脉大坂山,南靠省会西宁,广阔的北川河流域气候宜人,人杰地灵,回、土、藏和汉等兄弟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共建家园,创造和繁荣了包括“花儿”在内的灿烂的地域文化。
大通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既有了内涵丰富、声名远播,现已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老爷山传统“花儿”会,又在县境内有着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民间“花儿”会;既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不少“花儿”曲令,如“才让措令”、“老爷山令”、“东峡令”、“绵蛋蛋令”、“喜鹊儿令”、“北川令”、“石山令”等,又丰富和发展了一些传统“花儿”曲令和唱腔;既不断涌现技艺超群的老一辈“花儿”人,又脱颖而出一批批“花儿”新秀。所有这些,反映了大通地区深邃的“花儿”文化内涵和深厚的“花儿”群众基础。清代道光初年安徽桐城人叶礼漫游甘肃、青海一带时,作《竹枝词》8首,其中一首写道:“男捻羊毛女耕田,邀同姊妹手相牵。高声各唱花儿曲,个个新花美少年。”这实际也是地处河湟腹地的大通地区“花儿”传唱的真实写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通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宣传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响亮地提出了“花儿大通”的口号,令人鼓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要进一步充分展示青海的大美,必须大力发掘文化资源,用自然和人文景观彰显我们所独有的地方、民族文化,使旅游业得以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也早已突破了原来的发展模式。它不再是单纯欣赏山水风景,愉悦耳目的游览活动;也不再是顺其自然,任人观赏的非商业化行为。它早已和市场经济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呈现出三个明显的时代特点: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联合体,具有了经济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驰骋市场经济,开展竞争的平台;成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和载体。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的要素,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它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突出文化内涵,加大文化创意,是青海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根本途径,更是创建旅游名省的一个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竞争,就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意的竞争。谁率先认识了未来,认识了自身,抢占了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
大通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着力塑造“花儿”文化,打造“花儿”品牌,这既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和繁荣大通的一项有效手段,也是一项开发人文资源、造福后人,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更令人振奋。正是在这种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大通县身体力行,近几年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个把打造“花儿”品牌作为繁荣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提出了“花儿大通”的战略目标;第一个把“花儿”明确为旅游的一项内涵,使秀美山川和“花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第一个具有了道教朝山和民俗“花儿”相融合的传统“花儿”会,并形成了周边“花儿”会群落;第一个拥有了一批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花儿”歌手,形成骄人的演唱业绩。欣逢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又推出全省改革开放后第一本县编的“花儿”集《花儿大通》,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为打造花儿“花儿”品牌注入了文化活力,又令人欣喜。
《花儿大通》是一部颇具新意和特色的“花儿”集。它的特色有: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包括了新编“花儿”唱大通(名家“花儿”),六月的北川好风光(山川胜景),北川出了个柴大将(历史人物),“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传统爱情),惠民的政策像太阳(劳动生活)等五个部分近两千首“花儿”,可窥大通县“花儿”文化的全貌;歌唱“花儿”和山川胜景相结合,以风景名胜的讴歌深化旅游内涵,增加山水魅力;挖掘历史和宣扬现实相结合,通过传唱大通地区的历史人物,展示了丰厚的历史,揭示了美好的未来;名家和群众相结合,既有不少“花儿”名家的新作,也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洋溢着现代气息和泥土芬芳,做到了雅俗共赏;歌颂爱情和歌唱新生活相结合,展现了草根爱情的纯正与美好,充满着对前景的憧憬和希望;民间传唱和典型个例相结合,通过不少“花儿”的字里行间,展示了老爷山“花儿”会的艺术魅力,扩大了“老爷山花儿会”的知名度。《花儿大通》的出版,必将对大通县乃至全省特色文化的发掘和“花儿”品牌的打造,产生积极意义。
打造品牌既靠政府引领,也靠精品战略。大通县各级领导既有这样的认识,也有这样的胆略。“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全省都有“人一之,我十之”的创新精神,全省形成共识与合力,使青海更加大美,更加繁荣,老百姓更加幸福,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在这里,让我们对大通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表示特别的感谢!对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辛劳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同仁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大通的“花儿”一定会灿烂夺目,“花儿”品牌一定会频结硕果!
谨以此为序。
2011年5月于西宁
(作者系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花儿”有着广阔的流传地域,它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及与四省区接壤的陕西、内蒙、四川的一些地区,影响遍及海内外;“花儿”有着极高的民族认同性,世居大西北的汉、回、藏、土、蒙古、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9个兄弟民族都唱“花儿”,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特殊纽带;“花儿”的唱词涉及广泛,包罗万象,是名副其实的民俗“小百科”;“花儿”有着繁多的曲令,据不完全统计,仅青海“花儿”曲令就有200多种,不少曲令因流传地域、民族的不同,风格各异。“花儿”的上述特点,再加上其色彩各异的曲令,悠扬的民族旋律,鲜明的地域特色,使它更加耀眼夺目,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深切关注。
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一支。它发源于河湟地区,即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大通河流域。几百年来流传在青海这片热土上的青海“花儿”,由于受地理自然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已逐渐形成了青海特色。其特点是:既有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处山川纵横、地貌多样,雪山和绿地共存,群峰与平川同在的高原地貌复杂性,又有它带来的所在多有的气候立体性;既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又有汉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特点,还有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既有各民族文化自身的个性,又有它们在境内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共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高达42.5%,既有汉、藏、回、土、撒拉、蒙古、东乡、保安、裕固9个兄弟民族共存共荣的社会历史,又有青海境内多元文化同在同显的人文特点。地貌的复杂性、气候的多样性,民族的共荣性、文化的互溶性,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的大背景,使青海“花儿”具有了曲令多、发展快、富于创新、内容丰富,由东部向西部、南北延伸最迅速等优势。它们直接形成了“花儿”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体现在曲令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上,同一个曲令,其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花儿”有着惊人的传播力,青海“花儿”已经由原来的河湟地区广泛传播到除玉树、果洛外的省内所有州地市。
位于河湟谷地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依祁连山余脉大坂山,南靠省会西宁,广阔的北川河流域气候宜人,人杰地灵,回、土、藏和汉等兄弟民族世代和睦相处,共建家园,创造和繁荣了包括“花儿”在内的灿烂的地域文化。
大通素有“花儿”之乡的美誉。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既有了内涵丰富、声名远播,现已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老爷山传统“花儿”会,又在县境内有着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民间“花儿”会;既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不少“花儿”曲令,如“才让措令”、“老爷山令”、“东峡令”、“绵蛋蛋令”、“喜鹊儿令”、“北川令”、“石山令”等,又丰富和发展了一些传统“花儿”曲令和唱腔;既不断涌现技艺超群的老一辈“花儿”人,又脱颖而出一批批“花儿”新秀。所有这些,反映了大通地区深邃的“花儿”文化内涵和深厚的“花儿”群众基础。清代道光初年安徽桐城人叶礼漫游甘肃、青海一带时,作《竹枝词》8首,其中一首写道:“男捻羊毛女耕田,邀同姊妹手相牵。高声各唱花儿曲,个个新花美少年。”这实际也是地处河湟腹地的大通地区“花儿”传唱的真实写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大通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宣传文化部门的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响亮地提出了“花儿大通”的口号,令人鼓舞。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要进一步充分展示青海的大美,必须大力发掘文化资源,用自然和人文景观彰显我们所独有的地方、民族文化,使旅游业得以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也早已突破了原来的发展模式。它不再是单纯欣赏山水风景,愉悦耳目的游览活动;也不再是顺其自然,任人观赏的非商业化行为。它早已和市场经济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呈现出三个明显的时代特点: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联合体,具有了经济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驰骋市场经济,开展竞争的平台;成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和载体。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赖以生存的要素,更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它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突出文化内涵,加大文化创意,是青海旅游业再上新台阶的一条根本途径,更是创建旅游名省的一个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的竞争,就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意的竞争。谁率先认识了未来,认识了自身,抢占了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
大通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着力塑造“花儿”文化,打造“花儿”品牌,这既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和繁荣大通的一项有效手段,也是一项开发人文资源、造福后人,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更令人振奋。正是在这种先进理念的指引下,大通县身体力行,近几年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个把打造“花儿”品牌作为繁荣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提出了“花儿大通”的战略目标;第一个把“花儿”明确为旅游的一项内涵,使秀美山川和“花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第一个具有了道教朝山和民俗“花儿”相融合的传统“花儿”会,并形成了周边“花儿”会群落;第一个拥有了一批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花儿”歌手,形成骄人的演唱业绩。欣逢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又推出全省改革开放后第一本县编的“花儿”集《花儿大通》,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厚礼,为打造花儿“花儿”品牌注入了文化活力,又令人欣喜。
《花儿大通》是一部颇具新意和特色的“花儿”集。它的特色有: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包括了新编“花儿”唱大通(名家“花儿”),六月的北川好风光(山川胜景),北川出了个柴大将(历史人物),“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传统爱情),惠民的政策像太阳(劳动生活)等五个部分近两千首“花儿”,可窥大通县“花儿”文化的全貌;歌唱“花儿”和山川胜景相结合,以风景名胜的讴歌深化旅游内涵,增加山水魅力;挖掘历史和宣扬现实相结合,通过传唱大通地区的历史人物,展示了丰厚的历史,揭示了美好的未来;名家和群众相结合,既有不少“花儿”名家的新作,也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洋溢着现代气息和泥土芬芳,做到了雅俗共赏;歌颂爱情和歌唱新生活相结合,展现了草根爱情的纯正与美好,充满着对前景的憧憬和希望;民间传唱和典型个例相结合,通过不少“花儿”的字里行间,展示了老爷山“花儿”会的艺术魅力,扩大了“老爷山花儿会”的知名度。《花儿大通》的出版,必将对大通县乃至全省特色文化的发掘和“花儿”品牌的打造,产生积极意义。
打造品牌既靠政府引领,也靠精品战略。大通县各级领导既有这样的认识,也有这样的胆略。“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全省都有“人一之,我十之”的创新精神,全省形成共识与合力,使青海更加大美,更加繁荣,老百姓更加幸福,就不会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在这里,让我们对大通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表示特别的感谢!对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辛劳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同仁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大通的“花儿”一定会灿烂夺目,“花儿”品牌一定会频结硕果!
谨以此为序。
2011年5月于西宁
(作者系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