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毕生发展的观点,系统探讨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表明老人过程中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明显,认知功能可塑性和储备能量依然存存,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心理基础。高龄老人心智功能明显减退,需给予更多照料和精神慰藉。
本文通过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集(1998)》的分析,对有关健康老龄化方法论进行了三点思考:(1)长寿是健康的标志,但长寿又不能充分体现健康;(2)此数据集将高龄老人界定为80岁及以上,建议用75岁与80岁以上两个标准;(3)如何建立衡量老年人健康寿命的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对248名八旬老人与437七旬老人的生活质量(QOL)与生活满意度(DSL)的调查分析,发现八旬老人生活质量不如七旬老人,但生活满意度却优于七旬组;八旬老人呼吸系统与五官科疾病多见,但影响八锂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婚姻状况对 的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
[人物简介]蒋正华 1937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8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器专业毕业后,留校任自动控制教研室助教,讲师,1984年由国务院特批越级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82年在印度国际人口科学研究院学习,获得金质奖章.80年代以来,在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多次任客座教授,曾在印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任联合国专家;两任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常务理事;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担任兼职教授.并任中国科学院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兼职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形成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学科的发展与变迁又都与社会经济和体制环境密切相关。学科形成和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从现实中产生的对学科的需要和要求都影响着学科发展的速度,左右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并决定着学科发展的特点。中国人口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正是如此。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70年代韧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来,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从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管理是以逐级制定和落实宏观人口控制计划为基础的。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则由以前的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这就是说,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人口科学经过十几年、近20年的恢复和发展,在一些方面已站到学科的前沿,取得突出成绩。下一步如何深入?我以为紧紧把握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探讨这一过程中的新的人口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得以升华,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