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美国成功追回国家一级文物唐代石椁
事件回顾:2010年6月17日下午,陕西省公安机关将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省文物部门,专家们对石椁进行修复和复原后,将长期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至此,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石椁终于回到了中国。这是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体积最大、文物级别最高、件数较多的唐代文物珍品。
被盗石棺椁为立体减底浮雕做法,为宫殿形状石椁,石椁结构由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石头组成,高约2.3米、宽约2.6米,长约4米,其内容为侍女、花卉建筑,具有极高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点评:与圆明园的猴首、牛首之类相比,陕西省公安机关这次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的文物价值不知要珍贵多少倍,更重要的这次的成功追回真正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影响力。用天价买回猴首、牛首之类貌似财大气粗的举动,其实并不能买来尊重。
吴冠中逝世
事件回顾: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作品深入人心。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点评: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不管过去多少年,都会成为人类智慧的光辉象征。笔者认为吴冠中先生可无愧地列于这样一些人之中。千年之后,吴冠中先生当与范宽、李成、沈周、唐寅之辈为人们所景仰,而当今多少所谓的风流人物只能落得身与名俱灭了。
商业部发布首部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标准
事件回顾:作为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首部推荐性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 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的拍卖图录、委托竞投等重要术语作出了界定,并规定了拍卖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据悉,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文物艺术品拍卖实践,对拍卖程序中的拍卖标的征集、鉴定与审核、保管,拍卖委托、拍卖图录的制作,拍卖会的实施,拍卖结算,争议解决途径,拍卖档案的管理等主要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以便于拍卖企业直接依据标准开展经营活动,便于拍卖各当事方积极参与拍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标准还以附录形式,提供了委托拍卖合同、竞买协议、委托竞投授权书、成交确认书等四项重要的法律文书范本,为相关当事各方提供了最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依据。
点评:中国拍卖行业恢复了2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恢复也接近18个年头。但从来没有一部权威的行业标准,仅靠拍卖行自律已严重损坏了行业信誉,希望这种状况将随着《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的实施有所改善。不过任何法律只有认真执行才可成为良法,人们都对此拭目以待。
国内首个权益拆分艺术品资产包上市
事件回顾:2010年7月3日中国第一个基于权益拆分模式的艺术品资产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正式推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包含了汕头大学教授杨培江的4幅油画及8幅宣纸彩墨作品。参照画廊日常出售价格、各大拍卖行拍卖价格及艺术专业刊物的行情报价,12幅作品市场价格共计约600万元人民币。但资产包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行的初始价格确定为200万元人民币,权益拆分后所有权份额总数为1000份,每份面值2000元人民币。
点评:据说,权益拆分模式为中国首创,在国外艺术品市场也极为罕见,这种模式可以使艺术品也像股票、房产一样。成为了一个投资品种。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可通过购买“份额”,参与投资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艺术品。但笔者担心对于某些情况是否适用,例如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与存世量成正比的,而在世的艺术家,其作品的最终产量还是个未知数,其价值终究是会贬会增,谁也说不准,这种情况下,投资真的会物有所值吗?其诚信度由谁来保障?不过无论这种尝试成败与否,这个资产包的运作方都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以“和平”为主题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
事件回顾:2010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在纪念日当天,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晚会上发布了一份针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议书:倡议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返还文物,全球热爱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全球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
圆明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连同其他几座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焚毁并掠夺。
点评:目前,仍有约150万件从圆明园掠夺的文物流失海外。对现存遗址的保护和流失文物的追索,是圆明园两个最沉重的话题,其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十分不易。现在人们提起圆明园之痛,好像是过去蒙昧时代才会发生的野蛮行径,其实任何一个衰落的文明古国,都有一段辛酸的被掳掠史,落后就会挨打,此理古今不变。笔者以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真正的意义是让国人深刻感受到强大才会被尊重的道理,而不是仅仅为失去的宝贝心痛。
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
事件回顾: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沪开幕
2010年11月5日上午,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本届大会将主题确定为“收藏——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除了总结历史上收藏的经验和理论,还力求体现过去与未来的相互关系。海内外知名收藏团体如台湾清玩雅集、中华文物学会,香港敏求精舍、求知雅集,以及北美、新加坡等地共有600余人到会。张五常、丁绍光、陈东升、曹兴诚、何家良、Patricia P.tang、张宗宪、杨伯达等20余位重量级藏家发表主题演讲。此外,延续首届大会的传统,组委会认真组织采访和组稿,发布三大册大会文献《大会论文集》《大会采访录》《中国收藏学初探》,共计113万字。
点评:上海拥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涌现过一大批知名的收藏家和鉴赏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华人收藏家更是藏龙卧虎。以往的收藏大会常是由民间团体组织举办,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则由官方组织。这样高规格的峰会,自然会吸引来不少海内外的高手,一些不爱显山露水的有研究有见识的鉴藏家也由此浮出水面,并为国内鉴藏界带来一股清新的学术风气。
范曾被曝流水性作业,与郭庆祥对簿公堂
事件回顾:2010年10月,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的一纸传票摆在了收藏大鳄、著名收藏机构大连玥宝斋的当家人郭庆祥面前,将郭庆祥告上法庭的则是画家范曾。起因是今年5月,郭庆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中就目前国内有些画家“流水线作业”,不讲求艺术品质,大量复制自己作品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谁知这一篇并未点名的文艺批评文章惹怒了范曾,他以侵害名誉权之罪,将郭庆祥告上了法庭,并索赔500万元。被告郭庆祥2010年12月28日在博客上以《我有范曾流水似作画的证据》为题公布了范曾作画时的三张照片。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史上第一次因为书画批评而诉诸法律,将批评文章作者告上法庭的事件。
点评:这种弊病并非自当代开始,可谓由来已久,据说连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大师也不能免俗。不只中国,外国人也不清白,达利曾在白纸签上名,然后由其助手大量复制他的画。我想起吴冠中先生将自己心爱的作品出让时如同嫁女,以至于将自己最好的作品都无偿捐给一些著名博物馆的做法。心中升起无限感慨,对很多艺术家来讲,绘画只是糊口的手艺而已,大家也不必太苛求了吧。
一个乾隆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购得并引发争议
事件回顾:2010年11月11日的一场拍卖,让伦敦博罗(Borough)区域的Bainbridge拍卖行成为艺术圈和媒体瞩目的焦点。原来在此场拍卖中,一个估价80万英镑至120万英镑之间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今年6月由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创下的纪录,成为目前中国最贵艺术品。
据悉,这一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是由伦敦一对中年兄妹在收拾已故父母的旧宅时发现的,在其家中收藏已约70年。拍卖行专家认为这个瓷瓶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属于皇宫收藏,但他们不知道这个花瓶究竟是怎么到英国的。据国外媒体报道,此次以天价拍走这一瓷瓶的是位中国藏家。
点评:据报道,在不足100平米的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华人面孔。英国拍卖行人员对该瓷瓶最高估价120万英镑(约1285万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高出近39倍。拍卖行老板布里奇从没见过如此阵仗,激动得连拍卖锤都敲坏了,而瓷瓶的一位委托人休克在拍场上。英媒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不知各位对此消息有何感想,我倒是有些为这些中国大款心酸,中国民间富豪想要证明自己的尊贵要拿出比正常大得多的代价,另一方面也可见我国如今民间资本出路之窄。
2010,中国展览“行走”全球
事件回顾: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那些在海外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展会,无论是作为领导出访或重大文化活动的有力配合,还是作为独立的文化展示与交流主体,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特色充分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风采。其中,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共同主办的大型文物展览“秦汉——罗马文明展”,作为今年10月开幕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展示了中意两国70多家博物馆的近500件珍贵文物。另外,在瑞士举办的“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在巴基斯坦举办的“墨韵和风——中国水墨画精品展”,在土耳其“绣之雅蕴——中国刺绣精品展”,在日本举办的;在葡萄牙举办的“中国乐器展”,在印尼举办的“墨韵和风——中国国画精品展”, 在美国举办“丝路奥秘——新疆文物展”,以及在日本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西藏艺术与考古展”等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点评:纵观今年在海外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展览,可以发现,在力图向国外观众全面介绍中国时,现在的展览更加注重推介的方法,模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上也更注重寻求当地观众的兴趣点,力图带给他们更多的触动。这些中国艺术品“走南闯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良好口碑。为外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及发展现状提供了平台。
中国艺术品市场涨势如虹,正式进入资本时代
事件回顾:2010年,从年初到年尾,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是涨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为502亿余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225亿余元人民币增长了123%。此外,继2009年4件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突破亿元大关之后,2010年又有10余件拍品价格跨过亿元门槛,且由瓷器、古代书法、古代绘画扩展到古代乐器、玉质印玺、近现代绘画与掐丝珐琅器等。亿元拍品的批量出现不仅确定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亿元时代的形成,而且推促了“货好即价好”概念的普及。
点评: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不再是藏家的市场,众多的天价和纪录都与传统藏家毫无关系,产业资本和热钱成为市场主角。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就好像股票市场的缩影,也将体现股票市场的特征:龙头股狂涨,概念股鸡犬升天,最终赔钱的都是跟风的。
事件回顾:2010年6月17日下午,陕西省公安机关将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正式移交给陕西省文物部门,专家们对石椁进行修复和复原后,将长期存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免费供人参观。至此,流失美国长达6年之久的珍贵文物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石椁终于回到了中国。这是近年来我国公安机关从境外成功追回的重量体积最大、文物级别最高、件数较多的唐代文物珍品。
被盗石棺椁为立体减底浮雕做法,为宫殿形状石椁,石椁结构由5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石头组成,高约2.3米、宽约2.6米,长约4米,其内容为侍女、花卉建筑,具有极高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为国家一级文物。
点评:与圆明园的猴首、牛首之类相比,陕西省公安机关这次从美国追回的唐贞顺皇后陵墓(敬陵)被盗石椁的文物价值不知要珍贵多少倍,更重要的这次的成功追回真正体现了中国的大国影响力。用天价买回猴首、牛首之类貌似财大气粗的举动,其实并不能买来尊重。
吴冠中逝世
事件回顾: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作品深入人心。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点评: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不管过去多少年,都会成为人类智慧的光辉象征。笔者认为吴冠中先生可无愧地列于这样一些人之中。千年之后,吴冠中先生当与范宽、李成、沈周、唐寅之辈为人们所景仰,而当今多少所谓的风流人物只能落得身与名俱灭了。
商业部发布首部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标准
事件回顾:作为我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首部推荐性标准,《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 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中的拍卖图录、委托竞投等重要术语作出了界定,并规定了拍卖活动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据悉,标准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结合文物艺术品拍卖实践,对拍卖程序中的拍卖标的征集、鉴定与审核、保管,拍卖委托、拍卖图录的制作,拍卖会的实施,拍卖结算,争议解决途径,拍卖档案的管理等主要环节作出详细规定,以便于拍卖企业直接依据标准开展经营活动,便于拍卖各当事方积极参与拍卖,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标准还以附录形式,提供了委托拍卖合同、竞买协议、委托竞投授权书、成交确认书等四项重要的法律文书范本,为相关当事各方提供了最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依据。
点评:中国拍卖行业恢复了2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恢复也接近18个年头。但从来没有一部权威的行业标准,仅靠拍卖行自律已严重损坏了行业信誉,希望这种状况将随着《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的实施有所改善。不过任何法律只有认真执行才可成为良法,人们都对此拭目以待。
国内首个权益拆分艺术品资产包上市
事件回顾:2010年7月3日中国第一个基于权益拆分模式的艺术品资产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正式推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包含了汕头大学教授杨培江的4幅油画及8幅宣纸彩墨作品。参照画廊日常出售价格、各大拍卖行拍卖价格及艺术专业刊物的行情报价,12幅作品市场价格共计约600万元人民币。但资产包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行的初始价格确定为200万元人民币,权益拆分后所有权份额总数为1000份,每份面值2000元人民币。
点评:据说,权益拆分模式为中国首创,在国外艺术品市场也极为罕见,这种模式可以使艺术品也像股票、房产一样。成为了一个投资品种。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可通过购买“份额”,参与投资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天价艺术品。但笔者担心对于某些情况是否适用,例如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与存世量成正比的,而在世的艺术家,其作品的最终产量还是个未知数,其价值终究是会贬会增,谁也说不准,这种情况下,投资真的会物有所值吗?其诚信度由谁来保障?不过无论这种尝试成败与否,这个资产包的运作方都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以“和平”为主题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活动启动
事件回顾:2010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在纪念日当天,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晚会上发布了一份针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全球倡议书:倡议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返还文物,全球热爱和平的人士共同抵制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全球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
圆明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连同其他几座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焚毁并掠夺。
点评:目前,仍有约150万件从圆明园掠夺的文物流失海外。对现存遗址的保护和流失文物的追索,是圆明园两个最沉重的话题,其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十分不易。现在人们提起圆明园之痛,好像是过去蒙昧时代才会发生的野蛮行径,其实任何一个衰落的文明古国,都有一段辛酸的被掳掠史,落后就会挨打,此理古今不变。笔者以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活动真正的意义是让国人深刻感受到强大才会被尊重的道理,而不是仅仅为失去的宝贝心痛。
上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
事件回顾: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沪开幕
2010年11月5日上午,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大会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主办。本届大会将主题确定为“收藏——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除了总结历史上收藏的经验和理论,还力求体现过去与未来的相互关系。海内外知名收藏团体如台湾清玩雅集、中华文物学会,香港敏求精舍、求知雅集,以及北美、新加坡等地共有600余人到会。张五常、丁绍光、陈东升、曹兴诚、何家良、Patricia P.tang、张宗宪、杨伯达等20余位重量级藏家发表主题演讲。此外,延续首届大会的传统,组委会认真组织采访和组稿,发布三大册大会文献《大会论文集》《大会采访录》《中国收藏学初探》,共计113万字。
点评:上海拥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涌现过一大批知名的收藏家和鉴赏家,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华人收藏家更是藏龙卧虎。以往的收藏大会常是由民间团体组织举办,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则由官方组织。这样高规格的峰会,自然会吸引来不少海内外的高手,一些不爱显山露水的有研究有见识的鉴藏家也由此浮出水面,并为国内鉴藏界带来一股清新的学术风气。
范曾被曝流水性作业,与郭庆祥对簿公堂
事件回顾:2010年10月,北京昌平区人民法院的一纸传票摆在了收藏大鳄、著名收藏机构大连玥宝斋的当家人郭庆祥面前,将郭庆祥告上法庭的则是画家范曾。起因是今年5月,郭庆祥在上海《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中就目前国内有些画家“流水线作业”,不讲求艺术品质,大量复制自己作品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谁知这一篇并未点名的文艺批评文章惹怒了范曾,他以侵害名誉权之罪,将郭庆祥告上了法庭,并索赔500万元。被告郭庆祥2010年12月28日在博客上以《我有范曾流水似作画的证据》为题公布了范曾作画时的三张照片。这是当代中国书画史上第一次因为书画批评而诉诸法律,将批评文章作者告上法庭的事件。
点评:这种弊病并非自当代开始,可谓由来已久,据说连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大师也不能免俗。不只中国,外国人也不清白,达利曾在白纸签上名,然后由其助手大量复制他的画。我想起吴冠中先生将自己心爱的作品出让时如同嫁女,以至于将自己最好的作品都无偿捐给一些著名博物馆的做法。心中升起无限感慨,对很多艺术家来讲,绘画只是糊口的手艺而已,大家也不必太苛求了吧。
一个乾隆瓷瓶被中国买家以超过5亿人民币天价购得并引发争议
事件回顾:2010年11月11日的一场拍卖,让伦敦博罗(Borough)区域的Bainbridge拍卖行成为艺术圈和媒体瞩目的焦点。原来在此场拍卖中,一个估价80万英镑至120万英镑之间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今年6月由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创下的纪录,成为目前中国最贵艺术品。
据悉,这一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是由伦敦一对中年兄妹在收拾已故父母的旧宅时发现的,在其家中收藏已约70年。拍卖行专家认为这个瓷瓶是乾隆三十余年官窑制品,属于皇宫收藏,但他们不知道这个花瓶究竟是怎么到英国的。据国外媒体报道,此次以天价拍走这一瓷瓶的是位中国藏家。
点评:据报道,在不足100平米的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华人面孔。英国拍卖行人员对该瓷瓶最高估价120万英镑(约1285万人民币),最后在大陆竞拍者互相加价后拍到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高出近39倍。拍卖行老板布里奇从没见过如此阵仗,激动得连拍卖锤都敲坏了,而瓷瓶的一位委托人休克在拍场上。英媒称中国人正不惜代价买回失去的文化遗产,背后是“瓷器爱国主义”。不知各位对此消息有何感想,我倒是有些为这些中国大款心酸,中国民间富豪想要证明自己的尊贵要拿出比正常大得多的代价,另一方面也可见我国如今民间资本出路之窄。
2010,中国展览“行走”全球
事件回顾: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那些在海外举办的一系列展览、展会,无论是作为领导出访或重大文化活动的有力配合,还是作为独立的文化展示与交流主体,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特色充分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风采。其中,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共同主办的大型文物展览“秦汉——罗马文明展”,作为今年10月开幕的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展示了中意两国70多家博物馆的近500件珍贵文物。另外,在瑞士举办的“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在巴基斯坦举办的“墨韵和风——中国水墨画精品展”,在土耳其“绣之雅蕴——中国刺绣精品展”,在日本举办的;在葡萄牙举办的“中国乐器展”,在印尼举办的“墨韵和风——中国国画精品展”, 在美国举办“丝路奥秘——新疆文物展”,以及在日本举办“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珍宝展”、“西藏艺术与考古展”等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点评:纵观今年在海外举办的大大小小的展览,可以发现,在力图向国外观众全面介绍中国时,现在的展览更加注重推介的方法,模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上也更注重寻求当地观众的兴趣点,力图带给他们更多的触动。这些中国艺术品“走南闯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良好口碑。为外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及发展现状提供了平台。
中国艺术品市场涨势如虹,正式进入资本时代
事件回顾:2010年,从年初到年尾,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是涨声一片。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为502亿余元人民币,较之2009年的225亿余元人民币增长了123%。此外,继2009年4件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突破亿元大关之后,2010年又有10余件拍品价格跨过亿元门槛,且由瓷器、古代书法、古代绘画扩展到古代乐器、玉质印玺、近现代绘画与掐丝珐琅器等。亿元拍品的批量出现不仅确定了中国艺术品拍卖亿元时代的形成,而且推促了“货好即价好”概念的普及。
点评: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已不再是藏家的市场,众多的天价和纪录都与传统藏家毫无关系,产业资本和热钱成为市场主角。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就好像股票市场的缩影,也将体现股票市场的特征:龙头股狂涨,概念股鸡犬升天,最终赔钱的都是跟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