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的、填鸭式的传统,教师独占发言权,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此,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学中心,这种教师权威、知识本位和精英主义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最大弊端就是师生缺乏交往和沟通。这种教学,否定了教学的本质意义——对话,否定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否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真正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了,这无疑给贫瘠的土地施加了新的肥料,在这片精神焕发、创意十足的智慧的沃土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茁壮地成长。
一、“对话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依据。就教育的本质方面而言,叶澜教授就曾提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季亚琴科也说:“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以交往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要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新课程实施视野下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各自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等,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其实,从《论语》对孔夫子教学的记载,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已经就有了这种教学思想的萌芽和教学实践的雏形。新课标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是对教学过程的正确诠释。
二、语文教学特别需要交流与对话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语文课怎么教,教什么,传统观念当中,总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想法:那就是一堂课总要“交给”学生一些东西(知识)。知识传授得多和少、好和坏,直接体现着这节课的价值。殊不知,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记忆,而是感受、体验、自省和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东西,需要教师重视学生自己的东西——语文的、生活的、社会的。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借助有关载体,如,课文,去展示、交流、确认学生对生活的这种理解、感受、体验和认识,并进而加以提升。对学生来说,他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不拿出来不一样,有交流和没交流不一样,得到别人的确认和没得到别人的确认不一样。其间,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都靠教师去“讲”,教师要实现由传授者、管理者到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必然要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单向意义的“讲授”已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交流与对话。
三、完成“对话”教学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尊重学生,乐纳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平等是交流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和你“交流”,主动地想“说”什么,必须要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下进行。只要学生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都要尊重和理解,并且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
2.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心理正处于闭锁期。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的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对此“没有兴趣”;等等。这些不合适的话题,都会使课堂失去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教师要想办法去激励。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本身就能完成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任务,在主体性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关注。
首先,在对话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有对这些问题教师能高瞻远瞩地了然于胸之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可能课堂中会出现喧闹,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也要格外留心,要根据各种情况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启发。
再次,“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一、“对话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对话式”教学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有着先进的理论依据。就教育的本质方面而言,叶澜教授就曾提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当交往双方相对特殊化,并形成一种以传递经验、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活动时,交往就会进一步演化为教育。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季亚琴科也说:“教学是有知识经验的人与获得这些知识经验的人之间的交往。”以交往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要有更多的沟通。事实上,新课程实施视野下的教学,是“两代人”以信息为背景、以语言为中介的一种沟通。教师与学生凭借各自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等,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其实,从《论语》对孔夫子教学的记载,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已经就有了这种教学思想的萌芽和教学实践的雏形。新课标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于平等对话,是对教学过程的正确诠释。
二、语文教学特别需要交流与对话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语文课怎么教,教什么,传统观念当中,总离不开一个基本的想法:那就是一堂课总要“交给”学生一些东西(知识)。知识传授得多和少、好和坏,直接体现着这节课的价值。殊不知,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记忆,而是感受、体验、自省和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东西,需要教师重视学生自己的东西——语文的、生活的、社会的。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借助有关载体,如,课文,去展示、交流、确认学生对生活的这种理解、感受、体验和认识,并进而加以提升。对学生来说,他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和不拿出来不一样,有交流和没交流不一样,得到别人的确认和没得到别人的确认不一样。其间,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越俎代庖,什么都靠教师去“讲”,教师要实现由传授者、管理者到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转换。角色的转换必然要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单向意义的“讲授”已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交流与对话。
三、完成“对话”教学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尊重学生,乐纳学生,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平等是交流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和你“交流”,主动地想“说”什么,必须要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下进行。只要学生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都要尊重和理解,并且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意见是有价值的。
2.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界。中学生,心理正处于闭锁期。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的恰到好处。有的问题太浅或太小,学生对此“不屑一顾”;有的问题太深或太大,学生无从谈起或摸不着头脑;有的问题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对此“没有兴趣”;等等。这些不合适的话题,都会使课堂失去交流的基础。交流的话题要定好,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教师要想办法去激励。
3.教师要善于在“对话式”教学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对话式”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本身就能完成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任务,在主体性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关注。
首先,在对话之前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对话式”教学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有对这些问题教师能高瞻远瞩地了然于胸之后,“对话式”教学才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可能课堂中会出现喧闹,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教学,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也要格外留心,要根据各种情况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启发。
再次,“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