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课改,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话题。那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双赢”呢?我们要转换师生角色,鼓励学生探究、质疑,构建多种课型,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课改,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教几年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钻研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服务,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引领他们尽快成长,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思维方式、学习习惯,都希望他们能收获更多。那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双赢”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方式,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究、讨论、质疑、展示,在整个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去表达,十六七岁的学生他们对未知世界始终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同时,每位学生,每一届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不同,他们面对新的学习领域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而不应该主宰课堂,要更多的倾听学生的感受。学会倾听,可以让教师辨别学生所具有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疑惑;学会倾听,可以让教师更为恰当的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的讨论探究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也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如在教学《雨巷》时,对雨巷的主题,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学生的理解超乎了教师的想象。有的学生把《雨巷》看成了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学生把此诗的主题理解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有追寻过程中的迷茫、彷徨,虽有寻而不得的失落、惆怅,但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更有学生理解为了对古典文明消失的一种惆怅、惋惜,说诗中的那位女子从古典诗词中走来,撑着古朴神秘的油纸伞,走在古老的小巷,她的消失其实代表着古典文化、古典文明的不被重视的现象……正是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才有了学生的思考、探究,才有了思维的碰撞,才有了语文课堂的高效。
二、在语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探究、质疑
转变了师生间的角色,学习方式也应该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让学生能辩证的看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比如我在教学《孟子见梁惠王》时,让同学们对孟子的“义利观”进行评点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孟子的“义利”思想,从而将这种“义利”思想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同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现实生活中“义”与“利”之间取舍的实例,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用辩证的眼光看“义”与“利”,让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没想到同学们说出了这样的见解:“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但是,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利’和‘金錢’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不仅仅停留于课文大意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而是增加了质疑探究环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示例:刘邦逃走时,“乃令张良留谢”,后来他已经“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了,怎么还能对张良说“从此道如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讨论,有学生说肯定张良和刘邦走了一段路,再返回项羽军营;有学生反驳说前文不是说刘邦“脱身独骑”吗?刘邦到底是一个人走还是一众人等离开?……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本,小组交流讨论后,又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刘邦如厕时,与张良等人商量了对策,并回到军营才让张良进去,鸿门与霸上相距四十里,抄小路也要三十里左右,最少也需要一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不见刘邦他们的人影,项羽难道没派人去找吗?有学生立马回应,找了,原文有言“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但马上被学生反击“如此长的时间,项羽早该派人翻遍军营了,找不到刘邦等人,范增还能让张良离开吗?”“而且项羽巨鹿之战赫赫有名,与秦军主力正面交锋,丝毫不惧。其治军有道可得知。而此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众人离开军营难道没有受到阻拦吗?”“结尾是刘邦回到军营,马上诛杀了曹无伤。那么项伯结局如何呢?”质疑、批判的种子在课堂中渐渐冒出了绿芽……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构建多种课型,灵活多变
教师在集体讨论、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独具特色的教案,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的学生对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经验,灵活多变地构建多种课型:①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②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③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④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⑤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⑥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比如我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5》的第二单元时,我根据经验及课文的特点,将《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四篇课文分别采用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来教学。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真正实现了高效,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课改,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话题。从教几年来,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钻研教材改变教学方式,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服务,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引领他们尽快成长,无论是语文素养还是思维方式、学习习惯,都希望他们能收获更多。那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双赢”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转换师生角色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在新课改下的语文高效课堂教师的身份是一名“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教育方式,而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探究、讨论、质疑、展示,在整个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教师要学会让学生去表达,十六七岁的学生他们对未知世界始终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同时,每位学生,每一届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人生阅历不同,他们面对新的学习领域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而不应该主宰课堂,要更多的倾听学生的感受。学会倾听,可以让教师辨别学生所具有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疑惑;学会倾听,可以让教师更为恰当的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的讨论探究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也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如在教学《雨巷》时,对雨巷的主题,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学生的理解超乎了教师的想象。有的学生把《雨巷》看成了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的学生把此诗的主题理解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有追寻过程中的迷茫、彷徨,虽有寻而不得的失落、惆怅,但仍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更有学生理解为了对古典文明消失的一种惆怅、惋惜,说诗中的那位女子从古典诗词中走来,撑着古朴神秘的油纸伞,走在古老的小巷,她的消失其实代表着古典文化、古典文明的不被重视的现象……正是这种师生角色的转换,才有了学生的思考、探究,才有了思维的碰撞,才有了语文课堂的高效。
二、在语文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探究、质疑
转变了师生间的角色,学习方式也应该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尤其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让学生能辩证的看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比如我在教学《孟子见梁惠王》时,让同学们对孟子的“义利观”进行评点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孟子的“义利”思想,从而将这种“义利”思想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同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现实生活中“义”与“利”之间取舍的实例,引导学生要一分为二,用辩证的眼光看“义”与“利”,让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交流,没想到同学们说出了这样的见解:“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但是,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利’和‘金錢’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不仅仅停留于课文大意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而是增加了质疑探究环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示例:刘邦逃走时,“乃令张良留谢”,后来他已经“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了,怎么还能对张良说“从此道如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讨论,有学生说肯定张良和刘邦走了一段路,再返回项羽军营;有学生反驳说前文不是说刘邦“脱身独骑”吗?刘邦到底是一个人走还是一众人等离开?……学生通过认真研读课本,小组交流讨论后,又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刘邦如厕时,与张良等人商量了对策,并回到军营才让张良进去,鸿门与霸上相距四十里,抄小路也要三十里左右,最少也需要一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不见刘邦他们的人影,项羽难道没派人去找吗?有学生立马回应,找了,原文有言“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但马上被学生反击“如此长的时间,项羽早该派人翻遍军营了,找不到刘邦等人,范增还能让张良离开吗?”“而且项羽巨鹿之战赫赫有名,与秦军主力正面交锋,丝毫不惧。其治军有道可得知。而此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众人离开军营难道没有受到阻拦吗?”“结尾是刘邦回到军营,马上诛杀了曹无伤。那么项伯结局如何呢?”质疑、批判的种子在课堂中渐渐冒出了绿芽……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构建多种课型,灵活多变
教师在集体讨论、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独具特色的教案,在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的学生对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经验,灵活多变地构建多种课型:①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②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③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④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⑤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⑥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比如我在教学高中语文《必修5》的第二单元时,我根据经验及课文的特点,将《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四篇课文分别采用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来教学。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真正实现了高效,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