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借助语言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只有真正设置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文章从紧扣题目、进行质疑,紧扣核心、进行质疑,紧扣结尾、进行质疑几方面,研究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感知过程中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质疑;核心素养;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26-01
  自从语文教学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以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层次和维度就有了重大的突破,仅仅停留在语言感知和运用上的传统阅读教学已无法满足这一现状。因此,阅读教学要借助语言的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只有真正扣住文本的语言历练学生的思维,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而思维能力的训练离不开学生的质疑意识和问题意识,只有真正设置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一、紧扣题目,进行质疑
  课文的题目是一篇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灵魂。题目不仅仅包含了文章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作者在文章中蕴藏的价值感知的有效体现。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紧扣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维度以立体化的视角进行质疑,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内容,感知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价值思考。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之初直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是在板书文本的题目之后,引领学生围绕文章题目中的几个核心要素展开提问。紧扣题目中的主人公“司马迁”进行提问:司马迁是谁?他在历史中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他对于历史发展有着怎样的贡献?紧扣题目中核心词“发愤”进行提问:“发愤”是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司马迁是怎样“发愤”的?司马迁“发愤”之后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再如引领学生围绕题目中的《史记》进行提问:《史记》是一本怎样的书?它记载了哪些朝代发生的事?《史记》对于司马迁有着怎样的意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题目时所产生的疑惑,有的也正是这篇课文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了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才能更好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深入到文本当中,感受文本所讲述的事情,体悟文本人物的基本特点。
  二、紧扣核心,进行质疑
  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閱读学习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于那些相对简单的内容,他们凭借自身的思维能力已经能够读懂。因此,教师面对一篇课文时,要摸清学生的认知起点,将教学的关注点集中在学生的困惑处,集中在文本表达的核心处。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就以生动而感人的语言记述了著名音乐家肖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离开祖国用心谱曲,激励波兰人民奋勇抗击的感人事迹。而在学习埃斯内尔为肖邦送行这一语段时,学生被师生情谊所深深感动,内在思维动力被充分激活。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肖邦如此热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在祖国发生战乱时却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这一问题就紧扣文本表达的核心,对于学生解读人物的形象、感知人物的内在特点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则引领学生从肖邦的职业、才华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从而真正认识到肖邦只有离开国家专心谱曲,用自己创作出来的乐曲鼓励波兰人民奋勇抗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才华,凸显自己的价值。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在紧扣文本情感的聚集点、引领学生深入感知的基础上,激发了他们内在的思维意识,从而更好地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思维问题,为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紧扣结尾,进行质疑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结尾是事件发生的高潮,是揭示人物凸显文章表达主题的板块。一个好的结尾具有耐人寻味的悠长之感,可以有效提炼文本的核心价值,再现人物的基本品质。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重视对文章末尾的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积累更多的结尾写作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更好地深入文本的内核、解读文本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课文《爱如茉莉》运用清新而质朴的语言再现了父母双方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感人场景。这篇课文以普通的一朵茉莉花为线索,将一件平凡的事件写得异常感人。而在课文结束时,作者则用“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样重复性的话语点明了自身的情感。读到这里,一些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把父母的爱比作是一朵茉莉呢?将“爱如茉莉”连说了两遍,这样的表达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此时,教师则引领学生重新回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中,深入感知作者描写的父母相互关心的场景,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体会他们内在的情怀。教师顺势引领学生将父母之间的情感与茉莉花进行对比,探寻他们之间存在的共性特点。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发现父母之间的感情就像这平淡无奇的茉莉花一样真挚。随后教师指出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感受这种结尾对于表达文本主题所起到的深刻作用。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升华了对文本情感的认知,同时还积累了相应的写作方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遵循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激发他们对文本认知所存在的困惑,引发他们进行大胆质疑,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促进他们解读文本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2(07).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中如何处理意外情况,如何抓住教学契机,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是值得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成效。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进行论述,旨在为语文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语文教学;预设;生成;学习兴趣;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径及血清白蛋白、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151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房颤组(46例)和非房
健商是健康商数(HQ)的缩写,是人们所拥有的健康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评价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通过健康测试,对人的身心健康和自我保健进行简单的综合评估,可借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原发性脑出血病死率高、危害大,如能早预知该病的发病风险,对降低其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5月,我们观察了原发性
摘 要:在班级中,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学困生的转化是永恒的教育话题。文章分析学困生的成因,并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立体多元评价、激发学习信心,加强情感沟通、融洽教学氛围等方面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5;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5-0014-01  无论在哪所学校或哪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
2013年9月,兰溪市某养鸭场有蛋鸭5000羽,于产蛋中期部分蛋鸭突然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腹部膨胀下坠,粪便成多种颜色,泄殖腔周围粘有污秽排泄物,触摸有硬块,发病1周后出现不同
介绍了娄烦县的林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娄烦县国土绿化的思路、总体布局,并提出了通道绿化、乡村绿化、景点绿化、环城绿化、精品绿化、生态绿化等各种绿化模式。
基于金融服务礼仪课程新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实施MOOC课程教学模式,对传统金融服务礼仪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重构,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由灵活的学习形式,适应了金融服务
采用海兰褐蛋用雏鸡为试验动物,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其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用雏鸡2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4个重复,
慢性盆腔炎中医分型很多,但以湿热邪毒瘀积症最常见。承德县妇幼保健院采用红藤败酱汤加减辅助抗菌药物治疗湿热蕴积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