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立德方能树人,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我校在实践中通过持续学习、创设情境、阅读滋养等有效地丰厚师德涵养;同时进行及时的交流分享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师奉献意识,升华教师的师德境界以及通过各种激励保障教师的好体魄、好心态、好兴趣,从而在促进师德建设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师德建设;师德自觉;阅读滋养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建设十分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拓展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质,来孕育教师人性的丰富和精神的丰满,进而提升教师的师德自觉。
一、持续学习,丰厚教师的师德内涵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中学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价值观念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铜陵市第一中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专家来校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教师集中讨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阅读沙龙。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师德、敬业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2. 以“四有”要求规范师德建设。学校对教师的师德和言行也有明确的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准绳,在此基础上,铜陵一中结合地区和校情实际颁布《铜陵一中推进教育诚信建设教师“四个坚持十二项禁令”》《铜陵一中教师职业道德八条》《铜陵市一中治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要求进行细化,让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和外显行为有德可依。同时,每学期开学和结束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组织教师温习师德规范,成为我校师德建设的必修课。
3. 以创设育德情境营造师德建设氛围。师德需要涵养,良好的师德来源于教师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地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铜陵一中教师人数众多,与时俱进地用好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师德建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杨善洲》《焦裕禄》《茉莉花开》等一系列视频并进行心得撰写和交流,这种影像阅读式的师德建设活动很受教师们的喜欢。具体的故事,特定的氛围和生动的情境,使学校的师德建设情景交融。铜陵一中还利用“道德讲堂”平台,让弘扬师德与学风在道德讲堂中结合起来。
4. 以阅读滋养提升师德建设。师德自觉需以广博的文化为底蕴,师德高尚的教师必是学识丰富融会贯通的教师。师德内蕴于心,外显于形,崇高的师德流淌在一言一行之中。有意识地把师德建设和读书活动相结合,这一独特的师德建设方式寓教无痕。 铜陵一中对教学楼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在每层都设置阅览室,供教师阅读学习,所添置的书籍也是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和师德要求合理购置。楼层阅览室的规划建成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和提升了教师的精神品质,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年龄段的新老教师认真阅读、记录、交流。一中教师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断的阅读中滋养师德,让德行随着阅读而自发提升。同时,铜陵市一中还定期举办年度读书会活动。拟定主题内容,组织师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在此基础上,召开阅读有感小型报告会。虽然活动主要面向学生,但广大教师在参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重温了那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交流时光。在读书交流中80后、90后教师们加深了对当下的珍惜,对未来的憧憬。
二、交流分享,升华教师的师德境界
1. 努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靠教育和激励双管齐下,缺少任何师德建设要素都不能使师德建设系统有效地正常运转。中小学教师师德激励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准的必然要求;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重要条件。每年年底,铜陵一中全体教职工、家长代表、部分同学、校友齐聚一堂,隆重表彰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的辛勤劳动来的教师。主要由家长组成的颁奖嘉宾为获得教科研成果奖、优质服务奖、工会先进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奖、教学质量奖的老师颁奖。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认真地做好平凡的工作,就会发现需要的是无尽的耐心、无尽的付出和无尽的智慧,学校尊重教师的平凡点滴成绩,就会使教师领悟到对职业、对生活、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尊重。
2. 努力提升教师奉献意识。教师的天职便是奉献,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便是尽职尽责,热爱学生,鞠躬尽瘁。教师应继承传统师德中的精华,结合国家教育事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2014年开始,铜陵一中的校领导利用双休日和工作日晚上的时间陪同毕业班班主任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家访活动。家访中,校领导每走进一个学生家庭,都会和学生家长促膝交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询问家庭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和家长一起交流和探讨学生培养等共同关心的话题,特别针对孩子学习的薄弱科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努力寻求改进措施。同时,介绍学校的发展方向,并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家访活动,增进了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校聆听到了家长的心声,发现和找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收获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还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师德自觉。铜陵一中开设了101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及诸多选修课、主题活动课程等,这些课程是要求教师在高质高效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还要挤出时间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延伸,这让一大批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
3. 讲好师德建设好故事。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好故事,在当下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极强的指导意义。铜陵一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总有一些令教师们难忘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教师们获得了许多体验和感悟,但这些体验和感悟往往处于一种复杂而混沌的状态,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为此,铜陵一中一直倡导教师写教育叙事,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澄清思想,故事中内蕴的师德教育因子被彰显,师德建设在叙事的自我反思中静悄悄地生成,近年来,铜陵一中鼓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以撰写教育教学故事替代学期总结、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些师德征文等相关活动,这些教育教学故事不断阐释着一中人心灵的收获。
三、关爱身心,激发教师的师德情怀
1. 好体魄是好师德的前提。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阳光的心态,才会有高尚的情怀,所以铜陵一中一直倡导教师要增强锻炼。学校鼓励教师,甚至领导带领教师参与学生的跑操活动。此外学校每年组织教工运动会、排球赛、羽毛球赛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
2. 好集体是好师德的关键。铜陵一中工会每月安排集中时间为当月出生的教职工举办集体庆生活動,以对教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祝福他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和生活顺利;在元旦等其他重要节假日,学校还会组织教工联欢会、教工趣味掼蛋赛等,使教师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在自编自导的节目中,在家人的鼓掌或加油声中,在孩子们的奔跑笑闹声中共同增进。
3. 好兴趣是好师德的保障。正是因为铜陵一中重视师德建设成绩突出,仅2016年以来就有多位教师获国家、省、市、局级表彰,在师德建设的引领下,该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频传佳绩,近两年,有1位教师新晋正高级职称、有1位教师新获特级教师称号,1位教师新获省政府津贴,1位教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位教师获市拔尖人才称号,20多名教师在优质课评比、信息化大赛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其中全国一等奖就有5人次。地理教研组荣获“铜陵市青年文明号”称号,英语等多个教研组被评为铜陵市“先进教研组”。
【参考文献】
[1] 叶泽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M].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
[2] 李晶. 现阶段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M].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
【关 键 词】 师德建设;师德自觉;阅读滋养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师德建设十分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以拓展教师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质,来孕育教师人性的丰富和精神的丰满,进而提升教师的师德自觉。
一、持续学习,丰厚教师的师德内涵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建设。中学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价值观念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铜陵市第一中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专家来校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教师集中讨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和阅读沙龙。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师德、敬业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2. 以“四有”要求规范师德建设。学校对教师的师德和言行也有明确的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准绳,在此基础上,铜陵一中结合地区和校情实际颁布《铜陵一中推进教育诚信建设教师“四个坚持十二项禁令”》《铜陵一中教师职业道德八条》《铜陵市一中治理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要求进行细化,让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判断和外显行为有德可依。同时,每学期开学和结束的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组织教师温习师德规范,成为我校师德建设的必修课。
3. 以创设育德情境营造师德建设氛围。师德需要涵养,良好的师德来源于教师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不断地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铜陵一中教师人数众多,与时俱进地用好信息技术资源进行师德建设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近年来,学校组织教师观看《杨善洲》《焦裕禄》《茉莉花开》等一系列视频并进行心得撰写和交流,这种影像阅读式的师德建设活动很受教师们的喜欢。具体的故事,特定的氛围和生动的情境,使学校的师德建设情景交融。铜陵一中还利用“道德讲堂”平台,让弘扬师德与学风在道德讲堂中结合起来。
4. 以阅读滋养提升师德建设。师德自觉需以广博的文化为底蕴,师德高尚的教师必是学识丰富融会贯通的教师。师德内蕴于心,外显于形,崇高的师德流淌在一言一行之中。有意识地把师德建设和读书活动相结合,这一独特的师德建设方式寓教无痕。 铜陵一中对教学楼空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在每层都设置阅览室,供教师阅读学习,所添置的书籍也是根据教师发展需要和师德要求合理购置。楼层阅览室的规划建成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和提升了教师的精神品质,每天都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年龄段的新老教师认真阅读、记录、交流。一中教师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断的阅读中滋养师德,让德行随着阅读而自发提升。同时,铜陵市一中还定期举办年度读书会活动。拟定主题内容,组织师生开展学习心得交流,在此基础上,召开阅读有感小型报告会。虽然活动主要面向学生,但广大教师在参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重温了那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交流时光。在读书交流中80后、90后教师们加深了对当下的珍惜,对未来的憧憬。
二、交流分享,升华教师的师德境界
1. 努力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靠教育和激励双管齐下,缺少任何师德建设要素都不能使师德建设系统有效地正常运转。中小学教师师德激励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水准的必然要求;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道德成长的重要条件。每年年底,铜陵一中全体教职工、家长代表、部分同学、校友齐聚一堂,隆重表彰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的辛勤劳动来的教师。主要由家长组成的颁奖嘉宾为获得教科研成果奖、优质服务奖、工会先进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奖、教学质量奖的老师颁奖。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认真地做好平凡的工作,就会发现需要的是无尽的耐心、无尽的付出和无尽的智慧,学校尊重教师的平凡点滴成绩,就会使教师领悟到对职业、对生活、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尊重。
2. 努力提升教师奉献意识。教师的天职便是奉献,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便是尽职尽责,热爱学生,鞠躬尽瘁。教师应继承传统师德中的精华,结合国家教育事业当前的发展现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2014年开始,铜陵一中的校领导利用双休日和工作日晚上的时间陪同毕业班班主任深入学生家中开展家访活动。家访中,校领导每走进一个学生家庭,都会和学生家长促膝交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询问家庭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和家长一起交流和探讨学生培养等共同关心的话题,特别针对孩子学习的薄弱科目进行了深入探讨,努力寻求改进措施。同时,介绍学校的发展方向,并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家访活动,增进了学校、家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校聆听到了家长的心声,发现和找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收获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还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不断提升我校教师的师德自觉。铜陵一中开设了101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及诸多选修课、主题活动课程等,这些课程是要求教师在高质高效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还要挤出时间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一步拓展、延伸,这让一大批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
3. 讲好师德建设好故事。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好故事,在当下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极强的指导意义。铜陵一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总有一些令教师们难忘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教师们获得了许多体验和感悟,但这些体验和感悟往往处于一种复杂而混沌的状态,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为此,铜陵一中一直倡导教师写教育叙事,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澄清思想,故事中内蕴的师德教育因子被彰显,师德建设在叙事的自我反思中静悄悄地生成,近年来,铜陵一中鼓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以撰写教育教学故事替代学期总结、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全省乃至全国的一些师德征文等相关活动,这些教育教学故事不断阐释着一中人心灵的收获。
三、关爱身心,激发教师的师德情怀
1. 好体魄是好师德的前提。有健康的体魄,才会有阳光的心态,才会有高尚的情怀,所以铜陵一中一直倡导教师要增强锻炼。学校鼓励教师,甚至领导带领教师参与学生的跑操活动。此外学校每年组织教工运动会、排球赛、羽毛球赛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增强教师的身体素质。
2. 好集体是好师德的关键。铜陵一中工会每月安排集中时间为当月出生的教职工举办集体庆生活動,以对教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祝福他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和生活顺利;在元旦等其他重要节假日,学校还会组织教工联欢会、教工趣味掼蛋赛等,使教师间的友情、家人间的亲情在自编自导的节目中,在家人的鼓掌或加油声中,在孩子们的奔跑笑闹声中共同增进。
3. 好兴趣是好师德的保障。正是因为铜陵一中重视师德建设成绩突出,仅2016年以来就有多位教师获国家、省、市、局级表彰,在师德建设的引领下,该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频传佳绩,近两年,有1位教师新晋正高级职称、有1位教师新获特级教师称号,1位教师新获省政府津贴,1位教师获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1位教师获市拔尖人才称号,20多名教师在优质课评比、信息化大赛等一系列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及以上奖励,其中全国一等奖就有5人次。地理教研组荣获“铜陵市青年文明号”称号,英语等多个教研组被评为铜陵市“先进教研组”。
【参考文献】
[1] 叶泽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研究[M].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0.
[2] 李晶. 现阶段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M].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