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对高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创新能力要求认识不清,将高职教育简单归结为技能教学,忽视创新素质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职业上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目前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要求。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不少省份均提出了产业升级的计划。例如,改革开发后,浙江省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地理环境以及灵活的机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但是浙江经济模式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等问题,依靠自主技术进步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产业升级与转型对学校培养的高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熟悉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而且能快速熟悉新设备,并能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进的能力。因此需要对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做出准确的定位。
一、产业转型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就是人对环境的适应改造能力,创新能力大体上可分为创新认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知识创新主要是创新认知能力的结果,而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是创新实践能力作用的表现。
我国虽然今后较长时间还会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但在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使知识成为主要资源,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应用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已经完全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随着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将对个人素质提出新的更高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如果缺少雄厚的科学和技术储备,缺少创新能力,将会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要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现有高职学制仅有三年,必须对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教育方法做出适当的定位。据教高[2006]16号文,高职教育体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因为它更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置于突出的地位,加大创新理论的研究,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空间,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当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教育应体现在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上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知识新、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在知识结构上,由培养学生的“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多种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等)。这要求高职院校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课内环节上,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创新精神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在课程改革和教书育人的氛围中要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创新想象能力以及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创新能力(主要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要赋予创新能力指标重要权重,进而引导高职学生认识到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引导高职学生塑造创新人格,增强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其次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高职院校在进行相关创新教育、实践的同时,要善于在氛围、环境、导向上开展工作,让课内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内教学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精神,创造宽松的氛围,营造包容失败的环境。
在课外环节上,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如何,这些都要放到实践中检验,而且,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院校必须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要为学生的课外实践设置组织机构,搭建活动平台,创设工作项目,提供物质支持,特别是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这既是第一课堂向实践环节的延伸,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也是第二课堂的有机载体。对做出了创新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其次,在课外实践要强调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表现在创新的物化成果上。要利用实践基地,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理论教学与顶岗实践交替进行,互助互动,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在实践中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能力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工学结合是高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途径
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广博的视野,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有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大胆质疑,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充实高职院校实践环节,坚持工学结合,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实践是高技能人才的检验场所, 因此工学结合理所当然应在高职学生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高职院校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高职学生不能在封闭的校园里进行学习,而必须面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必须彻底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从而有利于被教育对象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要改变以往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变为开放式的研讨新知识为主要内容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实实践环节,实现工学结合。转变以往教育观念,将教育内容由课内向课外扩展,把参与教育活动的师生双方都看作教育的主体,建立新的教育主体观,确立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潜能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来料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不少省份均提出了产业升级的计划。例如,改革开发后,浙江省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地理环境以及灵活的机制,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但是浙江经济模式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如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等问题,依靠自主技术进步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产业升级与转型对学校培养的高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求熟悉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而且能快速熟悉新设备,并能对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进的能力。因此需要对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做出准确的定位。
一、产业转型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就是人对环境的适应改造能力,创新能力大体上可分为创新认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知识创新主要是创新认知能力的结果,而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是创新实践能力作用的表现。
我国虽然今后较长时间还会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但在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使知识成为主要资源,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应用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已经完全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随着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将对个人素质提出新的更高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如果缺少雄厚的科学和技术储备,缺少创新能力,将会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因此,要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现有高职学制仅有三年,必须对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教育方法做出适当的定位。据教高[2006]16号文,高职教育体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因为它更强调人才的全面发展。
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置于突出的地位,加大创新理论的研究,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空间,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因此,当前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教育应体现在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上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知识新、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在知识结构上,由培养学生的“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多种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等)。这要求高职院校要从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强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课内环节上,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创新精神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之一。在课程改革和教书育人的氛围中要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创新想象能力以及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综合创新能力(主要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要赋予创新能力指标重要权重,进而引导高职学生认识到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引导高职学生塑造创新人格,增强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其次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高职院校在进行相关创新教育、实践的同时,要善于在氛围、环境、导向上开展工作,让课内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内教学在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要注重培育创新文化、精神,创造宽松的氛围,营造包容失败的环境。
在课外环节上,首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如何,这些都要放到实践中检验,而且,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院校必须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要为学生的课外实践设置组织机构,搭建活动平台,创设工作项目,提供物质支持,特别是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这既是第一课堂向实践环节的延伸,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也是第二课堂的有机载体。对做出了创新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其次,在课外实践要强调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工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运用新的思维、创新的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表现在创新的物化成果上。要利用实践基地,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和条件,理论教学与顶岗实践交替进行,互助互动,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在实践中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能力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工学结合是高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途径
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其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广博的视野,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有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大胆尝试,大胆质疑,这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充实高职院校实践环节,坚持工学结合,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实践是高技能人才的检验场所, 因此工学结合理所当然应在高职学生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利于推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促进高职院校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有利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高职学生不能在封闭的校园里进行学习,而必须面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必须彻底改变以往教学活动中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从而有利于被教育对象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形成;要改变以往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变为开放式的研讨新知识为主要内容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实实践环节,实现工学结合。转变以往教育观念,将教育内容由课内向课外扩展,把参与教育活动的师生双方都看作教育的主体,建立新的教育主体观,确立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潜能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