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模陈列室里,五花八门的航模令人眼花缭乱;科技活动室里,各种制作工具分门别类摆放在工具架上;作品展示台上,学生已经完成的科技作品多种多样……这就是贺州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贺州二高)的科技活动区。在这里,热爱科学的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研发出了一批精巧实用的科技作品,夺取过全国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广西青少年航模选拔赛一等奖和全国青少年航模选拔赛一等奖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大奖。
近年来,贺州二高把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办学的重要项目抓实、抓好,从健全组织入手,构建了由学校领导、科研处人员、科技总辅导员、兼职科技指导教师组成的管理和指导团队,为开展科技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和科研保障,让学生放飞科技梦想。
为学生搭建广阔平台
近来,每到星期四下午的科技活动时间,贺州二高学生莫积如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科技活动室,与同伴一道,开始他们的科技发明创造。
“我们正在研究制作一个电动无尘黑板擦。”莫积如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老师、值日生擦黑板时总是粉笔灰满天飞,而且某些地方还要反复擦拭才会干净,费时费力,于是产生了发明“电动无尘黑板擦”的想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贺州二高开展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就是要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实践,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校校长左碧辉说,“学生们的脑子灵活,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我们学校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平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硬件投入方面,学校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该校科技总辅导员邱家鹄老师告诉记者。以航模队建设为例,该校去年完成了新航模活动室的搬迁与扩容,新航模室面积达120平方米,可容纳50人开展室内航模活动,同时购置了两架价值近2万元的大型航模飞机,增添了1部飞机飞行原理演示模型,并在室内配置了电脑用于航模模拟训练。
此外,该校与贺州学院物电系合作,建立了贺州二高·兴华科学探究馆,馆内添置了学生开展活动所需的各类工具、材料、仪器等。“这可是贺州中小学校中首个科学探究馆!”邱家鹄老师说,学生们大多数科技探究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许多获奖的发明创造都在这里诞生。
在知识与技术指导方面,该校除了任命邱家鹄为科技总辅导员,还聘任了10位优秀青年教师为科技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我很喜欢听老师们的科技发明讲座。”该校学生陈彬告诉记者。他经常在这些讲座中获得灵感,继而引发探究的热情。2013年,他的科技发明《电脑斜槽CPU散热器》荣获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4年,他的另一项科技发明《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获得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为了让学生不断拓宽科技视野,该校积极搭建校外科技活动平台。2013年暑假,该校派出20名优秀学生参加了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使学生受到很大的触动。一名学生在参与这次活动的日记中写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得更远,学更多的知识,才能研发出更多更重大的科技作品来……”
如今,该校的科技探究活动已经常态化,并且延伸到了课堂教学。该校要求高一每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内化课本知识,提升认知能力和动手技能。目前,该校开展的探究活动有《浮沉子》《水顶球》《水火箭》《棉花糖》《电动机模型》等,深受学生喜爱。
航模队员大显身手
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模型在空中滑翔而过,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轻轻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还不行,飞行距离太短了,重来!”一名航模队员大声叫着,快步朝航模降落的地方走去……
这是该校航模队进行日常训练的一个普通场景。邱家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安排每周星期一的第八节课、星期四的第九节课开展航模队室内培训和校外训练。室内培训一般是讲解相关的飞行知识,室外训练则是实际操作。训练一般都安排指导老师现场指导,有时也可以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今已是航模队队长的赖庆鑫,就是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中成长起来的。看上去壮实敦厚的他,是操作航模的一把好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曾几次带领队员在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谈到自己的成长,他着重提到几个词:兴趣、虚心、不怕失败。
“刚加入航模队那会儿,我就是缠着指导老师不放,非要把问题弄清楚了才肯放老师走。”他告诉记者。每次训练,他都把自己调整至“专业状态”,一心一意参与训练,失败了就重来,在总结中提高。
该校航模队队员们勇于面对失败,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我。采访中,几乎每一位受访的队员都有过失败的经历:罗渊乾的飞机飞入了杂草丛中,梁红的飞机飞到了学校旁边的石山上,赖庆鑫的飞机飞入了农民的菜园里……“乐观、虚心、不怕失败,是一名航模队员应该具备的精神。”一名航模队员这样说道。
在挑选队员方面,该校给予航模队充分的自主权。邱家鹄老师介绍说,每年航模队招新队员时,队长便会把几个骨干队员组织起来,划定招录名额,印发招录传单,甚至还派出队员到各班去做宣传。如今已是航模队员的梁红告诉记者,队员招录还挺严格,要提交一份类似个人简历的申请书,申请通过后还要参加面试,面试合格后才能入队。
“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竞争也比较激烈,有时只招收10名队员,会有70多人报名。”队长赖庆鑫说。
优质的队伍,为获取成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该校航模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10—2013年,参加广西青少年航模暨全国青少年航模选拔比赛,获得1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012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013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银牌(广西最好成绩)、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2014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银牌、3个一等奖、1个优胜奖。2013年,该校的航模活动在首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中被评为“特色活动”,获得了活动补助经费3 000元。邱家鹄老师多次被评为全区优秀航模辅导员和全国优秀航模辅导员。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谈到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话题时,该校的科技指导老师们首先指出,参与科技发明创造,能提高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拿上文提到的科技发明作品《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来说,制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台式电脑关机后,如果电源开关没有完全切断,那么电脑其实还处于通电状态,依旧会消耗电能,而大部分用户在关闭计算机后,没有切断电源的习惯,这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长时间不切断电源,会使机箱内的变压器空载,致使计算机电路加速老化,从而减短使用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指导老师鼓励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深入研究,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中“继电器自动连接和切断电源”的原理,最终研发出了《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
“善于提出问题是进行发明创造的前提。”指导老师这样说。
当然,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校开展科技教育,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明显。”该校副校长黎保钦说。
“我感觉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科技作品曾在全区、全国获得大奖的“小发明家”陈彬说。他告诉记者,参加科技活动,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研发的理由,争取队友和老师的支持,同时合作过程中也要相互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加科技发明制作,对学科知识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航模队员罗渊乾就从中获益匪浅。他说,参与航模制作与训练,较大地发展了自己的理科思维,例如有时在做物理的力学题目时,因为在航模训练中计算过,所以很轻松就找到了解决方案。“以前需要看四五遍题目才能确定用什么公式来解答,现在看一两遍后基本就可以解题了。”
对于航模队队长赖庆鑫来说,参与航模制作与训练,能有效锻炼自己的思维模式,他向记者举例:在制作火箭降落伞模型时,想要让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变长,仅仅提高材料的质量还不行,还必须改变伞的形状,可以让伞呈八边形、十六边形等,增加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就需要用到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作为航模队队长,他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
梦想飞扬,硕果累累。目前,贺州二高学生制作的科技创新作品达1 000多件,先后有3 000多人次参与市、自治区、国家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该校学生科学文化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等素质,也彰显了该校在特色办学、内涵发展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责编 蒙秀溪)
近年来,贺州二高把青少年科技教育作为特色办学的重要项目抓实、抓好,从健全组织入手,构建了由学校领导、科研处人员、科技总辅导员、兼职科技指导教师组成的管理和指导团队,为开展科技教育提供了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后勤保障和科研保障,让学生放飞科技梦想。
为学生搭建广阔平台
近来,每到星期四下午的科技活动时间,贺州二高学生莫积如便迫不及待地来到科技活动室,与同伴一道,开始他们的科技发明创造。
“我们正在研究制作一个电动无尘黑板擦。”莫积如告诉记者。他们看到老师、值日生擦黑板时总是粉笔灰满天飞,而且某些地方还要反复擦拭才会干净,费时费力,于是产生了发明“电动无尘黑板擦”的想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贺州二高开展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就是要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大胆实践,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校校长左碧辉说,“学生们的脑子灵活,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我们学校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平台,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硬件投入方面,学校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该校科技总辅导员邱家鹄老师告诉记者。以航模队建设为例,该校去年完成了新航模活动室的搬迁与扩容,新航模室面积达120平方米,可容纳50人开展室内航模活动,同时购置了两架价值近2万元的大型航模飞机,增添了1部飞机飞行原理演示模型,并在室内配置了电脑用于航模模拟训练。
此外,该校与贺州学院物电系合作,建立了贺州二高·兴华科学探究馆,馆内添置了学生开展活动所需的各类工具、材料、仪器等。“这可是贺州中小学校中首个科学探究馆!”邱家鹄老师说,学生们大多数科技探究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许多获奖的发明创造都在这里诞生。
在知识与技术指导方面,该校除了任命邱家鹄为科技总辅导员,还聘任了10位优秀青年教师为科技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我很喜欢听老师们的科技发明讲座。”该校学生陈彬告诉记者。他经常在这些讲座中获得灵感,继而引发探究的热情。2013年,他的科技发明《电脑斜槽CPU散热器》荣获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4年,他的另一项科技发明《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获得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为了让学生不断拓宽科技视野,该校积极搭建校外科技活动平台。2013年暑假,该校派出20名优秀学生参加了全国高校科学营活动,使学生受到很大的触动。一名学生在参与这次活动的日记中写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了外面的世界,才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应该把视野放得更远,学更多的知识,才能研发出更多更重大的科技作品来……”
如今,该校的科技探究活动已经常态化,并且延伸到了课堂教学。该校要求高一每班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内化课本知识,提升认知能力和动手技能。目前,该校开展的探究活动有《浮沉子》《水顶球》《水火箭》《棉花糖》《电动机模型》等,深受学生喜爱。
航模队员大显身手
一架银白色的飞机模型在空中滑翔而过,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后,轻轻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还不行,飞行距离太短了,重来!”一名航模队员大声叫着,快步朝航模降落的地方走去……
这是该校航模队进行日常训练的一个普通场景。邱家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安排每周星期一的第八节课、星期四的第九节课开展航模队室内培训和校外训练。室内培训一般是讲解相关的飞行知识,室外训练则是实际操作。训练一般都安排指导老师现场指导,有时也可以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
如今已是航模队队长的赖庆鑫,就是在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中成长起来的。看上去壮实敦厚的他,是操作航模的一把好手,在老师的指导下,曾几次带领队员在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谈到自己的成长,他着重提到几个词:兴趣、虚心、不怕失败。
“刚加入航模队那会儿,我就是缠着指导老师不放,非要把问题弄清楚了才肯放老师走。”他告诉记者。每次训练,他都把自己调整至“专业状态”,一心一意参与训练,失败了就重来,在总结中提高。
该校航模队队员们勇于面对失败,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我。采访中,几乎每一位受访的队员都有过失败的经历:罗渊乾的飞机飞入了杂草丛中,梁红的飞机飞到了学校旁边的石山上,赖庆鑫的飞机飞入了农民的菜园里……“乐观、虚心、不怕失败,是一名航模队员应该具备的精神。”一名航模队员这样说道。
在挑选队员方面,该校给予航模队充分的自主权。邱家鹄老师介绍说,每年航模队招新队员时,队长便会把几个骨干队员组织起来,划定招录名额,印发招录传单,甚至还派出队员到各班去做宣传。如今已是航模队员的梁红告诉记者,队员招录还挺严格,要提交一份类似个人简历的申请书,申请通过后还要参加面试,面试合格后才能入队。
“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竞争也比较激烈,有时只招收10名队员,会有70多人报名。”队长赖庆鑫说。
优质的队伍,为获取成功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该校航模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2010—2013年,参加广西青少年航模暨全国青少年航模选拔比赛,获得1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012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2013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银牌(广西最好成绩)、1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2014年,参加“飞向北京—飞向全国”全国青少年航模总决赛,获得1枚银牌、3个一等奖、1个优胜奖。2013年,该校的航模活动在首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中被评为“特色活动”,获得了活动补助经费3 000元。邱家鹄老师多次被评为全区优秀航模辅导员和全国优秀航模辅导员。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谈到科技活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话题时,该校的科技指导老师们首先指出,参与科技发明创造,能提高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拿上文提到的科技发明作品《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来说,制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这样的问题:很多台式电脑关机后,如果电源开关没有完全切断,那么电脑其实还处于通电状态,依旧会消耗电能,而大部分用户在关闭计算机后,没有切断电源的习惯,这不仅浪费电能,而且长时间不切断电源,会使机箱内的变压器空载,致使计算机电路加速老化,从而减短使用寿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
提出这样的问题后,指导老师鼓励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深入研究,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中“继电器自动连接和切断电源”的原理,最终研发出了《电脑电源自动切断器》。
“善于提出问题是进行发明创造的前提。”指导老师这样说。
当然,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校开展科技教育,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明显。”该校副校长黎保钦说。
“我感觉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科技作品曾在全区、全国获得大奖的“小发明家”陈彬说。他告诉记者,参加科技活动,要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说明研发的理由,争取队友和老师的支持,同时合作过程中也要相互交流,这些都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参加科技发明制作,对学科知识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航模队员罗渊乾就从中获益匪浅。他说,参与航模制作与训练,较大地发展了自己的理科思维,例如有时在做物理的力学题目时,因为在航模训练中计算过,所以很轻松就找到了解决方案。“以前需要看四五遍题目才能确定用什么公式来解答,现在看一两遍后基本就可以解题了。”
对于航模队队长赖庆鑫来说,参与航模制作与训练,能有效锻炼自己的思维模式,他向记者举例:在制作火箭降落伞模型时,想要让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变长,仅仅提高材料的质量还不行,还必须改变伞的形状,可以让伞呈八边形、十六边形等,增加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这就需要用到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作为航模队队长,他在组织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
梦想飞扬,硕果累累。目前,贺州二高学生制作的科技创新作品达1 000多件,先后有3 000多人次参与市、自治区、国家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该校学生科学文化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等素质,也彰显了该校在特色办学、内涵发展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