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育部开始了统计和公布直属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的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自此日渐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通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和指标,把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较全面、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毕业生就业质量比较直观的映射出高等学府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社会声望和其未来所能吸引到的生源质量,同时关联着高等教育是否处在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步调当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无疑已经成为高校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占领上风的题中之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无论何时都应当是高等院校的一项紧要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方面的表现多年来一直处于学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前列, 随着学术界对就业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把握也不能只停留在就业率的数据统计,必须通过更为深入的现实跟踪调查与理论研究分析,进而从更为完整的层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一个明晰和深刻的了解,这才能全面正确的把握各个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对高校学科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一个积极的反馈。对就业质量进行研究涉及相当丰富的内容,包括就业质量的涵义、内容就业评价指标应当如何确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怎样构建,用何种方法进行评价以及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等等。要掌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真实信息,就必须得科学把握就业质量的内涵,运用正确恰当的方进行评价,得出相关科学结论后,还要对其影响因素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把握。
一、就业质量的内涵
对就业质量问题较早的关注是从国外开始的这里主要存在三个层次上的释义——微观、中观和宏观,工作的效率高低、职位匹配是否合适、薪酬激励程度如何等都属于微观层面;中观层次的是关于劳动力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等的外生因素;宏观层面说的则是与国际劳工组织有关的概念,主要源自高质量就业的规范定义,即劳动者首先要拥有自由、平等、安全,能维持个人尊严,继而获得体面、高效工作的机会。在之后的众多研究当中,就业质量有了相对具体的涵义,主要包括劳动者个人就业的质量,工作特征的方方面面和劳动力市场构成要素等内容。
更为具体些说,就业质量已经涵盖到了劳动的质量,员工工作生活的质量,优质工作与劣质工作的区分等等; 关于就业质量的涵义与内容方面,比较早年的论文研究是没有进行专门的细化的,也就是只从与就业质量这一个单维角度的相关知识去获取与就业相关的研究结论,或者是从就业质量整体调研的研究结果中找到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研究内容,也就是那些集中在相对宏观和显性维度的研究视角, 而且还有一定的的重复和交叉,研究的广度比较差。
从一些已有的较为具体的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研究出发点所设的定义还是有较为明显差别的,但是这些差异其实也正好不外乎是在我们提到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切换,其中马庆发所提出的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果、发展维度和职业与个体的匹配等因指标明显是一个突出的微观具体含义。而做整体的就业质量与其测量指标研究所用到的就业质量内涵就需要把就业单位层次、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等中观与宏观视角纳入到概念当中。大多数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对毕业生就业后的个体就业质量做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所以在概念的选取上,微观层次的内涵由于其更加侧重个体考量而比较适于大多数的研究目的。此外,再将需要就业单位层面的因素纳入考量范围。综合下来我们可以把就业质量的高低的内涵近似的等价于对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职业社会声望与工作单位层次高低等方面评的好坏。
二、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衡量体系以及研究视角综述
近年来,就业质量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青睐,大多数学者把精力花在研究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上,进而在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下梳理出更为微观和细化的评价指标。杨河清、李佳(2007)就是使用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着重阐释薪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培训等指标的变化,研究這些因素对整体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在借鉴前人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柯羽(2007)尝试着通过更为具体的二级指标构架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内涵做进一步的阐释,扩展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指标和体系,但整体来看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和衡量体系,大都是在上述的统一大框架范围内。但是由于所侧重的就业质量含义不同,指标设计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完全不相关的, 比如有的评价体系中还包含了社会对话这一衡量指标,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在我国,学者们对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存在多方视角。
有的学者比较倾向从宏观视角进行评价体系建构,有些学者则习惯从微观层面研究这个问题。张抗私(2017)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是从第一手的就业质量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完整的考量指标,细致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调查对象是来自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学生就业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把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特征融合到个人特征系列中,但是着重把工作特征中的与收入相关的因素拿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维度, 把工作相关的其他属性特征作为另一个维度。即最终形成了一个三维度的内生潜变量,这样再使用问卷的6级量表测量可以视为外生潜变量的就业质量。 而学者李善乐 (2017)也是主要也从微观层面研究就业质量评价问题。从全国范围内17个省3190份已就业高校学生的微观调查数据中提取就业现状,利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衡量,以尝试用大面积的实证数据验证理论指标的真实有效性。
热度最高的研究把微观与宏观融合,采用宏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构建全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者吴新中(2017)所主张的就业质量的评价要素涉及“个体要素、学校要素、用人单位要素、家庭要素和社会要素” 四个要素。 并提出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 “主客观要素相结合; 定性定量要素相互补充; 宏微观要素相互交叉” 的评价方法。 所以对大多数研究对象比较固定和明确的研究来说,吴新中的提法更加契合。而如果是要强调获得研究对象的实践价值,比如给高校中的学院或者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调整政策适用,那就不宜采用宏微观要是要素相互交叉的视角,而最好采用微观为主,宏观作为辅助说明的角度来进行指标选取和体系设计。 具体的要求是围绕就业质量含义的界定,选取能够完全体现与反应概念内涵的指标,同时还要有所拓展,以便能作为一些合理的背景解释。
三、就业质量评价方法
研究方法层面,学者们多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学王邦田(2010)利用集值统计法的方法来确定就业质量体系中的权重系数。
张抗私、朱晨使用的是较为独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SEM),来精细的解读阶段大我国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通过 AMOS21.0针对三千余份问卷,依次从个人特征、工作特征、收入满意度三个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方法是把各变量中因子载荷量小于0.5的题项筛除出去,留下拟合优度最好的评价模型。另外,有些学者关注到了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试图对此进行弥补,采用组合评价法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潘琰、毛腾飞创意的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之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再次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继而,将两种方法确定的权重加权平均,这样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最后权重;而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就业质量的最终评价。
四、总结
以上的述评当中,首先在确定研究主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就业质量内涵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我们明确了就业质量的概念和内涵。 基于这个内涵,参照比较成熟的研究,归纳出适应性较强的评价指标和衡量系统。在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方面,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使用层次分析方法的较多。而使用这一方法主要得出来的结果是对各个主要指标权重的一个把握,像最优尺度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样的方法在检验某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大小上有明显优势。此外,最前沿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在使用的评价方法上也有了新的建树,例如为避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创造性的加入了一些辅助分析的方法,运用了跨学科的成果,这种尝试将会在更多实证调研中被采纳和检验。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一、就业质量的内涵
对就业质量问题较早的关注是从国外开始的这里主要存在三个层次上的释义——微观、中观和宏观,工作的效率高低、职位匹配是否合适、薪酬激励程度如何等都属于微观层面;中观层次的是关于劳动力市场及其资源配置效率等的外生因素;宏观层面说的则是与国际劳工组织有关的概念,主要源自高质量就业的规范定义,即劳动者首先要拥有自由、平等、安全,能维持个人尊严,继而获得体面、高效工作的机会。在之后的众多研究当中,就业质量有了相对具体的涵义,主要包括劳动者个人就业的质量,工作特征的方方面面和劳动力市场构成要素等内容。
更为具体些说,就业质量已经涵盖到了劳动的质量,员工工作生活的质量,优质工作与劣质工作的区分等等; 关于就业质量的涵义与内容方面,比较早年的论文研究是没有进行专门的细化的,也就是只从与就业质量这一个单维角度的相关知识去获取与就业相关的研究结论,或者是从就业质量整体调研的研究结果中找到可以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研究内容,也就是那些集中在相对宏观和显性维度的研究视角, 而且还有一定的的重复和交叉,研究的广度比较差。
从一些已有的较为具体的界定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研究出发点所设的定义还是有较为明显差别的,但是这些差异其实也正好不外乎是在我们提到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的切换,其中马庆发所提出的职业声望、职业期望满足程度,职业成果、发展维度和职业与个体的匹配等因指标明显是一个突出的微观具体含义。而做整体的就业质量与其测量指标研究所用到的就业质量内涵就需要把就业单位层次、社会整体就业环境等中观与宏观视角纳入到概念当中。大多数的研究最主要的是对毕业生就业后的个体就业质量做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所以在概念的选取上,微观层次的内涵由于其更加侧重个体考量而比较适于大多数的研究目的。此外,再将需要就业单位层面的因素纳入考量范围。综合下来我们可以把就业质量的高低的内涵近似的等价于对包括大学生的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职业社会声望与工作单位层次高低等方面评的好坏。
二、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衡量体系以及研究视角综述
近年来,就业质量研究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青睐,大多数学者把精力花在研究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上,进而在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框架下梳理出更为微观和细化的评价指标。杨河清、李佳(2007)就是使用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着重阐释薪酬、社会保险、工作时间、培训等指标的变化,研究這些因素对整体就业质量的影响,得出了有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在借鉴前人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柯羽(2007)尝试着通过更为具体的二级指标构架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内涵做进一步的阐释,扩展了就业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指标和体系,但整体来看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和衡量体系,大都是在上述的统一大框架范围内。但是由于所侧重的就业质量含义不同,指标设计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有些甚至是完全不相关的, 比如有的评价体系中还包含了社会对话这一衡量指标,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特别是在我国,学者们对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存在多方视角。
有的学者比较倾向从宏观视角进行评价体系建构,有些学者则习惯从微观层面研究这个问题。张抗私(2017)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就是从第一手的就业质量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完整的考量指标,细致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调查对象是来自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学生就业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把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特征融合到个人特征系列中,但是着重把工作特征中的与收入相关的因素拿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维度, 把工作相关的其他属性特征作为另一个维度。即最终形成了一个三维度的内生潜变量,这样再使用问卷的6级量表测量可以视为外生潜变量的就业质量。 而学者李善乐 (2017)也是主要也从微观层面研究就业质量评价问题。从全国范围内17个省3190份已就业高校学生的微观调查数据中提取就业现状,利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衡量,以尝试用大面积的实证数据验证理论指标的真实有效性。
热度最高的研究把微观与宏观融合,采用宏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构建全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学者吴新中(2017)所主张的就业质量的评价要素涉及“个体要素、学校要素、用人单位要素、家庭要素和社会要素” 四个要素。 并提出在研究过程中要坚持 “主客观要素相结合; 定性定量要素相互补充; 宏微观要素相互交叉” 的评价方法。 所以对大多数研究对象比较固定和明确的研究来说,吴新中的提法更加契合。而如果是要强调获得研究对象的实践价值,比如给高校中的学院或者相关政策制定部门调整政策适用,那就不宜采用宏微观要是要素相互交叉的视角,而最好采用微观为主,宏观作为辅助说明的角度来进行指标选取和体系设计。 具体的要求是围绕就业质量含义的界定,选取能够完全体现与反应概念内涵的指标,同时还要有所拓展,以便能作为一些合理的背景解释。
三、就业质量评价方法
研究方法层面,学者们多采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学王邦田(2010)利用集值统计法的方法来确定就业质量体系中的权重系数。
张抗私、朱晨使用的是较为独特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SEM),来精细的解读阶段大我国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通过 AMOS21.0针对三千余份问卷,依次从个人特征、工作特征、收入满意度三个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方法是把各变量中因子载荷量小于0.5的题项筛除出去,留下拟合优度最好的评价模型。另外,有些学者关注到了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试图对此进行弥补,采用组合评价法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潘琰、毛腾飞创意的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之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再次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继而,将两种方法确定的权重加权平均,这样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最后权重;而后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就业质量的最终评价。
四、总结
以上的述评当中,首先在确定研究主题和明确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对就业质量内涵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我们明确了就业质量的概念和内涵。 基于这个内涵,参照比较成熟的研究,归纳出适应性较强的评价指标和衡量系统。在就业质量的评价方法方面,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使用层次分析方法的较多。而使用这一方法主要得出来的结果是对各个主要指标权重的一个把握,像最优尺度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样的方法在检验某一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大小上有明显优势。此外,最前沿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在使用的评价方法上也有了新的建树,例如为避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创造性的加入了一些辅助分析的方法,运用了跨学科的成果,这种尝试将会在更多实证调研中被采纳和检验。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