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早期禅宗史上有两件大事:其一是初祖达摩游化京洛,大致在东魏初年(534)前后;其二是南宗、北宗分立,若以五祖弘忍去世为标志,则其时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除开这两件事,人们喜欢谈论的,便是南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约638—713)的故事了——谈论他初见弘忍,便有“佛性即无南北”的答话;谈论他以“菩提本无树”一偈,得到弘忍所传的袈裟;谈论他南下广州,在法性寺僧讨论风动、幡动的时候,提出“人心自动”。另外,也谈论他在曹溪宝林寺弘法:向中宗所派特使讲授“道由心悟”、不必坐禅的道理,以及“无念”“无二”的道理,后者也就是不固执于“烦恼”“菩提”等等分别,而回到中道。这些故事,大致反映了南宗思想上的特点:不仅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用“持心”之法修行;而且重视“顿悟”,以“识心见性”的方式“顿见真如本性”。这些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大意义,即缩小世间和出世间的距离、在家和出家的距离、学和思的距离,为修行者开辟一条简单易行的向佛之路。
不过,以下一件事,其实很重要,但人们说得不多。这就是南宗禅师的文学贡献。事实上,南宗禅师的上述理论,不仅需要用“直了见性,顿悟成佛”的方便法门来实践,而且需要用相应的文体——偈颂、语录、歌辞等——来承载。这些文体都和简易通俗的传道说法形式有关,但其中语录体更加特殊。它简短而富于机锋,事实上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
从历史角度看,语录这一著述体裁是伴随私人教育而产生的。比如古有记孔子言论的《论语》,有记东汉魏晋名士之言行的《世说新语》。但我们为什么说“语录”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呢?这是因为,到唐代,语录的体制得以定型,增加了这样几个特点:(一)主要用于对学人进行随机接引,因此多表现为师生问答;(二)为表明真理与日常言行相契合,所以多用钱大昕所说的“支离鄙俚之言”;(三)以禅宗内部共享的问题意识为基础,但讲究“以心印心”“不可向言句上作会解”,所以往往采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四)记言记事相兼,重视肢体语言和形象塑造,又称“公案”;(五)通过丛林人的口耳相传再形成笔录,所以有“心要”“法语”“语句”“语本”“言教”“别录”“机缘语”等名。白居易《西京兴善寺传法堂碑铭》记兴善惟宽事迹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禅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云:“门人……结集微言,纂成语本。”这便记载了语录在中唐之时以“心要”“语本”之名而流传的情况。关于什么是“语录”,也有两种基本理解:其一把它定义为诘问式对话;其二把它定义为公案文献集。圆悟禅师《碧岩集》第九十八则说:“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意思是:公案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也就是说,“语录”与“公案”稍有广狭之分。作为诘问式对话的“语录”,主要指公案文献所记载的祖师言论部分。
据考证,禅僧语录的编集始于唐前期。唐代作品有《善慧传大士语录》,记傅翕(497—569)言论,天宝年间楼颖所编;有《神会语录》,记神会(684—758)言论,胡适据敦煌残卷写本三种收入《菏泽大师神会遗集》;有《四家语录》,汇集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百丈怀海(约720—814)、黄檗希运(?—855)、临济义玄(?—867)等四师之言,编成于元丰八年(1085)之前;有《大珠禅师语录》,唐释慧海所撰;有《赵州和尚语录》,记唐释从谂(778—897)之言论;有《庞居士语录》,记贞元、元和年间人庞蕴之言论;有《北山录》,记元和年间人唐释神清之言论,《新唐书·艺文志》作《参元语录》;有《雪峰真觉禅师语录》,记雪峰义存(822—908)之言论;有《玄沙师备禅师广录》,唐释智岩编,记玄沙师备(834—908)之言论。这些语录散见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等书,今载《卍续藏》第126卷和《禅宗全书》第36册、第39册。另外有《镇州临济义玄禅禅师语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韶州云门匡真文偃禅师》等,载见明郭临之所编《五家语录》。入宋,则有《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嘉泰普灯录》《联灯会要》《古尊宿语录》等,今皆有单行本。
这些语录,作为禅宗的经典和禅修实践的智慧结晶,已受到宗教界、学术界密切关注。人们注意到,正确解读这些语录作品的前提,是了解每条语录、每桩公案的来历,特别是它们的思想素材的来历。
二
弄清楚语录、公案思想素材的来历,这件事的确是令人神往的。我们能不能对它有所贡献呢?不妨稍作尝试。有一个方式似乎可行,即選择若干命题来作分析。比如以下命题:
(一)
早期禅宗史上有两件大事:其一是初祖达摩游化京洛,大致在东魏初年(534)前后;其二是南宗、北宗分立,若以五祖弘忍去世为标志,则其时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除开这两件事,人们喜欢谈论的,便是南宗创始人六祖慧能(约638—713)的故事了——谈论他初见弘忍,便有“佛性即无南北”的答话;谈论他以“菩提本无树”一偈,得到弘忍所传的袈裟;谈论他南下广州,在法性寺僧讨论风动、幡动的时候,提出“人心自动”。另外,也谈论他在曹溪宝林寺弘法:向中宗所派特使讲授“道由心悟”、不必坐禅的道理,以及“无念”“无二”的道理,后者也就是不固执于“烦恼”“菩提”等等分别,而回到中道。这些故事,大致反映了南宗思想上的特点:不仅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用“持心”之法修行;而且重视“顿悟”,以“识心见性”的方式“顿见真如本性”。这些理论在实践上有很大意义,即缩小世间和出世间的距离、在家和出家的距离、学和思的距离,为修行者开辟一条简单易行的向佛之路。
不过,以下一件事,其实很重要,但人们说得不多。这就是南宗禅师的文学贡献。事实上,南宗禅师的上述理论,不仅需要用“直了见性,顿悟成佛”的方便法门来实践,而且需要用相应的文体——偈颂、语录、歌辞等——来承载。这些文体都和简易通俗的传道说法形式有关,但其中语录体更加特殊。它简短而富于机锋,事实上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
从历史角度看,语录这一著述体裁是伴随私人教育而产生的。比如古有记孔子言论的《论语》,有记东汉魏晋名士之言行的《世说新语》。但我们为什么说“语录”是“专属于禅宗的文体”呢?这是因为,到唐代,语录的体制得以定型,增加了这样几个特点:(一)主要用于对学人进行随机接引,因此多表现为师生问答;(二)为表明真理与日常言行相契合,所以多用钱大昕所说的“支离鄙俚之言”;(三)以禅宗内部共享的问题意识为基础,但讲究“以心印心”“不可向言句上作会解”,所以往往采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四)记言记事相兼,重视肢体语言和形象塑造,又称“公案”;(五)通过丛林人的口耳相传再形成笔录,所以有“心要”“法语”“语句”“语本”“言教”“别录”“机缘语”等名。白居易《西京兴善寺传法堂碑铭》记兴善惟宽事迹云:“有问师之心要,曰:‘师行禅演法垂三十年,度白黑众殆百千万亿,应病授药,安可以一说尽其心要乎?’”陈诩《唐洪州百丈山故怀海禅师塔铭》云:“门人……结集微言,纂成语本。”这便记载了语录在中唐之时以“心要”“语本”之名而流传的情况。关于什么是“语录”,也有两种基本理解:其一把它定义为诘问式对话;其二把它定义为公案文献集。圆悟禅师《碧岩集》第九十八则说:“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意思是:公案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也就是说,“语录”与“公案”稍有广狭之分。作为诘问式对话的“语录”,主要指公案文献所记载的祖师言论部分。
据考证,禅僧语录的编集始于唐前期。唐代作品有《善慧传大士语录》,记傅翕(497—569)言论,天宝年间楼颖所编;有《神会语录》,记神会(684—758)言论,胡适据敦煌残卷写本三种收入《菏泽大师神会遗集》;有《四家语录》,汇集马祖道一(709—788,或688—763)、百丈怀海(约720—814)、黄檗希运(?—855)、临济义玄(?—867)等四师之言,编成于元丰八年(1085)之前;有《大珠禅师语录》,唐释慧海所撰;有《赵州和尚语录》,记唐释从谂(778—897)之言论;有《庞居士语录》,记贞元、元和年间人庞蕴之言论;有《北山录》,记元和年间人唐释神清之言论,《新唐书·艺文志》作《参元语录》;有《雪峰真觉禅师语录》,记雪峰义存(822—908)之言论;有《玄沙师备禅师广录》,唐释智岩编,记玄沙师备(834—908)之言论。这些语录散见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等书,今载《卍续藏》第126卷和《禅宗全书》第36册、第39册。另外有《镇州临济义玄禅禅师语录》《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韶州云门匡真文偃禅师》等,载见明郭临之所编《五家语录》。入宋,则有《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嘉泰普灯录》《联灯会要》《古尊宿语录》等,今皆有单行本。
这些语录,作为禅宗的经典和禅修实践的智慧结晶,已受到宗教界、学术界密切关注。人们注意到,正确解读这些语录作品的前提,是了解每条语录、每桩公案的来历,特别是它们的思想素材的来历。
二
弄清楚语录、公案思想素材的来历,这件事的确是令人神往的。我们能不能对它有所贡献呢?不妨稍作尝试。有一个方式似乎可行,即選择若干命题来作分析。比如以下命题:
(一)